侯波 继提名拉姆•伊曼纽尔为白宫办公厅主任后,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近十天内相继宣布了白宫其他最重要席位的人选:除了人们熟知的希拉里成为下届内阁的国务卿外,备受瞩目的还有新任财政部长蒂姆西•盖特纳、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以及留任的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
奥巴马带领的这套新政府班底,能否将美国从经济和国家安全双重危机的泥潭中拖曳出来?
财长盖特纳奥巴马的“兄弟”
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不利形势下,没人能比蒂莫西•盖特纳成为下任财长更能引起华尔街的轰动。奥巴马宣布该项任命当天,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竟飙升近500点,涨幅达6.5%。
现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盖特纳,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他1961年8月出生于纽约,因父母工作需要,自幼便随家人长期旅居海外,在津巴布韦、印度、泰国、中国、日本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高中时,盖特纳就读于曼谷的一所国际学校,爱好摄影的他曾前往柬埔寨拍摄越南难民。
后来,他考入长春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借此回到美国本土,并于1985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经济与东亚研究的硕士学位。同年,他与自己的达特茅斯学院同学卡罗•索娜菲尔德结为夫妻,现有一子一女。
在个人经历方面,盖特纳与奥巴马极其相似:同龄(甚至同月生)、同样的海外成长经历、同样通过考入名校回到本土并走上成功之路、同样娶了一位校友妻子……因此,有媒体将盖特纳和奥巴马比作“没有出生在一起的兄弟”。
盖特纳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著名政治家亨利•基辛格的助手。1988年后,盖特纳进入财政部工作,曾辅佐过5位财政部长,1999年升任财政次长,成为当时的财政部长萨默斯的副手。2003年,盖特纳走上了现在的岗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该职位是连接联邦储备委员会与华尔街之间的桥梁。
盖特纳在性格方面与奥巴马也颇有共性:坦诚待人、有幽默感、善于交际、人脉甚广。身为共和党中间派的他无党派之见,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均受到欢迎,因而得到众多贵人相助。无论是白宫高官如财政部长保尔森(与盖特纳为达特茅斯学院校友)、美联储主席伯兰克,还是华尔街金融巨头的CEO们,都愿意把盖特纳当作朋友,直呼他小名“蒂姆”。
随和、善交际只是盖特纳性格的一个侧面。由于自幼生活于不同国家,盖特纳对外界的适应力极佳,在危机面前有超强抗压力,是一位临危不惧的“危机管理专家”。一位同僚评价说,他“在危机面前,总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说话绝不含糊,大胆表达他的观点”。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弗兰克是盖特纳的顾问,他也赞扬道:“他(盖特纳)从来不向我们掩饰正发生的事情。他面不改色,讨论时语气平缓。这个永远冷静的家伙,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盖特纳的朋友贾斯丁回忆说,有一次他问盖特纳是否睡足了觉,盖特纳的回答是“我们是为了应付各种危机而活着”。这种有些“自虐”的习惯为他赢得了一个怪癖的称呼――“压力上瘾者”,指那些专在压力中找刺激的工作狂们。
盖特纳既非经济学家,又非华尔街名企CEO,完全是在个人实战中锻造了自己在危机中的自信和沉着。早在19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盖特纳便在幕后为克林顿和萨默斯出谋划策。
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他一直辅佐伯兰克,是他一手操盘了美国政府对AIG(美国国际集团)、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援助,也是他拒绝援助雷曼兄弟公司,致使这家拥有158年历史的“老字号”含恨倒闭。
盖特纳力主改革金融体制。他在今年6月曾表示:“我们要全盘改革我们的金融体制。不应该固守这种脆弱、对经济带来如此大风险的体制。”因此他反对共和党当前的金融政策,主张扩大对金融业的监管。这一构想与75年前伟大的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整顿金融政策不谋而合,也符合奥巴马求变之心。
作为被奥巴马召入内阁的首位共和党阁员,对盖特纳的任命,也有助于打消共和党人对奥巴马究竟是否有诚意跨党组阁的疑虑。
司法部长霍尔德反腐斗士
现年57岁的埃里克•霍尔德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均是来自加勒比小国巴巴多斯的黑人移民。尽管出身贫寒,但霍尔德从小勤奋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以白人为主的精英学校,后考入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
1976年,从哥大法学院毕业的霍尔德进入司法部工作,任职于因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而新成立的公共廉政处,成为一名专门打击权力腐败的“反腐斗士”。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对霍尔德重视有加,先是任命他为华盛顿特区的首位黑人联邦检察官,后于1997年将他调回司法部担任二把手,他因此成为美国首位黑人司法次长。2001年,克林顿离开白宫后,霍尔德在华盛顿做律师至今。
生活中的霍尔德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但在司法部从事反腐工作时,他秉公执法,是一位铁面无私的“黑色包青天”。他也因此在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着良好口碑。
然而,霍尔德并非没有软肋。2001年,当克林顿在任期末宣布赦免“美国历史上最大逃税丑闻案”的主角――马克•里奇时,时任司法次长的霍尔德在卸任前一天表示“中立、倾向于支持(赦免)”。克林顿后来将霍尔德的这句话作为自己赦免的原因之一,使以“反腐”著称的霍尔德受到牵连并遭到批评。因为有证据显示,马克•里奇是克林顿竞选总统时间接的重要捐资者。为此,霍尔德曾对自己的武断表态公开致歉。
奥巴马与霍尔德相识于2004年两人的一次聚会,从此往来密切。霍尔德与奥巴马的圈内朋友们也有着较深交情,如拉姆•伊曼纽尔的女儿便是由霍尔德的妻子、妇产科医生莎朗•马隆亲自接生的。
国防部长盖茨 “软实力”的信徒
与年轻的奥巴马和盖特纳相比,留任的65岁的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将”。三人中他的学历最高:1974年,他在被誉为“培养政治家的摇篮”的乔治敦大学获得了苏俄史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关于苏联对中国的政策和看法。
盖茨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贡献给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事业。早在1966年,刚从威廉-玛丽学院毕业的他便进入中央情报局,担任苏联情报分析师。此后,盖茨在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委员会一干就是27年。1991-1993年,盖茨升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成为中情局历史上最年轻的局长,也是首位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局长。
作为一名老共和党人,盖茨与布什家族关系颇深:正是老布什的赏识,才使盖茨在1991年被提拔为中情局局长。
1993年老布什卸任后,在其家乡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开设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乔治•布什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盖茨担任代理院长,由此可见对盖茨的信任。数年后,盖茨升任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校长,据悉,从该校驱车前往布什家在德克萨斯州克劳福特镇的牧场仅需两小时。
2006年11月8日,由于共和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被拉姆•伊曼纽尔所率领的民主党“翻盘”,小布什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将海外战争的策划者、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作为共和党失利的替罪羊,同时向父亲的“旧臣”盖茨求助。盖茨临危受命,接下了国防部长这块“烫手山芋”。
与好战自负、崇尚武力的“高科技战争论者”拉姆斯菲尔德截然相反,盖茨是“节制”和“软实力”的信徒。他说,在42年的公职生涯中,他学到了两点――懂得谦逊和有所不能,“并非每一场危机都应该让美国出兵!”
无论是华盛顿政界还是媒体,对盖茨均是称赞有加。普遍认为他有着老派政治家的优良传统――稳健、责任、威严、忠诚、兢兢业业。
接手国防部长一职后,盖茨半年内曾4次亲赴伊拉克。“他总是每天早晨最早来工作,却几乎总是每天晚上最后离开。”《时代》杂志则褒扬道:“在一场不受欢迎的战争中,这位战时国防部长赢得了国会的支持和尊重。”
与新任财长盖特纳相似,盖茨属于共和党中间派,也是国防部中的温和派。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问题上,他主张有计划、有秩序地逐步撤军,这一政策符合当前美国政治的主流,也与奥巴马的态度相吻合。
所以,当奥巴马在11月26日决定盖茨留任时,一方面是顾及到战争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则是向共和党示好,通过拉拢温和的盖茨,进一步实现两党联合和跨党组阁。经验丰富的盖茨加入奥巴马阵营,还有助于弥补民主党人自1960年代以来在国家安全及外交问题上的弱势和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