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表演中情感动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台词融合的建议
【摘 要】话剧表演艺术是整台话剧核心,其最大特点就是表演性,一台话剧中,语言、动作和情感构成了整台话剧,人物动作与台词衔接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融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和台词重要性研究,分别从表演真实性和演员身临其境感等方面详细阐述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和台词融合建议。
【关键词】话剧表演;情感动作;台词融合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33-01
话剧表演中会有少量音乐和歌唱,但是主要还是演员在台上进行无伴奏独白和对白,这就要求演员必须有扎实台词功底,同时还要有充分情感表达,并将这份情感以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一场优秀舞台表演,少不了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之间相互融合,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台话剧整体意境进行升华。
一、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和台词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舞台表演形式不断在改变,但是无论怎么变化,话剧终究是离不开“话”与“剧”结合,其中“话”指的就是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念出来台词,这是整台话剧基本,而“剧”就是另外一种形式,没有台词的话剧表演无法真正在舞台立住,整场话剧演出就是围绕这几个角色而进行,台词本身就是表演元素之一,演员没有了台词,即使有再丰富表达能力和再高超表演技巧也无济于事。很多话剧表演对演员严格要求就是将演员情感动作和台词进行紧密结合,演员在施展空间内,将字融入到整个剧本故事当中,只有这样,表演时候才能将角色人物性格特点、演出节奏和故事环境氛围完整把控得当。话剧三要素是语言、动作以及情感,情感是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所以话剧演员在表演时候,情感、动作、表达和台词相融合尤为重要。
二、话剧表演中演员情感动作与台词融合建议
(一)注重表演的真实性
很多人说,话剧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真实写照,看到话剧中表演人物,观众从中去寻找自己影子,即使话剧表演往往有些夸张,但却不乏真实。所以,话剧表演想要将演员情感动作和台词更好融合在一起,首先要注重表演真实性。话剧舞臺就是生活中小缩影,建议选择和剧中角色年龄与性格相符的演员,演员在表演时候对人物理解能更加深刻,表演起来更加透彻,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亲身投入,保证话剧真实性。建议话剧表演编剧和相关负责人不要将故事情节和剧本设计胡编乱造,要符合实际,有生活依据,可以夸张表达出来,但是不能让人看了误以为这是一场奇幻魔术。
为了保证表演真实性,演员造型、服装、道具与环境设置也应该保证真实性,造型上和服装上一般不会出问题,但是很多话剧道具会粗糙甚至有穿帮现象发生,例如演员在表演荆轲刺秦王故事,却在道具中出现了纸张或者不符合那个时代背景的东西,就会让观众看起来有交错之感,认为这个表演团队不够用心。环境设置需要注重细节,高科技之下,舞台环境设置从传统简单静态布景转化到如今3D投影或者LED显示屏技术,景物更加真实,但是细节尤为重要,例如在表演山林中场景时,要额外注意树叶在风作用下动态展示,还有风声、雨声和日升月落状态变化。再比如,在表演地铁或者公交车这种公共场所时候,要特别注意环境声音,不能太过安静,建议夹杂出一些人声音效,有广播报站声音,有人打电话或者交谈声音,也有手机铃声出现等[1]。
(二)注重演员的身临其境感
身临其境是一种巧妙感觉,就像一个人在想象一件事物时候,睁开眼睛就发现自己身在其中一样,这是一种境界升华,在话剧表演中很是关键。正如前文提到,演员必须将自己身与心投入其中,将自己置身于戏剧发展情节里,带入角色,合理应对语言,人物情感才能表达到位。
例如,在表演《红楼梦》话剧时候,所有演员不能只是简单模仿林黛玉、王熙凤经典动作和台词,而是应该将自己带入这个剧情当中,所有一颦一笑都要模仿古代大家闺秀行为举止,而不是模仿其它版本《红楼梦》演员举止,台词表达上除了要牢记台词,还要掌握好人物说话节奏,林黛玉演员说话就要轻柔缓慢,有种女儿家特有气质,而王熙凤在说话应该快言快语,只有这样,观众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立刻明白剧情走向以及人物性格特点,甚至不少了解剧情的人,只需要背景音乐衬托下,听到人物台词表达就能立刻知道人物角色姓名与特征了。对此,建议一场话剧在表演和排练之前,应该对所有演员进行整体训练,如果是古代场景,就应该训练礼仪和各种神态塑造,如果是特定职业角色,就应该对这个职业进行理论与实践训练,帮助演员在最短时间内投身于角色当中[2]。
总而言之,语言是有魅力的,一台成功舞台剧不仅要有角色成功塑造,还要有充满情感的动作和台词完美融合,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感悟话剧表演真实基础上,感悟身临其境,将自己也同演员一样置身于话剧的环境当中,这个时候表演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种情感表达与升华。
参考文献:
[1]杨丝丝.话剧表演中情感动作的重要性及其与台词融合的建议[J].大众文艺,2017(18):139-140.
[2]王嘉嘉.王延松关于曹禺经典剧作的诗意解读与美学建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