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筑造绿色崛起之路


  “30多年前,离家时,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到海口海安。如今,坐上班车不到2个小时,便到达琼中县城。”多年未回乡的郑加辉,赶在清明前回到家乡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琼中县”)。一路上看到琼中的变化,郑加辉满是感慨。
  琼中是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地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0年前的琼中,城旧、路窄、楼旧,人们为生计而忙碌;30年后的琼中,城美貌秀、路宽且畅,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曾经,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只求温饱,住着漏水危房;如今,农民产业多元发展,脱贫致富,住进了一幢幢崭新靓丽的楼房,向人们展示着琼中正迈向的小康之路。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数据显示,琼中县贫困人口从2012年4.32万人减少到0.97万人。海南省建档立卡现场会在琼中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国务院督导组、省际交叉考核组的充分肯定。2016年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效显著。2017年,琼中实现年度脱贫2346户9530人,比省下达任务8822人多出708人,剩余贫困人口1158户451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初的10.79%降至4.15%,获评“2017年度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也是海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这些数据其实是一个又一个脱贫家庭的真实故事,住在琼中县和平镇堑对村的陈书文正是其中一个。如今,作为家禽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的陈书文每天拉着两筐土鸡,驱车经过一条横跨在乘坡河上的巍峨大桥,给商家送货。
  “以前,我想的是家里什么时候才能摘掉‘贫困帽’;现在,我想的是如何才能将产业壮大,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陈书文说,过去住的是老旧瓦房,每天守着一点槟榔、橡胶,只够维持生计。但是,政府扶贫、富美乡村建设等实施后,2017年合作社的营业额就达到20余万。
  近年来,琼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整合资金为手段,以基层党建为保障,推行“扶贫+”模式。同时,加大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生态领域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教育等重点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通过全面推进十二大脱贫工程,解决老百姓“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
  以陈书文所在的堑对村为例,当地有着“春夏的草原、秋冬的海”之称。在2018年,堑对村迎来了9批俄罗斯游客。捧上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铁饭碗”的村民已逐步摘下了“穷帽子”,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产业兴,钱袋鼓”。琼中村民的农业产业,种桑养蚕、养蜂、黑山羊养殖等9大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使得一个个村庄摆脱了“贫困村”的称号,一位位贫困户摘掉“穷帽子”奔向致富路,实现了产业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闯出一条产业扶贫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城乡面貌焕新颜


  穿行在琼中县城的街道上,仿佛浸身在如梦如幻的童话故事里。临街建筑整齐划一,商铺、酒店、宾馆、民居楼墙体换上了“艳妆”:船型屋、甘共鸟、大力神等民族图腾,镶嵌在五颜六色的线条、穹顶上,黎苗风情浓郁。火焰木、紫荆树、三角梅等树种花颜怒放,给宽阔平坦的新路面带来了无限秀丽……
  “过去的琼中可没这么魅力四射。”今年57岁的陈广源是个“老琼中”,居住在海榆中线路段,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说,以前琼中县城街道两旁房子很破旧,墙漆又脏又黑,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一点也没个县城的样子。
  一个城市的建筑、街道、设施、产业等好比是人的四肢五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立面改造,好比给琼中换了件新“衣裳”。在立面改造过程中,琼中注重城市发展的产业化升级,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县城特色产业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街道两旁的猪肚煲鸡、烤鱼、小黄牛……随便一道菜,都能令人食欲大发,垂涎欲滴。野生蜂蜜、铁皮石斛、山兰酒等土特产店纷纷转型升级,引进或购进黎族苗族服装、星月菩提、黄蜡石等极具本地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更具黎苗风味,产品更加丰富。
  “灵芝是琼中有名的本地特产,立面改造后,政府免费帮我们重修了外墙面,还挂上了设计感十足的招牌,很多过路客都成了回头客。”位于琼中海榆中线的灵芝特产店老板说,立面改造增加了浓厚的黎苗风味,不仅改了外表,还增加客人对产品的认可度。如今立面改造直接受益居民、商户665家。
  除了提高本地居民的幸福感,这座山城凭着“天然氧吧”、“养心天堂”等獨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和候鸟人群。在琼中县城过冬的候鸟业主王丽云说:“琼中县城越来越美,市政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打算以后把家人都接来琼中过冬。”
  一切变化,都源于琼中“创新求变”的思维。30年间,琼中经历了粗放到精细、探索到成熟的发展“蜕变”。
  近几年,琼中规划管控体系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全域景区化城乡发展格局:琼中县城荣获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卫生县城通过验收;5个特色产业小镇加快建设,风情小镇立面改造提前完成;打造富美乡村112个,得到5个省内外市县考察团高度评价,在全省“美丽海南百镇千村”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