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散文

林徽因散文篇一:读林徽因文集有感

——读林徽因文集有感

喜欢林徽因的作品,更多的是因为喜欢林徽因其人,带着欣赏一代才女的情怀来欣赏她的作品,品味的不仅是人间四月天的清新婉丽,更有那一树一树花开的诗意人生。

读林徽因的诗,感觉到的是轻盈、空灵、智慧、优雅,诗人眼见的景、身经的情全部转化成思想的跳动,如行云流水、风清月白;有人说林徽因是天上飘动的一朵白云,飘动着、俯视着大地及大地上的风景和人情。

读她的诗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就是一朵云,一朵纯洁无暇、变幻不息的白云;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她写到“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里早天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在《灵感》中她写到“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告诉日子重叠盘盘的山窝/清泉潺潺流动转狂放的河/孤僻林里闲开着鲜妍花/细香常伴着圆月静天里挂…直到灵魂舒展成条银河,长长流在天上一千首歌…”如果不是天上的云,怎能把天上的景、人间的情描述的如此轻盈漫动! 其实我更喜欢的是林徽因的散文,她的

林徽因散文

每一个句子都透彻着美,即便是描写最平凡不过甚至于我们看起来丑陋粗鄙的东西。如《蛛丝和梅花》中,她描写的蛛丝“真真地就是那么两根蛛丝,由门框边轻轻地牵到一支梅花上。就是那么两根细丝,迎着太阳光发亮…再多了,那还像样么”她写梅花:“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这哪是散文,这分明就是诗。

她的散文又通透着艺术性、思想性,将人生的大美、大爱、大智慧都融入了她的文章中,如《一片阳光》中写道:“所谓人类文化?这人类文化到底又靠些什么?我们怀疑或许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机体的感觉,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发出的一串行为,所聚敛的一点智慧—那么一点点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现”

又如她在写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写诗,或又可说是自己情感的、主观的,所体验了解到的;和理智的客观的所体察辨别到的,同时达到一个程度,腾沸横溢,不分宾主地互相起了一种作用,由于本能的冲动,凭着一种天赋的兴趣和灵巧,驾驭一串有声音、有图画、有情感的言语,来表现着内心与外物息息相关的联系,及其所发生的悟理和境界”!

对于她的文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她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的人,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的,这种事它自己有自已的定律”。

我想,其实所有人写的文章或其他艺术作品不都是一样吗,它们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这些文字或画作能否引起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的心理共鸣?是否有生命力,就看它们能够走进多少时间段里的那些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便成为了又一个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

说林徽因是天上飘着的白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旷世奇恋。她与徐志摩的恋情,使世人有幸欣赏到“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精美诗篇!她与金岳霖的恋情让世人能够知道这世上还真有痴情到死的男人;她与梁思成的恋情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外古今的建筑文化。在与三个男人的情感中她的理性、她的果敢决断,如果不是飘在天上又怎能如此把人世间的情感纷扰看得如此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知道,即便是林徽因在世,我也成不了“太太的客厅”里的座上嘉宾,我辈观林徽因及其作品,就如同欣赏那变幻不息的朵朵白云!

林徽因散文篇二:人生若只如初见【林徽因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她依旧是红粉帐里的豆蔻女子,踏着英伦的风韵,写着中华的诗歌,在中国文坛上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关爱,她,依旧是她林徽因。

题记

【林徽因之生平篇】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是著名女诗人、作家、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参与设计者、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她,出生于名门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大家闺秀典范的教育,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曾游旅英美,在领略西方艺术真谛之后更是写的一手新诗,赢得当时文坛的一致好评。

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她骑得骡子,住得鸡毛小店,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

她也是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爱情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如痴如醉,;一个是和梁思成的妻子,并和梁思成喜结连理,恩爱白头,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林徽因与徐志摩之浪漫篇】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真、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入英国留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她,就是这样一个倾倒众人的才女。与徐志摩的相遇,便是一段浪漫爱情的开始。初次看到他的名字,是在我的外国文学史课堂上,当张粉阁老师讲到徐志摩苦苦追寻的梦中情人时,提到了这个名满文坛的现代才女。

与徐志摩初见,当时她仅年芳二八,是最美的豆蔻年华。她身着素衣,芳容楚楚,青春、纯洁的形象从此便成了这个浪漫诗人永恒的主题。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一直成为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如果时间定格在这里,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她依旧是出水芙蓉般清丽的纤衣女子,他依旧是那浪漫奔放的现代诗人。她为他作画,他为她写诗,诗画相和,执手相随。

他为她写诗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可是,她毕竟已是有婚约之人,他的父亲早就已经为他选定夫婿,并且结下婚约;而他更是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有妇之夫,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文字,可是却不能在现实的礼堂里恩爱白头。这,既是那般美好又是那般令人哀伤。

生命之美在于,有些事,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可以,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可是依旧不能自已,就如如同飞蛾扑火,哪怕只是一瞬,也要追逐那片刻的温暖。或许,也正是这些的不完整,才构成了这个完美的世界。

但是最终,她放下了自己的脚步,她始终将他当做自己的老师,或者一个先导,带她走进文学的世界,而并未走进他的婚姻家庭。她选择了适当的距离,与他隔河而望,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虽不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但这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能结合却又不能相忘,或许这就是最美好的距离。

进不得相合,退不得相忘。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多么美好?

【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青春篇】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1972年1月9日逝世于首都北京。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她同样是他的举案齐眉。

与梁思成的婚姻,是她一生的归宿。

她与梁思成,都是建筑学业界的佼佼者。他们一起研究古代建筑,一起翻山越岭,一起攀爬古物,一起研究探讨,他们始终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在建筑史上留下了最恢弘的一笔,也为他们的爱情史留下了最华丽的篇章。

在他最美的华年里,遇到最美的她。

自此一生,他和她始终在一起。

他曾说:她是我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

她也曾说: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就这样,在那个中国总领事馆里面,他们喜结连理。

婚后,她不仅绽放出她那诗人般的美感与想象力,更显示出作为科学家应有的细致和踏实,夫妻二人常在山西调查和测量古建筑,所写出的论文更是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他们二人携手一生,相依相扶,恩爱白头。

【林徽因与金岳霖之回忆篇】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金岳霖终生未婚。为纪念金岳霖先生,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他说:你是我人间四月天。金岳霖

他和她,一个是建筑学家,一个是逻辑家。

他和她相遇,是在一个美丽的华年。

此时,她已为人妻,而他尚未娶亲。

她欣赏他的幽默、善意、博学;他爱慕她的睿智、青春、灵敏。

他们也是同样心有灵犀,相知相偎,可是她毕竟已是有夫之妇,他们不能跨越道德的那条线,他们以朋友称谓。

她也曾犹豫,对梁思成沮丧地说道: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此时,听到这句话后她感动万分,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同样,她也把这句话转述给了他。

他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此时,他很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与自己息息相通的林徽因这一生都会陪伴在梁思成身边,他们只能是朋友,而绝非其他。但是他还是依然地选择了陪伴在她身边,做她的邻居,仅仅只为等待她需要的帮助时候的一句叨扰,亦或是她一句平日里的问候。

五十年代之后,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有一天,他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

即使多年后,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她是他的四月天,一生的四月天。

人生能遇到他,夫复何求?

【写为后记】

她的一生,把浪漫给了徐志摩,把青春给了梁思成,把回忆给了金岳霖,她的一生至终,都有痴心男人为她真情守候,我想,能得此三人足矣,她的一生,已经无怨无憾!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最美的初见,才有了那流传千古的佳话,正是有了这最美的初见,才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正是有了这最美的初见,才有了一生守候的至死不渝。人生短暂,有此足矣。

林徽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女子,她的一生,短暂而璀璨,如同中国文坛上一

颗沧海遗珠,鲛人落泪,令人爱之、叹之、怜之。纵观她的一生,何其美丽?就如同中国历史上的谜一样的纳兰性德,然,我想她又不同于纳兰,因为她的一生是幸运的,至少在某些方面,她比纳兰性德幸运。

在中国古代有条士大夫阶层人人羡慕的道路,即青年露才华,中年显锋芒,晚年享安乐。她,林徽因,虽然走出了这条路的前半段,却还没来得及走下去,便已香消玉殒,令人扼腕叹息。注定,要将后半段路留给金岳霖,让金岳霖在回忆里去读过,去继续走完那一段未完的路,看遍那一片万古人间四月天。

似乎,苍天给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总会悄悄关上一扇窗。所以,美丽的故事,大都有个灿烂的开始,却不一定都有最美的结局。生命之弱,不能承受如此之轻,所以在锦瑟流年里,总有一些爱随风远去,总有一段缠绵绕梁三尺,总有一段回忆历久弥香。

我想,徐志摩是幸运的。因为人生并没有亏欠他什么,林徽因把浪漫给了他,让这位天才般的诗人,有了永恒的写诗主题,有了追逐的梦中佳人。人生苦短,能有一位可以与他吟诗作画的红尘恋人,又是苍天多么贵重的恩赐呢?

我想,梁思成是幸福的。林徽因,把她最美的青春给了他,一个女子,最美的年华屈指可数,白驹过隙,女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多少的韶华可以倾尽,多少柔情可以倾诉?而她,将一个女子最宝贵的时光给了他,他是多么幸福的?女子的青春如同春天里的花儿,花开一季,开到茶靡,与她相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岂不是他一生的幸福?

我想,金岳霖是幸免的。与她初相遇,她已为人妇。他,幸就幸免在知道如何保持距离,幸免在他懂得距离产生美,当她已经有了归宿之时,他并没有看展一场争夺战,也不曾染指她的婚姻生活,给她留一份空白,亦是给自己留一份永恒的美。在他身上无数次展现出了东方的柏拉图式爱情。也或许正是因为他是逻辑学家,所以他懂得,不要破坏已经形成的气场,否则必定遭受自然的惩罚。所以,他幸免了一场婚姻保卫战、爱情争夺战,幸免了一场关于爱情的战斗。而选择了最令人感怀断肠的方式,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一生择邻而居,一个人的用情有多深,可想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我想,纵使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人们还是期待初见的。

那个叫做初见的词组,总是吸引着无数人的遐想。初见相恨晚,那一份悸动,那一份未曾有过的美丽,吸引着所有的人。即使,我们都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即使那颗心早已饱经风霜,但我想,我们还是期待一次相遇,一次初见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曹雪芹说,一切因缘天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很多时候,很多次风吹雨打的洗礼之后,我们的心依旧是尘归尘、土归土,看遍世间的万千烟火,蓦然转身,依然期待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初见,一个模糊而令人向往的字眼,总是勾起人们无限的想象。

人生若只如初见,她是那人间四月天,是那一身诗意千寻瀑的林徽因。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该是多么美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依旧期待与你相遇、相知、相恋、相守、相忆。

原创文章,转载务必表明作者、出处,盗版必究。

林徽因散文篇三:优秀散文集 唯美古风篇

莫道不销魂,何以念深深

独行独坐,念春日千里丝雨,凝眸处,烟柳青青,无声觅得几许新愁?冷冷清清,凄凄切切,良辰好景孤身一人,思如潮涌,再难降息。

忆初见,暖风袭面,恰七月初荷含露,别样清雅。岁月风烟里,与君琴瑟在御,花开嫣然。词林诗韵中,漫倚西楼,执手望尽十里翠微。闲池阁畔,落英缤纷间共舞霓裳,拈花一笑醉流年。

春如旧,梨花杏雨中思故人。姹紫嫣红看遍,君影依稀,似梦迷离。只叹唯有魂梦能再遇,堪叹梦不由人做,情深情浅终是殊途。惜春最怕无情雨,偏偏逆风不解意,容易愈摧残。

沧桑如雪,无声渗透鬓角。如今憔悴,闲赋愁词一阙。伤别离不堪谈及薄幸,念往昔难抑滚滚柔情。檐角飞雨一丝丝,两颊清泪一行行。

情来情往,缘起缘灭。谁能看清,谁能悟透,谁能云淡风轻的放下,谁能浅笑嫣然不留一丝执着?蒹葭苍苍,故人已如镜花水月,茫茫不知在水何方。脉脉此情,清风寡月,寂夜辗转顾影自倾。

折梨花烂漫,骤雨清明,唯绮梦难醒。那年眉眼带春,嘴角含俏,娇若朝霞,只因面君。然山盟犹在,情已无踪,纵有千千浓情蜜意,锦书已然难托。

闲愁最苦,一室孤独。叹春花荼蘼却未解半点愁心,叹诸子百家经文无数却桎梏姻缘自由,叹春花难遇秋月,叹夏荷窥不见冷秋。

都说少年文章锦绣,谁知新词旧赋,字字句句皆春愁。都说少年不应知愁,谁明风花雪月,孤影独酌寒如秋。

青青子衿,何处安放我等痴心。月影阴晴,悲欢离合总是无情。去年花谢,今年花开。光阴荏苒,埋汰了朱颜,冲淡了情缘,薄凉了痴念。醉魂已难逐凌波梦,是非情爱一场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满心踌躇。浓情缱绻一出戏,一步天涯,一步海角。戏里霜花,戏里风雨,都是一角天地的烦恼。只情节太销魂,出戏浅,入戏深。一种凄凉,十分憔悴,都是执着。

曼忆从前,青衣少年,眼波流转,流光溢彩,皆是柔情。只如今断尽愁肠,又有谁怜惜?泪没双颊,又有谁来相拭?

莫道不销魂,何以念深深?往事梦魇已成过去,人却深陷难以觉醒。每一寸相思惆怅,都交织成无言片段,在脑海萦回。若人生只如初见,是否就会岁月静好,少了这春日诸般忧愁。只是人生又何来如果,情来缘逝,自此,一生无解...

一笺素语,落笔流年

铺一张素笺,与静谧悠缓的音乐声里书写杂乱心事,以此记录流年。

————题记

白落梅说:?时光是一面镜子,坐于镜前,可以看到一生变幻的容颜,经历的路程,走过的人流,发生的故事。只是你无从更改,只能看着,看着,直到镜中的影像模糊不清。直到有一天,再也不存在了。?时光如绣,岁月结茧。记忆里所认为应当的美好,与现实总是南辕北辙。

小的时候,总会觉得日子太缓慢,总期待自己可以长大,至少长到可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尘世缘。可真的长大了,却觉得流年似水,只一个转身,就远离那个纯真多梦的年代,开始也为了生活而奔忙于红尘深处。或许再老一些,仿佛一夜之间就满头白发,而回首过往,就像划过一根火柴,只消刹那,便将一生的光阴给燃烧尽。

缘是什么?缘是十字路口的相逢,是红尘陌上的牵手;缘是万朵春花一齐绽放,是两枚秋叶一起下落;缘是山和水的对话,是日与月的交集。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识就是缘,在烟尘中流散却没有忘记就是缘。相遇,是一种幸福的劫难,也是一种错误的美丽。相忘,是的一段迷惘的开始,也是一段清澈的结局。

缘分真的好奇妙,并非是中了缘分这两个字的蛊,所以才这样不厌其烦地谈论与诉说。只是每当提及感情,或是谁与谁的相遇,谁又与谁的相

恋,总是会与缘分纠缠不清。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牵。

我们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南柯一梦,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有些缘分,却落地生根,扎进了你的生命中,从此纠缠不清。

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不是过错,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曾几何时,我们做了那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曾经有过约定,携手戏人间,可终究还是在茫然的岁月中,彼此失散了。曾经多少刻骨的爱恋,都被我们一一扫落尘埃。是有人在岔路口,禁不住百媚千红的诱惑,不由自主地匆匆转弯,抛下当年不离不弃的誓约,忘却过往千恩万宠的时光,就这么决然转身,转身……

近些年我喜欢上两个字——惜缘。总觉得,人与人相识,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我们都应当懂得珍惜,任何的伤害与错过,都不值得原谅。纵然如此,一路行来,我还是与许多缘分擦肩,所拥有的,也渐次失去。并非因为不懂珍惜,有些缘分,注定了长短。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挽不住的,终究是那刹那芳华。

我想,人与人之间,应该淡然相处,细水长流才能让缘分维持得久远。太过浓烈,总是会生出大悲大喜,而让缘分在短暂的时光里就终止。如若每个人都安静地存在,不争艳,不夺色,不求名,不为利,沉静而善良。

这世上,是否就不会有纷扰,不会有争斗。而人们就可以安宁度日,静守流年里简约的幸福。

或许生命里所有的相遇,都是过客与过客的交替,就算当初不错过,死生之后,终究也还是要失去。从何时开始,我们都做了那株叫独活的植物,在属于自己的河岸遥望别人的烟火。独自荒芜地行走,卑微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却还是根植在异乡的尘土里。流年日深,到后来甚至连自己的故乡在哪里都忘了,忘了自己从何处而来,又将行至何处。

有时候,伫立在摩肩擦踵的人流中,心底会涌出莫名的感动。觉得人的一生多么不易,我们应该为这些鲜活的生命而感到温暖,为凡间弥漫的烟火感到幸福。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都将后会无期。既知如此,又何忍为一些微小的错过,做出深刻的伤害?何忍为一个回不去的曾经,做出悲情的沉迷。

走过多少春去秋来,始终无法丈量红尘的路程到底有多远。时光一直追赶,从岸的这边,赶至那条阡陌。

岁月总是太过匆忙,往事已不知,蒙上了几多风霜。而我一如从前,拥有这淡淡妆容。不是流光多情地将我照料,而是看过凡尘来往,我早已学会了相忘。如果说追忆注定只是怅惘,我又何必再为远去的昨天神伤。守着一剪月光的清凉,在平静的日子里,我真的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