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酒店怎么样 [[2007]携程、如家创业激情再延伸]

  2007年7月,为了录制《会见财经界》访谈节目,身穿格子衬衫的季琦被要求换上正装,他居然被一条领带的打法给难倒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季琦穿上了时尚的西服和衬衫。   “你看,我还保留着当农民的习惯。”季琦开玩笑说。实际上,说这话的人,可能是中国最洋派的少数人之一,在一些中国民营企业家依然不清楚风投为何物的时候,季琦已经三度取得风投资本――7月9日,季琦新创的汉庭酒店连锁获得了鼎晖创投、IDG-Accel中国成长基金、成为基金、北极光创投和保银资本的8500万美元投资,成为年度最受关注的融资案之一。
  
  持续创业
  
  8年前,一群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季琦、沈南鹏、范敏以及复旦的天才少年梁建章组成了一个团队,开始创业梦。
  “什么是在线旅游?携程是什么品牌?消费者和业界都不了解。”但在季琦的创新力、沈南鹏的融资支持、范敏的旅游专业和梁建章的技术优势完美结合下,携程开创了中国在线旅游预订的先河,并迅速成为行业老大。
  在携程取得成功后,富有创业激情的季琦又一次敏锐地看到了经济型酒店的商机,2002年,季琦创立如家,沈南鹏再次入股,而梁建章则以联合创始人身份成为如家董事。短短几年,如家的规模已可以与创立10年的“老字号”锦江之星相提并论,而且与携程相同,如家也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5年创立汉庭酒店连锁,有人笑称季琦的创业状态已经从“美女”阶段飞越到了“仙女”阶段。
  
  模式延续企业生命力
  
  曾经觉得融资4000万美元的e龙已经很“牛”的季琦,2007年面对8500万美元巨资却显得非常冷静,他并没有作大规模的宣传,而是低调地继续忙碌着,开会、商务会谈、看计划书……也许是“仙女”已经见惯了大世面。
  “你第一个店要建模型,要有输入输出这些所有的变量。然后根据这个来确定一个子单元。这个子单元不是去加,而是围绕这个模型来搭一个架构。如果要开100个店,我反过来看,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因为建100个店的时候,你可能很难靠一个人去管理,而是靠整个的品牌优势来管理,这需要一开始就设计好,否则是来不及的。”季琦在《会见财经界》中如是说。
  如家采用的也是这一模型。
  如家目前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签约酒店300多家,开业酒店180多家。如家也是在一开始就设计好了一套可支持巨大规模酒店的后台系统,有了这样的后台,将连锁门店模式复制到每一家门店。
  同样注重模型的还有携程,从大型呼叫中心、六西格玛管理到今年其提出的服务2.0计划,都是由一个模型的建设来掌控全局。
  明星企业家固然会给企业抹上一缕亮色,但假如整个企业只是这位“明星”的个人秀场,那么当“明星”离开企业的时候,这个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最大成就在于创造了一套适用于这个企业的模型,这是企业的核心生命力。
  一路走来,季琦等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带给中国经济的意义并不简单地是两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而是在于他们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商业理念――基于传统产业之上的创新服务行业。
  携程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的商旅消费习惯。如今,市场上涌现着e龙、芒果网、同程、去哪儿搜索等众多在线旅游商,一个新兴的产业因为携程的成功而诞生。
  同样地,经济型酒店也是近几年突然兴起的蕴涵创新元素的传统服务产业。多年前,当锦江之星试水市场时,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型酒店,如今,引入商务服务、舒适卫浴、高级睡床和现代化管理的经济型酒店成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业态。如家在此时适时切入,几年内便占据行业领导地位。如家上市后,甚至引发了海内外各路资本将投资目光从TMT转向创新型传统产业的风潮。
  
  中国消费概念
  
  2007年,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进入相对成熟的一年,整体市场呈现出细分等级的状态,比如莫泰细分了168、268、驿居等几个品牌,仅99元一夜的“我的客栈”强势出击……而季琦似乎早些年已经看到了这股趋势,将汉庭麾下品牌分为中端商务酒店和经济型快捷酒店两个,且重点将倾斜于前者。新崛起的7天以低价取胜,其最近一年的开业酒店增长率达400%,客房增长率达327%。
  有意思的是, 7天最近也吸引了9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业界认为,今年是继如家之后资本市场又一次掀起对经济型酒店注资热情的一年。
  事实上,不仅是经济型酒店,2007年也是中国创新型传统行业获得资本市场充分认可的年份。“中国制造”的概念正悄悄向“中国市场”转变。风投、股市,各路资本都对持续上升的中国消费市场寄予厚望。新世界百货、报喜鸟、奥卡索、安踏、味千拉面等企业纷纷上市,小肥羊、一茶一座、网购企业PPG、九钻网等也成为风投青睐的对象。
  季琦和沈南鹏的成功经验,不仅给国内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风投课程,更重要的是,他们令中国的创业者们看到,迅速创富的不一定是百度这样的新型互联网公司,传统行业也隐含创造财富的可能。(乐琰)
  (本组文章摘自2007年10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作者均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