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岭英雄连” 雄风依旧 黄草岭英雄连

     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一张辗转曲折的进军路线图,概括了这个连队成长壮大的光荣历史。广州军区某集团军机步团四连――“黄草岭英雄连”,1936年组建于山东莱西县,战争年代屡建奇功,和平时期雄风依旧。他们勇立新军事变革潮头,大力弘扬黄草岭英雄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现我军新型两栖机械化部队开拓向前、锐意进取的英姿。
  
  昨日辉煌
  热血,洒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
  1950年10月,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10月25日,志愿军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抢占东线的黄草岭阻敌北进。三七零团四连奉命守卫796.5高地。这里居高临下,俯瞰公路,是黄草岭的南大门,也是美军和南朝鲜军前进和后撤的咽喉要道。四连进入阵地不久,敌人就发起了凶猛的进攻。15架飞机疯狂地轰炸了100分钟,重型炸弹、凝固汽油弹倾泻而下。随后,敌人的两个炮群又连续炮击40分钟,阵地成了一片火海。四连的勇士们不怕流血牺牲,誓与阵地共存亡。激战中,勇士们虽然一个个倒下,但是没有让疯狂的敌人越过阵地半步。四连阵地曾4次被突破,但4次又都被夺回来。在两天的战斗中,四连连续打退敌人20次进攻,牢牢地坚守在阵地上。战后,四连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黄草岭英雄连”荣誉称号。连队先后受到了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林彪六位元帅的检阅。
  
  今日雄风
  他们,仍然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
  “强敌面前,我们并不占有任何优势,就像其他千万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连队一样,只要连队干部、骨干身先士卒、带头拼命,战士们便会理所当然的跟着你奋勇杀敌。”每每回忆连队黄草岭激战史,现任连长何亮和指导员刘银旗的眼里就充满了对前辈的无限景仰之情。
  去年初,何亮、刘银旗双双走马上任。何亮军事素质过硬,上任不久便在集团军建制连主官比武竞赛中夺得桂冠。相比之下,从机关下来的指导员刘银旗在装步指挥方面颇显得有些吃力。他从零开始当起了“小学生”, 整天围着装甲车转,逢人就请教。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训练任务,他总是第一个钻进蒸笼般的装甲车里。凭着这股子执着的劲头,刘银旗很快就对装甲兵专业达到了“精一通二”的标准,成为驾驶专业二级能手和通信专业一级能手。
  渐入佳境的两名主官并不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而是在连队干部、骨干中制定了一整套的“打铁计划”:训练场上,连队干部必须站排头;实弹射击连长先开第一枪;单兵战术班长示范第一遍,投弹训练班长先投第一枚……一天训练下来,脚肿的、皮破的、起水泡的常常都是干部和班长。放眼望去,最黑最瘦、体态最为“苗条”的也是干部和骨干。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四连就打造出全团最强劲的干部骨干队伍:连队两名主官是“专业通”,双双被师里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副连长是全团有名的“飞毛腿”、“信息通”,几名排长也分别是装甲车驾驶、通信、射击等专业的“一级能手”,其中排长周刚还是“特级射击能手”。
  “从连队干部们那种以身作则,忘我工作的劲头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老连长、老指导员在黄草岭上带着我们冲锋陷阵的身影。要是他们泉下有知,看到这一切也该含笑九泉了。”去年年底,连队当年参加过黄草岭战役的一名老兵回连参观时,目睹着训练场的一幕幕,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今年年初,四连负责全团某型信息化指挥设备的试训任务。这套信息化装备的列装,是传统的机械化步兵向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团长任征宇告诉笔者,受领这个光荣任务后,四连从思想观念转变、应用理论研究、战备秩序规范、军事训练转型、人才队伍培养、指挥手段建设等七个方面入手,将新装备试训工作细化、量化,让每一名干部、骨干都有课题和研究方向。经连队官兵的不懈努力,并在军地专家的指导下,四连出色完成了这项试训任务,为某型信息化指挥设备在部队普及闯出了路子。
  2000年以来,四连连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三年被集团军评为标兵单位,先后两次被济南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2007年为总部承办了后勤单兵装备演练,2008年连队参加集团军装步专业建制连比武,摘取了第一名的桂冠。近年来,连队先后参加师以上各类比武竞赛共获奖牌65枚。今年国庆首都阅兵,连队李维和、李玉琦两位班长还被选为受阅方队队员。
  成绩、荣誉、光环……从黄草岭走来的英雄传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仍然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
  
  带兵感言
  时刻想着你的指挥位置
  “黄草岭英雄连”连长何亮:
  站在荒郊野外、海岸滩头以致于街道小巷,我都时常会想,如果这里是一个战场,那么你的指挥位置会在哪?有人说我当兵当“傻”了,而我觉得,作为一名连队的指挥员,一个英雄连队新时期的擎旗人,这样想、这么做不仅仅是一种实战意识,更重要的是一种职责意识和使命意识。想想几十年前那打响在异国他乡的第一枪,如果不是前辈们具备超前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适应陌生的战场环境,并战而胜之?
  再看看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精确数据、网络攻防……时过境迁,早已不是前辈们在白山黑水间与敌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年代了,在这充满未知数的信息化战场上,如果指挥员不时刻想想自己将来的指挥位置在哪,那么当战争来临时必然会猝不及防。当然,光“想”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时时事事要走在前列、学在前列、干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以及自己所带的部队不被时代和未来战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