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万钢

  “人的水很深,但我相信乐在其中”   大学校长:要有定力   人物周刊:作为一名校长,你怎么看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却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   万钢:一流的大学,靠的是你培养的学生,靠的是你对自然的探索,靠的是你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首先要有自信心。
  再者,一流大学很难去衡量,也并不是你发表不少文章就是。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对SCI那么有感情(笑)。
  实际上,一流的大学在人们的心中很难靠着几个评估来评。所以,我觉得,大学应该探讨它的精神,探讨它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探讨社会对我们需要什么,未来对我们需要什么,只有自己心中的一流,才能成为世界的一流。
  我相信,一流大学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建设的,没有人给你打个发令枪,你就是一流啦。它是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办学思想当中,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当中,不断地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的当中,得到了社会认同和价值,才成了一流大学。
  人物周刊: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校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万钢:我一直在回忆4年前,吴启迪校长(现教育部副部长)离开同济的时候跟我说过的一段话。她说,同济是一个百年学校,办学当中,经历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坎坷,精神是那么务真求实、严谨,所以老师的心中都有一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同济的教授不是以发表一篇文章为荣,而是要建设一片大工程,同济毕业生也并不是以自己的成绩为荣,而是以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为荣,这是同济内在的动力。作为一个大学的校长,应该认清这种文脉,认清这种动向,去推动,绝不是什么是时髦就去追。
  一个大学校长,应该有科学家的眼界,应该有务实的精神,应该有政治家的胆魄,看准了的东西,不能放弃,要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因为你承担的是国家、社会的责任。大学校长要有定力,一条大船,你站在船头上只要晃一下,船尾巴就要晃出好几公尺。
  人物周刊:前几年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的
  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万钢:扩招这批孩子大都是198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是70年代末下乡青年回城后生育高峰期的结果,他们的父母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上过大学,所以盼孩子上学很急切。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的大学是承担了它应有的社会责任的。
  我们现在讲创新,这么大一个国家,没有上千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何谈创新?但对于一个大学校长来说,不能因为强调社会责任而忽视我们个人的责任,不能再像传统那样办学,应该有个质量保证系统来保证大学培养人的质量。所以,我对外面的排名不太介意,而是在校内成立了自己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因为我们要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成长,我们要担负好这个责任。
  人物周刊:你从大企业出身,你觉得企业管理和科研管理二者有何异同?
  万钢:企业有一个凝聚力,大家会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去努力。高校,则松散了许多,但在应用学科领域也是不能四而出击的。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一些教授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系统,树没种成,草却长了不少,这就是一些高产教授的现状。其实,学院就是一片同地,可以长很多草,也可以种很多树,但只有把这个树种起来之后,才可能慢慢地再长叶子啊什么的,形成景观。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
  万钢:学术不能急躁,特别不能让舆论牵着鼻子止,这就是我说的大学校长要有定力。科学的发展有一个规律,要给教授一个宽松的环境,要有耐心、有定力,不能逼着鸭子上架。我认为我们大多数的学者,大多数的科学家,他们本质是好的,如果不是外来压力太大,他们不会去造假。不是不需要评估,但不能让它牵着鼻子走。人物周刊:同济大学5月20日校庆后,你就将不再担任校长而去北京工作,作为即将离任的校长。想对所有的同济人说点什么吗?
  万钢:我要讲的会在庆典的大会上讲(笑)……
  不过,我想同济人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同济精神”的核心内容)。我很感激能有一个机会在这样有优秀传统的学校工作,而且我们大家合作得也都很好。
  
  与人相处:人心换人心
  
  人物周刊:能否谈谈你插队下乡的故事?
  万钢:这个经历太长了(笑)、那是1969年初,我刚刚过了16岁生日,本来我很想去黑龙江,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去,说那是边疆(笑)。
  后来就去了吉林,当时我思想上背着一个包袱,到了这么一个艰苦的地方,但是,我一直在感悟着那些老乡对我的真诚。在生产队,我从锄地、扶犁、赶马车,后来到仓库保管员、出纳员、会计,都干过,还当过团支部书记、生产队队长,他们给我很多机会。
  1973年的时候,公礼党委想要发展我入党,就因为我是“黑五类”分子子女,上面不敢批(笑)……
  人物周刊:那段经历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万钢:那种淳朴、单纯的人际关系给我印象很深,淳朴是一个方面,往深了说,就是“人心换人心”。
  在德国10多年,我觉得说德国人排外也是一种偏见。在奥迪公司当车间主任的时候,遇到工人生日,哪怕在生产线工作,我也会拿两瓶啤酒去和他碰一杯,这样他也就会对你好……世界上就那么一句话,“人心换人心”(大笑)。
  人物周刊:后来,你就从生产队长被保送上东北林业大学了。
  万钢:我被保送到东北林业大学,是当时我们全省(吉林)的唯一可以教育好的知青,所以比我考大学要难得多啦(笑)。
  人物周刊:赴德留学,对您思想观念有什么冲击?
  万钢:实际上像我们这种下过乡的人,是不会有太多的激动了(笑)。我曾经给他们开过一个玩笑,从心理学角度,什么时候最高兴?考上研究生?结婚?
  其实我最高兴的是,17岁下乡插队,半个月没吃到肉,后来有一天生产队里的老母猪死了,大家出去干活的时候,就开始想晚上炖肉怎么香。吃到肉是那时最高兴的事。
  人物周刊:以前在社会最底层的时候。你的理想和现在相同吗?
  万钢:这个应该是在变化的吧。半个月或者半年没吃过肉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能吃上肉(笑)。
  
  失败比成功更让人印象深刻
  
  人物周刊:2000年你回国之前,在奥迪汽车公司干得很好啊,为什么回国呢?
  万钢:科技部的邀请是一方面,怎么说呢,实际上那个时候我自己确实想回国发展。李校长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在奥迪工作得很好,站到了一个高峰,但是现在中国的国家形势好了,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回去,这要人才储备。
  其实,我自己感受也很深,没有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就没有今天的我,你们都是看我的成绩,但人记忆最深的实际上是失败的经验。
  人物周刊:那能否谈谈失败的经验?
  万钢:在奥迪的时候,我曾主持一个项目,就是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汽车 的碰撞线实验,为这个项目投了很多钱。但是没想到,搞碰撞的人搞碰撞,搞分析的人搞分析。搞碰撞的人说,你要搞个计算,我的工作位置不知道到哪去了;搞试验准备的人说,你们都算了,还要我试验准备干什么,他们心里有一种反抗.一个处里就出现相互打架的局面,最后导致科研没有利润。
  后来,我提了一个建议,把奥迪A4型的车、A64-型的车、A3型的车,他们的碰撞计算全做到一块去,过去是纵向的,叫碰撞科、模拟科和试验准备科,现在按照车型来确定,叫A3型车科,A4型车科,A64-型车科,按照产品来布局,这样利益就在一起了。利益一协调,根据产品来定位,问题都解决了。
  这是一个挺长时间的教训。
  人物周刊:你现在开的什么车?
  万钢:奥迪,这个车还有我的心血,所以我坐在上面,一点都不感到羞愧(笑)。人物周刊:2000年从德国回国,第一年你就成为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组长、首席科学家,都说你协调能力非常强。万钢:我觉得大家在沟通的时候,有三部曲是永远不变的:第一个,你要认真地倾听,听清对方讲的意思;第二个,要换位思维,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第三个,要求得共赢,寻找最大共同点。
  大家一起来做一件事情,求同存异,有一些异,在求同的过程当中又变成同。所以我觉得,还是中国人的一句话:“人心换人心”,你待人真诚,人自然真诚待你。
  
  致公党和我的身份比较相符
  
  人物周刊:2004年12月,你和中科院的一位专家。一起给中央政治局的领导讲课。这次经历给了你特别的印象吗?
  万钢:(笑)这实际上是一种讲解吧,讲解我们科技发展的趋势啊,讲解我们的市场需求啊。我记得我们那个稿子当中,最后提出今后科技发展的方针,第一个概念是以人为本;第二个概念叫自主创新;第三个叫重点跨越;第四个叫超前部署;第五个叫国际资源。
  最后,十六字方针(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定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科技发展规划中的方针,分别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当中采用了很多,但其实这并不是万钢一个人提出来,而是经历了我们国家2003年到2004年期间重视科技的这个过程,我有幸参与其中,和广大的科学家逐渐清理出来的思路而已。
  人物周刊:你是以致公党副主席的身份成为科技部部长的。2005年12月你加入致公党,2006年12月成为该党副主席.你当初为什么加入致公党?
  万钢:这个比较难回答……我接触的很多人都是致公党,我很尊重他们,它代表了回国的侨胞、海外的侨胞,尤其是留学生这一块。所以呢,尽管致公党是一个小党,但它和我的身份、经历比较相符吧。人物周刊:你是同济大学的校长、全国政协常委,还是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加上其他一些兼职。这么多工作你如何协调,每周大概有多少时间花在科研上?
  万钢:政协委员其实不耽误工作的,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圈子,有时间其他委员听听我讲讲科技方面,讲讲电动汽车,大家都很感兴趣(笑)。
  至于平时科研时间的分配,如果一个星期按五天算的话,我想花在科研上的时间有两天;一个星期按七天算的话,有四天时间可以用来做科研。
  乐在其中啊,科研工作有时候干起来还是很幸运的(大笑)。
  人物周刊:当上科技部长后,还会带博士生吗?
  万钢:应该还会带的吧,我招得比较少,一年可能就只招一个。不过,当我的博士生会很苦,许多实验、课题啊都要自己来做,我确实和他们接触的时间比较少,主要是团队或副导师照顾,今后可能会更多一些。
  当上部长,同济大学的教授、博导还是会保留的吧。
  人物周刊:作为电动汽车专家时,你曾呼吁国家在销售和使用环节对电动汽车实行优惠政策,当部长后会不会继续呼吁?万钢:其实徐部长(原科技部长徐冠华)已经呼吁很多了,我不当部长也在呼吁啊(笑)。这个事情不是我当部长就想起来就呼吁了,肯定大家都要呼吁的。人物周刊:作为电动汽车专家,很多人认为。你上任科技部长对电动汽车是个重大利好消息。是这样吗?
  
  万钢:这个说法有些偏颇,其实徐部长是全力在支持这个事,真的。
  当部长后呢,就不能再像一个科学家那样来抓课题,要更多地倾听科学家的意见,和他们去讨论。过去我是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来和科技部的同志谈电动汽车,现在这个角色转变了,要更多地听取基层的声音。
  以后我肯定还会关心这个项目,因为就是这个专业出去的,想扔也扔不掉,但是还得摆平自己,就像我当校长一样(笑)。履新部长:要善于学习人物周刊:最初得知自己要当部长这个消息时。有什么样的心情?
  万钢:诚惶诚恐、忐忑不安(笑)。
  人物周刊: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你以致公党副主席身份出任科技部长。具有政改信号意义,你怎么看?
  万钢: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新举措,不过具体到我的身上,还是觉得重任在肩、诚惶诚恐。
  人物周刊:中共党员的提拔一般都是通过组织部。非中共人士提干程序是怎样的?
  万钢:中共党员提拔要通过组织部,民主党派党员的提拔要通过统战部,先协商谈话,然后再进入组织部的选拔程序。
  人物周刊:从留德学生到工程师,又到教授、院长、校长,现在,又成为科技部长。你的身份在不断变化,你自己是怎么来调整心态的?
  万钢:无论在哪个位置上,无论什么身份,你永远要知道,你是一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你不能凌驾于任何人之上;也许职位有差别,但在这个集体中,你要认清自己的责任;然后,你要向周边的人学习.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了解同事们的特点,了解你学校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再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也还是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向一起工作的同事学习,向科学家,向基层学习。只有了解了这个环境,你才能知道你能做什么。才能把事情做好。
  人物周刊:如何向周边学习呢?万钢:换了环境,周边变化多了,对你的要求也多了,你就要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存在欠缺,学习并不一定要向学问高深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懂的就多问。而且学习是要思考的,问得越多.就知道缺乏的东西越多。
  人物周刊:每次到一个新的岗位工作,您会不会有一种不安、焦虑?
  万钢:我相信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从头开始做的,保持一个好的心态,知道自己的不足,我相信你能够把事情做好。最危险的,是带着一个特别好的感觉,目中无人(笑)。
  就当科技部部长而言,我也知道我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
  人物周刊:你是指?
  万钢:没有政府上作经验,没当过部长(笑)。
  人物周刊:这是否包含着对中国的国情及全局观察不够的意思在里面?万钢:对,以前我说要向中共的同志们学习,这并不是客气话,而是真切地感觉到这个需要。因为你这个位置(科技部长),它是高的、责任是大的,分量比以前更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去了解这个事情的全貌,这和具体去搞电动汽车研究还不一样。
  人物周刊:在同济大学时,你和党委书记周家伦(周曾任中国驻德教育参赞。其时已和万钢熟识)搭班子很好。到了科技部这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你准备如何适应?
  万钢:科技部我也很熟啊,组织给中央领导讲解那次我们一直在一起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我们在一起都是没大没小,直言无忌的(笑),包括和徐部长(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人物周刊:听说你这次出任科技部长,有几位高官推荐了你。是这样吗?万钢: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笑)……
  
  没时间看书是我的遗憾
  
  人物周刊:能否谈谈你的个人生活?
  万钢:从早忙到晚,我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早起游泳,六点钟起来,六点半下水.游到七点,每天能自己支配的时间或许就.是这些(笑)。
  我游泳潜水潜得很深,呵呵,人生的水也很深啊,但我相信乐趣无穷。
  人物周刊:那你平时都看哪些书?
  万钢:我看书的兴趣很广,古典小说像《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都是以前看的。在德国时比较空,还能看些书,回国后时间比较紧,看书时间就很少了,但一些市面上流行的书,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看的。但说是看,大都是翻,很少专门仔细看一本书,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人物周刊:刚回国就很忙吗?
  万钢:对,回国一直很忙,一回来就忙调研。在德国,还可以看看《泰坦尼克号》,我比较喜欢《卡萨布兰卡》,和纳粹相关的战争片也看一些。我觉得,德国人对待历史的心态,还是很值得赞赏的,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过去的历史。
  人物周刊:在同济大学师生怎么称呼你?
  万钢:在同济大学,他们都叫我万校长,我的团队永远都叫我万老师。去北京工作,没办法,大概要叫我万部长,不过,我希望这也是一种亲切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