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散文

散步是散文篇一:散文《散步》教案

23.散步

莫怀戚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揣摩重点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还教学权力、个性及时间于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引导式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重点:

1、从“散步”切入,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散文独特的音韵美、性灵美和诗意美。

难点:

理解文章表现的主旨,特别是理解“我”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

多元并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为主,讲析法次之,兼济其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联想古诗,齐背《游子吟》。

日本有句谚语“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如果世界上有一种水,能够让

你喝了会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界上有一座山,能够让你学会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苦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适。可是,当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经无法担起重负,这个时候,做儿女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二)“基础积累”

信服 嫩芽 霎时 一刹那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煎熬 各得其所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感知散文音韵美、性灵美和诗意美。并勾画大致对称及难以理解的句子,圈出比较经典的用词。

2、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把握情感脉络。

3、分角色讲述故事:

A组:以文中“我”的身份试着説服母亲去散步及解决“分歧”难题。

B组: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来简要复述分歧。

C组:以“母亲”的身份复述改变主意的念头。

4、快速抢答

A.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B.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

C.散步的季节:(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四)自主合作探究

1、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呢?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呢?

(面对一老一小,一方面要善待老人,另一方面又要爱护幼小,我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一家人的和睦,所以我感到责任重大。)

(五)重点研读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从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理解: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人到中年,肩上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2中华文化想来就是家国同构,家是国的缩影,过时家的放大,国家自来不曾分裂过。传承中华孝道传统。)

2、这篇短文是不是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呢?文中句子“一霎时我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后半句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拓展延伸

亲情,发手机短信给至亲,可以给父母写几句心里话,可以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或一组比喻句赞颂亲情。(50字以内)

结语:

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因为有了浓浓的爱而美好,最后,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浓浓的亲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亲人恩情。

教后反思:

《散步》这节课虽然讲完了,但这节课留给我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它促人奋进,促人深思,使人产生许多感慨。现在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既有设计的合理之处,又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将它们总结如下:

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这堂课上,学生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的参入意识强,发言踊跃,整节课围绕它进行,而且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联系生活,谈亲情。学生们更是夸夸其谈,把自己所感受的亲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散步》一文作者莫怀戚,文章通过生活中,最平常的散步,来表现,家庭的和睦、美满。以及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即“百善孝为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研读过程中,语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读“蹲”“背”“走”等词以及“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语句,突出我与妻子心甘情愿,主动承担责任的使命感。如果我此时能进行示范朗读,会促进学生的理解,感悟,相信我的缓慢而低沉的一字一句的示范朗读,以及停顿,轻重,缓急,语气上的示范朗读都会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激发了学生试读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试读,最后再齐读。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会更深,朗读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不断深入思考、反思自我的基础上,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东部发达地区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同乡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适应并推进西部边地教育的发展,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开始,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正长夜正长。

散步是散文篇二: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是新文学领域最亮丽的一方新土地,具有可意会难言说的韵味。它唯美、精致、隽永、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既充满生活情趣,又不乏理性光芒,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喜爱。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步》(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第23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在入选的所有美文中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堪称美文中的美文。于是,关于《散步》的解读自然成了此类文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莫怀戚的《散步》辞文并茂,美不胜收,篇幅极其精巧。全文仅683个字(人 教版683,苏教版698个字),通过“一家人散步”的寻常家事,却表现出亲情、生命、使命的深刻命题。这样回味无穷,感动常在的作品选入新教材,为初中语文增添的不只是美丽。

一篇耐人寻味的极美之作,自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倘若众口一词,抑或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出其全部的“美”,恐怕也算不得美文了。真正的好是说不清好在哪里的好,真正的美是看不透美在何处的美。《散步》就是这样-

篇从不同侧而欣赏,从不同角度解读,都能折射出不同美的当之无愧的美文。 不必问《散步》一文在歌颂谁,不必求《散步》的主角到底是谁,也不必争《散步》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可以尝试从多角度解读美文,这样才能发掘出《散步》多重的美。

简约曲折的情节——故事美

《散步》讲述了一个平淡无奇却出奇、看似寻常无比实则感动无穷的故事。故事极尽简约,简约到两个字就能概括无遗——“散步”一家四口,二代同行,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故事情节简单,然而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

那样平顺。先是年迈身体又不好的“母亲”不愿意出来,在“我”的说服下“母亲”才答应和我们一起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而,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而”,“前而也是妈妈和儿子,后而也是妈妈和儿子”祖孙二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相携走在生命复苏的日野上不想行至半途却“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而在我己经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时,“母亲”又“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于是,一家人“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角塘走去”至此和谐的一家定格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极尽唯美的镜头里。

“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足700字的故事,却有如此起伏跌宕的曲折之美,我们为莫怀戚先生尺水兴波的功力深深折服。

温暖多重的主题——亲情美、生命美、自然美、社会美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对一家三代散步整个过程的描述,意在讴歌亲情之美、人性之美、家庭和谐之美,这里有“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母子情,也有“我”和妻子之间的夫妻情,还有母亲和孙子之间的祖孙情;对南方蓬勃春景的描绘,则意在赞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文章用较多笔墨着力叙述在“去不去散步”、“走哪条路”时“大家”的表现以及“我”的决断,意在

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作为家庭核心力量的“我”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由此可见,《散步》主题鲜明多重。既是亲情、生命、使命的交响,又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乐章。尺幅小文,却能兴惊天大波,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莫怀戚先生对人、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自然风物超敏锐的洞察与体味。

鲜明入心的人物——角色美

一篇精致的叙事性美文首先要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其次便是个性鲜明、到位入心的人物。《散步》人物不多:“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显然,“我”是整个家庭的核心,所有人物都与“我”相关。作为中坚力量的“我”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对“母亲”,我是强壮、孝顺的儿子,对“妻子”,“我”是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大山,对“儿子”,“我”是高

大、可敬的父亲。“母亲”善解人意,相信儿子,爱护孙儿,是一个可尊可亲的谦谦长者。文中描写“妻子”和“儿子”的笔墨虽不多,但人物形象清晰可见。“妻子”温柔贤惠,对“儿子”她是慈爱的妈妈,对婆婆她是孝顺的儿媳,对丈夫她是贤妻至宝。“儿子”大真活泼、聪明乖巧,当爸爸做出“走大路”的决定时,他并没有反对,小小年纪也懂得识大体。

文章以其超短篇幅,能做到每个人物都真切鲜明,每个角色都贴切动人,实在难得。作者巧用“亲情”的线将三代人、四个人物串在一起,组成一张温馨和美的“全家福”,全家福里的每个人都闪耀真善美的光辉。

生机盎然的景色——意境美

常言道“好花也要绿叶扶”。莫

怀戚先生把一个动人的故事、四个闪

光的人物形象,放在南国生机盎然的

春色里,营造了一个超美的意境,让

《散步》的所有情节都在优美的环境

中铺JF。文中那洋溢着生命律动的景

物,让人陶醉。笔墨简省,却有传神

之韵。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

融。文中两个写景的段落不能不提:

一是第四自然段对南方初春日野的描

散步是散文

写,“新绿”、“嫩芽”、“冬水”的

水泡分明是春的讯息和不可遏比的新

生的力量,这是对自然的礼赞,是对

春大的礼赞,更是对生命的礼赞。第

七自然段描写母亲目之所及的景象,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

“水波粼粼的鱼塘”表现母亲对美好

与新生活的憧憬与渴望,这是一种对

生命的眷恋与挚爱。这两处倾情的写

景,为《散步》增添了欣欣向荣的妩

媚之色

《散步》之所以感人、之所以美

丽,景物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功不可

没。否则《散步》便不会J「始在充满

希望的J「始,也不会有向更加充满希

望的所在走去的浪漫了。

朴素优美的表达——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风格也跟“散 步”一样的潇洒尽情,时而家长里 短,娓娓道来,极尽朴素,“母亲本 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 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时而郑重其事, 妙语连珠,第四段景物描写最后有句 点睛之笔“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 西——生命。”,还有文章最后那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更是情理交融,意 味深长。此外,《散步》用语还有骄 散结合的特点。文中不少语句大致对 称,具有一种和谐的对称美:如“母 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 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 老了,她早己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 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高大的父亲”“到了一处,我蹲下 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起了儿子”这些句子形式整齐匀称, 读来流畅悦耳。也有一些语句又构成 不对称的美:“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 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

来,就是整个世界”显然最后一句 句式有了变化。假如作者采用一贯到 底的相同句式来表达(p}C像有些语文 同仁主张的那徉,那只是寻常笔法, 甚至有些欠妥。一是形式上显得单 调,自然也就没有了可贵的不对称 美;_是前而两句整齐的铺垫后作者 最想表达的那句极富哲理的内容也就 得不到突出了。这样行文看似不经 意,实则匠心独运。正是这种变幻的 节奏才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我”和 “妻子”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散步》语言朴素优美,内涵丰 富。一词一语都像是从作家心里流淌 出来的甘泉,吸引我们由外而内地去 品尝它所有的美

有人说《散步》像一首动人心弦 的诗,有人说《散步》是一支感人肺 腑的歌,我说《散步》是一杯用平常 心酿造的生活的美酒。《散步》的故 事美、主题美、人物美、景色美,语 言也美。其实《散步》的美远不比这 些。回望《散步》的行文,表而看由 “事”(一家人散脚贯穿,实际上 则是由“情”(亲青统领,表而写 景实则为人,表而叙事实则抒情寓 理。《散步》的事感人,《散步》的 情醉人,《散步》的理更加地动人 《散步》集自然美、人情美、理性美

散步是散文篇三:散步 莫怀戚 文章解析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

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

2.孝敬,出于良心。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1.这篇散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道德:亲情.人性.生命

《散步》一文的线条比较明晰:(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文章在选材上颇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妻子:贤惠 任劳任怨、坚毅执著

我:孝顺

母亲: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