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一位名叫俞森的官员从河南来到襄阳,出任湖广荆南道道员。就在这一年,邻近湖北的陕西发生旱灾,造成饥荒,导致大量饥民潮水般地涌向鄂西北的郧阳、襄阳地区。刚刚上任的俞森,不得不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流民潮。
在清代,“道”是省级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负责管辖府州,所以,道员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品级为正四品。俞森此前的为官经历主要是管理河道,但他对历朝历代赈灾救荒的施政方略颇有研究,在河南任职期间曾编辑《荒政丛书》十卷。对于民瘼的关切,使他对鄂西北的流民问题有着充分而独到的认识。
这些由于灾荒背井离乡的流民,用今天西方社会学的术语来描述,就是“经济性逃难者”(economic refugees)。他们陷入赤贫,无依无靠,被迫到处逃荒。但这群饥饿的人,当为饥饿所迫濒l缶绝境时,就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造成很大冲击。因此,面对遍地流民,负有守土之责的地方官员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使天灾演化成人祸。
不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地方官员往往动用强力将外来流民驱逐出境。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饥饿的流民穿州过府,流徙他方,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
当饥民大潮汹涌来袭时,俞森不仅没有严加驱逐,反而发布文告,向流民晓谕道:汝等在本籍受饥饿愁死亡是你本籍官府的事,今在襄阳是襄阳官府的责任。意思是说,流民原籍的地方官府赈灾不力,导致饥民大批流亡,那是当地地方官府的责任;现在他们流落到了襄阳,如何赈济救助,襄阳官府就责无旁贷。
在另一份文告中,俞森还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民本观念:此等流民,虽非襄阳之赤子,要属朝廷之赤子。原籍无以为生,故投之他所,今至他所而仍无以为生,则惟有转死沟壑而已矣。转死沟壑而在本籍,本籍官吏之罪也,在他所则他所官吏之罪也。为朝廷之官,不恤朝廷之赤子,可乎。在俞森看来,普天之下的苍生都是朝廷的子民,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不能坐视他们啼饥号寒、四处流亡。他把责任揽过来,宣示说如果任由流民继续流离失所,就是自己的失职和过错。
随着流民大量涌入,流民与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俞森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局势下,粮食是各方冲突的焦点。于是他冒着会遭到上级处分的危险,擅自决定开仓放粮。郧阳、襄阳两地的官仓打开后,向流民散发米谷,暂时稳定了流民的情绪,避免流民因与土著民“争食”而使冲突升级。
接下来,俞森动用行政力量对流民造册安插,使这些流动人口转化为定居人口。为确保安插质量,俞森特意选择了襄阳、光化、枣阳、宜城这四座辖境内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予以安置。流民由官府稽查给票,验明人数,提供口粮,“应安插某州某县者,换票令其前往,到彼安插”。
但是郧襄一带地瘠民贫,缺乏经济上的支撑能力,能够容纳和安插的人口毕竟有限。俞森又接连发布文告,“劝土著之民令其收养”,“劝谕本地居民加意矜恤”,动员社会力量尽力安置流民。他呼吁说:“以秦民来楚,即为吾民,不可异视,楚民家稍温饱果有余粮可至麦熟者,量力收留,令其佣工耕种,挑水担柴。”同时他还出台政策,鼓励土著居民招募流民开荒垦植。凡开垦的荒地,由官府颁发印照,准许成为开垦者的私有产业。
为了恢复社会生活的正常化,当日寸无论官府还是流民和土著民,都做出了很大努力。尽管流入郧襄地区的饥民前后超过一万人,但最终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伴随着流民潮渐渐消退,一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俞森个人的努力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利用行政资源的同日寸,他动员起社会力量,使对流民的安抚转化成一种共同的公益行动。在没有报纸、广播等近现代媒介手段的情况下,俞森还充分发挥了文告的效用,让政府的告示成为宣传施政理念、稳定民众情绪的有效工具。
对于流民这样事关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手握行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具有重要作用。问题如何解决,效果如何,都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施政理念和施政能力。乾隆四年(1739年),地处渭水中游的宝鸡县同样遭遇了一场流民危机。
宝鸡为秦、陇、川三省的交通孔道,而毗邻的甘肃土地瘠薄,一遇灾荒绝收,便有灾民逃难而来,但这年年底涌入宝鸡的流民潮空前汹涌。此时,宝鸡县知县乔光烈刚到任不久。
面对蜂拥而至的灾民,乔知县一方面设粥厂煮粥赈济,一方面将一些年轻体壮的流民遣送回原籍。然而,到翌年农历五月,滞留在宝鸡的流民仍有200多人,这些人要么患病在身,要么是“老幼妇女”。县府当局将滞留灾民安置在县城东城外的一处祠堂里,每日供给米粮、柴薪,同时提供洗沐设施,“使除濯秽垢”,甚至还提供了医疗救治,“日召医二人及治疮疡者予诊视药食”。
眼看着麦子即将黄熟,滞留的灾民也“困者渐娃,瘠者渐起”,大都康复,便纷纷思乡愿返。于是县府为他们分发口粮,遣送回乡。结果到了仲夏,“流入宝鸡、留止半岁有余”的流民,“计且尽去,县境无事”。乔知县以积极有效的救济,成功地抚慰了流民,化解了这场危机。至于整个救济的费用,一些出自地方财政,一些则由乔知县和属吏们自掏腰包。这让乔知县的上司川陕总督也感到过意不去,允诺拨给适当的资助,免得下属牺牲了全部的薪水。
俗话说,“王法难犯,饥饿难当”,流民遍地,势必地方不靖。应该说,无论康熙朝襄阳的俞森,还是乾隆朝宝鸡的乔光烈,作为守牧一方的地方官员,对于流民危机的化解都是相当出色的。这除了政治才干,显然更取决于他们那种“视民如伤”的民本思想和施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