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部地区招商引资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2018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摘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快速变化,对中部地区招商引资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近期国际金融环境、汇率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对中部地区招商引资产生的影响,并对招商引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部地区 招商引资 宏观经济
  
  中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通过扩大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是必然选择。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变化影响中部地区招商引资,简单来说,中国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形势能够激励投资者的投资冲动,有助于招商引资。但是现实中,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复杂的,对于不同地区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
  
  一、国际金融环境方面
  
  1、美国次级债导致的金融危机
  美国次级债导致的金融危机爆发,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这场危机造成全球性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从这点上来看,短期将造成中国吸引外资的下降。但是长远来看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降息等措施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由于中美利率倒挂,投机资本涌入中国。就是说,如果不发生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从发达国家到中国的资本转移趋势不会改变。
  2、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
  根据毕马威日前发布的2008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企业经营成本竞争力排名,受美元持续贬值影响,美国企业成本竞争力大幅提升,从前一次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美国企业成本竞争力提升,一方面可以吸引资金流入美国。另一方面,美国企业也可以争回一部分市场,改善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2560亿美元。相对应的,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竞争优势亦减弱,部分出口企业已经承受很大压力,这是中国决心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贸易失衡、经济失衡的代价。幸好人民币升值也能有助解决中国经济过热问题,包括抑制输入性通胀,减低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的预期?,减少游资涌入中国带来资产价格上升、流动性过剩等压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增速降低,防止经济过热的宏观经济目标已经调整为保证发展的目标;美元小幅反弹,相对人民币小幅升值,但是长期来看,人民币还是升值趋势明显。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存在稳定的升值预期,这对外资引进将产生正面影响。
  
  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缩小省际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中国中部地区来说,现在和东部沿海地区有区域差别性税收优惠政策有以下两条:《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可享受减免进口设备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购买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等有关优惠政策;2007年5月11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实施《关于印发的通知》,在中部地区26个工业基地城市的相关产业购买固定资产等相关支出进项税额可抵扣企业新增增值税。尤其是后者,意味着对相关产业新设立企业来说,项目投产几年内增值税都得到抵免,大大降低项目前期的投资风险。这个政策含金量足,将对中部地区针对相关产业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2008年年初中央政府提出要把防过热、防通胀当做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所谓“双防”目标。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趋严。国务院8月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提交的报告《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下半年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胀放在突出位置。在这样的宏观调控目标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整体对于中部的投资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由于宏观调控进一步促使沿海地区产业税收、人力资源、土地、能源等综合成本上涨,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快,对中部地区招商引资呈现有利的一面。
  1、宏观调控的财税政策
  长期以来,为了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我国将优惠政策作为吸引外资和鼓励出口的重要手段。现在财税政策调控的主要结果是减少了吸引外资的政策。
  (1)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两税合一”。
  2007年3月份,第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案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待遇,实行25%的所得税税率,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名义税率由33%降低到25%,但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外资企业享受24%和15%两档优惠税率,以及“两免三减半”(从赢利年度起,第一年到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到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统一所得税后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赋会略有提高,而内资企业税赋降低。外资新批生产型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的盛宴结束了。
  (2)出口退税调整。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取消了553项高能耗、高物耗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有10种由出口退税改为免税。这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收益,影响出口导向型的新增投资,尤其是加工贸易产业。
  2、宏观调控的要素供给政策
  (1)紧缩货币政策。
  2007年央行五次调高利率,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特别国债回收流动性,堪称紧缩创纪录。2008年截至6月又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在2007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将对货币政策的态度由谨慎转为从紧。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3月两会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紧缩。同时外汇流入管制力度空前,任何外汇进来都要严格检查是否“热钱”,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紧缩货币政策明显降低新增投资增速。在宏观调控目标调整的背景下,2008年8月初,货币政策微调,央行允许全国性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分别调增信贷额度5%和10%,并明确将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08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2)土地调控政策。
  2004年,国家对省以下土地实行垂直管理,将省以下的土地审批权限、国土部门的人事权限统一集中到省级国土部门;2006年7月13日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对各地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标志着中央土地垂直管理体系正式建立。2006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着重针对地方政府在违规用地方面缺位、土地出让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并要求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国家将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定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不得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该通知还规定,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逐年由中央政府下达到省政府,省政府再下达到市政府,市政府下达到县区。2006年12月27日,《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发布实施,对全国工业用地实行分级管理,确定最低出让价。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发布实施,外资企业不再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上政策都增加了建设项目的土地成本和行政审批时间,外资企业增加了土地税收负担。
  (3)劳动力政策。
  2007年6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健全了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和落实了最低工资的指导制度。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这些法律和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用工的门槛,提高了劳动力这一要素的成本。
  3、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1)项目行政审批趋严。
  凡是涉及到需要到国家部委审批的大项目,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新修订的《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4月,商务部等4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问题的执行意见》,对外资登记文件和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客观上给外资企业的设立、审批、登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项目推进被大大延时。不仅如此,为了限制外资热钱进入房地产业,单独对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作了特殊规定。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建住房[2006]171号),对外资房地产企业的设立和管理提出资本金比例、结汇、土地取得等作了严格规定。2007年5月23日,商务部和外汇管理局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让新批外资房地产公司基本失去可操作性。同时,所有由地方部门审批的外资房地产公司必须上报商务部备案。2007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指出,我国将继续限制外商投资于高档宾馆、别墅、写字楼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经营,外商投资土地成片开发则必须与内资企业合资、合作。《目录》还指出,新增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的限制,同时,将“普通住宅用地开发建设”鼓励投资类别中删除。
  (2)环保审批趋严。
  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制度早已有之。
  2006年7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组建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5个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和上海、广东、四川、北方、东北、西北6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共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直接由国家环保部门垂直管理。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把信贷手段与环保行政手段组合使用,也说明宏观调控的一个方向就是组合政策。2008年两会上形成决议为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强势。
  (3)行政检查。
  垂直管理的土地部门和环境保护执法监督部门,近期经常性启动自上而下的土地和环保大检查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四、中部地区招商引资对策简议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变化,中部地区招商引资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关注宏观经济,做好产业规划,有目的地引进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和有产业配套功能的中小型企业。二是战略上与沿海地区错位发展,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与沿海地区政策落差招商。三是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招商选资,从招商环节形成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倒逼机制。四是优化软硬件投资环境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五是加快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建设,将懂经济懂政策的人才充实进来,做好项目策划、评估和服务工作。
  (作者单位: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