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的进展、冲击与反思


  去产能政策落实过程中,中国经济在2016年出现企稳,并在2017年实现超预期增长。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不仅取得了实效,而且获得了世界钢铁协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各方的高度评价。在此背景下,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需要我們对“去产能”的政策及其影响进行评估,以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顺利推进。
去产能政策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仍然无法取代其他根本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向纵
深推进。

  目前,去产能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不过在相当程度上这是行业间利益再分配的结果,并以抬高其他行业成本为代价,挤压了其他行业的利润空间和投资需求。这不但可能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影响,而且一旦外需扩张中断或出现逆转,则去产能的可持续性将面临问题。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利益在不同行业间的再分配,不但削弱了整体工业企业的投资增速,也可能对潜在产出增速产生冲击。因此,去产能政策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仍然无法取代其他根本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去产能政策取得重大进展


  2015年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改革任务得到了有力的贯彻落实。其中,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在过去两年中取得了重要进展:2016年、2017年,煤炭领域退出产能4.4亿吨。同一时期,钢铁行业累计化解过剩产能1.15亿吨,同时1.4亿吨“地条钢”得到全面清理。以上两大领域的“十三五”去产能目标,都有望在2018年提前完成。
  同时,去产能相关行业经营改善、利润状况大幅回暖。2015年,煤炭、钢铁行业的利润分别为441亿元、526亿元,2016年两者分别为1091亿元、1659亿元,2017年更是达到2959亿元、3419亿元。此外,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化解,职工安置问题也得到了有序、妥善解决。
  去产能政策的成效进一步体现为:(1)原有产能过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为健康,(2)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提升,金融市场稳定性提升。从数据上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2016年、2017年分别下降了0.4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同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整体杠杆率(即负债占GDP比例),其多年来的上升势头在2016年得到遏制,甚至在2017年还出现了下降。同时,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率,也在2016年终结了升势并趋于稳定。2017年该比例已降至1.74%,较2016年的高点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同时,关注类贷款比例,也从2016年9月的高点4.1%降至了2017年末的3.5%。

去产能背景下:工业分行业PPI分化显著


  去产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产量构成了约束,抬升了上游产品价格。以煤炭行业为例,由于煤炭行业的产量受限、市场集中度提高,同时伴随外需回暖,煤炭价格猛涨。2016年初,全国电煤价格指数大致为320元/吨。2016年末,则突破了530元/吨。2017年上半年,价格稳中有降,但下半年又有所上升,2018年2月更是达到了567元/吨的高点。
  相应地,2016年全年,全国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6%,但是利润却大幅上升224%。2017年全年,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转正,实现了25.9%的增速,利润更是猛增了291%。煤炭价格的大幅变化,通过动力煤、燃料煤等渠道向中、下游行业传递。除煤炭业之外,一些矿产、化工行业面临类似情况。但是,一般的制造业的处境则完全不同,由于上游成本迅速抬升,而且这些成本难以完全转嫁,因此工业分行业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分化。
  行业分化首先表现为行业PPI指数的分化。去产能政策发生在2015年之后,因此可以对比分行业的PPI定基指数在2017年与2015年的变化。可以看到:30个工业细分行业(只有30个行业有年度PPI数据)的PPI通胀率当中,10个行业的PPI增速大幅高于工业部门的总体增速(5.1%)。这10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行业,以及化工类行业。其中,涨幅最高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涨幅达到31%,涨幅第二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即钢铁行业),PPI涨幅为26%。
  其他20个行业的PPI同比增速,则低于平均增速。这些行业主要是家电、家具、纺织、皮革、食品、医药、娱乐用品等轻工业,也包括机械仪表、汽车制造等制造业。其中,有15个行业PPI同比增速低于2%、13个行业PPI增速低于1%、9个行业PPI增速接近0%或为负增长。
  可见,以重工业为主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明显,而轻工业和机器设备为主的下游企业的产成品价格上升幅度有限,这意味着上游企业利润有了显著改善的同时,下游企业的利润压力仍然较大。

去产能背景下:工业分行业利润分化明显


  同样基于2015年、2017年两个时期,比较39个工业行业的利润增速改善情况。可以看到:首先,10个行业的利润增速改善幅度大于同期整体工业企业的改善幅度(后者为23.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利润改善幅度高达425个百分点。这10大行业,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之外,其余8类均为矿产资源开采、冶炼和加工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等重工业。
  同时,还有16个行业的利润增速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恶化。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17年其利润增速为-10.7%,较2015年增速下降了32个百分点。这些显然与电煤价格的大幅上升、成本急升有关。这种成本上升的压力甚至引发了反弹。2018年1月四大全国性电企联名向发改委告急,实际上四大电企的燃煤发电业务亏损面已经较大,发电企业面临尴尬的境地。可见,与整体工业部门同期利润增速的大幅改善相比,这16个行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