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常常需要收集数据,根据所获得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它的课程编排、处理方式(尤其是课程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技术水平。本文将利用课程难度模型[N=αGT+1-αST],对2002年4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为《大纲》)与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下理科数学中统计与概率课程的难度进行对比分析。
一、关于课程难度模型的注释
影响课程难度的基本要素主要有3个: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其中,课程深度是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深度,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要素,这里我们采用对行为动词“赋值”的办法将它量化,即用给“知识点”所赋值的平均数来表示课程深度;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对此我们用“知识点”的多少来量化;课程时间是指课程内容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对此我们用“课时”的多少来量化。
如果用N表示课程难度,用S表示课程深度,用G表示课程广度,用T表示课程时间,那么,可以建立以下的难度模型:[N=αGT+1-αST],其中[ST]表示单位课时内知识点的深度,[ST]表示单位课时内知识点的广度,α表示二者各占的比例,且满足0﹤α﹤1,是一个经验系数。
二、统计与概率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和比较
1.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课程时间
(1)《大纲》中统计与概率的课时数为概率12课时,选修Ⅱ概率与统计14课时,于是T1=12+14=26。
(2)《标准》中统计与概率课时数为《必修3》统计16课时,概率8课时,《选修2-3》统计与概率22课时,于是T2=16+8+22=46。
2.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广度
(1)《大纲》中相应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合计有17个,取课程广度系数为17,即G1=17。
(2)《标准》中相应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合计有42个,取课程广度系数为42,即G2=42。
3.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课程深度
我们知道,测量课程目标要求高低的标准是目标行为动词。在《大纲》和《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目标的动词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而《标准》中刻画过程性目标的动词是“经历(感受)、发现(探索)”,刻画情感目标的动词是“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我们采用给目标动词赋值的办法来刻画课程深度。规定如下:①了解/经历(模仿)/反映(认同);②理解(会、能)/发现(探索)/领悟(内化);③掌握(推导);④灵活应用。
(1)《大纲》中相应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有17个,其中需要了解(经历、模仿)的有9个,需要理解(发现、领悟)的有8个,其课程深度系数为:[S1=1171×9+2×8≈1.47。]
(2)《标准》中相应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有42个,其中需要了解(经历、模仿)的有17个,需要理解(发现、领悟)的有25个,其课程深度系数为:[S2=1421×17+2×25≈1.6]。
4.比较结果
根据以上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S1≈1.47]S1≈1.47,G1=17,T1=26,S2≈1.6,G2=42,T2=46。于是:
[N1=α×1.47+1-α×1726≈0.654-0.697α],
[N2=α×1.6+1-α×4246≈0.913-0.878α]。
其中0﹤α﹤1,于是0.057﹤N1﹤0.654[ 0.061
就“统计与概率”而言,《大纲》中这部分内容的难度为0.3555,《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难度为0.474。与《大纲》相比《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难度有所增加。其原因是:与《大纲》相比,《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深度有所增加,课程时间有所增加,但是课程广度增加幅度较大,故整体内容要求有所提高。
作者简介
李金莲(1980—),女,于200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8年取得教育硕士学位,现在古浪一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中学一级教师。
丁国盛(1979—),男,于2002年毕业于河西学院计算机系,2008年取得本科学历,现在古浪五中担任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