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在中国人口老年化程度不断加重的同时,空巢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空巢老年糖尿病[1]的患病率也日趋增多,空巢老人多数与老伴或自身独自居住,儿女陪伴在旁的时间较少,与外人接触的机会不多,加之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疾病的进展控制不理想,加强对患有糖尿病空巢老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中,将不符合空巢老年糖尿病疾病的排除,将不愿参与、意识障碍、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将本次研究中的全部过程让患者以及科室知晓,并取得科室与患者的支持;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支持。100名纳入病例资料的患者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0名患者中,小学以下学历人数有9人,小学及初中学历人数有42人,初中及高中学历人数有39人,高中以上学历10人。观察组(n=50):男性人数39例,女性人数11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为(73.14±3.25)岁;对照组(n=50):男性人数31例,女性人数19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73.94±2.64)岁。研究人员将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学历等)分析处理,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院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的个人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并发症发生状况、学历、病程等,着重记录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习惯[2]。在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后,由护士、医师、营养师组共同组合,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计划。在患者出院前,小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嘱咐患者应定时定期返院复诊,应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适当的增强运动锻炼,纠正不良饮食习惯[3]。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后3日实施电话随访,出院后7日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此后每半个月电话随访一次,在患者的病情好转后,可调整至每月随访一次[4]。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对比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使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用SPSS20.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算,分析对比所有的数据差异后,使用t检验计算,计算结果为(P<0.05),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视为无可比性。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8.13±0.4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6±0.42)mmol/L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9.72±0.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85±0.54)mmol/L,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我国各院接收的糖尿病的人数不断增多,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巢老人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儿女陪伴较少,加之较少接触外界,对糖尿病的了解不足,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大大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5]。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是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的各项资料,在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让患者出院后在家中也能够享受护理人员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疾病的恢复。根据实验数据可证实,将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患有糖尿病的空巢老人,获得的护理效果十分理想,本研究中的观察组运用延续性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空巢老人,在血糖管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该护理模式能有效的巩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方婷婷,黄雪芬,刘素芳.授权教育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1):2-4.
方英,贾悦,戴莉敏,刘媛.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回馈教学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24):50-54.
刘媛,方英,戴莉敏,侯寶霞,崔庆庆.延续性护理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00-501,507.
高岩,周丹,包乌仁.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33-34.
刘润英.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2(1):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