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回暖【2007,中日关系回暖一年间】

     从2006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开始,到2007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再到2007年年底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中日关系走出长达5年的政治僵局,逐步改善,渐入佳境。
  预计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将访问日本,这将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访日,必将使中日关系再上新的台阶。福田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也表示:“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
  
  “破冰之旅”
  ――中日关系迎来“晴空”
  2006年10月8日,秋高气爽。中日两国国旗高挂在天安门广场两旁,迎接组阁两周后即开始访华的日本首相安倍。
  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等中国主要领导人都与安倍进行了长时间的晤谈。在与温家宝长达1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安倍谈到了北京晴朗的天气,他意味深长地说:“我相信我们的双边关系也会迎来晴空。”
  此次访问意义非凡。由于过去几年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一意孤行,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致使两国首脑互访机制中断。中日关系一时寒意袭人。
  以安倍访华为起点,中日双方恢复高层互访。双方不仅对加强中日关系的重要性达成新的共识,再次明确强调要坚持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原则,而且同意加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和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向前发展。
  这次访问的一个亮点,是中日两国确立了“战略互惠”关系这一双边关系的新定位。双方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全面规划未来的合作。
  路透社、法新社、《华盛顿邮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国外媒体纷纷用“破冰之旅”、“亲善之旅”、“双边关系修复之旅”来形容安倍的中国之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则以《终于说话了》为题,对此次访问进行了述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日关系经历曲折后打破僵局、重上正轨,充分说明了中日友好合作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融冰之旅”
  ――《35号投手温家宝》
  日本《侨报》最近出版了《35号投手温家宝》一书,生动地介绍了温家宝总理2007年4月对日本的访问。这是日本第一本专门介绍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花絮的书籍。说起这个有趣的书名,还要回到温家宝的“融冰之旅”。
  访问中,温家宝与日本民众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与日本立命馆大学生一起打棒球时,他特意身着35号球衣,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在京都岚山,在农户长浜家,在东京代代木公园,温家宝广泛接触日本普通民众,给人留下了“亲和”“友善”的印象。日本媒体称,中国的“温情”外交感动了日本。
  伴随着“心与心的交流”,温家宝与日本领导人共同规划中日关系的未来,融解两国之间的“冰”。
  双方通过会谈,进一步就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涵达成共识。这一宏观性、全面性、长远性的框架为发展中日关系指明了确切的方向。
  双方还拟订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发表了《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两国决定启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推动投资交流和经济合作,特别是加强节能、环保、金融、能源、信息通信、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双方还就开展人文交流推出重大举措,包括双向开展大规模青少年交流、合作实施年内两万日本人访华计划等。
  在温总理出席日方欢迎仪式、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启动仪式、国会演讲、会见日中友好七团体负责人和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等5个不同的重要场合,安倍首相都亲自出面作陪,充分体现了日方对这次访问的高度重视。
  “融冰之旅”虽已过去半年多,但“融冰”仍在继续。在安倍的继任者福田访华前夕,作为福田的好友,日本前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提出将《35号投手温家宝》送给福田。福田酷爱棒球,日本媒体猜测,《35号投手温家宝》将成为温家宝和福田之间的一个有趣话题,而中日间的“棒球外交”也成为两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回暖一年间
  ――中日关系继续改善
  日本作家近藤大介最近出版了题为《日本,应与中国结盟》一书,颇为畅销。书的封面还印有醒目的副题――“2020年,日中同盟将改变世界”,并用英文写着“回归中国”。
  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日本许多有识之士对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美好愿望。
  尽管过去一年多日本政坛风云变幻,但中日关系改善的潮流却没有改变。从安倍到福田,前后两任日本首相都表达了对中日关系的重视。
  一年来,中日双方的高层交往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2007年6月和9月,胡锦涛主席和安倍首相在德国和澳大利亚两次会面。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和福田首相在新加坡首次会晤,福田宣布将在年底或年初访华。温家宝和福田还在共同出席亚洲领袖会议时共进午餐。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007年9月出访日本。
  两国的政党、议会、军队等交往也非常频繁。日本执政党和最大的在野党都率团访华,日本众、参两院议长访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的代表团也访问了日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首次出访日本。
  作为中日关系基础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全面发展。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2007年12月初在北京举行,双方共有14位部长级和部长级以上高官参加,对话覆盖经贸、环保、气候变化、区域合作等数十个领域。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1月底,中日贸易额达到2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对华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日投资也开始起步。
  人文交流也空前活跃。继2007年中日3万人双向旅游交流活动、文化体育交流年成功举办后,今年中日还将开展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日本还宣布,今后5年将大规模地邀请包括高中生在内的中国青少年访日。
  不难看出,中国和日本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相关者。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日双方只有求同存异,着眼长远,共同发展,才能使双边关系顺利发展。
  
  福田访华
  ――为中日关系“带来春天”
  福田的访华恰逢日本国会开会。按常规,这期间首相一般不出访。福田打破常规,毅然决定赶在2007年年底最后几天访华,足见其发展中日关系的决心。日本政府的一名发言人表示,日方相信,福田首相此访会给两国关系“带来春天”。
  与安倍的“旋风式”访华不同,福田此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在4天行程中,除了与中国领导人晤谈之外,福田还在北京大学发表了演讲;之后,他参观了天津开发区和山东曲阜,前者是许多日本企业的所在地,后者则是孔子故里。有媒体认为,福田此行可以说是一次“政治之旅、经贸之旅、文化之旅”。
  作为“临危受命”的首相,福田一上台就在施政纲领中表示要推动“亚洲和平外交”,尤其是要继承安倍确立的与中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政策。
  历史总是有某些惊人的巧合。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而这一条约正是在福田康夫的父亲福田赳夫任内签署的。福田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访华,不能不说也有着传承中日世代友好的深意。(据新华社电)
  (2007年12月28日《南方日报》)
  
  中西宽:日本主流社会
  希望搞好对华关系
  
  记者:早在2007年12月初福田首相会见中国媒体驻日本工作人员时就表示,中日关系的春天刚刚来。福田在让中日关系回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福田的对话政策和小泉、安倍的政策有何不同?
  中西宽:我还说不清楚福田的对华政策是怎样计划的。但是他明显想让自己区别于小泉和安倍。他想让日中关系从意识形态的对抗中走出来,转向更务实的问题上,比如解决东海气田争端或者推进双方在能源和环境上的合作。
  他考虑到2008年6月将在日本举行G8峰会,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增加中国在安全事务上的互信,比如中日双方国防部成员对话。
  从大的方面来说,福田想一边发展与中国的务实外交关系,一边不放松与美国的安全伙伴关系,同时增强日本在世界政坛的分量。这次福田访华标志着中日关系向前推进一步,将更多的建立在政策层面,中日关系将更务实。
  对于福田来说,他最关心两点:一是初步计划中的胡锦涛2008年4月份访日;二是2008年7月份将在日本举行的G8峰会。到时候胡锦涛等多个快速发展的国家的领导人将会到场。另外他还关心北京奥运会。
  记者:福田采取这样对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中西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最重要的背景就是日本的商界、公众已经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看到,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抗争,想解决比如历史问题等是很难的。口头上的对峙并无益于日本本国利益。
  而同时,很显然的,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要部分。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为了保持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必须和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当然也需要和美国建立良好关系。
  我想福田首相去中国访问正是为了回应国内的这种声音。虽然日本国民对于日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崛起还有争议,我认为日本公众的意见主体和日本政界的主流正越来越强调要与中国搞好关系。
  记者:福田在修缮中日关系上还做了什么?
  中西宽:他正式表达过想改善中日关系的愿望。福田内阁的外交部长在2007年12月或11月的时候访问了中国。这是为了使这次福田访华能够有实际成果作的一个铺垫。我不清楚那次访问效果怎么样。但是在日本国内人们对访问给予很高期待。希望能够就东海问题达成实实在在的协议。
  不久前,这种期待变得弱了些。福田这次访华可能不会在东海问题上达成实质成果。但是东海问题是福田表现外交能力的机会。如果做好了,可以记入史册。(熊敏)
  (2007年12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为该报见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