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做新媒体的感觉】

  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扩展。目前,全国共有84万余个网站、1000余种网络报纸、2万余种网络期刊、300余种手机报刊。新媒体从业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约300万网络编辑,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采编人数。另一方面,各种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新媒体的采编和运营中。
  对传统媒体来说,有效运用新媒体已不仅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扩大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战略选择。
  新媒体在思维方式、新闻操作手法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究竟有哪些不同?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从一个传统媒体人到新媒体从业者要经历哪些转变?新媒体采编队伍人员构成怎样?做新媒体的感觉与传统媒体有哪些差异?传统媒体人员怎样成功转型?这组文章试图回答一些大家共有的疑问。
  
  
  突破瓶颈:在新媒体采编实践中感悟
  
  加入网络媒体要做好什么准备?首先需认识陈彤在“新浪之道”里提出的准确、快速和海量。
  严格来说,在新闻理念上,互联网新闻选择的标准,与传统媒体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由于互联网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优势,新闻的定义,已经由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和最新披露的事实,加上了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实。
  不过,太强的时效性,结合互联网新闻人力投入不足的现状,必然会带来“粗”的问题。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目前读者上网主要以获取基础性资讯为主,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资讯,并进行跨地域传播,是目前互联网新闻存在的最大价值。
  随着互联网新闻的发展,各网站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制作真正的、全新形式的深度报道,不会是太远的事情。
  在一些场合,多次有人问到,传统媒体如何学习互联网新闻的特性?我回答,首先是更贴近读者。而时效性和海量信息,都是技术带给互联网的无法复制的优势。传统媒体要做的,恰恰是在互联网还做不好的地方下功夫,比如提供更深入更丰富的有效信息,强调新闻的公信力和采访量,提高写作水平和图片版式的精美程度,以提高阅读快感来抵消互联网的速度和海量冲击。如果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还只能像目前甚至过去的互联网新闻一样提供一些粗糙简单的消息,那恐怕真将走入困境了。
  
  突破对技术的畏惧
  
  在对操作者的素质和技巧要求上,互联网新闻与传统媒体要求有很大差别。
  了解一定的技术,成了互联网编辑必备的素质,这些技术,大到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小到一个专题制作必需的网页制作语言。
  对技术的抵触和畏惧,是传统媒体编辑转向互联网时普遍遇到的问题。一个从前的同事,已经成为一家网站当家人,他是一个出色的采编人员,但是感觉做网站很痛苦,原因是自己甚至很难写出一份合格的技术需求文档。而另外一位做报纸网站的同事,也在为如何建立论坛、跟贴这些门户网站等早已不是问题的问题而头痛。
  所以如果岗位是管理者,互联网技术趋势与应用,就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虽然不需要了解每行程序如何写,但是对技术能作些什么,应该有大致了解,不然,无论是业务方向还是人事管理,都无法真正进行。
  互联网新闻的一线编辑,将直接面对网页制作语言等工具。虽然从长远来看,互联网新闻的发布,会实现所见即所得,编辑发布新闻时,不再需要直接与代码打交道,但是如果不了解代码,没有一定网页制作能力,会非常被动。
  试想,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个网站的新闻编辑,可能需要在十分钟内建立专题,这可借助模板很快完成,但随着大量资讯涌来,就需要在专题中加入各种新的元素。如果对网页制作一无所知,不要说加入新元素,就是修改模板,也有可能出现错误。
  一位从传统媒体转行来的编辑,在我的部门工作了半年之久,虽然新闻业务相当出色,却始终对专题制作这一关深感痛苦,因为如果他值班时发生了大新闻,他就只能指望别的编辑来帮忙,或眼睁睁看着对手在专题上领先,那种感觉,无异于上阵被人缴了枪。
  掌握互动与多媒体
  除了技术以外,互动与多媒体,也是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不熟悉的两种手段。虽然现在互联网圈子里,所谓编辑产生内容的web1.0和用户产生内容的web2.0各自的拥戴者,经常以对立者的姿态出现。但从实际的互联网应用来看,这二者根本无法完全分开。
  新闻采写,讲究公正与客观,把握不好,会流于生硬与枯燥,而博客强调个人写作和亲身体验,虽然往往有失偏颇,却可以给读者更丰富和更生动的信息,应该很好结合。
  以轰动一时的富士康状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案为例,各大门户网站在这一新闻上的争抢点无非二条,一是各方当事人的博客,二是业内各方的评论。前者通过当事人的博客自述来实现,后者多半是通过连线等手段,让专家和权威人士发表看法。两者缺一不可。
  新闻强调公信力,所以编辑的选择推荐是首要的,但是如果用好web2.0的手段,会给新闻增添很多色彩。2006年搜狐新闻直播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回答网民提问,事后在专题中专门集纳了很多中国网民在跟贴中希望向普京提出的问题,既有表达中俄友好愿望的祝福,也有妙趣横生的怪论,给生硬的消息增添了很多可读性。
  2006年初的河北文安地震,北京有震感,在各大网站发布这条消息后,大量北京居民上网叙述自己的地震体验,这些在几分钟内涌现出来的大量贴文,基本上已经勾画出北京各处的震感,这在传统媒体也是不可想象的。
  多媒体或说全媒体报道也不能不提。互联网新闻恐怕是第一个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结合起来的媒体,在过去一年的新闻竞争中,我们已经看到,在报道重大突发新闻时,各大网站的报道已经是声光色俱全,从视频到动画演示,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新元素的加入,极大丰富了新闻包装手段,可以想见,以后互联网的编辑,就不能只像报纸编辑熟悉文字和图片,也不能像电视编辑一样熟悉音像,而要样样兼通,尤其是那些负有指挥策划之责的干部。
  总的来说,一个希望成功转型到互联网新媒体的传统采编人员,最难面对的就是技术关,突破了这一关,其他并非难事。
  
  (作者简介:陈峰,男,搜狐新闻中心副总监,新闻频道主编。曾任《新京报》时事新闻部主编,2006年1月加盟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