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人风骨 [小议民国报人的风骨与担当]

  【摘要】民国时期我国新闻界涌现出很多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名记者和报人,比如梁启超、章太炎、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张季鸾、王芸生等,他们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风云际会的年代,博学多才,有着迥然不同的胸襟和气度,或狷或狂,或儒或雅,有着“真名士自风流”的风骨。他们秉笔直书,抨击丑恶,常有惊世骇俗的作为,面对强权暴力往往傲骨铮铮,不惜用生命来捍卫真理。有的甚至还献出自己的生命,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
  【关键词】民国报人风骨
  
  如果要问中国新闻界最繁荣的年代是哪个时期,那么答案毫无疑问是民国时代。民国时代,中国风云激荡,战乱纷争,植根于这样土壤的报纸,生命力都较短暂。然而,即使在这此起彼落、瞬息万变的“短暂”里,也出现一些才识过人、品格高尚、无愧于“报人”称号的先贤们。在民国那个异度动乱的年代里,他们用他们的笔,唱响了属于他们那一代的时代强音。那是一个大师云集、群星璀璨的年代,于是乎,好像一夜之间,人人都开始谈论黄远生、邵飘萍、曹聚仁了,当著名报人们开始纷纷蜕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身上蕴含着一种力量。而属于那个报人的所谓风骨和操守,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五点:
  一曰新锐
  民国,那是一个纸质印刷型媒体称雄的时代,社会上缺的不是新闻,不是资讯,更不是知识,而是传播它们的载体――报纸,以及解读社会新闻、批评世界资讯和鉴识人类真知的“言论”――一种高于凡夫、超于俗子的明白晓畅的“见识”。
  于是,你看到包括《大公报》、《京报》、《申报》在内的很多报刊都有自己的抱负和使命,聘请的主笔多是有才华有激情的资深学者,而社长编辑多为社会名流,他们代表民意,以监督政府为天职。他们或超然党派,或反映民意,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主张和宗旨,而这种主张和宗旨往往是为政府和旧官僚所不容的,虽经挫折但他们仍然矢志不移。往往他们的新闻也是那个时代具有爆炸性的,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其中比较出格的要
  
  数张季鸾和邵飘萍。
  
  1、“以文论政”、“四不”先生――张季鸾
  张季鸾“四不方针”的提出标志着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成熟,“四不方针”强调报纸的独立地位和客观公正原则。这是张季鸾对中国传统新闻思想的一个突破。而“以文论政”则是作为“四不”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集中体现了张季鸾的“言论报国”、“新闻报国”思想,反映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进步意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张季鸾在民国初期的一些新锐之举却不为人所知。这位报人,1913年创立《民立报》,因消息灵通,言论犀利,备受各方瞩目。6月,因披露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内幕,震动全国,当晚被投入狱。
  2、“铁肩辣手”之邵飘萍
  民国时的北京新闻界几乎是在北洋军阀的屠刀下生活;北京大官厌见记者,不愿透露人民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新闻,邵飘萍却凭其大智大慧,甚至以隐性采访的手段抓到独家新闻,及时向读者披露真相。1916年,邵飘萍自创《京报》,提出独特的办报宗旨“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本报之所作为也”,并奋力突破新闻的一个禁区,将内阁会议内容公之于众,官方欲阻止,但在邵飘萍力争下,阁议秘密得以公开。
  二曰狂狷
  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用在民国那些报人身上确实显得十分贴切。民国时期报人的傲更多的是不畏强权,对权贵黑暗势力的蔑视,是一种高傲的风骨,有着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而更多的是生逢乱世要保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拘谨。狂狷二字用在章太炎和林白水两人身上尤为贴切。
  1、有个“神经病”叫章太炎
  章太炎一生都在“独立特行”,赚得名号无数,“近代民族主义伟人”、“国学界之泰斗”、“反动分子”、“神经病”、“章疯子”。其中伴随他一生最久的就是“神经病”和“章疯子”这两个大号!而章太炎也确实对得起这些“馈赠”过来的称号,做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
  民国三年,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在龙泉寺,悲愤已极,常书“袁世凯”三字并以掌击之,也曾写“死耳”二字赠人。其五月二十三日家书,满纸牢愁,不堪卒读。中有句云:吾死以后,中华文化亦亡矣!民国四年,他写“明年祖龙死”五字,翌年袁世凯果然暴毙,章始得自由。
  2、嬉笑怒骂之林白水
  如果说章太炎的狂有点倚老卖老,是穷酸腐的话,那么林白水的狂完全是出于本性的嬉笑怒骂式的恃才傲物。
  林白水在段祺瑞执政时,主理了皖系的机关报《公言报》,虽然为皖系军阀做事,也从政客手里拿钱,但林白水骂起人来却毫不留情。其主持的《公言报》第一个揭露的就是皖系议员陈锦涛贿赂议员事件。不久又揭露了段祺瑞结拜兄弟徐世英于津浦车案中舞弊一事,段祺瑞被弄的十分被动。林白水为此曾不无得意地说:“《公言报》出版一年内颠覆三阁员,举发二脏案,一时有刽子手之称,可谓甚矣。
  三曰坚韧
  黄远生在《忏悔录》中提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可见做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是很辛苦的,这就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尤其是在民国那样动乱的年代里,要写出好新闻更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并保持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方面最杰出的例子是范长江。
  
  行万里路之典范――范长江
  
  范长江说:“抱负,这也就是理想,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而不避艰险的工作。”他主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本人也是这方面的实践者。
  为了采访需要,范长江在1935到1938三年多的时间里,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穿过莽莽的原始森林,夜行于高山古林乱石小道之中,路过野猪和虎豹出没之地,身披棉衣,手提枪支,耳畔呜呜风鸣;他翻越高山,几乎不能呼吸,穿越沙漠,行程五千里,几至奇渴迷亡而死;他与特务侦探斗智,同土匪、强盗周旋…终于以惊人的毅力,高超的采写艺术,克服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迅速及时地写出了多达70万字的通讯。正是由于他的这些非凡之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以后收集在《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等集子中的非凡之作,才使得他轰动了当时的新闻界,吸引了广大读者,登上了名记者的宝座。
  
  四曰大义
  
  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至今读来感觉很豪迈,商周时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民国时有朱自清拒领救济粮而亡。而这类故事在民国报人里面太普遍了。
  1、誓不投降之王芸生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要求在租界出版的《大公报》送检,《大公报》拒绝,于限期内前一天,断然停刊,在停刊号上,王芸生撰写《不投降论》:“我们是报人,生平身怀文章报国之志……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唯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真是力重千钧的三个字啊,这三个字写出了民国报人的风骨和气魄,这是代表四万万同胞不屈的灵魂的三个字啊。
  2、为“人格”“报格”而牺牲之史量才
  我们清晰地记得1934年11月16日午后那声清脆的枪声,一颗罪恶的子弹射出后,一位时代巨人倒下了,这个人就是史量才,新闻界领袖级的“民众喉舌”,而他的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宁愿以直言开罪于人,决不愿谄谀人而乱是非”的那种大义。
  史量才接受某国民党政府要人的邀请,参加盛宴。席间,此要人故意宣传蒋介石的军威,称有雄兵千万,足以安内攘外。史量才听后,很不以为然,当着众人的面嘲弄道:“我没有雄兵千万,但约莫估计,总有数千万读者拥护!”
  
  五曰凛然
  
  民国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坐过牢的主编不是好主编,没有关过门的报馆不是好报馆。实际上,就象开封《民立报》编辑敖瘦蝉悼宋挽联所言:“目中竟无拿破仑,宜公先死;地下若逢张振武,说我就来”,民国的那些报人时刻都有赴死的准备。中国报业从起诞生之日起就颇有刚烈士风。这方面最著名的还是当属邵飘萍和章太炎。
  1、萍水相逢百日间
  因为直言时弊,邵飘萍被奉系军阀逮捕。临刑前,邵飘萍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仰天大笑数声,从容就义;或曰,监刑官“令邵氏跪地,邵氏初不肯跪,并昂首向天哈哈狂笑两三声,旋被二兵按于地……”;或曰,他临刑前只是微微一笑,意态平静。
  连死都这么从容,难怪孙科在《飘萍先生传》里面大加溢美: “革命以来烈日志之士慷慨就义,绝头殉身者不可胜数,面其从容而坚定者莫邵君飘萍。若晚清至今三十余年,新闻事业飚起,议论政事,评劾要津者亦不可胜数,而其明察事例中肯亦莫邵君飘萍”。
  2、风吹枷锁满城香
  上个世纪初的某个夏天,巡捕们押着一个长发披肩的中年男子、一个穿着西装的少年男子以及几名华服男子经过上海的街头。马车驶过,观者哗然,一时竟有“风吹枷锁满城香,街市争看员外郎”的诗句到处流传。而那些被游街男子则是震惊中外的“苏报案”被拘嫌犯。
  那名中年男子就是36岁的章太炎、少年男子则是18岁的邹容。不幸的是邹容死了,幸运的是章太炎还活着,并且活的很好,出狱后即赢得满堂彩,连面对死都这么诗意,恐怕苏格拉底也会自愧不如。“风吹枷锁满城香”一个要死的人能有雅兴从口中念出这样的诗句,不能说不凛然。
  民国报人,以其个性学识改变了“一为文人,便无足观”的说法,更以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刚烈书写着风骨与担当。
  遥想民国时候,也正是有了这些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报人,中国新闻界才迎来了繁荣时代。
  
  参考文献
  ①谭云明:《二十世界影响中国的媒体》[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②徐百柯:《民国那些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