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国话剧诞生百年之时,以话剧为题材的各种相关老戏单成为人们追忆中国话剧百年的原始艺术品。话剧的表演形式、情节内容、演员阵容、名角行踪、流派沿革、戏班人事关系、戏场社会背景、舞台装置、化妆技术等,都被浓缩于各式老戏单中。
从舶来品到“新剧”
中国话剧艺术自1907年2月、6月春柳社和春阳社在东京上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第三幕)算起,至今已走过了整整100年。百年来,话剧这朵来自异国的奇葩,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它完美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髓、历史渊源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不仅成为表达中国民众心声的、具有强烈感染力和战斗力的艺术形式,更在舞台格局多元化的今天,成为一种兼具时尚与魅力的艺术品种。
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要想救亡图存,必须首先“新民”,这就需要一种通俗有效的传播方式。传统戏剧艺术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其文化影响力已处于程式化,戏剧文化自身需要一种外来力量激发,所以出现了戏曲改良。
1907年,话剧被引入中国,应当说是恰逢其时。戏剧能让识字和不识字的人都接受,而中国的传统戏剧在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上都无力担当这一使命。1904年,陈独秀就说:“剧场者,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于是中国的“新文化人”选择了西方近代剧,并把它命名为“话剧”。这种“话剧”成了中国现代戏剧的主流样式,并且成了救亡和启蒙的一种艺术手段。
春柳社的发起人李叔同和作为早期话剧重镇的南开(中学)新剧团,一开始就写时事,穿时装,并且使用西式景片。话剧形式的出现适应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审美需求。欧阳予倩是“春柳四友”之一,他一生创作戏曲、话剧、电影剧本60余部,一生献身戏剧事业。欧阳予倩早年的社会问题剧《泼妇》、《屏风后》、《桃花扇》,是现代戏剧史上的名篇,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奠基人。
张伯苓在南开学校进行的戏剧教育,和学生创办的南开新剧团,培养出了曹禺这样的戏剧家和周恩来这样的政治家。1918年,南开新剧团演出的话剧《新村正》在京津一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1919年3月,胡适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引发了上世纪20年代社会问题剧潮流,促进了新剧的复兴。
而洪深先生是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专攻戏剧、学贯中西的戏剧家。他引进了导演制度,并排演《少奶奶的扇子》,这是话剧在中国舞台上第一次商业成功。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创作量最大,极有号召力的戏剧家,他创办的南国社培养了大量的戏剧人才。
萌芽期与话剧本土化
逐渐成长壮大的话剧,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戏剧”、社会问题剧、新浪漫派戏剧。曹禺的出现,话剧做到中西合璧,集大成于一身。
中国话剧的表现力和编、导、表、美,从一开始就较注重它的文艺位置,而且一开始就由文艺界人才来掌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话剧人物的性格装扮和舞台艺术化的心灵显示,尽管人物不同,角色有别,与之相适应的人文、语境、音乐、演技也就多姿多彩。而约定俗成的经典化的审美样式,正是我国百年话剧艺术家按照美的法则和规律而共同精心创造的艺术成果。
1935年上海剧院上演的张道藩编剧、陈大悲导演的话剧《摩登夫人》、1936年40年代剧社演出的《赛金花》、1939年中法剧社演出的《阿Q正传》、1942年新中国剧社演于桂林的《风雨归舟》、1945年黄佐临率若干学生演出的《秋海棠》,鲜活而深刻,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当局曾颁布《艺文指导纲要》,实行文化专制,北方一些地区刚刚兴起的群众话剧热潮遭受毁灭。将戏剧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无疑是最好的爱国宣传途径。许多民间话剧团体继续顽强地活动着。随着《屠户》、《塞上烽火》、《夜深沉》、《生命线》等优秀话剧陆续上演,中国左翼剧作家们推出了不少极有影响力和战斗力的话剧剧目。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炮声中成长起来的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演剧团体,以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题材在舞台上完成了话剧中国本土化。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话剧《他两口子》(独幕,韦明著,1942年)、《糠菜夫妻》(洪荒著,1943年)、《两个世界》(三幕,赵树理著,1944年)、《子弟兵》(五幕,周而复著,1944年)等,在一个动荡、激昂的时代大潮之中陆续诞生。
话剧人的颠簸、坎坷与摔打、沉沦,话剧中角色的命运多舛、悲欢离合,淋漓尽致。解放区、抗日根据地话剧今天已经成为经典剧目。
新中国话剧五彩斑斓
新中国诞生后,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龙须沟》、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屈原》、1954年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话剧团演出的《万水千山》、1958年主演的《茶馆》、1962年南京部队政治部前线话剧团演出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频频亮相于话剧舞台上。
《我这一辈子》、《蔡文姬》、《风月无边》、《全家福》、《雷雨》、《万家灯火》、《李白》、《于无声处》等经典剧目活跃到1966年。新中国话剧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以及朝气蓬勃的艺术感染力、独特的装饰艺术效果,形成了许多经典作品。
新中国话剧的佳作汇成五彩斑斓的历史状貌,从历史的角度展示出中国话剧的光辉成就和杰出的创造,给人以时代的震撼与艺术审美的冲击力。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剧被改编成电影,因此而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一派全新的面貌,这是第二代话剧家们最大的贡献。
1979年后,话剧重唤青春,反映毛泽东、周恩来的一批剧目如《丹心谱》等较有成就。1984年后,话剧融入都市时尚、流行元素,娱乐的姿态与电视艺术相碰撞,落入低潮。近几年,红色话剧《契?格瓦拉》、老舍的《西望长安》赢得了市场。
中国话剧既有传统艺术观念的主流作品,也有前卫艺术观念的“舶来品”;既有宏大的政治主旋律叙事,也有微观的个体现实主义描写。虽然早期话剧无论是其人文的深度或是美学的自觉、艺术的成熟都各不相同,甚至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毕竟是站稳了世界话剧的竞争平台。
老戏单 凝固的镜头
以话剧为题材的各种相关老戏单是追忆中国百年话剧最初一批名角逸闻趣事的原始艺术品。老戏单中精美的照片画面,是将话剧保存在纸质媒体上的凝固镜头,将一个鼓乐笙吹、歌甜曲美的艺术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
老戏单是将话剧保存在纸上的凝固镜头,这些真实记录当时话剧演出情况的话剧演出戏单,不张扬、不起眼,每种印数也不多,流通的渠道也很单一,历经一代又一代人之后,这易朽之物,竟能安然无恙地收藏于有心人手中,也算是一种缘分。
近代话剧史上千姿百态的节目单,是中国话剧艺术资料中一份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展现了话剧艺术的发展足迹和荣辱兴衰,使我们更为冷静地正视过去、感知现在、思考未来。
老话剧戏单是追唤记忆瞬间的依据,承载着历史真实的一瞬。每一张老话剧戏单都会让人惊异与震动,拂去岁月的尘埃,爱好者正是在这些斑驳沉郁的老戏单中,对当时的社会形态、生存方式、思维理念以及人文环境有了一种更直观的认识。
(《中国收藏》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