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也患有一种“狂热病”的话,那么就是“天生购物狂”,每次“病症”一发,恨不得把商场都搬回家,每当我“病症”出现,老公就大喊他不是开银行的! 有的人不能抑制自己购物的冲动和欲望,这种精神状态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1915年前后,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在教科书上描述了这种病症,给它取名为Oniomania(购物狂)。这个词诞生之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购物狂的经典代表人物要算是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了。肯尼迪总统入主白宫的第一年,杰奎琳买衣服的总支出超过了10万美元,第二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2万美元。杰奎琳嫁给希腊船王之后,每月3万美元的生活费经常不够花。她曾经一次买了30多条丝质连衣裙。杰奎琳逛高档专卖店,10分钟内花掉10万美元是家常便饭。在她嫁给船王的7年间,花了4200万美元。船王去世之后,杰奎琳到一家出版社上班,有时一次午餐购物就花掉l万美元,这是她当时一年的收入。
虽然并非人人都因为过度消费而债台高筑、入不敷出,但是人人都买东西。在美国,个人消费开支――这个经济学术语指个人购买商品和服务所花费的金钱,大致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3,如果人人停止购物,那经济真的会崩溃。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总统布什动员美国人用购物来表达爱国之情,“我请你们继续参与美国经济,对美国经济保持信心”。
不过大部分人出门逛街,大概不会想到维持国家经济命脉。我们购物是因为我们总是缺少某些东西:面包、毛毯、梳妆台、手机等等。伦敦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丹尼尔?米勒认为,人,尤其是女人,用购物来表达爱,特别是对家人的爱。
如果你以为人类历史上早期“购物”一直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人们只能去简陋的乡村店铺或者普通的货摊买东西,认为物质主义是现代的产物,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强加给我们的。那么你就大错而特错了。
《天生购物狂――西方购物简史》一书告诉我们,其实人类社会刚有些盈余,人们就有了购买的欲望。只要有钱,有时间,有闲适的心情,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投身到愉快的公共贸易之中。只是规模大小、钱多钱少和交易的流程不同而已。现代的商业街宽敞明亮,不过是当年美索不达米亚集市的升级换代罢了。虽然今天的购物环境场地大、光照好,但现代营销人员所谓的零售业戏剧,其实已经上演了几百年了。
正如作者所言,说到购物,现在跟过去一模一样。差别只是“度”的问题。
虽然大笔花钱的冲动在人类身上积淀了几千年,购物却在漫长的时期内没有成为大众的消遣。直到19世纪中叶,工资上涨,工业发达,城市发展,交通便捷,诸多因素相结合,大众才有了支付力来购买许多商品。购物才从有钱人的闲暇变成了中产阶级的狂热追求。
作者告诉我们,疯狂购物的冲动不仅把全世界变成了它的殖民地,品牌名店和店内名品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用品牌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和实力,对戴着劳力士和天美时手表的两个人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穿廉价运动衫和高档皮衣的两个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里。
耶稣早就担心神圣的教堂会被市场挤占,英王詹姆斯一世在17世纪就担心孩子们在市场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尽管人类的贸易史已经有几千年了,但我们对购物有何意义,应当如何还是没有达成共识。我们对购物和消费主义本能的进行口诛笔伐,但是,和杰奎琳夫人一样,人人喜欢展示财物,用衣服和配饰来愉悦自己和他人。
人们就是这样对购物怀着矛盾心理,既沉迷又抗拒。这是因为,购物并没有特定的道德性质。人人都需要买东西。购物很像吃饭。吃饭可以是犒赏自己,也可以是单纯的填饱肚子。吃饭可以为我们补充营养,而如果不节制,也会要人性命。购物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