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39摄氏度的上海。有一件事情比高温更加灼人,那就是上海书展上读者们对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热情。 这天下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个宏观经济“老话题”,仍然吸引了大批各路读者。那些从事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的白领,捏着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500元高价演讲票,在开场前一个小时就已来到会场。由于读者超过千人,有一部分只好被分流去另外一个会场看演讲的视频投影直播。
登上上海书展讲坛的吴敬琏,带来最新著作《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个案研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为“改革”凝聚共识、澄清误解,为“改革”整体设计、研究对策,到新世纪伊始的纵论“转轨中国”,现在的吴敬琏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基础上,从个案突破,而非概括什么“模式”,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奔走呼吁。
无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引起吴敬琏兴趣,不仅在于其起步较早,“十一五一开始就有了很多有利的措施”,更在于无锡的转型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了自身特色。
与此同时,吴敬琏的转型研究,开始深入珠三角地区。他与现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陈清泰,“今年用了比较多的时间研究广东怎样组织转型”,以及“中央和长三角、珠三角怎样协调组织转型。”
他在记者采访环节,提及深圳,以及富士康、华为、华大基因,语态乐观。他还谈及教育、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在中国,好的创新到处都是,我可以给你举出许许多多的例子,很多这种创新在世界的前列。”
但对于转型,吴敬琏的焦灼也同样紧迫。“要把官员们都关到笼子里去。”
与这句“狠话”相呼应的,是他的深深忧虑。而在这本新书的“路演”中,他在经济转型的三个问题中,首先谈我们对转型理论的种种误区。
这三个问题中,他宣讲论述最多的,仍是政府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下,政府职能转变已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市场主体仍面临四大体制性障碍,政府组织经济的作为也有四大不恰当。
会后,我不禁追问吴老:“你怎么能相信官员们有动力革自己的命呢?”
他转过身,盯着我的眼睛坦然答道,“那你可以问邓小平为什么要改革。革自己的命确实比较困难,有很多人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但如果推论说革自己的命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干脆放弃改革。”
沉思片刻,他又补充道,“其实我们的官员也不是那么一团漆黑的。” (舒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