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反思


  摘 要: 自1995年至今二十年以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从无至有、从少到多。通过整理和研究有关文献发现,从幼儿园教师到中职学校、独立学校,再到知名高校;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再到高层教育管理人员及领导;可以说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研究层次与质量也有所突破。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上不拘泥于单一;在总结成因方面从多个角度入手,辩证思考;在这基础上还能对教师职业倦怠这种普遍现象提出缓解与改善对策。本文在总体综述此类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文献综述 影响
  一、引言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一位来自美国的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来的。随之以后,针对各行各业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兴起,迅速发展。目前,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Maslach和Jackson对职业倦怠给予这样的界定:“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这段定义阐释了职业倦怠就是个体在工作中,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精力的耗尽和对自我评价过低,感受不到自身价值导致对服务对象表现出厌倦和冷漠的现象。教师职业是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职业倦怠这个名词的提出,教师职业倦怠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涉及的文献是1995年~2015年二十年间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资料,并在整理和分析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述与反思。
  二、文献资料概况
  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各大文献资源库搜集了自1995年至今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资料,总计有2498篇,其中博硕士论文是自2003年才陆续出现共计296篇,具体见下表1和表2.
  注:
  1.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
  2.括号里是博硕士论文数量。
  3.由于时间原因,2015年统计结果为不完全统计。
  从上面两个表格中可以发现1995年至2000年五年间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第一篇文献是1996年出现的,也是这个话题的萌芽,直至2003年才出现量的明显增多,博硕士论文随之出现,这体现了研究层面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深入的、透彻的。2006年又是一个转折,文献总数达到了三位数并且相关博硕士论文达到了两位数,我们可以发现不仅量增多了,而且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随后这几年数量一直趋于平稳的状态。我国众多学者对此课题感兴趣,国外也不例外,见表3和表4。
  注:
  1.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
  2.括号里是博硕士论文数量。
  3.由于时间原因,2015年统计结果为不完全统计。
  从两个表格的数据上我们发现同样的规律,无论是国内研究者还是国外研究者,都将教师职业倦怠视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献资料同样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直至今天仍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在关于教师职业倦怠这个话题下,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中小学具体到各大高校,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偏远地区,从年轻的新手教师到资历深厚的老教师,从不同性别到不同学历,甚至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教师倦怠成因都不相同,教师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有着特有的性质,这就是此话题研究的可行性所在。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与成因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给予了不同分类与分析,Beaucage将教师职业倦怠分为四阶段,被称为四阶段论[2]。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特征。第一是狂热期,一般刚入职的年轻教师都有激情澎湃期,此时他们对工作有着疯狂的热情,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第二是停滞期,这阶段教师表现为工作效率低,缺乏激情,但仍努力工作。第三是挫折期,教师在这个阶段已经感受到疲惫不堪,被负面情绪所左右。第四是冷漠期,教师到这个时期已经完全对职业失去信心,并产生厌倦,觉得人生无价值可言,生理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损失。Borg提出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将它归结为五因素[3]:一是教学对象的行为,如很多学生不服从管理,捣乱秩序,恶语中伤教师等;二是工作环境,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合格,环境差等;三是人际关系,如同事之间竞争,与上级管理者有矛盾等;四是工作程度,如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超负荷等;五是学校性质,像外界对学校不同的期望,学校内部不同的文化氛围等。Forman则总结出比五因素再增加两个因素,即教师与家人的关系和教师本身个人能力不足[4]。
  国内研究者多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王芳,许燕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总结为四个维度:一是疲惫感,来自于情绪。教师工作的工作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教师行业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刻为学生解决学业上及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问题,由于教师担任为人师表的责任,这种情绪上的疲惫感无处释放,导致对教育对象产生冷漠、无力的感觉。二是疏离感,来自于人际交流。教师工作鲜少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学生共处,图书馆、计算机都是教师工作的亲密伙伴[5],有时负面的情绪无法排泄,特别是由于性格差异,很多教师不爱与人交流,导致与外界产生距离感,从而产生倦怠。三是无意义感,来自于工作。教师工作的成就感是源远流长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这让教师对工作缺乏信心,缺乏成就感,导致倦怠现象。四是耗尽感,来自于知识。这是中国教师特有的,围绕课本教书的教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更新,课改的不断更新,教师有知识匮乏感,产生倦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