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请了高人 汶川地震报道中新闻图片运用策略

  摘要 本文选取2008年5月13日和19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和《四川日报》汶川地震报道中新闻图片进行统计。并对这一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难纪实照片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我国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对这场灾难进行全面报道,不仅行动神速,而且信息的公开程度也较高,表现出高度的职业化特征。这一方面一个突出体现就是,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尽力守护着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基本伦理,在瞬息万变的灾难报道中,他们始终坚持在灾情和救援之间努力寻求一种报道的平衡。同时,面对巨大灾难媒介学会以人文关怀态度来审视自身新闻价值的追求。
  媒介的这种努力,充分地表现在图片的选用上。尽管不同媒介这种努力的程度并不一样,但几乎所有的媒介,都以一种比以往更客观的方式呈现灾难事件。下面,本文通过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三张主要报纸《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分别在5月13日和5月19日两期中新闻图片的运用,来具体分析媒体新闻图片在灾难性报道中的运用效果。
  为了更详尽地分析,我们把选取各份报纸中关于汶川地震的所有新闻图片,按照内容分为4类:
  
  1、灾区场景照片:主要以建筑物、道路等为拍摄内容。
  2、灾区群众照片:首先,将灾区群众照片分为场景照片和特写,特写按照其传达的情感又分为两类:“悲伤型”(特写A),“坚强与执着型”(特写B)。
  灾区群众场景照片:以群体灾区群众活动为拍摄内容。
  特写:以某个或几个灾区群众为主体内容的照片。
  “悲伤型”(特写A):以人物的悲伤、痛苦为表达内容的照片。
  “坚强与执着型”(特写B):以人物的乐观、积极、坚持为表达内容的照片。
  3、救援照片:包括灾难现场和异地的救援活动,捐款活动也归为此类。
  4、哀悼照片:这一类图片是专门针对5?19日的新闻照片的。
  
  一、5月13日(第一价段),全力报道灾情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这三张报纸的报道取向,基本上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目前媒体对汶川地震图片的选择角度。我们注意到,三张报纸虽然总的新闻图片数量不同,甚至相差较大。但是各类图片分布情况基本相同。根据照片使用数量的多少排序依次为:救援照片,灾区群众照片,灾区场景照片。救援照片和灾民照片数量比较接近。总的态势趋同,说明三家媒体在灾难图片的表达上大体一致。但进一步观察就会各个报纸在表达程度上仍存在差异。(见表1至表3)
  
  
  
  1 给予灾情与救援几乎相同的报道地位
  如果我们把静态的“灾区场景”和有关灾区群众那三项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媒体对灾情的报道从量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救援的水平。比例最大的是《华西都市报》,达到了56:44;其次是《天府早报》,比例为47:53:最后是《四川日报》,比例为42:58,这也反应出作党报的沉稳进取风格。尽管三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基本都维持在对半开的水平,这说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已把灾情与救援放到了几乎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完整地反映了灾难。
  
  2 在灾情报道中突出灾区群众
  从上述统计看出,在对灾情的报道中,三张报纸都是倾向于灾区群众。从分配百分比依次是:《四川日报》、《天府早报》、《华西都市报》。在灾难报道中,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体,展示他们经受的痛苦,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注,进而打动读者,这是灾难新闻人文关怀的一部分。
  
  3 灾区群众特写照片集中体现“坚强与执着型”
  以《华西都市报》为例,“坚强与执着型”照片数量是“悲伤型”照片数量的6倍,比例相差较大。这反应出媒体并没有过分关注灾难。因为再现“悲惨”,只能使人感到痛苦、恐慌、绝望。但若能站在人类生存的大视角俯视这些灾难,跃过暂时的、具体的悲惨,以具有人性关怀、启唤希望、感召生命力的角度进行报道,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前景原来还是这般美好。因此,过分关注灾难,很可能会对灾区群众心理上再次造成伤害。
  
  4 无新闻侵犯现象
  新闻摄影在追求它的使命时,在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改变新闻照片对人们隐私权的直接侵犯和对悲剧中的人们的感情麻木的情况下,在这里,摄影记者和媒体把关人应当考虑道德导向:“那些受伤害的个人有自尊或被人尊重的权力,尽管事实上那一事件可能使他们成为了新闻的一部分。”而在对三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照片报道的统计分析中,笔者认为,没有出现新闻侵犯现象。
  
  二、5月19日(第二价段),重点报道救援
  
  如果说媒介进取性努力在灾难初期着力于表现灾情的话,到了19日媒体几乎集体回归到救援方面上来。尽管这一转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事实上也与灾难的发展阶段性有很大的关系。地震发生已经一周,媒体在这一阶段开始淡化表现灾情,转而突出救援,这本身也是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我们针对5月19日这一天出版的《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的图片统计,从总体上说明了上述转向的趋势(见表4至表6)。通过分析,我们还发现与13日不同的一些特点:
  
  
  1 照片总量显著增多
  《华西都市报》从39张增加到75张,《天府早报》从17张到66张,《四川日报》从12张到26张,照片总量显著增多。与第一阶段仅《华西都市报》开辟新闻图片专版不同,《天府早报》和《四川日报》在第二阶段报道中也开辟了新闻照片专版。
  
  2 救援照片数量比例高幅增长
  三报各类照片数量排序与第一阶段报道相同。不同点在于:除《天府早报》各类照片比例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华西都市报》和《四川日报》的报道比例大幅度向“救援照片”倾斜,分别由44%增至63%、58%增至92%。这与第二阶段整个事件的进展和变化有关――随着灾情信息的丰富和救援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救援工作逐渐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同时,救援照片数量的猛增代表着这一阶段新闻报道主题的明显转变。
  
  3 《四川日报》以高比例报道“救援”
  在第二点中我们已经提到,这一阶段救援照片数量猛增。但《天府早报》从53%增至56%,基本持平。《华西都市报》从44%增至63%,这已经是很大的增幅。而《四川日报》则从58%增至92%,体现了《四川日报》作为党报,新闻报道内容聚焦在体现人们积极乐观情绪的新闻照片上。
  
  4 灾区群众特写照片数量增多
  第一阶段新闻照片的统计分析显示灾区群众特写照片是一个弱项。第二阶段的统计数据显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灾区群众特写报道数量显著增加,《华西都市报》从7张增加到17张,《天府早报》从1张增加到15张。第二,《华西 都市报》两类灾区群众特写照片数量基本持平。此外,该报于各类新闻照片都有涉及。第三、《天府早报》则只是在第一阶段“悲伤型”照片为0张的基础上稍微关注了一下,选取了1张这类照片。而剩下的14张特写照片完全是“坚强与执着型”。这也是媒体价值取向和报道定位的一种选择。
  
  5 无“身体恐怖”和新闻侵犯现象
  在对5?19日三家报刊汶川地震的统计分析中,没有出现“身体恐怖”和新闻侵犯现象。两个报道阶段的无“身体恐怖”和无新闻侵犯,充分展现了《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和《四川日报》三家媒体的报道品味――站在人文关怀的高度上,尊重拍摄对象和受众,将传播的长期社会效果纳入把关体系。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说过:“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当传播信息与人道主义两种相互竞争的价值观看起来都具合理性时,摄影记者需要诉诸于更普遍意义上的伦理原则。
  
  6 突出主旋律,照片视角丰富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情信息是受众关注的信息第一线,随着灾情报道增多和救援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以救援展现灾情的新闻报道增多并占据着多数版面。它集中体现在各类照片的数量和比例统计数据。
  关于灾区场景的照片,13日的灾区场景照片内容主要是“废墟”,而19日的灾难场景照片内容主要是安置后灾区人民的生活场景,如整齐的帐篷,良好的秩序等;除去定格5月12日灾难瞬间的《华西都市报》和《四川日报》图片专版。
  救援照片不仅关注搜救、救护,同时,灾区帐篷学校、心理辅导、医护人员(国际医疗队和国内医疗队)的生活片断等丰富了灾难新闻照片的视角,使救援照片报道内容更加立体化。一方面及时向受众传递了各项救援工作的展开,一方面对救援人员生活状态的关注是媒体“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在众多的灾难纪实照片中,灾区群众脸上除去眼泪和惊恐,还有一种表情――笑容,它传递的信息是一种坚强信念和对美好的向往。心理学家认为,笑容特别孩子的笑容,它能对同龄的其它孩子起着心灵抚慰的功能,缓解他们对灾难的恐惧情绪。
  
  三、结语
  
  汶川地震报道中,通过上述三张报纸的抽样分析,我们可以形成以下基本看法;
  突破了重大灾难的报道模式,赋予灾情报道的重要地位;
  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初步形成灾情与救援并举的报道原则;
  奠定了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和无“身体恐怖”的“媒体理性”;
  信息公开及对信息的平衡处理表现了媒体对舆论引导功能的良好把握;
  基于人文关怀的角度。将传播的长期社会效果纳入把关体系。
  每经历一次灾难事件,媒介不仅经受着各种考验,而且总会向前迈进一步。上述观点肯定会在未来的各种新闻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形成媒体的基本准则,历史总是按照这一逻辑在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