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nbl/snbl201804/snbl20180421-1-l.jpg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的周朝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周朝制订的各种制度被破坏殆尽。于是孔子带着学生们宣传自己的治国思想。
  他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游历各国,一路碰到了许多难题,但孔子凭借过人的学识和了不起的说话之道一一化解,成为流芳千古的传奇。
  话说这一天,孔子来到一座南方小国,稍作停留时,马儿偷吃了路边的庄稼。
  农夫见马儿吃了他的庄稼,很是生气,将马儿捉住并关了起来。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非常能说会道的一位,他觉得这是一桩小事,自告奋勇,前去找农夫索马。
  子贡来到农夫家中,以周朝的礼仪抄手鞠躬,向农夫行大礼。
  农夫被他弄得一头雾水。
  “有事吗?”农夫问。
  子贡是读书人,他觉得开门见山立刻要马,辱没了斯文。
  于是,子贡开始之乎者也,大论周礼。
  他就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的重要目的和意义跟农夫掰扯起来。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农夫有点坐不住了。
  “我还要去干活,有事快点说吧。”
  子贡这才不慌不忙,表明自己的目的:因为马儿不小心吃了农夫的庄稼,一来赔罪,二来要马。
  农夫怔怔地看着子贡,子贡以为农夫被他的口若悬河惊呆了。
  却怎料农夫心想:这个家伙绕来绕去耽误我半天,无非是为了要马,却连要马的诚意都没有。两句话的事情,掰扯半天,嘟哝一堆老夫听不懂的话。最可气的是,他只顾着要自己的马,却连一点赔偿的意思都没有。再这么耽误下去,今天的农活也别干了。
  农夫扛起锄头,留下一句话:“庄稼不是你吃的,你不用跟我赔不是。庄稼是马吃的,让马来跟我赔不是,否则不能放马!”
  马儿如果会说话,还要子贡费这口舌?让马赔不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子贡悻悻而归。
  孔子听了子贡的叙述,并没有责怪他,只是派出了第二员大将——马夫。
  马夫找到正在耕作的农夫,一边帮忙耕种一边说:“老人家,我是那匹马的马夫。听说你要让马儿赔不是,我觉得不应该呀。你想想,我们虽是远道而来,但是两地的庄稼都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么知道你的庄稼不该吃呢?”
  农夫本不是不讲理的人,只是不想再听子贡之乎者也,给子贡出个难题罢了。见马夫帮着自己耕种半天,再听他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其实马儿又能吃多少庄稼呢?
  不知不觉农夫心也软了下来,愉快地把马儿交还给马夫。
  子贡知道后感到很没面子,就向孔子请教其中的道理。
  孔子徐徐道:“用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别人,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宰(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种牲口,是最丰盛的礼仪),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代乐曲名,相传这支乐曲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这并非农夫的过错。”
  孔子通过一个比喻告诉子贡,说话之道,并不需要无时无刻强调语言的华美,内容的丰盛,而在于能否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说到别人的心里去。
  孔子用子贡熟悉的东西作比喻,子贡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农夫面前谈论诗书礼仪,这是子贡误事的原因。
  很多人喜欢用华丽的语言来包装自己,显示自己的思想。但他们却忘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只是通俗地交流。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有些人,简洁的大白话比华丽的语言更有效。
  在春秋战国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各派宗师都会认真琢磨说话之道。正是因为听众不同,所以,你得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沟通,也因此有了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文化奇观。
  除了孔子,另一位古代先贤——墨子用寓言告诉学生类似的道理。
  他说:池塘里的青蛙,整日叫着,弄得口干舌燥,却很少有人注意它。然而,雄鸡只在天亮时啼鸣两三次,大家就知道天要亮了。前者毫无针对性、目的性,后者则截然不同,两相对比,效果悬殊。
  几千年后,一位西方科学家也遭遇过这样的问题。
  这位科学家到柏林哈顿街工人学校讲学时,有学生好奇地问:“先生,您能告诉我什么是相对论吗?”
  这位科学家想了一下告诉他:“打个比方,如果你在一位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会觉得时间很短。可如果你在热火炉旁坐上片刻,你就会觉得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在普林斯顿大学,一位刚入学的物理系学生问他时,他却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你静止,旁边有个车子从你身边经过,你会感到它的速度很快。當你和车子保持同一速度前进的时候,你会发现车子相对是静止的。如果时间以光速计算,而你的速度和光速相等时,时间同样也就静止了。”
  这位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一生被问过很多次同样的问题,但是他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为他知道,说话之道,贵在通达,因人而异,才能直达人心。
  古今中外的圣贤大师都在告诉我们:当你的语言和听众同步,说到对方的心里去,才是最好的说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