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海外利益是指在有效的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外地域存在的中国利益,它同国家利益是两个既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海外利益中有着国家、法人、个人三个不同层面的利益之分。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应当注重研究其取得、保护与调整三者之间互动演变的动态;应当分析其分布状态、鉴别排序、博弈状态、工具组合和运作机制;应当对与中国海外利益相涉的外部世界展开研究;应当从较为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加以研究。本文最后从总体战略理念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国海外利益 总体视野 研究要旨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2-0008.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持续深化,中国海外利益的规模、范围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对于中国的内部(境内)利益有着举足轻重的直接关联,而且对于全球各国的利益及其同中国利益之间的互动也有着日趋显著的影响。中国海外利益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也随之日渐凸显出来。
中国海外利益问题,涉及十分广泛的专门领域,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开放系统问题。它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问题导向和危机激发是其特征。因此,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讨论问题较之纯粹地从理论出发更有意义。
中国海外利益又可称作中国境外利益,是指在有效的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地域存在的中国利益,即以边境和海关为界而划分的,它的对应物是中国境内利益或日中国内部利益。
中国海外利益狭义的基础性概念,是指中国机构和公民在海外的生命、财产和活动的安全,其中财产是指他们在海内外所持有的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更广义的理解,还包括在境外所有与中国政府、法人和公民发生利益关系的有效协议与合约,在境外所有中国官方和民间所应公平获得的尊严、名誉和形象。
海外利益同国家利益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境内利益和国家海外利益两个部分。但中国海外利益同国家海外利益也还有些许差别,后者是从国家层面即中央政府视角所关注的关系到国家总体利益方面的具体利益,前者则不限于此,还包含了从社会各个层面即官方和民间、机构和个人各种视角所关注的各种局部利益方面的问题。这样,在海外利益中又有国家层面、法人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利益之分,也因此,海外利益比国家利益中的海外部分有更宽的范畴。
本文力图抓住中国海外利益所具有的普遍性、综合性的状态特征,站在国家大战略的高度,以一种总体性视野,来对中国海外利益问题中具有最大战略意义的部分进行初步探讨。
中国海外利益由来已久,但其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还是近三十年来变迁的结果。中国持续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增长,从以下五个途径,使中国海外利益急剧膨胀起来:
1 贸易顺差和资本输入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使中国掌握了对外购买资产和资源的巨大资本。2 进出口贸易大规模扩张使中国在海外拥有具备合约法律效力的巨大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3 外国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使中国制造业直接被纳入国际分工序列。4 近年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使中国在海外拥有的企业股份和合同项目显著增多,这些直接权益对于中国的海外资产增值和国内利税增长关系重大。5 出入境限制的放宽,使中国公民因公务、商务、探亲、求学、旅游、移民而出境短期或长期居留的人次急速增长,海外中国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已经遍布全世界。
中国海外利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在取得利益、保护利益和调整利益三者之间互动演进的动态过程。没有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取得海外利益的持久努力,单谈保护利益是消极的、无意义的;没有积极有效的保护,已取得的利益就会丧失,取得利益的行为也就毫无意义;而究竟哪些利益值得采用什么方法、手段去争取和保护,哪些利益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或可以放弃,则必须经过适当的调整予以解决。
针对上述三种行为,重点研究的应是:哪些既得海外利益需要优先保护和发展,怎样保护和发展;哪些潜在的海外利益和期望中的海外利益需要在一定的保护条件下去争取以及怎样争取和保护;在什么样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对某些特定利益的取得和保护需要调整以及怎样调整。
面对众多且复杂的中国海外利益的具体问题,应考察其分布状态并进行鉴别排序。
分布状态是分析其结构特征,可从业态、域态、时态和主态四个方面去考察。业态是指海外利益在特殊的专业或职业等社会职能部门体现的状态。如能源方面的利益、制造业方面的利益、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利益、外交方面的利益和军事方面的利益等等。域态是指海外利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体现的状态。如在美国的利益、在俄罗斯的利益、在苏丹的利益等等。时态是指海外利益在不同时势下所处的状态。如在某国内乱、政府垮台时的利益、在金融危机中的利益、在军事冲突或战争中的利益和在经济增长时的利益等等。主态是指海外利益的直接拥有者(或主要受益者),即法律上的权益主体的分布状态。如中央政府的利益、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利益、公民私人的利益等等。对这四种时空状态的个别分析和综合研究,不仅对于把握海外利益具体状态的客观情况是必要的,而且有助于提出相应适当的管理机制和处理手段。
鉴别排序则是确定海外利益轻重缓急的必要程序和方法。鉴别的原则主要有六条:1 重要性原则,即海外利益对于境内利益的正面作用的大小,从而确定其在整个中国总体利益中的不同位置;2 紧迫性原则,即海外利益自身需要处置的时机紧迫性,以及它对境内利益产生影响的时机紧迫性;3 影响力原则,即海外利益对所在地国家和地区所发挥的作用力大小;4 控制力原则,即我国国内对海外利益的可控性程度,亦即中国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方式上具有多少控制能力;5 收益与成本比较原则,即海外利益的实际效益和效用,以及它对全局产生的影响所隐含的效益与效用,同为了取得和保护这种海外利益所需花费的成本和各种代价的比较;6 风险度原则,即海外利益在取得、保护和调整时所承担风险的可承受性和可容忍度。
上述原则,提供了对海外利益进行全面权衡并考虑采取行动措施时的分析视角,其不只是单一方面的量与质的评价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诸要素合力中的综合判断。
在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的时代方略之下,我们不必统统简单化地将它视为你输我赢的弈赛和刀光剑影的战争。双赢共存和竞争合作才是我们的主流诉求;不过,冲突与对抗也将是难以避免的,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做好防备。
中国海外利益博弈和竞合的对手,首先是其它国家和地区,其次也有国内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坚持持有与国家整体利益相背的局部利益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种法人和个人。
利益博弈和竞争合作有几种基本状态,是需要加以深化研究的。
1 利益共存与互生。对于同对手利益能够共存或互生的我方海外利益,一般是应当取得、保护和发展的;但要注意共存与互生的前提和边界条件,要注意对方以外的各方对我方的海外利益持什么态度以及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还不能忽略的是,需要权衡一下这种海外利益对对手 的重要性和对我方的重要性,审时度势地把握这种利益关系。
2 利益牵制与交换。我方海外利益一旦形成,往往就会对对方产生一种约束性的牵制;对方为避免被动,会竭力找寻对我方利益的某种牵制。这种相互牵制,有的是对称性的,有的是非对称性的。于是,就需要在讨价还价中达成某些交换或交易,以抵消这种牵制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3 利益协调与平衡。任何海外利益的形成,总会在关联双方或多方之间产生一种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局面,无论公平与否,无论利弊多寡,若要在和平稳定的状态下解决问题,关联各方之间必须进行协调,通过沟通和协商,寻求平衡各方利益的途径。
4 利益反制与减荷。哪怕是最符合目的意图的海外利益,也会对本土国内产生一定的“反制效果”,即制约其国内利益的消极效果,从而增加一国为维护其海外利益所承受的负担。当影响国内利益的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减荷,就必须调整其海外利益。
5 利益冲突与对抗。在某种时段里,在某个环节上,在某些关联方之间,我方海外利益与对方之间本属平常的摩擦与矛盾,有可能被激化成不可调和的冲突。有些酿成一定程度和一定形式的对抗,这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做好充分的对抗准备,力求以最少的代价、最小的后遗症并以最快的速度在对抗中获胜。
6 利益避让与转移。在利益摩擦的交涉,甚至利益冲突的抗争中,我方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处于强势的地位。有时候即使我方理直气壮,但也无奈实力不济,挡不住蛮横对方对我方利益的侵害,适当地甚至高姿态地作些利益避让是必要的;有时候可以一方面在此地放弃一些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在彼处或明或暗地趁机获取新的利益,实现利益的转移。
7 利益先发与利益后掣。各国对各自垂涎的海外利益总是争先恐后的。由于历史和现状在实力差异上的原因,有先有后,有多有少,有的持续不绝,有的难以为继。在利益上的先发行动和后掣行动,各有利弊长短。先发者要警惕被后起者看出破绽,乘虚而入;后掣者要当心不被先居者抗拒封堵,不走老路弯路,力争跨上新的制高点。
前文分析了海外利益的结构分布、鉴别排序和博弈状态,以下讨论服务国家海外利益的手段。粗略划分,有三类20项,即:
一是经济类,有贸易、金融、投资、技术转让、管理、劳务、旅游、税收八项;二是政治类,有法律、外交、军事(含军火贸易)、移民、官方国际组织、非政府民间组织六项;三是文化类,有媒体、教育、文学艺术、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社会科学研究六项。
中国在取得、保护和调整海外利益中,已经分别在应用上述各项工具,但从目前态势和发展需求来看,下述几种工具运用还须努力加强:
1 金融。中国的贸易和移民已遍布全世界,但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布局大大脱节。主要的几家国有控股的大银行应努力到中国海外利益集中所在地去开设各自的分行,…并有序地推进人民币结算业务。利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建立新的世界金融体系的国际努力,并争取一定的制度性话语权。
2 投资。鼓励“走出去”、对外投资是必要的,但投资必须审慎地、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要支持已在国内市场证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确实在科技和管理上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支持保障一定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一定的销售市场和物流通道的对外投资;支持与上述利益相关的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制约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制度应当改革,不仅要聚富于国家,还要藏富于民众,允许民间在政府导向下自主地对外投资。
3 军事。中国海外利益的军事保护问题已不容回避。保障中国主权范围内的疆域不受侵犯的国防观念,是传统的、基础性的、不容动摇的,但现在看已经不完全了。须要突破的一个新观念是,对于在主权范围以外的国际公共疆域和别国主权范围内的疆域中存在的中国海外利益,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军事性和准军事性的保障手段。在相关国家之间建立的战略性政治合作框架之下,通过军事外交途径,逐步形成军事性及准军事性协同合作的联合组织与联合行动,已成为当代国际通行的做法。
4 媒体。为了更有效地取得、保护和调整中国海外利益,媒体的思维定式必须转换,机制组织必须改革。在“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基本理念下,中国海外利益中的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应当成为一种信仰,成为所有中国媒体的铁律。在此前提下,媒体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专业化,媒体在国内各系统各层面的扎根和在国外官方民间的渗透,都应当从组织上、机制上、人才上加以落实。
5 科技。国家通过组织攻关和民间激励的方式全力推动高科技的进步,全面推动高科技的产业化,全面加强军事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的联动,这是今后几十年间在国内外发展中国国家利益中,起到占领制高点作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如何更多更快地从海外取得高科技利益并加以及时有效的保护,需要予以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需要持久地打一场在法律上、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媒体上、人才上、心理上乃至军事上围绕高科技的获取与保护的攻防战。
6 文化。中西交融的文化创作和在意识形态上推动新的普世价值观的倡导弘扬,将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和保障,起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中优秀的传统遗产和特色的东方元素,不仅绝对不能放弃,而且还要致力于加强,但是,要将更大的精力放在不分民族、种族、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具有人类普世价值观念的创新上来,要用意蕴深邃而又生机盎然的精神力量去增强中国海外利益在当地社会的认可度和安全性。
7 教育。培养忠诚于中国国家利益或者忠诚于职业操守、熟悉两地文化并能融于当地社会的人才,是符合中国海外利益需要的根本性措施。应当鼓励双向的留学生交流;应当鼓励在适当机制下聘用所在国和地区的公民并加以培训;应当培植一大批同中国海外利益休戚与共的国内公民和海外人士。
上述各项工具手段是分属不同的系统和部门的,需要各自加以精细地研究和操作;同时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各种工具手段之间的搭配与协同实施,是各系统各部门乃至各个法人与个人之间的密切合作。为此,需要建立某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协调机制,需要社会上下和海内外各种相关要素之间形成自觉互动的制度安排和行为习惯。
至此,应当展开对于运作机制问题的探讨。其中包括涉及中国海外利益的国际机制、国内机制、以及这两种机制之间的衔接与互动。这方面的著述颇多,本文只扼要提示若干在实践中尤需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1 现有的国际体系、机构、规则和协议,对于中国正在急剧扩张的海外利益来讲,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途径和条件,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如何,还有哪些障碍和缺失;为了排除障碍和弥补缺失,一方面需要在现有国际机制中修正或补充些什么,另一方面又需要在现行机制之外寻找怎样的解决方式和途径。
2 中国需要怎样的新的国际机制。在促进国际机制变革中,中国可扮演怎样的角色;可获得怎样的利益;又承担怎样的责任;中国的努力可通过哪些渠道,采取哪些方法,在努力无效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办。
3 关系中国海外利益的国内机制滤清和完善了没有;在发展和保护中国海外利益方面的散 乱性、盲目性、相互倾轧、无所作为和错误抉择,其表现和根源何在;一种统筹兼顾有机协同的国内机制应当是怎样的;关键的举措是什么。
4 国际和国内两种机制间衔接的渠道方式和组织枢纽是什么;尤其是国内的相关机构在这方面的利益、权力和责任是否明确且得以保障;在内外机制互动中,中国在被动性应对和主动性出击两方面的决策与执行环节存在什么不足;如何解决。
在海外利益问题上,务必重视对外部世界的研究。
首先,对中国海外利益所在国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当地的社会倾向、尤其对其官方与民间对中国海外利益的态度,对与中国海外利益相关联的当地势力的地位和动向,需要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其次,外国对各自海外利益的战略思维、策略方法和理论研究的特征,他们在这方面所作所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动向,应当成为我方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对象。再次,几个大国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对各自海外利益的战略举措及其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尤要掌握的国际信息和经验。最后,西方在这些方面的专业学术文献值得关注,其理论论述既有部分的指导性意义,又有部分的误导胜成分,既可进补又会伤身,我们务必谨慎鉴别。
为使对外部世界的研究真正建立在了解当地实情、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必须坚决打破囿于经验、囿于文字材料和视频媒体的框框,要建立更多从实地生活、实地考察和实地操作中得来的信息渠道,尤其是针对那些关系到中国海外利益的关键性部门和人物的反馈资料。
对于外部世界,特别对于美国在处理海外利益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研究,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重视以下几个命题:1 在海外利益取得、保护与调整中的实力、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2 海外利益和境内利益之间的关联、矛盾及其平衡问题;3 利益冲突和利益调和中的边界确定与量度把握问题;4 国内利益集团、利益阶层在海外利益问题上的正负两方面作用;5 在取得、保护和调整海外利益中,在依靠自身国内力量的同时,有效借用别国力量和国际组织力量的联动问题;6 海外利益的战略策略方面的理论准备和舆论策划问题。
作为结语,本节将就中国海外利益的总体战略理念,提出一些初步的观点。
1 中国利益应当谋求与世界共同的基本利益和谐共进。在此大前提下,对于中国政府和中国公民来说,中国利益居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在中国利益中,境内利益是基础,海外利益是延伸,两者又成为互为依存的基础。在中国海外利益中,以国家利益为主轴,统揽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法人利益和个人利益,乃是总体战略策略的基本内涵。
2 为了顺利发展中国海外利益,必须增强在取得利益、保护利益和调整利益三者互动中的目的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3 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工具手段应当组合配套运用,官方的和民间的并用,公开的和隐蔽的并用,直接的和间接的并用,物质的和精神的并用,强硬的和柔软的并用。
4 处理海外利益问题,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宜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共同体范式,逐步地、适度地使主权及中央政府统制形式在扩散中有限地淡化,同时又在扩散淡化中强化其功能实效,从而促成各国主权和中央政府在一定意义上的功能协同共享。
5 基本的策略方针和工作重心应当是:化解潜在的利益冲突为利益的互生共存;发展互补型的可替代的海外利益;提高海外利益在当地的可接受性和可容忍度;优先操作具备国际协调机制的海外利益;同境内利益关联性强的海外利益要重点关注与优先处理。
6 应允许和鼓励在大学和社科研究机构、在党政各级各系统、在各种基金会资助的独立研究机构、在有条件的企业内部研究部门开展有关海外利益问题的专门研究。除综合性大战略问题外,各研究机构应根据各自条件更多地研究具体专业领域内的特定问题。
7 形成中共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法治委员会、国务院外事工作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咨询委员会四者一体的领导体系,统揽对中国海外利益全局性战略性举措的决策和执行,并动员各界各层面的社会力量参与中国海外利益获取、保护和调整的整个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