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散文

陆游的散文篇一:陈杏德散文选: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六篇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六篇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 陈杏德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1)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晴)

从签订合同到飞抵昆明

由于学校补贴1300元,我校退休教师自由结合到各地旅游。我和妻子参加的是到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的旅游团体。

几天前我和女老师W一起到某某旅行社办理手续,签订合同:温州到昆明来回双飞,头尾六天(实为五天)游历昆-大-丽等地,住“准三星”(“不挂牌三星”)酒店,价格为每人人民币2400元。其中从我们所在的F市到温州机场的车费自理,另外还有约二三百元的自费门票和观看玉龙雪山的索道费,如果不购物,每人大概3000元就够了。应该说这个价格是很便宜的,原因是现在处于云南昆-大-丽旅游的淡季,我们那天那个航班的飞机票才4.5折,连50元机场建设费和 100元燃油附加费单飞才910元,(后来才知道,实际上对旅行社还进一步优惠到3.5折即来回双飞才1380元)价格比旺季约低1000多元。

因为担心“准三星”会不会连“二星”也不如,甚至睡统铺,我要旅行社老总C先生说清楚到底什么算“准三星”。他解释并且保证,“准三星”跟“三星”差不多,也是两个人一间的“标准房”;又保证肯定有设备齐全的卫生间和洗澡设备。C先生还说他们旅行社已经为旅客办了所有该办的保险,包括乘飞机的意外险,我们这才签订了合同。

我们这次是作为散客到温州同别地合起来组团的。起初只有本校的七位退休教师和一位“一小”的退休女教师,后来又增加了八位其他单位的退休人员和家属。本校的退休老师还有Chen Zijin、Wen Rongrong、Gao Xuexian、Chen Cuiliu、Chu Yurong等五人。

Chen Zijin是经我动员才决心参加这次云南之旅的。走前我几次交代清楚去温州机场的乘车集合地点――F市新时代商厦某某旅行社门前。虽然老年节我校退休老师去浙江温岭“长屿硐天”游玩时也是这个集中地点,他也参加那次游览,已经到过那里一次了,我还是怕他找不着,走前40分钟还特地打电话详细告诉他具体的路线。想不到大家都已到某某旅行社门口,开车时间也快到了,Zijin还没有来。妻子眼尖,突然看见Zijin雇一辆摩托从旅行社门外穿行而过。她赶紧接连呼喊“Zijin老师!Zijin老师!”可是等我赶去看时,早已不见踪影!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大家等急了,Zijin又没有手机,无法联系。我四处张望,依然不见他来。直到超过开车时间两三分钟时,这才看见他坐在摩托车工人身后匆匆赶到。一问,原来他雇的是农村刚来城里打工的人的车子。那农民对市区很不熟悉,为了拉客,却说自己知道。而Zijin这个人也真是的,明知新时代商厦已到,而且告诉了那个农民,可是那个农民坚持说还没到,某某旅行社是在旧车站,Zijin却屈从了,任凭那位农民把他运到一公里外的旧车站去寻找某某旅行社。直到找不到,这才又赶回,总算没有怎么耽误我们乘车赶飞机的时间。

这段插曲,让我感慨到这世界真是太“丰富多彩”了!既有极刁钻古怪者,又有极老实、

极优柔寡断以至于到了不可思议地步的人存在!Zijin就是典型。

赶到机场,昆明某旅行社驻温州办事处的人来接我们,代我们办了登机手续。想不到安检时我的剃须刀却通不过,不能随身带,只好连一个手提包一起托运。

飞机晚了快半小时才起飞。由于是晚上,虽然坐在舷窗旁,底下却是一片漆黑,什么景色也看不见,殊为遗憾。

下半夜12:20分(比预定的晚了半点钟),飞机才降落在昆明机场,住进昆明市的“临沧大酒店”。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个“不挂牌的准三星酒店”,设备倒是十分齐全,丝毫也不比前几年住过的海南和港澳的“挂牌的三星酒店”差!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2)

(11月11日 星期日 昆明晴 大理阴 丽江小雨)

游览大理古城、“洋人街”和丽江的束河古镇

虽然昨夜睡得很迟,但因为都是老人,大家还是很早就起床了。7:30吃自助的早餐,也许云南生活费用不高,食品较便宜吧?早餐不但数量充足,而且花色品种也不少,有稀饭、青菜、煮鸡蛋,也有豆浆、馒头,还有牛奶、糕点,你完全可以自己挑选,任你吃个饱。不像深圳、香港的旅行社,小气得很,经常让旅客吃不饱。

8点多,昆明旅行社派的旅游车载着我们一行21人从昆明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大理进发,这才看见这座城市的大致面目:她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濒临滇池,景色甚为秀丽。她的纬度大约是北纬25°,已在热带边缘,但由于是海拔将近2000米的高原,加上北面有山脉挡着,南面敞开着,印度洋来的热带暖湿气流可以进入,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十分宜人。据导游说,昆明的冬天从未降到摄氏0°以下,多在5°以上;夏天最高温也从未超过29°,所以居民住房没有装空调的,倒是屋顶上普遍装有太阳能热水器。而且一般住宅都只有3-5层,不用电梯。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普遍高涨的情况下,昆明的房价也在涨,但现在每平方米的房价也只3800元左右。而且从网上查询,昆明晴天多,不像丽江,几乎每天都在下着小雨。所以,除了海拔稍高,又处在云贵高原深处之外,昆明的确是个宜居城市。

今天也才看清楚,原来我们这个团除了大部分是老人,而且大部分是F市人,而且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之外,还有5位不知什么时候加入到我们团年轻的的无锡人。但他们都坐在后排,而且人数少,很少听到他们在后排的声响。昆明的女导游叫“小白”,三十上下年纪,中等偏高身材,苗条、较为秀气,而又十分老练。一路上她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所到之处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知识面颇广。虽然一些地方存在知识性的错误,例如把石林、溶洞说成是石灰岩在海底中就已形成,介绍云南历史也有不准确或张冠李戴之处,但对游客来说,那么准确的知识也似无必要。加上普通话较好,语言流畅,几于出口成章;声音清脆润美,且一口气可以两个多钟头不停地说下去,所以颇受游客欢迎。

沿着高速公路,旅游车开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停了下来。导游白小姐说:“歌厅到了,大

家可以下车去唱歌。”正在感到莫明其妙,却见路旁有一公共厕所,大家正急着要解手,也不去追问为什么要我们去“歌厅”,“歌厅”又在哪里,便直奔公厕门前。却见有人在收费,不论大便、小便,都收5角钱,却不提供卫生纸。后来从导游讲的笑话中才得知,所谓“歌厅”就是厕所,“唱歌”就是大小便。也不知是真是假,据说它源于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地人习惯于在树林中大小便,又怕人撞见,所以一边拉,一边唱着歌以示警告,表示自己的存在。又因为即使在茅厕里大小便,也男女不分,而且只有一个蹲坑,无论男女,在厕所中都要唱歌,以防异性闯入。于是当地便流行着将厕所称作“歌厅”,大小便称作“唱歌”的习俗。

楚雄东面的禄丰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北面的元谋县又发现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化石,都堪称为古脊椎古人类学的重大发现。

在楚雄“唱歌”完毕,车子继续前行,中午12时到达大理用午餐。大理是白族聚居地,白族古称“白蛮”,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而且服装自古以来尚白色,“白蛮”、“白族”之族名也由此而来。所以到了大理,一眼望去,新城区的房子是清一色的白色。而且走近细看,座座楼房都是雕梁画栋,十分好看,却又极富民族特色。就是我们用膳的饭馆,也建筑和装饰得十分典雅,菜肴也十分可口。我开玩笑地说,我们这次“昆-大-丽”之旅2400元,大理就值得1000元。

据小白说,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尚黑(按:这点我早有所闻,彝族古称“黑蛮”),但经济文化都不及白族。自从电影《阿诗玛》上映以后,彝族喜欢互相称呼或称呼外地游客男的叫做“阿黑哥”,女的叫做“阿诗玛”;而由于电影《五朵金花》的缘故,白族则互称和称外来游客男的为“阿鹏”,女的为“金花”。仔细看看餐厅里的白族姑娘,确实个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加上一身素白的服装,真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又据小白说,白族及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姑娘都只愿意别人按其本民族美称如彝族的“阿黑、阿诗玛”、白族的“阿鹏、金花”那样称呼他们,而不喜欢别人叫她们“小姐”。她叮嘱我们要入乡随俗,千万不要犯了忌讳。她又介绍说,白族姑娘的服装包括头饰称做“风花雪月”。她卖个关子,要我们猜一猜这“风、花、雪、月”具体表现在服饰的哪些部位。后来我仔细端详一位白族女导游,终于猜出来了:原来“风”是指头饰左边下垂的白色缨络,“花”是指头饰上到处绣的红花,“雪”是指头饰顶上一排白色的毛绒,而“月”则是指整个头饰呈圆月形状。我问那位白族姑娘我猜的对不对,她笑着连连夸我猜得很准确,我听了自然也十分高兴。

午饭后参观大理古城和“洋人街”,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大理古城虽然有几座修葺一新的城楼台阁,的确是古迹,而且对于研究白族历史尤其白族建筑史容或颇有价值,只是对于我等普通的匆匆过客,对于见过故宫和北京、南京等地城楼的人来说,似乎吸引力并不大。加上满街都是商店,而且不少卖的是假货或物非所值的小商品,商业气氛和铜臭味已经严重污染了古城。不过如果说大理古城虽已商业化,它仍是古城,那么,所谓的“洋人街”如今则完全名不副实,因为我找遍了整条“洋人街”,不但没见到洋人的店铺或住宅,就是洋人也只搜索到两个。这一切又使得我觉得这半天的游览实在是浪费时间,倒不如自个儿到大理各条街道去溜达溜达,自个儿去领略大理白族的民居、服饰和风土民情。

游完大理,高速公路到了头,我们的车只好沿着普通公路继续开往丽江。三个半小时后,车子终于抵达丽江新城。此时天气不但同昆明相比大异其趣,与大理相比也要恶劣很多:天下着小雨不算,整个空间都笼罩在晦暗、阴冷之中。导游小白告诉我们她的工作暂告中断,

要移交给丽江纳西族的导游“胖金哥”。她解释说,在纳西族中,人们羡慕肥男胖女,所以最受纳西族小伙子、姑娘欢迎的是称呼他们(她们)为“胖金哥”、“胖金妹”。不久,一个不算胖的胖金哥来了。但这位纳西族男导游虽不胖,却够懒的。他先安排我们用晚餐,结果饭又硬又夹生。据说此地海拔较高(2400米),米不易煮熟。我立刻就想为什么不用高压锅,不过再想想,那么大的饭馆,那么多的人用餐,除非有大的加压设备的大锅,否则一般的高压锅是煮不过来的。菜也烧得不好吃,而且之后两天在丽江的住宿都是这样的饭菜。只早上稍好点,因为是自助餐,我就不吃稀饭,只吃豆浆、馒头。

晚餐后游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束河古镇时,这位纳西族的“胖金哥”导游只是用车把我们载到束河古镇的中心――“四方街”(按:纳西族的古镇中心都有方形小广场,都叫做“四方街”)后,就叫我们自己去逛,一个小时后回原地集中。而后来我们发现别的纳西族导游都是举着小旗亲自带领旅客游览古镇的各条街道,一边还进行讲解。由于是自由活动,团里的老太太们便成群结队逛商店购物去了,而且往往一进某个商店半天都出不来,根本忘记了来的主要目的是游览古镇,更不想去“发思古之幽情”,而我们团队又是老太太占多数。特别我们学校,除了我和Zijin,就都是老太太或准老太太。没奈何,我、妻子和Zijin只好脱离“主力部队”,自己去寻古探幽。幸好有别的导游所带的旅行团,我们便跟着他们,总算把古镇的主要街道逛了一圈,而且总算“发现”了几段真正千百年来被马帮的马蹄、人足磨的浑圆而又坑坑洼洼的茶马古道上的石板路和石板桥。其中一座石桥,上面的石板被磨得酷似北京的卢沟桥,据说它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

游完束河古镇,回到丽江新城,我们21人被分散安排到几家“别墅式旅馆”住宿。依然是两个人的“标间”。不过,这些旅馆虽小,建筑却颇为雅致,内部很清洁,各种设备也颇为齐全,住得十分舒服。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3)

(11月12日 星期一 丽江晴)

游览东巴文化诸景点和丽江古城

由于昨天丽江天气十分恶劣,所以原定今天上索道游览玉龙雪山的计划,除了我和妻子外,全团21人竟无一人赞成。这当中,我们这个团的团员年龄大固然是重要原因,而昆明旅行社的全程导游小白的劝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真没想到,丽江的天气竟是如此变幻莫测,昨天还是乌云密布、雾雨蒙蒙,今天却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昨天导游说,要见到玉龙雪山是很难很难的,像昨天那样的恶劣天气,除非贵人到来才会云开雾散,让贵人一睹她的芳容,难道我们今天真成了贵人不成?但是,即使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当中真有曾经的贵人(据说有一个师级的离休干部),如今也只能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了!因为上雪山的索道票是要提前预订的,而我们昨天却没有预订。而且即使是那位过去的师级干部,如今也成了明日黄花,不会有人破例恭迎其升空赏雪的。

丽江位于东经100°左右,跟我们相差约20°,虽然都是北京时间,实际地方时差达1小时20分左右。那时,我们这里5点天就已大亮,丽江却还是漆黑漆黑的。但是第二天清晨6点多,我、妻子、Zijin、Rongrong起床出去溜达时,却惊喜地发现沐浴在绚丽阳光下皑

皑耸立的玉龙雪山主峰的全部面容。这时,我们的那份喜悦真是难以形容!但既然昨天已经取消了从牦牛坪(不算最高只算次高的缆车登高点,因为导游怕乘坐升得最高的大索道我们身体吃不消)乘缆车登山的订票,上雪山已不可能。这么一来,今天的旅游景点便只剩下“东巴文化”的四个景点和丽江古城即大研古镇了。

早餐后先乘车到东巴文化游的第一个景点号称“东巴圣地”亦即纳西族文化发源地的玉水寨。玉水寨位于丽江城北15公里的玉龙雪山南麓山腰处,融雪渗入地下后到这里喷涌而出,成为流向丽江渠水的总源头。寨子就建在这条流向丽江,哺育着纳西族的生命之水玉水的源头处。该源头已由人工修成的高低不等的三道拦水坝截住,形成三个瀑布和三个人工水潭,称做“神龙三叠水”。潭水清澈见底,养了许多据说是从南美洲引进的黑色和红色鳟鱼。水潭上耸立着一尊新建的高约30米的金黄色人面蛇身的“自然神”塑像。据东巴教的传说,人和自然原是一对亲兄弟。但由于人类只管砍伐森林,打猎杀生,污染水源,所以“自然神”十分震怒,于是突施报复,使人类难以生存。后经上天派来的人类的保护神大鹏鸟的调停,,“人类”与“自然神”取得和解,自然神不再降祸,人类也发誓要爱护自然。在玉水寨我们看到了据说是东巴人(即纳西族人)对自然神许下的承诺和誓言。这誓言包含许多条,如今都刻在一块青石碑上,其条文列有要防止破坏生态,防止污染空气、水源等项誓词,无论内容还是所用词语简直跟今天的环保公约一模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当代人的环境保护宣传,只不过冒充古文化又披着宗教外衣罢了。那么,“自然神”塑像的模样也至少一半是添油加醋以适应当前政策宣传需要的假古董了!――在以后三个东巴文化景点中这样的掺假古迹真是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旅游业兴起后全国各个旅游景点造景、造文物古迹、造神运动的缩影。但是,如果说,1996年丽江地震后重建古镇时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因而使它成为名闻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巨大的成功的话,那么,好端端的东巴文化发源地玉水寨遗址却掺进了为政策服务的什么环保誓词,却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观看玉水源头和自然神塑像后,我们进入“东巴圣地”玉水寨(庙)。只见庙中供奉一些他处所无的神祗,包括上述“自然神”、人类(实是东巴人)始祖像等。东巴教相信最早的人类是卵生的,其中白蛋孵出了好人,黑蛋则孵出了坏人。庙中还坐着几个东巴僧侣装扮的人,向善男信女提供烧香的香烛。我们团里有一位老太太,见到庙里的偶像,也不问是何方神圣,立即烧起香来,跪下纳头便拜,以后她到所有有神庙的景点也莫不如是。这位老太太半驼着背,路走得都不很稳,幸好有她的女儿始终陪着。她的女儿在市公安部门工作,据说这次是请假出来陪母亲旅游的,而且似乎一切都尽量顺从她母亲的意愿,真可以算是一个孝女了。从这点意义上说,当我们在暗中讥笑她愚不可及时,不要忘了,她自己内心却因为有神灵庇佑和女儿侍候而觉得十分平衡,十分幸福。本来嘛,幸福就是满足和自由自在,就是心理的平衡,就是内心有了寄托,就是对前途充满信心或者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再有许多忧虑。有这种心态,住在穷乡僻壤,只有粗茶淡饭的生活,他们的幸福指数很可能比起百万富翁还要高。倒是我们这些有了一点文化知识却无钱无权无能而又偏要忧时忧世甚至悲天悯人的穷知识分子,除非加紧修行,否则是很难觉得完全幸福的!

庙外墙壁上布满了有关东巴教传说的彩色壁画,分为“爱情篇”、“地狱篇”和“人世篇”等等。画很新,大概是这一两年才画上去的。其中地狱篇大多是关于轮回报应的。从玉水寨所供的神和外面墙壁上的壁画来看,东巴教最早只是各民族都曾首先经历过的原始宗教阶段,包括“万物有灵”(如汉族的山神、土地、灶神)、氏族部落图腾崇拜等等。后来又吸收了藏传佛教和汉族的道教,终于形成了东巴教。所谓“东巴”,纳西语是“智者”的意思,是纳西族中掌握神权(人神的中介),垄断文化知识(只有他们认识象形文字东巴文,会读懂东

陆游的散文篇二: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陆游篇]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七)

陆游:万里关河孤枕梦 江声不尽英雄恨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岁月悠悠,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剥蚀,在如今的绍兴沈园中,那块醒目的《钗头凤》题壁依旧,而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也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感伤了一年又一年。

陆游作为南宋时代的一位爱国文官,曾屡遭权贵奸攻,境遇是不公正的,在官场上也是无足观的。但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因爱情失意偶尔在粉墙上信手涂下的词句,竟然如此雕镂人心地为后人世代凭吊和缅怀,这也许是他万万意料不到的。

踏着满阶的落叶款款漫步于沈园,似乎在恍惚中,我们还能感觉到身后竹林里有轻轻的脚步声缓缓传来,朝着那个略带伤感的方向,让我们试图寻找那颗亘古不散的民族英魂。

● 作家档案

陆游:1125年——1210年

字号:字务观,号放翁

时代:南宋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活经历: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

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固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计有12年之久,在幽静但却清贫的生活中度着晚年。他将书室命名为“老学庵”,以坐拥书城为乐。嘉秦二年(1202), 宋朝因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尚未完成,召陆游入朝修撰,次年修毕,即辞官还乡。 陆游于嘉泰三年辞官还乡,已近80高龄。此后犹赋诗作文不辍,但身体却逐年衰弱,终在嘉定二年(1209年) 12月29日,85岁的老诗人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

作品:陆游的著作,据汲古阁刻《陆放翁全集》,计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词2卷,《入蜀记》6卷),《放翁逸稿》2卷,《南

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训》及《家世旧闻》等。 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有:《书愤》、《关山月》、《出塞曲》、《夜泊水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钗头凤》、《卜算子 咏梅》、《诉衷情》、《游山西村》、《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名望: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一位创作丰富,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爱国诗人、作家。陆游被称为“小李白”,其诗被称为“诗史”。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突出成就

陆游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诗歌。

陆游诗的第一个特征,是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这在他一生的诗作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直到82岁,他还高唱“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的诗句。

陆游诗的第二个特征,是对投降派尖锐的讽刺和坚决的斗争。

陆游诗的第三个特征,是在诗中有壮志未酬的感叹和对理想境界的寄托。如《书愤》、《秋思》、《枕上偶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评论资料

“年十二能诗文”,“喜论恢复”。

“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清空一气,明白如话。”

《唐宋诗醇》:“酒酣耳热,跌宕淋漓。”

赵翼《瓯北诗话》说:“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未见。”

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陆游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时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时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

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

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诉衷情》“当年万里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饱含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又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陆诗语言不尚粉饰、奇险,追求明白如话,自然而精炼的个性特征。 ◆作品读思

选文一:《钗头凤》

【导读】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宋代池台极盛,为越中著名园林。据载:南宋诗人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风雨沧桑,沈园已“非复旧池台”。

【正文】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思路点拨】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红酥手,黄滕酒”,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陆游的散文)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满城春色宫墙柳”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

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来。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 “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子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

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 “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读思牵手】

请阅读赏析相关的诗词:唐琬的《钗头凤》和陆游的《沈园二首》。

钗头凤

唐 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塞,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的《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选文二:《病起书怀》

【导读】

淳熙三年(1176年),陆游因不拘礼法,不愿与庸官蠹吏同流合污,被讥弹为“阵酒颓放”, 被免去官职。然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病起书怀》。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正文】

病起书怀

陆 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整体感悟】

诗的开首二句述写诗人的处境。三四句写诗人在如此厄境中,思虑的依然是国家的命运。五六句是“忧国”的具体化:诗人所深切关心的是国家的艰危和人

陆游的散文篇三:名家名篇:陆游

名家名篇:陆游

人物评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传世名篇

游山西村

【题解】

见《剑南诗稿》。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极力支持抗战派将领张浚北伐,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挤,自降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罢官归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就是作者于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三山村时写的。诗中记一次邻村之游,描写了山阴农村的美丽风光、热闹的节日气氛以及农家的纯朴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的深厚情谊。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扣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题解】

见《剑南诗稿》。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境》是入蜀孔道,又是历史名胜,历代诗人题咏甚多。乾道八年(1172)冬,作者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赴成都途经此地,即吟此诗。关于其诗索解,或认为作者终生志在恢复,这时是从汉中前线调往后方成都担任闲官,故诗里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作者并非向往当个诗人,而是不甘心于只当个诗人,内涵深婉,意在言外。剑门,山名。

【原文】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舍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病起书怀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是时,游在成都,被人攻讦而遭弹劾罢官,遂躬于田亩。春末夏秋之际,作者生病,虽生活愈加清贫,仍不忘恢复之意。于是病愈即写《病起书怀》二,以表其矢志不渝之爱国情。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关山月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淳熙四年(1177),时作者被弹劾罢官闲居成都,距宋、金达成“隆兴和议”近十五年。诗中揭露“和戎诏下十五年”来将军们“朱门沉沉按歌舞”的荒淫享乐,抒写士兵们以死报国的“壮士心”被白白消磨的悲愤,和“遗民忍死望恢复”的迫切愿望,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求和苟安政策的愤怒谴责。《关山月》,原为汉乐府《横吹曲》篇名。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沈沈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士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夜泊水村

【题解】

此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此诗为即景之作。

【原文】

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

卧闻新雁落寒汀。

书愤

【题解】

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时作者六十二岁,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已达六年。诗中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抱负、经历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题解】

见《剑南诗稿》。淳臣十三年(1186)春作者出知严州(洽今浙江建德)之前,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候宋孝宗召见。此诗描写作者暂客临安时的闲散无聊生活,流露出对恶浊的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盼望早日归家的心情。

【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