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散文

韵味散文篇一:第15讲散文:赏析文章精彩语句

散文阅读(三):语言的赏析

教学目标 :

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一、考点导入

命题者的首选材料: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 题型特点:变化不大,难度较大。

解题情况:得分率普遍较低。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的走进了散文。

二、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

——余光中《沙田山居》(选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

——余光中《沙田山居》(选段)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

三、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1.动人的抒情韵味情感真挚深厚,动人心魄

2.深邃的哲理意蕴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3.优美精当的词语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巧妙精彩的修辞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义。

1

四、具体分析

1.从修辞角度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常见的修辞有那些,并且说出它们的作用。

2.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

常见答题形式:

①“_______”一词(等词), 写出了___________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②“_________”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分析】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在这特定的环境下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A.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社会环境

常见答题形式:

A.运用_______描写,描绘出了人物_______的形象。

B.运用_______描写,渲染了________的氛围,烘托了的心情。

例如:⑴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

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

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

【分析】

肖像描写,描绘出了杨二嫂老、丑、站姿不雅这样一个尖酸刻薄的妇人形象,把人物刻画得很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她的同情、鄙视。

⑵拿着沾着污迹的卷子,我无奈地走出了校门。夕阳无力地沉了下去,黑暗在一时间漫布了天空。一阵狂风刮过,路旁的树枝“啪啪”作响,继而被暴风卷走。枯

黄的落叶,在树枝上做着最后的挣扎,尽管那样猛烈,但是被树枝无情地抛掉,

砸落在地上。月亮好不容易从阴暗的云里冲出来,但却又立刻被云缠住。

2

【分析】

环境描写,也称景物描写,渲染出萧索、晦暗的气氛,烘托出“我”因考试不理想而沮丧失落的心情。

4.从描写角度的方式

常见答题形式:从_______的角度,写出了________的特点,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感情。

例: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分析】

此段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抓住了百草园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百草园充满了生机,且趣味盎然。抒发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⑵“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

【分析】

从触觉和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的风描写得形象至极,写出了春风柔和、清新的特点,更具感染力,抒发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五、关于语言组织

2003年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对于这个题目,同学中有这样两种回答,你们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过于概括,不够具体。)

学生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

点。(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

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要做到:

明确品味的角度

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出特定的手法及其作用

六、本讲知识点总结

㈠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3

㈡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1.动人的抒情韵味

2.深邃的哲理意蕴

3.优美精当的词语

4.巧妙精彩的修辞

㈢具体分析

1.从修辞角度

2.从用词的角度。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从描写角度的方式

七、写作之日积月累——《爱的教育》

初 雪

利华利街的散步,暂时不必再想,现在,我们美丽的朋友来了——初雪下来了!昨天傍晚已大片飞舞,今晨积得遍地皆白。雪花在学校的玻璃窗上,片片地打着,窗框周围也积了起来,看了真有趣,连先生也搓着手向外观看。一想起做雪人呀,摘檐冰呀,晚上烧红了炉子围着谈有趣的故事呀,大家都无心上课。只有斯带地热心在对付功课,毫不管下雪的事。

放了课回去的时候,大家多高兴啊!都大声狂叫,跳着走,或是用手抓雪,或是在雪中跑来跑去。来接小孩的父兄们拿着的伞上也完全白了,警察的帽上也白了,我们的书袋,一不顾着转瞬也白了。大家都喜得像发狂。水没有笑脸的铁匠店里的儿子拨来可西今天也笑了;从马车下救出了小孩的洛佩谛也拄了拐杖跳着;还未曾手触着过雪的格拉勒利亚少年把雪围拢了,像吃桃子样地吃着;卖菜人家的儿子克洛西把雪装在书袋里。最可笑的是“小石匠”,我父亲叫他明天来玩,他口里正满含着雪,欲吐不得,欲咽不能,眼看着我父亲的脸。大家见了都笑了起来。

女先生们都跑了出来,也好像很高兴。我二年级时的可怜的病弱的先生,也咳嗽着在雪中跑来了。女学生们“呀呀”地从门壁的学校涌出来,在铺着毛毡似的雪地上跳跃回旋。先生们都大了声叫着说:“快回去,快回去!”他们看了在雪中狂喜的小孩们,也是笑着。

安利柯啊!你因为冬天来了而快乐,但你不要忘记,世间有许多元衣无履,无火暖身的小孩啊!因为要想教室暖些,有的小孩用进出血长着冻疮的手,拿着许多薪炭到远远的学校里。在世界上,全被埋在雪中的学校也很多。在那种地方,小孩都牙根震抖着,看着不断下降的雪,怀着恐怖。雪积得多了,从山上崩下来,连房屋也会被压没的。你们因为冬天来了欢喜,但不要忘了冬天一到世间,就有许多要冻死的人啊!

4

韵味散文篇二:美文悦读(27):名家谈读书:读书的韵味

美文悦读(27):名家谈读书:读书的韵味 美文悦读(27):名家谈读书:读书的韵味

读书图

有关读书的事情,经常有人发表相关的看法和观点。这里选择其中的三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价值、如何读书等问题,想来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1.谈读书

周国平

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有两种人不可读太多的书:天才和白痴。天才读太多的书,就会占去创造的工夫,甚至窒息创造的活力,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白痴读书愈多愈糊涂,愈发不可救药。

天才和白痴都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尽管原因不同。倒是对于处在两极之间的普通人,知识较为有用,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可以发展实际的才能。所谓“貂不足,狗尾续”,而貂已足和没有貂者是用不着续狗尾的。

要读好书,一定要避免读坏书。所谓坏书,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读坏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失莫大。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因此,大体而论,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撼效果了。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2.读成勇士

莫小米

你为什么读书?我在朋友圈里发问,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前程,为了优雅,为好心情,为精神高潮,可治疗失眠,可排遣孤独,是内心需要,是一种习惯,在书里另外活一次,在书里遇见有趣的人和事??我这样发问,是因为我遇见了一位88岁长者,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有人问他为什么读书,他的回答令我叹服:“读书让人成为勇士。”

“文革”时要他交代已故父亲“反动文人”罪行,他带上鲁迅的书,去问造反派头头:“鲁迅是反动还是革命的?”头头说当然是革命的。他又问那对鲁迅有帮助的是什么人?头头说当然也是革命的。他就翻开鲁迅的书给他们看,鲁迅说他读了蒋瑞藻的书“颇获裨助”,造反派头头哑口无言。蒋瑞藻正是他父亲,他名叫蒋逸人。在人人不敢多言逆来顺受的年代,他敢与造反派叫阵,真像一个勇士。

北宋初年一次农民起义的地点,历史书上如此认定,史学家前辈亦如此认定,而蒋逸人在读史过程中发现有误,拿出凿凿依据,后来整个史学界都改正了,书上说“据蒋逸人先生考订??”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其时不到三十岁的小蒋,竟敢挑战权威,真像一个勇士。 后来他成了右派,这样的胆识和性格,不成右派才奇怪。好在他学土木建筑时,跟工人学过木工、泥工、油漆工、混凝土工、钢筋工??到农村当了工匠队头头。公社组织政治学习,有个小组都是中学教师,领导指派小蒋当组长。教师们说,怎么叫一个工头来领导我们学习?结果小蒋从资本论谈起,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教师们佩服之至。他不怕命运多舛,真是个勇士。

自古中国,有人读书读成书呆子,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读死书。读活了书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啥都有。

也没错,读书首先与生存有关。

而读书让人成为勇士,与真理有关。瞬间脑海掠过很多令人尊敬的名字,不必列举,你也想得起来。

3.遭遇书房

包光潜

说中国人不喜欢读书,那是偏激的;说中国人喜欢读书,也有失偏颇,只不过书籍对有些人来说,是晋升的垫脚石。这种人读书的目的是功利性的,甚至是狭隘的;读的大部分书也只对晋升有利,于心灵无补。

我看过许多人的书房,有穷人的,也有富人的;有百姓的,也有官员的。面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房,我时常感慨良多。挑选三个例子一说,你就大概知道目前国人读书的现状了。

先说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诗人的书房。他写了一辈子,读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虽然只写诗,但他读书却很广泛,除了中外诗歌,还涉猎历史、文学等许多领域。他的书籍都摆在那些早已斑驳的木架子上,黯然失色,像他的人一样。他每天静坐书房,勤奋阅读,然后下楼逛街,手中不离一个20多年前的半导体收音机。看到他,我很辛酸,恨不得替他一把火烧了书房!

再说一个中学同学的书房。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也是一个读书人。遇到我或相知者,总是谈一些读书的体会,而且将他的读后感一直渗透到你的思想里,才肯罢休。那时的我们虽然物质上不富裕,精神上却很富有,前面总有亮光照耀着,心里总有那么一股子冲劲儿。他偶然得到一次升迁的机会——上司生病住院,他代理工作。代着理着,他便尝到了做领导的甜头,然后官越做越大,房子越换越大,书房越来越大,书也越来越多。置身于他的书房,仿佛进入小型图书馆,包罗万象。那些伟大的理论书籍,摆得整整齐齐,令人望而生畏。有一次,我在报纸上读到他给一位教授朋友写的书评文章,感觉很好,便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绝无拍马屁的意思)。接了电话,他也不躲闪,直截了当地说:“那是我秘书写的。”我顿时哑口无言。

最后说一个小领导的书房。他理科出身,脑子活,读得最多的书就是教科书,但拥有的书籍却了不得,光他的办公室里就有近千册之多。同上面那位老兄一样,他书橱里的理论书籍和名人大典等,琳琅满目,永远保持着光鲜。而不同之处是,他喜欢在书橱前面摆造型,譬如拍照、摄像、上电视等,总能够看到他身后满堵墙的大书橱和满书橱的书籍。最近他换了单位,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将他办公室里的一些烟酒取回家。我一进门就听一个年轻人问:“这些书还要不?”他说:“算了,那边有。”看到踌躇满志的他和遍地狼藉的书,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忽然想起丰子恺先生的一首题画诗:“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曾经的读书人,如今显达了,藏书越来越多,读书却越来越少。弄那么多书籍做摆

设,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文化风景”罢了。他们心里还是自卑的,生怕人家说他没文化——被人骂没文化,那是最大的耻辱。所以,他们硬要装出一副斯文、有文化的样子。 我以为,读书应该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保持良好的阅读口味和品位,保持清醒的思维与思想,必然受益无穷。做人,为官,都一样。

韵味散文篇三:披文入情 领略韵味

披文入情 领略韵味

---浅谈初中咏物抒怀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揣摩大师们以言达意的过程,丰富知识内涵,拓展阅读视角,提升审美鉴赏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理解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通过反复的品读,感受、揣摩和体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怀,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呢?下面以苏教版八下第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为例,谈一些教学策略:

一、品读文眼,理清思路

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些题目的内涵往往比较丰富,显得尤为重要。咏物抒怀类散文的题目也不例外,往往以某一物为题,如《海燕》、《石榴》、《紫藤萝瀑布》,但不会就物写物,而会借用具体形象地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情感。其行文思路一般是由物及人,由此物写彼情(理)。还有的题目中就直接能体现作者要借物寄寓某种情感或哲理。如《白杨礼赞》中的“礼赞”意为“怀着敬意的赞扬”。为何对白杨树怀有敬意,要极力讴歌?其背后肯定有其要讴歌的原因以及引申到要讴歌的像白杨树那样的人。又如《马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很显然,韩愈要借马来阐述道理的。“马”是表象,“理”才是实质。

“题好一半文”,散文的题目其实有着多种作用,如是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含义,点明题旨,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分析、推敲、理解,理清全文的结构思路,并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真正读懂作者想要表达(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韵味散文)的意蕴。

二、揣摩物象,整体把握

咏物抒怀类散文的写作思路是由物及人,先要有对物的具体描绘。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有对物外在特征的描摹,又逐步赋予其内在品质,然后借助联想,作者将某种情感或精神寄寓其中,赋予事物于新的价值和生命。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寓意、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

例如郭沫若的《石榴》中一开始就直抒石榴树是“最可爱”。接着作者具体描摹其外形特征。其枝干“奇崛而不枯瘠”,其叶片“清新而不柔媚”外

形中有其内含品质的流露。其花“单瓣的陆离”、“ 双瓣的华贵”是对形态色泽的刻画,“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 “希腊式的安普剌”、“ 中国式的金罍”、“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作者形象地比喻既生动写出了石榴成长演变的过程,又赋予石榴一种艺术的神韵,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出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

“夏季的心脏”更是给予石榴内在品质——具有火一般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石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寄托了作者的希冀与理想。

当然,在教学中,每个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物象”可谓是五花八门,教师要“呵护”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允许他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角度、多元化地解读文章,创造出更为深广的“神”采。

三、抓住要句,体味主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家总会将深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隐藏于语句之中。我们只有深刻领悟,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才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咏物抒怀类散文中往往就有直抒胸臆、揭示主旨的语句,这些标志性的“要句”往往是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后面出现,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和段落,反复地体会,深入地理解,才能更深刻,更透彻地体会作者抒怀的真正用意。

例如《白杨礼赞》中:“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四个“难道”、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句,逐层加深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正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

再如《紫藤萝瀑布》中前文极力渲染紫藤萝花的繁茂、旺盛的生命力,

第10段写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由花和人的际遇产生的联想,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哲理。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由此可见,“一字一句总关情”,散文教学中只有做到“字会、句会、意会,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情会、理会、神会”。

四、关注背景,意蕴深长

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了解散文家们所处的时代、个人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创作动机等,都是理解文章强有力的支撑和“拐点”,方可参透深微之妙处。

如《海燕》创作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高尔基在彼得堡参加了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还参加了学生的示威游行。他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斗争形势,写了这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是它的末尾一章。文中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阳光象征光明的未来。通过描写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与狂风乌云战斗的雄姿,抒发了对革命先驱者的赞美之情。此文一发表在俄国产生巨大反响,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列宁也曾在自己的演说和著作中引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篇文学作品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上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茅盾曾在给柳尚彭的信中谈到《白杨礼赞》的创作背景。“《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这期间,茅盾在延安生活了5个月,他耳闻目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回到重庆,他满腔热情要把这一感受倾吐给国统区的人民,于是挑选了白杨树为描写中心,以它“枝叶一律向上的傲然挺立的姿态”赋予其人的性格和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争上游,歌颂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于存亡关头的西北抗日军民。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善于“知人论世”,体悟作者创作的生活环境和其想要反映的思想,但不可牵强附会,不能任何咏物类文章都这样去生搬硬套。

五、体悟散笔,形神兼聚

在咏物类散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明明题目为此物,可文中还会写道其它的事物,个别段落的似慢放实巧纵,通篇布局严收紧拢,主线分明,形散神聚。铺垫、对比、烘托则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例如《白杨礼赞》中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然而第2段却撇开白杨,大段的笔墨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再如《紫藤萝瀑布》中先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紫藤萝瀑布的盛况,然而第8段却插入了十年前的紫藤萝,而且花朵是“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这是否是游离了中心呢?

其实不然。《白杨礼赞》的开头直接点出礼赞对象,却又轻宕一笔,引领读者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上漫游,而又写稍觉单调的感受,然后才让白杨树出场。这不是远离主旨,而是为了展现白杨树不同寻常的生长环境,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了铺垫和蓄势,更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突出“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紫藤萝瀑布》中把眼前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的紫藤萝瀑布和十年前家门外那“胆颤心惊、察言观色”的紫藤萝对比,突出了花的命运与时代、与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息息相关,引起了作者对人生的重新定位和思考。

因此,作家们的这些“放”实是更为巧妙的“收”,这恰恰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魅力所在。不过,教无定法,一切皆应以文本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才能领略到真正的散文之“大美”。

( 作者:陈春娟 发表于2011.12的《语文教学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