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劳动:人本经济学探索[1]
—《自主劳动论要》摘要
目 录
自主劳动:人本经济学探索
内容提要
绪论
§0.1 肇始小引:我与自主系列范畴
章一 物本经济学与人本经济学的冲突
§1.1 大澈大悟:政治经济学原来是人本经济学
§1.2 求是索真: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更应重视“人”
§1.3 彰明昭著,如何对待人?经济学者分三派
§1.4 蹈常袭故:物本经济学二百余年史
章二 以人为本建构自主劳动经济学
§2.1 别开生面:向人复归的自主劳动经济学
§2.2 总体蓝图:前提、对象、任务和方法
§2.3 体系框架:三点特色与四重视野
§2.4 微观分析:“细胞”经济学
章三 自主经济模式论
§3.1 经济本质:自主劳动社会
§3.2 治本选择:建立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
§3.3 卓然要端: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四特征
§3.4 二重岐合:从两个层次理解社会必然性
参考文献(略)
绪论
§0.1 肇始小引:我与自主系列范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韧之初,沉积了十数年的经济学界有如春回大地,复苏、萌动,万象更新。到了80年代初叶,各种学术观点春笋般地破土而出,一时间给人以百花齐放的心旷神怡感。作为在劳动王国长大的我自然也不甘寂寞,于1980年11月以《自主劳动范畴初探》[2] 为题,第一次发表了始于1974年研究的初步成果。文章中首次在学术界提出一个崭新的范畴——自主劳动(Autonomous labour);
首次将“自主”(Autonomous)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学领域,并提出一系列范畴[诸如自主经济(Autonomous economy)、自主劳动者(Autonomous labourer)、自主劳动日(Autonomus workday)、自主权利(Decisionmaking power)、自主经济实体(Autonomous enteprise)、自主消费实体(Autonomous consumption family)、自主所有权、自主总劳动]。文章明晰地诉诸了一种以自主劳动者为中心的人本经济学(Anthropocentric Economics)构想。
之后,我在全国几十家刊物围绕自主劳动发表了七十多篇论文。[3] 由此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超出了我的预期,因而当时我的学术观点被称之为“自主劳动理论”[4]。1987年我出版了自己的专著《自主劳动论要》,将自主劳动理论观点体系化。这部被学术界评为“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专著”的书以及当时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事实上将人本经济学与传统的物本经济学(Materialcentric Economics )划出了一条界限,“以自主劳动经济学自成一家、独树一帜。”[5]
对于我来说,这既是纯经济学、元经济学的探讨,同时也是论道经邦的求索。在以人为本的自主劳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我依据现实经济生活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自主范畴:自主企业(Autonomous Enterprise)、自主调节(Autonomous adjustment)、自主管理(Autonomous regulation)、自主分配(Autonomous distribution)、自主发展(Autonomous devolopment)等等;
与经济体制改革同呼吸、共命运,也抒发了自己的改革方略大计。[6]
真是始所未料,自主—自主劳动系列范畴在改革的大潮中被社会接受认可、兼容并蓄。许多学者撰文评论道:“巫继学贡献的‘自主’系列范畴,已被社会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和转换使用(如自主劳动、自主经营、自主分配、自主发展、自主调节、自主经济实体、自主权利等等),有的概念已进入历史性文献中。”[7] 我窃以为,自主劳动理论的应用与深化、自主系列范畴的传播与使用,是与我持相同和相近观点的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
以上,是我的学位论文《自主劳动论要》发表以后的一些学术动态,聊作理解以下内容的一个事后的、延伸的背景。
章一 物本经济学与人本经济学的冲突
§1.1 大澈大悟:政治经济学原来是人本经济学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自主意识的强化,使得人文科学各学科对于“人”(Man)的问题愈益关切。政治经济学必须反躬自问:人在经济研究中究竟居于什么位置?
无庸置疑,自主劳动经济学必须予以明确回答。它一开始就宣布:政治经济学应当也必须研究人及其经济关系;
人在这里具体为自主劳动者;
自主劳动者是经济运动的主体,社会生产四环节以其为中心而运行。比之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的传统经济学,这是本来意义的人本经济学。一个以物为本(物本),一个以人为本(人本);
一个以“资”为本(资本),一个以“劳”为本(劳本),真可谓泾渭分明。
以物为本来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天大的误会,莫大的过失。这个失误究竟归咎于弥漫着拜物教的旧时代,还是委过于学者们偏狭的视野,这并不重要。问题在于,为什么说应当以人为本?我们从两种不同的视野来分析问题。
先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横剖面来看。其一,我们知道,经济研究的实证基础是经济活动。而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制动者、参加者和归宿者;
就是说,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站满了人,它是这个舞台上真正的“主角”。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谓经济关系,就是人与人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联系,经济学所揭示的所有规律无不有人的因素加入其中。离开了人的经济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其二,既然经济活动的主角是人,而人的行为又受先天素质(如智力与体力状况)和后天受教育状况的制约,那末,在经济学范围内涉及有关人的这些问题就很自然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道德品质、气质与气量、心理状态、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行为举止、家庭情况乃至个人嗜好,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在经济活动中反映出差别来。人的不同个人素质,不仅直接在经济活动中发生作用,而且个人在经济活动之外的行为也将起间接作用。其三,就对一个社会的经济作宏观控制来讲,无论是行政的、经济的还是法律的,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一项经济政策或法律条款的制定是人的活动,要使其贯彻下去同样是人的活动。进一步讲,政策法规制订的依据本身就是人。经济研究若要提高其应用价值,脱离了对人的研究是毫无前途的。最后,经济研究涉及的深层关系是人们的经济利益(物质的和精神的),怎么能设想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利益分析呢?
再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横切面来看。撇开社会差异不说,可以从两条线索来思考:(1)人与经济活动。人类存在产生了需求,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且以人展开。在生产要素中,劳动者是能动的、主观的要素;
在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的进行下去;
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了市场;
生产劳动的恩惠—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
基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所谓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环节,正展示了人们经济活动全过程。在这里,作为经济活动参加者,人是主体,斯密以“经济人”范畴概括了这一经济事实。根据每个人居于经济活动的不同位置,他可能是劳动者、管理者、计划者等等,但同时都是消费者。社会经济活动不依理性怎样走偏,总是以人为归宿。(2)经济活动与人。人类又是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正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古老的判断,在当今世界变得更加耀眼,日益为现时的志士仁人重新推崇。作为尺度,它将使经济发展与增长富于人性,它将使一切经济活动以人为准则,从而使经济活动重新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鉴此,可以说经济学原本就是关于人与经济活动的科学,抑或经济学本应是以人为元本、以人为本位、以人为中心来展开理论研究的人本经济学。
§1.2 求是索真: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更应重视“人”
在具体的意义上说,以科学价值观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应重视“人”、更应成为人本经济学。这是因为:其一,在这个新型经济制度下,实现劳动普遍化,人人都成为劳动者,昔日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变为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视野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囊括了一切人的活动,因而经济活动富于全民性;
把握住人的经济活动,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其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人人成为劳动者,而且“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劳工神圣;
人人成为当家做主的劳动者,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是自主劳动;
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总生产运动依以旋转的轴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的体现,是囊括经济生活中一切范畴本质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唯一的经济权力,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范畴;
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作为人本经济学的自主劳动经济学。自主劳动经济学是人们第一次站在自主劳动者集团的立场上,来研究自己组织的、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生产。自己研究自己的主体活动,更为真实、更为切近,当然也更为关心。
其三,从社会发展的本性上看,资本社会的经济兴奋点在追求利润、追求剩余价值上,这在客观上势必造成限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但同时,现代经济的固有趋势,又要求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材。在这对矛盾中,只有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时,才是允许的。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兴奋点在于追求必要价值,而必要价值正是广大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这里,现代经济要求提供全面发展人材的固有趋势与人的自由发展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尽管这两者因各种原因会出现不协调现象,但就其总的倾向看必将是会一致的。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性要求更重视人,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
其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在本性上应以人为尺度、以人为目标。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经济兴奋点集中在剩余价值上,因而经济增长、利润提高便成为经济发展的唯一尺度、至高无尚的目标,整个机体都是受“为生产而生产”的社会神经控制的。在新的社会里,由于以人为目标,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其经济运动的必然归宿点消费相重合。整个机体理应受“为消费而生产”的社会神经所控制。不过,消费应区分为奢侈性与发展性两大类。社会主义社会消费是劳动者的消费,劳动的消费的本质是发展性消费,它与资本的消费即奢侈性消费大不相同。在以人为目标的社会里,对社会经济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对财富增长与人生活的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对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对人的自我完善等等,都应在经济研究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新予以审视。
如果站在科学的高度来思考,经济学的主体性就是人的主体性。需要区分的是,由于资本拜物教,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考察,人是在幕后的,出现的人只是真实人抽动的“木偶”;
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学考察,人应在台前,剧中人就是真实的人。
§1.3 彰明昭著,如何对待人?经济学者分三派
纵览经济学说史,尽管人们在经济研究中应具有什么位置尚未酿成太多的论战,但却一直存在着潜在冲突。在经济学家的历史序列中,在对待研究人的问题上他们大体可分为三大派。
古典经济学以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理论气质,毫不掩饰地宣布政治经济学以致富为目的,开创了将国民财富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天地。重农学派一个重要代表杜尔哥将其主要著作称为《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斯密将其巨著命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不是无缘无故的;
力求文题相符固然是一个原因;
但想要把一种开拓性的理论建树旗帜鲜明地公诸于世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数典众多那一断代时期的著作,以财富为对象可谓蔚然成风。要说在他们的著作中根本不见人,也言过其实。人在其字里行间还是时有出现的:诸如劳动者、工厂主、销售商、经纪人、“鲁宾逊”等等。然而,这些人是没有感情、失去人性的“经济动物”。至多不过是作者导演的经济悲喜剧中的角色而已。在这里,经济学可谓“见物不见人”。
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经济学中见物不见人倾向,他们在从事经济学研究中,破天荒地将人作为经济学主体纳入考察对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以资本为对象。资本是什么?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研究资本,就是研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经济活动的内在关系。马克思自己曾写道:我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本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8] 恩格斯也曾针对古典学派而写道:“‘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低是阶级和阶级的关系。”[9] 如果说古典学派只注重研究经济活动中物与物之间量的关系的说,马克思则更注重研究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关系。《资本论》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通过由抽象到具体地考察,我们看到了两类人——一类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家,一类是供资本家“剥削的人身材料”的雇佣工人;
资本家阶级剥削雇佣工人阶级这一本质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轴心关系;
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长着三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地主阶级和劳动阶级,这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马克思还在更广的视野里,以人为尺度,按“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划分了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10] 在这里,经济学使我们“透过物看到了人”。
在马克思之后,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两支,一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支是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秉承古典学派宗旨,但随着人类解放运动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程度的提高,他们也对人的问题在研究中有所涉及,诸如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维克塞尔、加尔布雷思、萨缪尔森。他们不仅给予了经济学界优秀的科学论著,而且在其论著中不乏对人的问题的独到见解。马歇尔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中开宗明义写道:“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11] 这一见解,至今看起来仍很别致。为过,人在他们的视角范围是与物质财富并存的二元目标之一。进一步看,在他们的研究对象中,物质财富是一条主体线,而人则是一条辅线,不居于中心地位。在这里,经济学中的线条是“物主人辅”。
最近几年,经济管理科学骤兴。在这个领域,人们可喜地看到人被纳入考察范围。经济管理各学科著作卷帙繁多,几乎无一不涉及到人,特别是行为管理学、管理心理学、领导科学等等,更是如此。然而,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差别:它不是研究自主的人,而是在考察被控制的人;
它不是研究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人,而是在考察抽象的、一般的人;
它不是研究人们的经济活动,而是在考察管人术。所谓“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决策人”正反映了其用心所在。在这里,人被看成“黑箱”,一头输入刺激,一头输出反应。如果站在一个资本组织的社会来看待这一问题,当然顺理成章,但如果站在一个劳动组织的社会来看,就颇为费解了。
§1.4 蹈常袭故:物本经济学二百余年史
如果从斯密的《国富论》算起,经济学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这是一段以物质财富为研究对象,为中心内容展开理论研究的历史,实实在在的物本经济学统治的历史。马克思尽管以大无畏的气概对其进行了批判,以《资本论》为楷模建树了以人为主体的崭新的经济学体系,凡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见物与物关系的地方,他都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他的后继者们却着魔般是倒退到物本经济学的窠穴。可算是“有心插花花不红”。
实在令人费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诸子百家,无论在他们的著作中还是在教学中,给人的印象几乎都是千佛一面:见物不见人!物本经济学的迷途居然延伸至今,毫无收敛态势。
事情之蹊跷远不止于此。马克思经济学说在被转述时,人退居幕后了。看看各种版本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论著吧,商品—货币—剩余价值,循环—周转—再生产,生产价格—利润—各种资本形式—各种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马克思经济体系中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经济角色,要么化为子虚乌有,要么变得形同骷髅。这又是一个需要坚持的理论前提被定下来。以偏传偏、以讹导讹,对于进一步现状的理解就感到不足为怪了。
笼统地这样讲,似乎也不尽公平,因为确实有始作俑者。当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时,苏联科学院经研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简直长驱直入,很快地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体系肯定下来。它的影响之大,事实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平心而论,该书还是有其积极历史作用的。但是,这本书在忽视人作为经济学主体这一点上同样有着消极历史作用。
尽管经济学界对苏联教科书早就耿耿于怀,而且时有经济学人进行分析批判,然而迄今为止,出版的多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绝少有完全跳出旧体系的蕃蓠。究其缘由,虽很复杂,但以下两点尤其突出:其一,长期以来,高头讲章,陈陈相因,苏联教科书几乎成了许多人编织新体系的主要思想材料,将抽象法单纯地归为规范研究,又将规范研究夸大化,注重概念推演,轻视对现实经济运动的考察、提炼。人在经济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过是经济生活中人的主体作用的理论概括。缺乏实证研究,自然难以觉察人的主体活动。
详尽地分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忽视对人的研究不是本文的主要任务,但为了论述的需要,往下我们将择要指出几个主要方面:其一,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人们大多都沿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这没有错。问题在于人们大多都忽略了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应以人的经济活动为中心。关于研究对象的长期争论,人们的理论兴趣在于是否要在生产关系研究中加进生产力因素。在我看来,针对过去经济研究中空洞概念演绎的弊端这样提出问题确有针对性,可是其切中时弊程度远不能与提出重视人的研究这一点相比。其二,由于对研究对象理解上的偏差,决定了理论体系中始点范畴的非人本性。多数著作事实上是从所有制即经济体制发端的,也有主张从所谓规律、生产方式、企业、资金、产品等起始的,这些是否成其为最优出发点笔者早已有另文论述,[12] 这里只想指出,人的问题在经济细胞中不幸被排除了。其三,作为理论体系中占统治的范畴,人们也大多将视野集中在物质财富上。宋涛的“净产品”论,雍文远的“必有产品”论,卓炯的“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论就颇具代表性。最后,落脚到理论体系的终点范畴上更是离谱。在《资本论》的理论“帷幕”降下前,人们合乎逻辑是看到了资产阶级社会三大阶级。面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终场”,多数是预示未来社会的,也有讲国际经济关系的,偶有涉及“阶级斗争”的本子,却给人以外在“粘贴”之感。
章二 以人为本建构自主劳动经济学
§2.1 别开生面:向人复归的自主劳动经济学
一个社会如同一个人,当他在童年时,需要知识,也需要引导。政治经济学是具有这双重功能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政治政治学的历史文库中,鸿篇巨制浩繁。但是,在社会主义者的视野里,马克思及其《资本论》与众多的其他经济学家及其著作相比,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尽管在经济科学的发展中理论的创新与建树各有千秋,但是迄今为止甚至在人类社会的整个智慧结晶中,还没有一种理论思想影响如此之大,如此深远。[13] 简直可以说,《资本论》真正地划出了一个时代,导出了一个新世界,一个与“资本的社会”相对立的“劳动的社会”。[14] 全世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奉为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15]
概略地说,社会主义的胜利,在生产要素所有权关系上实现了双重变革:以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主体公有制,否定了生产资料的极端资本家私有制;
以劳动者集团公共占有(派生的)集体劳动力、劳动者个人占有自身(本源的)个人劳动力,否定了劳动力的商品形式私有。从而,使劳动者获得了自主劳动权,获得了对经济活动的自主管理权,获得了对劳动产品的自主支配权,而成为当家作主的自主劳动者。这种新的经济关系机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人人都必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是唯一的经济权力,是消费品唯一的索取权(即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依据)。由此递推,消费,成为自主劳动者的消费,成为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力再生产。社会主义社会上述基本经济关系,浓缩于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劳动范畴之中。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自主劳动居于支配地位,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范畴,它是普照整个经济体系之光。
“资本”一词使用已久。但作为经济科学意义上的范畴,却是在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范畴时期出现的。斯密《国富论》和李嘉图《原理》中的资本范畴,已经并非生活习语,而具有一定科学意义。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说第一次集大成式地对资本范畴给予了科学的研究,以至于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被命名为《资本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范畴,是普照之光。以资本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资本经济学。[16]
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揭示经济关系,以浓缩该社会基本经济关系的经济范畴为对象并以其冠名,籍此标志政治经济学鲜明的社会性、历史性,这恰是政治经济学与那种抽象经济学的基本分野。[17]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人本经济学称之为自主劳动经济学[18] 。
在考虑建构自主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时,必须对物本经济学进行理论批判、对其扬弃,必须在理论体系中真正实现向人的复归。这些认识,无疑对于自主劳动经济学的构想产生影响。由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角”,在我的理论体系中,物从属于人,人为本位,人始终是以主体面貌而存在的。[19] 质言之,自主劳动经济学是追求科学的人本经济学。唯恐有误解,须预先指出:这里所说的人,是一定经济关系、一定劳动集团中的人,决不是抽象的人;
这里所说的人,是社会的人即大写的人,决不是孤立的人;
而且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人,又不同于其他学科视野中的人;
由于在自主劳动社会实现劳动普遍化,我们所说的人是劳动者的同义语。
在自主劳动经济学体系中读者将看到,作为自主劳动者的人,是整个体系的前提,是我们考察的对象,是经济运行的轴心,是经济过程的归宿;
整个体制、目标、价值判断不能不考虑到人的尺度,不能不考虑到人类在迈向“完整的人”中的进程问题。
以人为本来研究自主劳动经济学,会引起方法论上的一元双向式的后果:在横向上,由于是将经济活动置于整个社会活动里来把握,必然会引起经济研究平面的拓宽;
在纵向上,由于是将经济活动推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思考,又必然引起经济研究跨度的拉长。这种研究可能更富于系统性、历史性和主体感。这样做到底更符合当代系统论的要求呢,还是更相象于历史学中的“配景法” [20],已是离开主体的问题了。
§2.2 总体蓝图:前提、对象、任务和方法
科学研究总是从一定前提出发的。迄今为止,大概只有以思辨的辨证法蜚声于世的黑格尔宣称过,逻辑学体系是不容许有前提的;
其他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以一定的已知判断、一定的假定条件来开始研究。[21]至于这些前提,有些来自于其他科学研究的终结成果,有些来自于本学科已经论证的结论,有些则是要留待随后证明的。但是,不管那类前提,必须是“真的和必然的”。[22] 前提,给定了一个范围,划出了一个界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或者说将一个论题置于既定的时空。显然易见,一定的前提是任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我从三个层次来提出自主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前提。
前提一:整个体系从人类社会最一般的如下事实出发:作为人类(不是某个人),其生存和发展是永恒的。这一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涵义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人口再生产。于是,从人类“生存欲”[23] 产生两个基本判断:其一,人类的生存欲是一个丰富多采的欲望集合,即所谓“七情六欲”;
只有有效满足这些欲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才可能。其二,要满足这些欲求,人类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不断创造出满足这些欲求的同样丰富多采的财富集合来。生存和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这隐寓着下述一个关系:人类的消费和生产、需求与供给是相互影响、不断爬升提高的过程。
前提二:人既是特殊的个体,又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而我相信人具有个人性与社会性两重心性,同时相信人具有相互冲突的两个“灵魂”:公与私。[24] 极端的单重性格的人也许偶有,但并不代表普遍存在的人性。
前提三:以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为分析客体,在这里,实现着劳动普遍化,人人都是劳动者,社会生产力的总和为当家自主劳动者占有。
三个前提之间不是孤立的。前提一、前提二是关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前提三是关于经济社会的,其中前提一侧重于人的自然关系,(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前提二侧重于人的社会关系;
前提一、前提二潜在着每个经济社会的基本关系,前提三给定了具体的考察背景。其中前提一注重于生产、注重于量的关系,前提二注重于生产关系、注重于质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还可从前提一推出前提二乃到前提三,但这已离主题稍远了。
政治经济学研究什么?从过去到现在,可以列述若干个答案。如果极概括地说,它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学问,似乎不会引起大的争议。然而,这近乎同义反复。许多局外人持“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看法。具体地探究每个人研究的细微差别,可真“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了。如前所述,政治经济学从开始自己的历史以来,一直有两条线索:一派注重研究经济过程中的量的关系;
一派则注重研究经济过程中质的关系。前者多以经济财富为中心,后者多以人为中心。当然,两条线索也不断地发生着互相吸取、互相渗透的现象。
我的考虑是:以自主劳动者的人为中心,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揭示寓于这种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简言之,以自主劳动为对象。(1)以人为中心,主要是针对过去那种见物不见人或者物主人辅的作法提出的。(2)整个研究的客体,是自主劳动者创造社会主义财富的过程;
注意:是社会主义财富,即各种形态的自主劳动。(3)这一研究旨在揭示自主劳动经济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物、在人参与下物与物以及几者之间的交错杂揉关系,最终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局部与总体、微观与宏观的规律有所认识和揭示。
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它是各部门、应用学科总的理论抽象,它是凌驾于各门经济学科之上的,而不是与各门经济学科如同同胞兄弟姊妹的那种关系。尽管各部门、应用学科互相交叉,但他们从一定意义上讲带有“领域学”性质。以上认识绝无门户之见,也与提倡各门学科相互尊重、平等协调毫无矛盾之处。
政治经济学不是生产、经营、技艺或生产力层次上的经济学,不是一种研究纯粹数量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些只构成其二元对象的一面。它既是政治经济学,同时更是政治经济学,即社会、国民、人们之间经济关系层次上的经济学。这便是所谓广义的“经济和政治的不可分离性”。[25]
政治经济学不是一门直接实用经济学,[26] 它只是一门间接应用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之间;
有若干个中间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不同经济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不错,理论联系实践和指导实践,是任何科学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但是,实践本身是一个多层次体系。在实践的体系中经济学各学科对其联系的层次、方式都不尽相同。政治经济学应当本分地在自己联系实践的层次上提出理论观点,建立体系,而把理论的应用、扩展、具体化,留待应用经济学去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完成也许体现在同一些人的劳作中,也许体现在社会分工下的不同人们的劳作中,也许交错地体现在多代人的劳作中。
作为政治经济学,其使命何在?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地回答道:“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7]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经济学要解决如下三个任务: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两种说法既有其一致性一面,更有其相异性一面。抽象地看,两种说法都是意在强调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但是,前者有鲜明的特殊历史性,后者则强调各社会共有性;
前者更注得经济运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后者则注重经济运动中物与物的量的关系;
前者更概括、更具包容性、也更抓住本质,后者则更具体、更具有领域性、也更联系现象。这似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经济学差别所在。
政治经济学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要解决的问题,带来不少麻烦:其一,它不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进行试验;
其二,经济生活不能与其他社会生活截然分开;
其三,经济活动更富预前效应与滞后效应;
其四,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使得对它的观察模糊,其数量关系更有概率性;
其五,经济研究与人的利益相切近,对象与研究者双方都更易受干扰。
万全之策不会有。但带来麻烦和产生方法是伴生的。“抽象力”是政治经济学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英国古典经济学最早觉察抽象研究的魔力所在;
马克思将其与唯物辩证法相“亲和”,使抽象更富科学性。现当代的经济学大家,无论置身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营垒还是为伍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营垒,对于抽象法都继承使用,只是各家各派对于抽象法的理解和使用大不相同罢了。
抽象法的“抽象”是一个独特的方法论概念,它与相对于具体的抽象不同,也与从实际材料中抽象出概念中的“抽象”不同,还与人们日常用语中表明空泛、难懂的那种“抽象”不同。抽象法的“抽象”是指依靠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把握对象、分析对象、概括事物联系的一种方法。确切地讲,它可以叫“思维创造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思维创造法以对象为客体、为实际材料,故而它不是苦思冥想法;
它以人们的大脑为“实验室”,因而它不是外在客观法。
奇妙正来自大脑的思维创造。大脑天生地具有解开世间一切奥秘的基质,当然其能力尚待后天开发。上列经济研究中的五大烦恼,思维创造活动为其提供了解决的途径。至于解决得如何,就看研究者本人的解数了。思维创造法提供了经济活动的实践场所;
它可以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要素召唤在一起发生反应;
它可以通过想象提出超越现实的要素;
它可以推知过去,审视当前,预测未来;
它可以自由地对现象进行解剖、取舍,并通过充满灵性的心理作用来乔正自己的情绪;
如此等等。
§2.3 体系框架:三点特色与四重视野
自主劳动经济学可以显示出理论体系的如下三点特色:
其一,人,是这个体系的中心;
而这个人是劳动者的人,进一步讲是自主劳动者的人,自主劳动者集团中的人;
这样,我们就将政治经济学推到人类发展史的背景中来把握,最终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二,既然以人为中心,人又作为自主劳动者,那末从体系的始点—关节点—终点,将形成一个劳动范畴轴线,并将由此衍生出一批范畴,从而形成一个自主劳动范畴体系。
其三,由于以人为中心,人的生活具有多维性,由此必然引起经济学考察背景的丰富、范围的拓宽,进入经济研究视野中的内容亦随之多姿多采。
自主劳动经济学还有一个超乎体系之上的研究视野的特点。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考察,如果从多个角度出发,展示出的考察对象便具有多面性、丰富性、系统性和立体感,也就更接近经济实践。角度可以是多重意义上的“多方面”,我们拟从视野层次上来展开理论体系:(1)统观经济分析——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多个层面即要素—组织—经济体系的综合考察,从经济上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进而论证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自主劳动社会。(2)微观经济分析——旨在通过对自主劳动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自主企业(自主经营实体)、自主家庭(自主消费实体)和自主市场这些经济个量、单类、要素的考察,提出整个体系的基础理论:自主企业—生产理论、自主家庭—消费理论和市场自主运行—价格理论。(3)宏观经济分析----旨在通过对自主劳动社会整个经济体系诸如经济结构、经济体制、调节手段、总体门类与功能这些经济总量、复类、系统的考察,展示自主经济体系的总体规定。(4)中观经济分析旨––––在以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相统一为前提,对自主劳动社会的具体经济区、局部经济问题、经济子系统作考察,提出区域经济的自主发展战略,揭示经济自主增长的规律。试将这四个层次视野之间的关系勾勒如下:
自主劳动经济学四个层次视野的分析关系
四重视野本身就是框架。无论从方法论的视野角度来看,还是以分析内容的内在关系来看,它展示了一幅完整的辩证法巧妙结构,一幅经济生活固有逻辑的“风情画”。
§2.4 微观分析:“细胞”经济学
或许读者对自主劳动经济学有一个整体轮廓后,想要进一步了解一个细部。这是合理的“点面思维”。作为一个实例,我再较详细地阐述一下其微观经济分析部分。
毫无疑问,自主劳动经济体系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一种理论概括。那末,如何认识微观经济分析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意义呢?
从方法论上讲,它具有从其他层次的经济分析所无法替代的意义。如上所述,微观分析的对象,是企业、家庭和市场这样一些个量、单类和要素。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它们构成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在微观的视野里,这些经济基础才会被显露出来,才会被洞察出各自的特征,才会发现不同经济要素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也才会揭示出经济的微观基础层次上的内在联系。而在宏观的视野里,各种不同的要素被分门别类汇总,其间差别和内在联系常被忽略不计。微观与宏观,各有其独特功能,恰似望远镜与显微镜,不能互相替代。至于中观的视野,是建立在微观与宏观“知识”基础之上的对具体的、现实的(当然是一定区位中的)经济的考察,其功能宛如标准镜。统观的视野是一种综合,是集三种视野的考察总成果之大成,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分析、再概括,其功能可比广角镜。在研究方法上,总的说来我们采用思维创造法,但在微观经济分析过程中,它以个体分析为特点。对经济的个体分析有四个方面:一是个别分析,即对微观经济要素进行定性分析,考察其内在质的关系;
二是个量
分析[28],即对经济要素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其内在数量关系;
三是个体分析,即在质和量相统一的基础上,综合地研究个体经济要素;
四是个体之间的分析,即研究各类个体之中及其之间的综合经济关系。对经济个体的这种专门分析,会获得独特的理论成果。
从理论建树上讲,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成果,将构成整个自主劳动经济理论的基础部分。大体说来,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成果可分为三大块:其一,自主企业—生产理论。组成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劳动与价值学说、供给学说、分配学说和生产者学说。其二,自主家庭—消费理论。组成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需求学说、劳动力再生产学说和消费者学说。其三,自主市场运行—价格理论。组成这一理论的是价格学说、供求关系学说、市场经济学说和经济人学说。这些理论是宏观与中观经济分析的依据和前提,换句话说,宏观和中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成果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和具体化。在自主劳动经济理论体系中,它的每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与基础理论相关联,都可以从中找到理论的基础渊源。这种关系不仅仅是组成部分关系,也不仅仅是基石与赖以存在其上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具有胚胎、细胞与有机体之间的关系。
的确,进一步思考,人们会发现内在经济关系之间的有机联系。自主劳动经济理论体系以作为自主劳动者的人为轴心,整体研究的三个基本前提中,前提一、前提二孕育着潜存于每个经济社会的基本关系:需求—消费和供给—生产,个人—私和社会—公;
前提三将这种基本济关系限定在自主劳动社会之中。在微观经济领域中,这种潜在的、尚未展开的经济关系胚胎,不仅在经济细胞企业、家庭中获得有社会规定性的、进一步发展了的现实存在,而且作为自主经济实体、自主消费实体,还成为这种经济关系的外化承担者。那末,最初的胚胎关系变成细胞关系,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供给和需求、自主劳动者个人和自主劳动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产与消、供与求和分与私关系,将在宏观经济领域展开、辐射,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将代之于产业之间、总供给与总需求、劳动者集团之间以及经济结构之中的经济关系。后者不是对前者的否定,而是在社会范围对前者的肯定。至于中观经济领域,那将是这些经济关系在一个确定范围内实现,在一定经济区内的具体化。如果硬要作喻的话,可以这样近似地说:统观领域中的人是“抽象人”,微观领域中的人是尚处于“胚胎、细胞”形态的单个人,宏观领域中的人是“类人”,而中观领域中的人是“具体人”。[29]
正是在这种比喻的意义上,我们将自主劳动理论的微观经济分析看作“细胞”经济学。然而,比喻只取其微妙的一面,如若处处对应思考,将置作喻者以尴尬境地。[30]
章三 自主经济模式论
§3.1 经济本质:自主劳动社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尚无现成的理论体系。这本身包含者一个隐喻:摸着石头过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探深致远,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本质的把握,恐怕是大局所在。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有了改革的宏观模式。
劳动,是一个古老而又喝着“圣水”的永生范畴。难怪马克思欢欣鼓舞地指出: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31];
劳动者是社会、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主体。[32] 而在漫长的私有制社会里,普照之光不是劳动这轮“太阳”,(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而是偷借太阳之光的资本“月亮”;
劳动者不是社会、从而生产劳动过程的主体,主体是骑在劳动者头上的剥削者及其剥削手段。整个世界都立足于劳动、受惠于劳动,而地剥削社会中却笼罩着剥削者“养活”劳动者的迷雾。在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恢复了主体地位,劳动这轮“太阳”再“不是没到西海里过夜,而是去照耀另一个世界”。[33] 在这个实现了劳动普遍化的世界里,洒满了自主劳动的阳光。因而一切归为劳动,一切归为自主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劳动的社会、自主劳动社会。
也许读者会问?马克思是否设想过把未来社会命名为劳动的社会?回答是肯定的。(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作为轴心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历史的逻辑是劳动否定资本。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那末这就隐含了一个结论:在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社会必定是劳动的社会。(2)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种种设想来看,他是以劳动为标志来描述这个社会的:这是一个“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的社会(和资本社会相反就是劳动社会);
这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消灭剥削劳动的资本);
人人“只当做劳动者”(实现劳动普遍化,一切归为劳动);
社会只默认劳动“是天然特权”(劳动是唯一的经济权力);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劳工神圣)。[34](3)不仅如此,马克思正是在作“资本的历史使命”的理论考察中明确指出,代替资本的社会是“劳动的社会”。他写到,普遍的勤劳由于劳动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小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代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35]
劳动的社会否定资本的社会。这不仅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而且他自己也有明确论断。那末,为什么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人对此研讨、对此论述?历史性的忽略在历史上是时有发生的。可能有理论超越现实的原因,有时代精神兴奋点选择的原因,有视野取向、立场取向方面的原因,有讹误相传的原因,也有某些理论不见经传的原因。贝弗里奇在《科学的艺术》中对自然科学领域中发生的此类事件多有记载。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这类憾事常常荡起人们对重塑历史过程的联想。以至美国一位历史学家斯魁尔(J·Squire)以历史中的“如果”为思路,主编了一部名叫《假如我们的历史经过重写》(1993年纽约英文版)的书,尽发千古遗憾之感慨。
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劳动的社会、自主劳动社会,表明了社会的经济特征、社会的经济性质。自主劳动的本质持征对经济社会给出了什么规定呢?它没有描述一般社会蓝图,没有包揽经济社会细部,也没有设计经济运行轨迹。但是,它给出了一个经济模式、活性机制,申张了一种社会理想、人类道德,揭示了一种发展方向。运行趋势。作为自主劳动社会,其核心、本质的机制就是劳动。自主劳动是社会最高的价值取向、道德取向和理想取向,劳动成为全部献力于社会财富创造的自主活动的总概括。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与公平,是围绕着劳动而展开,以劳动为尺度的。经济发展的标志是劳动者自主性的获得和丰富,社会的历史进步性体现在劳动、劳动者的地位上。自主劳动者从而在家庭形式上的自主消费实体,在企业形式上的自主经营实体、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运行中形成一个自主经济体系。
以劳动为标志、为核心的自主经济体系有其独自的历史进步性。劳动作为社会的最高价值、最高道德、最高理想,它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才智、勤奋的动力机制。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活动的永恒主题。而把这一切与劳动联系起来,排除任何其他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那末,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劳动竞争,体力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效能的竞争。其次,它是自主劳动者联合体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的效率机制。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在联合体内展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竞争最后要通过作为商品生产者的自主经营实体之间的竞争实现。自主经营实体必然奉行最大化原则,追求效率最佳。再次,它是一种公平机制。人人都拥有自身劳动力,也只凭这个能力生存与发展,这是机会均等。社会只有劳动是通行证,只有劳动是经济权力,这是权力公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劳动是尺度、准绳,这是量度公平。最后,它是一调节机制。劳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唯物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为自主劳动者之间,自主经营实体之间,个人、企业、国家三者之间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自主经济体制的历史进步性还表现在对待“大写的人”的态度上。首先,每个劳动者获得了自主性。自主,是人类发展史上追求的目标;
自主,是人的完善、人的实现的前提;
自主,是人迈向自由境界的起点。劳动者的自主性,是他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标志,是一个经济社会文明的象征。其次,在自主经济体系中,人是经济活动真正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占有者、支配者。这就造成一种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经济体制。再次,由此必然导出:万事万物以人为尺度。生产力标准必须有人的标准来补充,经济增长应以人的需求为限度,经济发展应与人的生活环境改善同步,整个经济活动应无愧于人性。最后,在这种经济体系中,人与经济活动必然是沿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主劳动者在排除剥削、排除非文明等因素的条件下组织、参与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经济实践活动、其提供的社会财富又使得自主劳动者变得更加真善美。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目标模式的阐述。但决不是说,这与现实有牛织之遥。我有把握地说:我们正迈向这种境地,换言之,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造成这种发展的趋势。
§3.2 治本选择:建立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
在自主经济宏观模式的前提下现在要问,我们正在展开的改革关键应该抓住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就是经济制度,那末,改革在本质上就是所有制的改革。
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关头,你别无选择:要么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治本,从而将步履维艰的正在进行的其他改革配套地、同步地向前推进;
要么仍小心翼翼地躲闪所有制问题,继续治标。这到头来病藏肌体,不期而发,后果更糟。到了该治本时,倘若失去时机,必将遗误社会。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主张顺势建立一种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如果说,过去我只是期盼,而今,伴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成长,它已经开始在中国展现出来。
似乎可以划一条界限:改革前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是追求“纯”,即尽量剔除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纯化公有制经济;
而改革多为种经济成分的生长与混合发展提供了生存环境,即造成了“混”。我想说:中国经济正朝着一种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的经济体制演进。改革应该以建立、完善这种所有制结构作为核心目标。
所谓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指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公共集体(企业)所有制和其它形式所有制的混合构成与协调发展。这是一种公与私的二重性所有制。
首先,它意味着,所有制结构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体上是一种公有制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多种经济形式具有公有制系统的整体质,从而整体质规定着它们的个体质和运行方向。萨缪尔森曾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称为“混合经济”,但那是以私有制为“母体”的,是一种私有经济系统。借用一句话,那是一种混合资本主义经济;
与此相对,我们理当是一种混合社会主义经济。需要指出,这里所谓的公有制基础,有其不同于传统理解的涵义,具体是指国家(代表全民)对第一次剥离“财富原胚”的外部生产条件即初次财富源(如土地、河流、海洋、矿藏、森林),对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机构、产业部门(如铁路、通讯、金融、财政),对知识产业(科教文)、医疗、卫生检疫、国防部门实行公有制。前者,在整个产业的基地上从上行方向制约着由以发展的经济系列;
次者,在宏观上从下行方向覆盖着整个社会经济面;
后者,作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因素和经济安全环境的提供者,将在总体上保证经济运行过程的快速顺达。这三层意义也正是“主体”的内涵。
其次,它意味着,在混合结构中二重性的一个面是个人所有制。这里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在公有制“主体”基础上个人自主所有权的完全实现。个人所有权包括“二重三面”:一是个人劳动力,二是生产资料,三是由以上两者决定的按劳分配到的个人消费品。个人所有权的实现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独立式”,即个人所有权实现在个体(家庭)经营之中。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一种成功的范例。另一种是“协合式”,即个人所有权实现在企业经营之中。由于劳动力个人所有权获得承认,企业的劳动者集体共同拥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因而每人平等地享有一个所有权份额,以工资为主的劳动报酬正是按劳分配的那个份额。在这种形式中,没有协作、没有联合劳动,个人所有权是无从实现的。
最后,它意味着,在混合结构中二重的另一面是公共集体所有制,抑或自主企业所有制。公共集体所有制亦包括三方面:协作产生的集体劳动力,生产资料,公共产品。生产资料的公共集体所有制在两种情形:一种是国有企业在实行分权后拥有的那部分生产资料,这是全民所有制分割出的企业自主所有制份额;
一种是原来意义上的企业自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共集体所有权实现的形式具有与个人所有权一样的上述那两种形式:“独立式”,即集体所有权实现在集体企业经营之中;
“协合式”,即公共集体所有权实现在国有企业经营之中。一个国有企业分权后交由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拥有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在法律上归全民,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归企业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所有权分享模式。
概而言之,这种主体公有制混合经济,从基础上、宏观上、原动力上保证着公有制的本性,其个人所有制和公共集体企业所有制的二重结构,既包含有“独立式”和“协和式”在社会中并存交错的格局,又包含有“协合式”内部两种所有制的相依互惠的关系。
§3.3 卓然要端: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四特征
全面论述公有制混合经济体制,并非本文的任务,这里只择要阐述其一些主要特征。其一,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兼容社会经济生活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机制,它富于伸缩和弹性。“脆而没有伸缩性的经济制度不能逐渐演变来使自己适应与日益俱增加紧张状况和社会变动。……如果一个制度要继续存在,它的社会体制和思想体系必须根据这种改变而加以调整”。[36] 作为经济体制,纯而又纯会变得僵硬、没有弹性,从而不可能长治久安。这一点对私有制和公有制来说是一概适用的。将近一个半世纪前欧文创办的“皇后林新村”是一类例子;
中国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则是因私有制发展到极端从而导致覆灭的一类典型。但是世界还提供了另一类例证:资本主义私有制纯化度在降底,国有(公共)成分在提高,形成所谓“混合资本主义经济”;
相反,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个人所有制,形成“混合社会主义经济”。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正是代替过去那种僵硬体制的新形式。这种二重结构以公有制为基础而不追求其纯化度,它包容了整个经济社会的两大利益体系。这样,就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把握了社会,为经济体制提供了伸缩的空间和应变的机会,为经济发展发掘了更多渠道和积极性,为经济风险和其他冲击力找到了多层次的承受面。
其二,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与具有计划性的商品经济相契合。契合之一: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二重结构并蓄了个人与公共两种利益,个人利益经常地表现为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公共利益则经常地表现为长期的、总体的利益;
在经济运行中,前一种利益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后一种利益更多地通过计划机制调节。契合之二:主体公有制二重结构中的公有制基础,是实行计划调节的条件,而计划调节也会反过来巩固公有制基础。所有制二重结构有利于造成不同所有权,这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反过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发展不同所有权。契合之三: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程度在不同层次上的表现:前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在所有制上的表现,后者是其在产品生产方式上的表现。两者在各自的层次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目前具有的自觉性与自发性二重性质。这二重性质最终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水准所决定的。(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由此就不难理解,处于同一世界生产力水准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在自发经济的基础上引进自觉性。[37]
其三,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中,将奉行“最大-最公”原则。“最大-最公”原则由两项组成:一是最大效益原则;
二是最公原则。最公原则是指,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保持合理的收入差,真正做到公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的公正之处正在于按“劳”。这个“劳”,在商品经济下是指物化在商品中的、并在市场上实现为价值之“劳”。问题在于,对于生产劳动(者)应该摈弃过去那种偏窄的生产劳动观,而应将为产品生产全过程付出的劳动都看成生产劳动,将围绕社会生产机器服务的全体人员,无论他居于“脑”的地位,还是“胳膊”与“手”的地位,甚至“脚”的地位,都应看做生产劳动者。人人都是劳动者,都凭借劳动而获报酬(非生产劳动者是参加国民收入再分配系列的,但亦依其提供的非生产劳动量获酬),这便为全社会彻底实现按劳分配找到一个平等的基面,既可做到横向公平,又可做到纵向公平。“最大-最公”原则的意义,不仅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涉及分配和消费领域。作一个粗略的划分:最大效益原则的显性影响面是生产和流通领域;
而最公分配原则的显性影响面则是分配和消费领域。
其四,在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中,国家、公共集体(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将获得共同解决的多种途径。三者利益既一致又不一致。其一致性集中地体现在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其不一致性则是在国民收入量的分割中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解决三者之间的利益不只是分割比例问题,过去和现在教训相同:确定比例是一回事,实际分割又是一回事。使人苦恼的是,没有一个集三者利益于一身的“利益载体”,以便“同舟共济”。于是,寻求一种“利益载体”问题就被提出来。利益载体是指集多方利益于一身,共存共荣、同盈同亏的经济形式。如果说在过去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体系中难以找到这种形式的话,在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中便不难寻觅。股份经济形式可能是一种利益载体。国家、集体、个人在一个企业里可以通过入股融于一体,而又依据股份大小分割利益。谁的股载谁的利,谁的股份大载谁的利益多。各股东共同献身共担风险。这减少了经济渗漏,省去了分利中的拉锯,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于三方都利多弊少。追求必要价值是另一种形式。自主劳动者提供的全部劳动都是必要劳动,都统一凝结为必要价值;
其中个人劳动力创造的价值部分为个人必要价值,集体劳动力创造的价值部分为公共必要价值;
个人必要价值是劳动者按劳分配部分,公共必要价值作为纯收入承担着税利、公共福利、积累再生产等项职能。问题在于,必要价值在创造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分体,工人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包含了个人必要价值和公共必要价值,所以必要价值可作为三方利益载体。但问题并不那末简单:一是产品必然从工人手中过,个人利益要有保证;
二是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组织管理,企业的利益应有体现;
三是由于企业是实体经济单位,以往的教训醒人们,有可能出现国家利益受蚕食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必要价值就难当利益载体之任。
§3.4 二重岐合:从两个层次理解社会必然性
既然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不同于传统的公有制模式,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二重所有制结构形式,它出现的社会必然性是什么?它的历史存在权又怎样理解?我们从两个层次来作分析。
与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可以相比的犹太民族,在其《犹太法典》中有言:“人不为已,谁人为我?人仅为已,人为何物?”[38] 这是对人的双重心性睿智而又古老的表达,对此我十分赞同。中国古代哲人亦有“善恶同体”之见。在马克思看来,人就其本性来讲具有个人性和社会性两重性格。[39] 由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单体性决定了他有个人欲望、个人需求、个人品行等等。这一族系的规定是与人的个人性(排他性)相关的。但是,人还有由于社会生活给予他的另一族系的规定:集体主义精神、为他主义、追求民主与平等、参与公益活动、济贫扶弱、同情感与憎恶感等等。这些是与人的社会性(利他性)相关的。这种个人性和社会性、排他性和利他性,幅射在经济生活中就有更具体的表现:一个人的劳动,既是个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
劳动力寓于个人身体之中,它是个人劳动力,但在集体劳动中又产生新的集体劳动力;
经济效益的评价,既有来自个人的,又有来自社会的,而且对个人有利的未必对全局有利。每个人在同一经济活动中,都既有追求个人利益的一面,又有投身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利益的一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或公益主义者,都无法辨清他的经济活动是绝对的为私还是绝对的为公。在一种极端自私的环境里,会压抑人的个性,进而也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其实,个人性和社会性是平衡人们经济行为的两个合理的法码,缺一不可,畸轻畸重也不行。这一人性二重岐合的特质要求所有制结构中应有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权的两块天地。至于两种所有权的结构比例,以私有制为“主体”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那已是另一层次的问题了。我们过去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纯化度高,个人所有制的地盘相对狭小,公有制纯化度高,个人所有制地盘相当狭小,这是为什么在改革中个人所有制必然扩大的根源所在。
现在人们都承认: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不多见人们把商品经济与国有(公有)制、与私有制联系起来,透视其间的内在关系。商品经济就其固有的趋势来讲,它并不是某种所有制的产物,但它的发展却会自然地矫正与自身本性不相符的所有制极端形式。商品经济冲击的第一个堤坝是原始公有制。商品生产的本性要求有社会分工(生产不同的社会使用价值)、有不同所有权(以便构成不同商品的对立)、有交换条件(市场)。这一切都因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原始社会由于偶然的接触,交换了基于自然差别而造成的不同产品;
这种交换的频繁发生,产品逐渐变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共同体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发生了这种变化。于是,出现“原来非独立的东西获得了独立”,出现分工的固定化,出现城乡的分离。[40] 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冲击和分解了奴隶主庄园制,冲击和分解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以国王为化身的封建国有制。当然,经济制度的演变有其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多种原因,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促进其演变的作为经济因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商品经济的一个固有趋势是,它的产生和发展会将集权的、封闭的、限制个人利益的所有制肢解为一个个不同所有权。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将发现,它冲击的第二个堤坝是极端的私有制。商品凝结着一种关系:握有不同社会使用价值的不同所有权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经济量的扩展,同时就是商品关系在更大范围的幅射。现代经济学的观念认为:商品经济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商品无国界,需求乐曲会招致她翩翩起舞于天涯海角。回首商品经济发展史,特别是在迈向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进入这一阶段以来,人们看到的是:商品经济“如胶似漆”般地将过去小敲小打、分家独户的小商品生产者“联姻”成大商品生产者;
商品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起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联系;
商品经济随着社会化生产的进度和规模经济的要求,将所有权单位由小变大,以至达到跨国公司形式。在这种发展的平行线上,出现国家公共部门规模扩展、作用变大和政府干预(反托拉斯、反垄断、限制竞争、累进税收、环境保护等)现象,以迫使社会注重长远利益、全局利益,迫使社会缩小贫富差。商品经济的另一个固有趋势是:它的进一步发展会造成公共关系和提出控制自发性要求,会把私有制单位变大,并且会扩大公共部门的规模和影响。其实,商品经济固有的乍看起来的相悖的两种趋势,是商品经济的下述一种机制的历史作用: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决定这两因素的是劳动二重性:具体—个人和抽象—社会劳动;
个人劳动与独立的所有权相关,而社会劳动又与所有权中的公共性相关。那末,也许可以说,商品经济存在的所有制环境,必然要求有既体现个人利益的不同所有权又体现公共利益的统一所有权同时并存;
而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的二重结构,正是商品经济这一内在要求的一种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略)
注释:
[1]《自主劳动:人本经济学探索》一文,是作者硕士学位论文《自主劳动论要》的一个摘要。论文在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周守正教授指导下独立完成于1981年夏;
同年10月通过论文答辩。全文共计约4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2月以专著形式出版了该论文;
刊印时保持了论文的原貌。
[2] 第一次公布自主劳动理论研究成果,是在1980月11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生产目的议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家于光远在大会的总结发言中肯定了这一理论范畴。1981年9月1日出版的《全国经济学团体通讯》,以《自主劳动范畴初探》为题刊发了我在大会上的发言。
[3] 尽列拙文目录实无必要,兹举要如次:《自主劳动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 》(《河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社会财富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对象》(《经济研究》1983年第3期),《必要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劳动日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劳动日初探》(《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2期),《社会主义经济的普照之光——自主劳动》(《经济与管理研究》1983年第5期),《自主劳动联合体经济计划的几个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自主劳动者的合理消费》(《消费经济》1986年第2期),《经济学主体论:长期熟视无睹的论题——自主劳动经济学断想》(《经济新论》1987年第2期)。
[4] 雨之:《年轻理论工作者的聚会》,《经济学周报》1983年9月4日第4版。
[5] 李为章:《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专著——评<自主劳动论要>(《Š光明日报》1987年8月2日第3版),王国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体系》(《学术月刊》1987年第9期)。
[6] 参见下列拙文:《腹地特区的创建富于战略意义》(《未来与发展》1985年第1期),《体制改革核心目标:建立主体公有制二重结构》(《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主体公有制二重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中国经济问题》1986年第6期),《资产经营责任制试行草案(河南)》(《经济新论》1987年第3期),《困惑的改革·困惑的经济学界》(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4期),《本质之变:改革形成公有制主体混合经济》(《经济体制改革》1989年第3期)。《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史命运》,《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7] 参见上进:《论自主劳动范畴的规定》(《经济新论》1987年4期),李为章《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专著》(《光明日报》1987年8月22日第3版),李天章、程耀明《以人为本——自主劳动经济学的创建者巫继学副研究员》(李连弟主编:《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许玉龙:《闻泉石淡泊音,发敦庞大雅响——以人为本的自主劳动经济学创建者巫继学》(当代经济学家百位》,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以人为本同以物为本冲突中的自主劳动经济学——回归科学:从元经济学到改革方略》,《我的经济观——当代百名经济学家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
[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
[9] 恩格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33页。
[10]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1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12] 详见拙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点述评》,(《经济研究资料》1981年第4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点理论探讨》(《学术论坛》1981年第4期)。
[13] 我以为,《资本论》划出了一个时代,《资本论》导出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迄今为止在人类社会智慧结晶中,还没有一部经济学著作能与之相比。
[14] 这一提法参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87页。“劳动的社会”,是马克思从本质上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科学概念。
[15] [美]萨缪尔森:“十亿人,约占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把《资本论》年成是经济学的真理。”(《经济学》第10版,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6] 令人惋惜的是,一位大名鼎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评述资本争论史时,竟将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学家划分为这样两个阵营:一是认为“实际资本是资金”的资金派,一是认为“实际资本是由物质商品构成的”唯物派。我真情不自禁地想问:不知希克斯本人是否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三形态的辩证转化学说?(参见约翰·希克斯:Economic Perspectiv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P154-159页)。
[17] 近几十年,抹杀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性、历史性的“骑手”真象乘上“马太效应”的俯冲车。这一点,连西方经济学家都深感不安。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罗宾斯大声呼吁:“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应该恢复”。(参见罗宾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1981年5月号)。
[18] 我们提出的“自主劳动经济学”具有科学术语性质。它的外延根据是“所谓的关系”,它的内涵根据是“属于同一领域内的全部所指的关系”。(参见G·隆多:《术语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1页)。
[19] 物本经济学的当代发展,在于重新“发现”人本身也归为物,由此提出一种“人力资本”理论。其集大成者,我以为应首推诺贝尔经济学奖摘取者、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T.W.舒尔茨,其《人力资本投资》(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of Research,Free Press,1971)可谓该理论之代表作;
另一位后起之秀也是美国学者,名曰G.S.贝克尔,其力作《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5)对我国“人力资本”论者曾起到类似“三字经”式的启蒙教育作用。
[20] 关于历史研究中适当的配景法,参见悉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第1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98-107页。
[21] 黑格尔说过,除了逻辑学的“每门别的科学中它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是互相有区别的;
它的内容也不构成一个绝对的开端,而是依靠别的概念,并且在自己周围到处都与别的材料相联系。因此,可以容许这些科学只用假定有其他前提的办法来谈它们的基础及其联系以及方法”(《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3页)。
[22] 参见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页。
[23] 生存欲是对类生存与发展的通俗表达,旨在表明其原生性、内发性,决无褒贬之意。
[24]“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被思考的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25] 近年来,抹煞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学者真象乘上“腑冲车”。这一点,甚至连西方经济学家都深感不安。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罗宾斯大声疾呼:“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应当恢复”。(参见罗宾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1981年5月号)
[26] 恩格斯;
“政治经济学不是供给我们牛奶的奶牛。”(《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35页)。
[2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页。
[28] 个量分析只构成微观经济分析的一个方面,而在西方微观经济学那里,构成其分析方法的全部。
[29] “一切比喻都是把术语从此一意义系统或层次移入彼一意义系统或层次。……都是有意按照‘好比’的原则构成的。”(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4页)。
[30] 比喻不仅带有缺陷,而且“历史的比拟总是冒险的。”(斯大林:《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93页)。
[31] 转引自《铁托选集(1974-1980)》,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32] 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2页。
[33] 圣·厄弗若蒙:《论古代人的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3页。
[34] 参阅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5] 参阅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87页。
[36] [美]保·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0页。
[37] 参阅[美]Holesovsky:Economic Systems Analysis and Compariv_son,伦敦1978年版。
[38] 转引自[德]E·Fromm:Ter fear of Freedom,伦敦1942年版。
[39] 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40] 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