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归人性 族群的归族群 同等族群 剧照

  悲剧面前,美国知识界的反思针对的也是人类共有的弱点与脆弱环节,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族群。      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震惊世界,人类没有因为案件已经真相大白而停止反思。但在我看来,华人社会在这个事件上却多少患了"身份敏感症",从而因为对于凶手身份问题的"反应过度"而影响了更深入、更有价值的思考。
  在凶案发生的第一时间里,美国的一份媒体因为"误报"凶手可能是一位中国男子而使华人社会提着一颗心,事后证明是一位韩裔美国籍学生赵承熙所为。华人社会在悬着的那颗心放下来的同时,"因为感觉被愚弄而充满愤怒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纷纷通过电话和网络表达抗议。而身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更是准备以华人联合会等团体的名义,对这些媒体发起书面抗议。"而此前,外交部发言人18日表示,部分境外媒体有关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不实报道违反了新闻职业道德,中方已要求有关方面消除其恶劣影响。
  而事实上,该不实报道的"始作俑者"《芝加哥太阳时报》最初的报道是:"官方正在调查这个枪手是不是去年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的一名中国男子,枪手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射杀了32人,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枪击案。消息人士称,这个24岁的男子在去年8月7日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来到旧金山。消息人士表示,调查发现他与恐怖组织没有联系。"由于众多网站的传播,这些信息立刻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很多人都信以为是中国人干的。《芝加哥太阳时报》显然要为其不实、不专业的报道(其他媒体在凶手身份确定前只用"亚裔"二字)承担公信力下降的损失,但只要其及时跟进报道,澄清事实,其负面影响也将很快降到最低。密苏里新闻学院研究新闻法的副教授戴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芝加哥太阳时报》显然应该为它的误报作出更正并道歉。但从法律上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条款,因为这篇报道并不是对某个人,而是误报了国籍,而国籍问题并不适用诽谤条款。
  相比之下,美国社会的表现要成熟得多。凶手赵承熙是韩国裔学生的消息公开后,给生活、工作在弗州的亚裔尤其是韩裔社群带来很大压力。但弗吉尼亚州州长蒂姆?卡因立即强调,不会因此出现针对亚裔人和社群的敌意行为,"这是一桩意外事件,所有人都感到悲伤。我相信,这个社区不会有人因此对他人加以偏见和不宽容行为。"州长的话完全值得信赖,因为美国社会的传统就是这样。美国主流社会把个人责任与群体特征分得比较清楚,对可能发生、流露的种族歧视与群体偏见小心翼翼。即使是"9?11"那样的特大恶性事件发生,美国社会也没有发生针对伊斯兰人群的示威、报复和排斥现象,移民法律条款也没有丝毫变更。以往美国发生过许多枪击案,但他们从来没把刑事案件与种族优劣问题联系起来。1991年,中国大陆留学生卢刚博士,自杀前枪杀了3位对美国、对一个科研领域非常重要的美国科学家,还有一位大学副校长。此案的受害人亲属却捐款发起了"外国留学生心理问题基金",在追悼日给卢刚亲属的信竟然写道"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是你们"。
  悲剧面前,美国知识界的反思针对的也是人类共有的弱点与脆弱环节,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族群。《泰晤士报》援引心理学家塔尼娅?拜伦的话说:"如果他(凶手)没有得到安抚,脆弱程度一再加剧,就可能有灾难性的事情发生。"她说,一些感到极度自卑的人可能会从能致人死命的武器上获得满足感,因为生杀予夺的"权力"让他们"克服"了自卑。
  即便如"9?11"那样有组织的恐怖犯罪,犯罪的人也不代表他的族群。人性的归人性,族群的归族群。这才是真正自信、理性的态度,这才是宽广的"人类情怀",这才是超越了狭隘的种群、民族、国家和地域偏见的真正的"人类主义"、"人本主义"。即使罪犯是"我们的人",我们也应该坦然承受和面对,因为一个人的弱点可能就是全人类的弱点,一个人的悲剧往往就是全人类的悲剧。人同此心,不因时间、地域、种群、民族、国家而有丝毫的不同。
  同样,撇清了关系,就算罪犯不是"我们的人",我们也没有丝毫理由因此感到轻松。我们应该充分关注"留学低龄化"导致的"新留洋一代"心理不成熟而且压力大的问题,应该"反求诸己",关注国内数千万留守儿童无人呵护的心理健康问题、数千万流动儿童受教育和高考权利不平等导致的心理敌对问题,甚至一部分人被迫出国等问题。"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无论谁死(哀莫大于心死,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心灵之死"---作者注)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