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炜:中日国民“素质”比较

  

  还有一个情况更应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日本经济已有二十多年停滞不前了。即便如此,我们如果有机会去日本看一下,会发现那里经济虽然停滞不前,却仍然比中国繁荣得多;
更重要的是,日本国民的公共道德和公益精神给会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以为经济数据不如国民素质来得重要。在未来的若干年来,中国经济仍然会有飞速的发展,但中国的国民素质却未必能有飞速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日本的国民素质。这可能跟我的专业兴趣有关。搞文明、文化研究或者教书,这方面自然考虑得比较多。

  为什么日本人个个都那么遵守规范,个个都那么有纪律,个个都那么有责任心?有时在电视上顺便看到一些画面,会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过斑马线以前,日本人个个都规矩得很,等到绿灯一亮,一大群人完全在斑马线以内以很快的速度齐刷刷地过了街。这在中国是几乎看不到的一个场景。在中国,驾车者和行人闯红灯的现象都很普遍。永远是车不给行人让道,抢行人的道,更不用说见行人减速了。有车就是王,很不讲规矩。全世界都已注意到日本人的纪律性非常强。纪律不光反映了国民素质,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力。我在波士顿认识一个南京大学的教授,他在日本呆过两年,然后到美国做访问学者。他在波士顿住了几个月后,觉得那里环境不如日本干净,公共服务不如日本有效率,人们的公德精神也明显不如日本。可是波士顿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啊。那里除了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以外,还有二十几所大学,当然更有举世闻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在他眼中,差不多样样都是日本好。表面上看,该排队时主动排队,待人接物有礼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等只是一些被称为“素质”的小事,但一个国家的国力恰恰体现在这种小事上。日本只有一亿三千多万人口,我们的人口差不多是它的十倍呀,我们的经济规模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只是刚刚超过日本,但我们在人均GDP或人均收入方面还差很远。任何一件小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反映它的国力的。

  两天前,我还跟北京一个朋友讨论中国农村的环境恶化问题。事实上,目前农村的情况非常糟糕。我不知道在场的同学有多少是农村的。生在中国农村真是一种不幸。那里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什么公共设施,也没有什么公共服务。政府在农村应发挥的职能没有好好发挥。现在你如果到农村里走一走,会发现那里到处都能看到垃圾。我四年前在重庆乘公共汽车就亲眼看到过。在大足县农村,我看到在很大一个范围内,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有不止一堆垃圾,而且垃圾堆上总是点缀着白花花的塑料袋,那可是几十年都降解不了的。我想是不是没有地方填埋?如果是这样,你平时就可以把不可降解的塑料拣出来另行处理,而其他垃圾是可以化作肥料,变废为宝的。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垃圾。现在垃圾不像以前,白色塑料袋很多。二十年以前的垃圾都会自己化掉,但现在的垃圾化不掉。白色塑料太多。看上去让人很不舒服。在座的农村同学能否告诉我们,你们家乡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学生:“自己门前门后的垃圾可能一个月会清理一次,但在公路边离家远的地方,他们就认为不是自己的地方,而是公家的地方,那里的垃圾就不管了。”

  你是湖南人。你讲的情况与我的观察大体上相符。你们湖南人比重庆人“先进”,至少自己房前屋后的垃圾还会一个月清理一次,但在公共道德精神方面,却与重庆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挑起的这个话题还是跟日本有关。同日本人相比,我们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公益精神差得很远。什么是公,什么是私,我们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或者说,我们太狭隘地理解自己的利益。其实离家远一点的公路一侧,作为公共空间,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难道你能每天一开门看见公路边上一堆堆垃圾,硬说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可是你一开门就见得到的地方啊。毫无道理!回到日本,日本人除了特别爱护环境,特别礼貌,特别遵守公共秩序以外,凡在公共场合都随时会有一些献身公益的人。我转贴在我博客上的一篇关于北大学生看日本的报道里就讲到了这点。相比之下,清除离你家不远地方公路边的垃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益”,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私益”,因为它太影响你家观瞻了。

  不光在日本,在其他发达国家,我们也会发现那里公民都很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水平很高。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慈善事业比中国发达得多,自愿性的公益服务组织也比中国多得多。在这方面,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边。深圳有很多义工组织,按人口计深圳所拥有的义工个人和组织数量名列全国第一,按绝对数量计深圳也应名列前茅。为什么是这样呢?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口年轻有活力是重要的原因,但是受香港影响应该是更重要的原因,而香港又是受发达国家的影响的。为什么包括日本在内发达国家都做得很好呢?公共道德好不好,公益精神强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要到文化传统里面去找原因,尽管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里面去找原因。无论原因何在,在这个方面日本都比中国强得多。同中国人相比较,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国家意识都很强。总的说来,中国人太家庭本位,甚至太个人,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国家意识都不是很强(不能把体育民族主义同国家意识混为一谈,英国的足球流氓是很出名的哦),都有待提高。在日本,是不可能有刚才讲的农村居民缺乏公共意识的情形的。日本人习惯于把社会利益同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看。相比之下,我们应感到惭愧。不要说离自家房子五米之外的地方就不属于自己,一大堆垃圾摆在你面前散发着臭气,你难道就不恶心?在公益精神和公共意识方面,中国人特别应该向日本人学习。都是黄种人,文化上极相似,为什么人家能做好,我们就不行呢?我们当中的有识之士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注意到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不能“群”。都是因为家庭和个人意识太强了,对自己的小家庭照顾得蛮好,但一到外边,大家便只顾自己了。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这一百多年来掀起了不少思潮和运动,都是要加强中国人的公益精神的,都是要让大家能够“群”,培养大家的集体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文革以前学校和社会都搞学雷锋运动,提倡做好人好事,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可是由于这种运动搞得太多,很容易流于形式,让大家产生排斥心理。我小时候就很讨厌这种事。记得老师布置写作文,写自己做了什么“好人好事”,可是我自己没有遇到做好人好事的机会,作业还得做,还得交上。怎么办?瞎编。这就是形式主义。但中国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政府或教育部门有这些举措因而是可理解的。现在大家不讲这个了,讲多了会以为你不搞改革开放。讲多了,你就成了极左分子。我不知你们学雷锋以外,还有没有学其他人?

  学生:“有学赖宁、张海迪的。”

  的确,几十年来这样的运动从来就没有断过。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