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普通教育学》的教学还需要能够根据现代教育改革的情况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普通教育学》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为培养教育人才提供有利的条件。本文主要对《普通教育学》教学的具体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普通教育学》;教学改革;方式
在《普通教育学》的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照着书本讲解,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育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和趣味性的事业,如果采用这种枯燥的方式不仅会影响教学效率,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对教育的误解。在《普通教育学》中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够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一些趣味性的事物,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注重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引导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产生于疑问,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课程内容不断的拓展,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促进学生的进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介绍科技的相关内容时,学生们会以生活在科技时代下而感到自豪,这时候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我们众多的科技中,飞机、汽车、电脑、冰箱……”有哪些科技是我国最早研发的呢?这时候学生就会陷入沉思。是的,当前很多的科技产品都明确表明“made in China”但是真正属于中国的核心技术又有多少。而造成着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每个章节的课后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进行论文撰写或者专题讨论等,使学生明确中西方在教育上存在的差异性或者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
二、贯彻教学中的借鉴和对比策略
首先,借鉴策略。每个人都有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能够从各自的领域对相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在讲解宏观教育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精彩理论进行借鉴,从而使空洞的理论讲解更具说服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如当讲到教育制度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政治制度相關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问“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为什么明治维新获得成功,而洋务运动却失败了,这与当时的制度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这种借鉴的方式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其次,对比策略。通过对比可以对事物有更好的鉴别,发现两种事物间的差异性,所以在《普通教育学》的教学中,也需要通过对比策略,将两种对立或者类似的事物通过比较的方式归纳出二者间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对事物的认知更深刻,对事物特点的定性更具说服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改革启示丰富教学内容。当前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的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导致大众对教育的改革满意度不高,所以还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形式,通过对教育学宏观理论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知识和内容进行串联,启发学生利用这些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对当前教育的思考,以及如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利用教育风云人物的案例填充教育内容。教育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也存在不同的阶级形式,而且这些阶级形式的相处模式也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魏书生,作为校长他将自己的职务替换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校长的工作;同时走进课堂,让学生给自己上课、出试题。同时他不仅是校长还兼任语文教学,而且在校的时间有限,经常出去讲学,但是他所担任教学的班级,每次的语文成绩的都是学校的前几名,这也显示出教学的方法远远比每天耳提面命要重要。通过这种名人的教育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也使学生看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曲折和艰辛,认识到我国教育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直观的材料也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的理解。
四、压缩教学理论
从当前中职院校开始的《普通教育学》来看,其中很多的教学内容和章节都不是很重要,但是如果完全按照教学大纲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德育的相关内容时,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中心思想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突出,所以教师只需要抓住这些内容的核心部分,引导学生的思考,以及如何进行道德约束即可。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地沟油、黑心棉等方面的案例。或者要求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进行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德育的内容、原则以及方法等进行分析。
五、开展项目实践
理论知识讲解的再详细也不如学生的亲自实践,所以根据中职院校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教育学的理论创设实训项目。比如可以开设微课程项目,要求学生自行设计15分钟左右的课程,需要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课程的整个流程,包括课堂的组织、知识的复习、新课程的讲授以及练习和作业的布置等。并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设置评比标准项,比如评分的表格、讲课的表现等,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是为学生搭建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使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实践,进而更深刻的体验教育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教育研究、实施的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在《基础教育学》的授课过程中,还需要能够结合当前的教学发展形式以及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对教学做出改革,从而使《基础教育学》的授课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当前教育界的发展要求。而师范生的培养不仅是对这一代人才的培养,还关系到更多的下几代人的培养效果,所以还需要国家以及学校通过政策以及制度的出台,促进教育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改善我国的教育弊端,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向岩兵.《普通教育学》教学改革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01):122-124.
[2]肖川,胡乐乐.“教育”概念的词源考古与现代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