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一个甲子的政治风云,改变不了同根亦同源的文脉。10月7日,两岸故宫首次合办的“雍正一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拉开帷幕。这是两岸故宫开启务实交流后交出的首张亮眼的成绩单。
是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二楼特展室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展览之所以引起轰动,除了因为雍正这位清朝皇帝始终是争议多、谜点多的人物外,更因为展出的246件文物中,有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37件。这是分藏于两岸的故宫文物相隔60年后的第一次聚首。
雍正45岁登基,在位13年,一生传闻不断。虽然关于雍正一生的书文记载或小说、影视作品极多,但以雍正王朝的文物展现其一生则是首创。雍正大展引领观众,通过不会说话的文物来“讲述”一个真实的雍正。
随着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期的到来,两岸故宫人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正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所说,“两岸故宫交流的新气象,是在两岸交流有了一个更好氛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现在有了好的机遇,我们当然会抓住,两岸故宫都有这个愿望,而且是直接的联系,这是难得的突破。雍正大展正是‘展览交流机制’的具体落实,必将轰动海内外。”
两岸已从全面隔绝到全面“三通”。如今,台北故宫已是大陆游客的必访之地。此次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非为清代皇家私藏的团聚,而是为两岸同胞的福祉,海峡两岸民众将以故宫为起点去拥抱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是两岸文化交流中的标志性事件,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同胞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心插柳的“文化破冰”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雍正文物大展”开幕酒会上曾幽默地说,两岸故宫博物院相隔60年后重聚首,不能不感谢“这个老头(雍正)”。
北京故宫的37件文物能够出宫赴台,起于“借展”的构想。台北故宫收藏的雍正文物相当丰富,像雍正皇帝的朱批奏折就达近3万件,雍正朝弥足珍贵的珐琅彩瓷大部分典藏在台北故宫。但却缺少雍正皇帝的画像,尤其是有名的紫光阁画像。这对雍正大展来说不能不是个遗憾。凡举办宫廷文物展,帝王像是必备的展品。但故宫文物迁台时,按照当时的审美观念,主要选择的是艺术价值明显的文人书画作品,而把那些端然稳坐的历代帝王像留了下来。现在看来,这些作品更具有历史价值。
去年12月台北故宫在筹办雍正大展时,由于没有雍正朝服及一些相关文物,台北故宫策展团队便提出向北京故宫借展的构想。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回顾说这是次“无心插柳”的结果。她说,“本院策展团队在讨论雍正大展内容时,都说如果有雍正肖像画就好了,于是我提出向北京故宫借借看。但是两岸故宫之前从未有过正式来往,我们开口就提出‘借宝’,确实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向北京故宫提出来,他们一口答应没问题,表示会借给我们,充分感受到北京故宫的合作诚意”。
今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一行抵达北京,这是1949年以来台北故宫院长到大陆的首次正式访问。台北故宫访问团的到来,跨出了“两岸故宫”高层领导互访的第一步。台北故宫一位高层工作人员表示,此行是一次“文化破冰之旅”。
访问期间,台北故宫提出洽谈借展北京故宫收藏的雍正皇帝肖像及雍正时期的文物,得到大陆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北京故宫博物院不仅答应提供文物,还提出了联合办展的建议,赴台文物数量也有所增加,从原来的20件增为37件。
郑欣淼院长说了个小故事,北京故宫有200多幅皇帝行乐图,记录各朝皇帝生活场景。“台北故宫周(功鑫)院长来访时,无意间到了延禧宫,看到正在展出的雍正行乐图,她很吃惊,雍正行乐图就有110幅,她当时就决定选了其中几幅参展。”
3月1日,郑欣淼率团访台,实现了60年来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正式互访,双方达成务实合作的9项共识,包括人员互访,展览交流、图书交换,影像授权、网站互联等方面。
对参展37件北京故宫文物的甄选,则由两岸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北京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表示,选择的这些文物参照三个原则一是有代表性,选出北京故宫最好的文物,二是与台北故宫的展品形成互补,其甄选标准主要根据台北故宫的要求,为“补足”展览的多样性而定;三是文物本身要“身体健康”,太“脆弱”的不能“远行”。此次向北京故宫借展的文物皆为台北故宫典藏所无。
此次北京故宫借出的文物都是雍正时期的代表物,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借展文物尚未在大陆公开展出过。虽然展品数量不多,但每件都堪称“声名显赫。包括清代宫廷画师创作的反映雍正时期皇帝、后妃生活的画作以及当时的部分生活用品。其中雍正朝服像轴,雍正行乐图像册“为君难”雕螭长方石印清人画美人图册页等,都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雍正时期文物的孤品。而雍正使用过的兵器葡萄面桦皮弓,银刻花嵌松石马鞍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等则有史书确切记载,是雍正帝御用之品;高32厘米的泥塑雍正像是世界上唯一一件:西洋装扮的雍正帝刺虎画像更是栩栩如生。
是巧合,也是意味深长。周功鑫院长年初来京访问,在两院故宫互送礼物时,同时选择了《清明上河图》复制品。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原本在北京,台北藏的是清代的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画了很多桥,桥起着沟通作用,两院故宫也需要桥来沟通,因为两院都秉承着共同的故宫精神。
偿还一个久欠的拥抱
文物装箱启运,这本是一个博物院最为寻常的展览程序。但是,北京故宫4箱赴台文物的装箱启运,却开创了两岸故宫文物联展的历史。
9月22日上午,在启运仪式现场,当北京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在中外记者的见证下,共同为即将启运台湾的文物专用箱贴上封条,故宫西南崇楼里的这一幕因为60年来的历史而凝重,37件北京故宫文物赴台的旅程在这里也有了特殊的意义。
李季动情地说,两岸的故宫人谈到“装箱启运”这个词,都会引起悲欢离合世事沧桑的无尽感慨。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库房里,至今都保存着当年文物南迁装箱启运时那批一模一样的木箱子。时过境迁,今天,我们两岸故宫人一起装箱启运,是偿还一个久欠的拥抱。
自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起,那些曾在紫禁城,养心殿朝夕相处的文物“伙伴们”,便开始了隔水相望。此刻,文物如有灵性,也会按捺不住最后的期待,焦急盼望与当初的文物“伙伴们”再次汇聚一堂……
然而,当年运送文物到台湾的人,却多已故去。健在的人,年岁最小的已经85岁了,他们所执守的人文情怀尤为感人。60年前,故宫的专家们跟着文物去台湾,没有在政治上选择,只怕文物在战火中被毁。他们有人没带家属,有 人把毕生积蓄留在大陆,自己只身前往台湾,几乎所有人在刚刚踏上台湾土地时,都以为这里和国宝南迁以来到每个地方一样,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一站。可惜,作为那次文物大迁徙的主要负责人杭立武直到88岁逝世也没有再踏上过祖国大陆的土地;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始终保留着1933年文物南迁开始时的箱子,他的想法是,将来原箱原样运回北京;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一直盼着早点回安阳继续新的发掘。
更让人心生感叹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图书专家梁廷炜一家:父亲梁廷炜和儿子梁匡忠解放前都曾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1949年梁廷炜被指派护送文物到台湾,梁匡忠则留在南京看守剩下的文物。没想到此别竟成了永诀,上个世纪80年代,当梁匡忠辗转得到台湾家人消息时,父母都已过世。如今,粱匡忠的二儿子梁金生继续在北京故宫负责文物管理工作,他每天上班都要从紫禁城当年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门口经过。而60年前,正是他的爷爷――梁廷炜,护送着《四库全书》远行去了台湾,
“我们期待着这一甲子的重逢!”摄影家庄灵夫妇话语中充满对两岸故宫的深情。庄灵是书法专家庄严的小儿子,父亲是第一批南迁国宝的押运者和负责人。1 938年出生在贵阳的庄灵,在贵州安顺与国宝一起度过五年时光。抗战胜利后,他随故宫文物转移到南京。国民党从大陆撤离时,尚未成年的庄灵又成为这批文物的“押运员”,与60余万件文物一起抵台,庄严在去世前还在和庄灵念叨,自己终生的遗憾是没能看到“三希帖”能够重归一处。
庄灵先生的太太陈夏生女士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20余年,从事器物研究工作。中华渊源流长的饰物“神结”、“双钱结”,“同心结”,即是陈女士在上世纪80年代授予统称“中国结”,并用数学的方式总结出“中国结”的编结程式。自此“中国结”一名流传两岸四地及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
神采奕奕的庄灵说,“两岸故宫同源,分隔的现状是历史造成的。过去台湾有人担心两岸故宫交流时的名称,文物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两岸的和解交流加深,相信都会有圆满的解决方案。”
10月2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来自北京故宫37件文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箱,与这里的文物实现了1949年以来首次“团聚”。
为了确保这批文物安全抵台,两岸故宫派出专业人员全程护送,不仅保证全程恒温恒湿防虫防火的“住宿”条件,而且是直航2小时抵达台北。据故宫有关专家介绍,当年文物南迁时使用的木箱,几乎谈不上恒温恒湿,在文物与箱子的空间内铺满稻草和棉花充当减震系统。而此次文物之旅,37件国宝被装进现代化的集装箱内。在复合板集装箱内壁有一层阻燃材料,箱子里铺垫了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等减震物,每件文物还有“量身定做”的囊匣,恒湿化学药品和防虫药品小心地伺候在文物旁。
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表示,此次文物大展凝聚了两岸故宫人太多的情感与努力,而这半年多来,两岸故宫在人员互访,图书交换,影像授权,网站互联等诸多方面的合作落实速度之快,仿佛浓缩了数十年的历史。
在雍正大展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借《易经》内容,表达了对两岸故宫合作前景的看好,获得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在内的众人赞同。
郑欣淼说,多年来,两岸故宫人都以“同仁”相称。“同仁”一词对于两岸故宫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和故宫的历史联结在一起,也意味着大家将共同面向未来。
“同仁”即“同人”。他引用《易经》说,《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三卦为“同人”,就是大家在一起,同心同德;它的上卦是“否卦”,意思是闭塞不通,但往往是物极必反不通则变“同人”的下卦是“大有”,是人多、富有,大有收获。
他说,“现在,两岸故宫的交流已经克服闭塞不通的‘否卦’阶段,达到了‘同人’的同心同德阶段,下一步就是‘大有’了,我对未来两岸故宫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穿越时空的合璧展出
10月7日,位于台北市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依旧在上午9点开门迎客,但这一次,参观的人群显然多了些兴奋,因为备受瞩目的“雍正一清世宗文物大展”正式开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这一刻大家期盼已久,一般大展需要2至3年的时间筹备,而雍正大展的筹备只用了7个多月,这得益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支持。
站在入口看板前,大陆旅游团的台湾导游正在告诉游客:“各位今天真是幸运,你们赶上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办展,赶上大展第一天开放。”
走进大展场地,一幅等身的雍正像迎面而立,仿佛要对每位来者开口话当年。雍正身穿皇帝参加盛大典礼时的黄色朝服,神态端庄威严又不失文人气质,给整个大展增添亮丽的色彩。
这幅来自北京故宫《雍正朝服图》是清朝分量最重的紫光阁画像,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现在所谓的“标准像”。这种作为祖宗像,供后人传扬和祭祀的皇帝像,具有统一的规格,尺寸很大,长2.77米、宽1.43米,一般为坐像,所着服装也大同小异,紫光阁画像平常并不悬挂,一年之中,只有两次机会“展出”,即大年三十悬挂起来,来年初一由在位皇帝祭拜,再就是皇帝生日,祭拜结束即收藏起来。这些画像在皇帝死后,储存于现在北京景山公园的寿皇殿中。
雍正皇帝画像首次与台北故宫藏品合璧展出,不仅是珍贵文物的重新聚首,更是要通过这些文物来反映雍正其人其事的完整性。正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评价的,“北京故宫的藏品对展览的作用太大了!数量虽然不多,但可谓是展览的画龙点睛之笔,正好补充了台北故宫的缺憾。”
雍正大展分为《雍正皇帝的一生》与《雍正朝的文化与艺术》两个单元展出,第一单元主要以雍正帝的个性作风,皇族与臣僚间的关系,思想信仰、政制革新,得位传闻以及死亡之谜为展览主轴,了解清世宗从雍亲王时代到称帝期间生平的重要事迹,并介绍民间流传雍正传说的渊源;第二单元是透过展品呈现雍正时期文化艺术的风尚与成就,从中可以深入了解雍正个人的艺术品味,皇室艺术作品制作的仿古与创新风格,以及作品中所反映清朝与域外国家文化交流的特色。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台北故宫拿出不少“镇院之宝”。在展出的246件文物中,台北故宫就有203件,以院藏有关雍正朝留下的珍贵文献档案与精美书画、器物,重新诠释历史上雍正皇帝的本来面貌。这些顶级珍藏,包括雍正皇帝的朱批谕旨,松花石葫芦砚,瓷胎画珐琅赭黑山水碗、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掐丝珐琅凤耳豆、铜胎画珐琅蟠龙瓶,雍正时期的台湾图附澎湖群岛图等文物精品。
从《康熙遗诏》证明雍正继位的清白,到13幅行乐图展示这位以严苛著称的皇帝大玩“变装秀”,以及青年雍正吟阁图,壮年雍正耕织图……凡此种种都令台湾 观众大饱眼福。当看到这些展品“出处”分别写着“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字样,人们既为它们今日穿越时空会集一堂而欣慰,又为天各一方而感慨唏嘘。
60年后再聚首,两岸故宫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件文物背后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借自北京故宫的藏品中,有一件《清人画美人图?博古幽思》,这幅画是当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堂深居内使用过的一组题书屏风画。画面上一位身着汉服仕女坐在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美人已逝,而画中背景多宝格摆放的各种瓷器,却都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文物中一找到。
画中仕女背后的多宝格内摆放了一件淡兰色瓷器,它就是世界上仅有的汝窑“椭圆无纹水仙盆”,也是台湾文物专家选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存世的汝窑瓷器多有开片,唯独这件水仙盆釉色匀润,通体无纹,显得素雅端庄。它如青玉般温润的质感,满足了中国人对美玉的崇尚。
当年的宋徽宗对道教有一种痴迷,道家讲究朴素,不讲究花里胡哨的东西。由此,在用瓷上,宋微宗钦定了汝瓷。“椭圆无纹水仙盆”那淡淡的天青色,是一种清淡含蓄,最适合道家人的审美,也自然为痴迷道教的雍正皇帝所喜爱。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留存下来的汝瓷仅有60余件,其中20件收藏于北京故宫,而台北故宫则收藏了21件,它们不但品质上乘,造型也最为丰富。这些中华的珍宝,无一不是北京紫禁城中最为精华的收藏。因为战火,它们辗转到了台湾,作为文明的使者,它们将自己所凝固的历史和文化精神在海峡另一边继续传承着。
画中仕女前面的多宝格内摆放有明宣德红釉僧帽壶,它与青铜器、汝官窑等器物陈列一起,其珍贵可想而知。
1426年朱瞻基开始了龙椅上的岁月,年号宣德。尽管在位只有短暂的10年,明朝还是在他手里到达了最繁盛的时代,然而和历史上许多贪玩的皇帝一样,他对瓷器的烧造有着超出常人的兴趣。
红釉代表吉祥富贵,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釉色,但烧制难度较大,传世品稀少珍贵。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铜红釉呈黯红,明永乐年间烧出了色泽鲜艳的红釉,明宣德时期的红釉更加浓重,像红宝石一样瑰丽,故称“宝石红”。明宣德红釉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它是当时颜色釉的高峰作品,深受清宫帝后的喜爱,成为一直装点宫廷内院的皇家珍藏。
看到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美人图?博古幽思》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雍正朝妃女们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雍正大展的招牌广告画,是借自北京故宫的雍正皇帝画像,与之匹配的大幅背景画是收藏在台北故宫的郎世宁《百骏图》。
说到“文物跨国界”的话题,在中国画领域就不能不提郎世宁。早在康熙年间,开明的康熙帝拓宽与外界的联系,各国传教士们携着风尘应天命而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艺术的异域灵感,红极一时的西方画家郎世宁在中国画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玄烨皇帝病逝,雍正即位,画师郎世宁仍然在宫廷中作画。他始终致力于用中国的纸、绢,毛笔、颜料来表现西方的光影与造型,从而创造出一种中国画史上绝无仅有的画风。一时间,这种讲究透视,精微而又富丽堂皇的写实画风风靡开来,它的这些特点也正投合雍正皇帝的喜好。于是作于雍正元年(1 723年)的《聚瑞图》轴、雍正二年(1 724年)的《嵩献英芝图》轴和雍正六年(1728年)的《百骏图》卷等画幅,都在向中国的雍正帝展示着欧洲绘画情调的魅力,使雍正对于这位洋画师的作品十分赞赏,后来他曾经对一幅人物画的图稿做了如下评语:“此样画得好!”在这段时间里,郎世宁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已经失传。
2009年金秋,紫禁城深宫里的《嵩献英芝图》风尘仆仆地赶赴一场久违的约会,终在台北故宫雍正大展上与“兄长”《聚瑞图》实现了久别的重逢。
藏于台北故宫的《聚瑞图》轴,画于雍正元年,是现存郎世宁最早的记年作品。表面上有如西洋的静物写生,其内容却显示着中国宫廷对于祥瑞的庆贺态度。《聚瑞图》遵循中国传统工笔重彩花卉技法,以颜色的深浅来体现花卉层次感和空间感。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开片瓷瓶和红木底座的真实刻画,在中国画史上还没有那位画家这样描绘过瓷瓶。郎世宁通过对光影技术的细微把握,将瓷器、木器的质感都表现得相当分明,是一幅中西结合的佳作。
藏于北京故宫的《嵩献英芝图》轴虽然有着明显欧洲画法的因素,但是其画中所含的内容却完全是中国的。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中,并不单纯将花和鸟作为植物和动物来加以描绘,而是赋予这些自然界中的生物以某种喻意。郎世宁画中的白鹰、松树、灵芝、巨石、流水等虽是中国绘画中习见的物象,却蕴涵有歌颂,祝福的意思。画幅的名称“嵩献英芝”,其实就是松、鹰,芝的谐音,这些动植物在中国人的喻意中象征着长寿,强壮、灵敏、吉祥等。根据画上的署款,此图画于雍正二年十月,当我们得知雍正皇帝的生日在十月份时,显然,《嵩献英芝图》是一幅专门为皇帝“万寿节”而画的祝寿图。
此次展出的文物中,还有一件雍正款“珐琅彩青山水碗”,它是一件孤品。而北京故宫院藏瓷器中也有一件雍正款“珐琅彩青山水碗”,碗上的青山水图案几乎相同,只是山顶部分在画面之内,但所书墨彩七言诗句为“一江绿水浮岚影,两岸青山夹翠涛。”三方胭脂彩篆书印章款式,与台北故宫藏品完全一致。有趣的是,它也一直被认为是一件孤品。
根据雍正朝档案记载,两岸故宫分别收藏的这款珐琅彩水碗,当时都生产了一对。那么,与之相配的另一件在哪儿?
2005年,英国佳士德公司在香港拍卖了一件雍正款珐琅彩青山水碗,尺寸、图案,题诗与台北故宫收藏的那只青山水碗完会一致。2006年2月,北京故宫在整理陶瓷资料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第二件雍正款珐琅彩青山水碗,虽已残破,但经过破损修复,从显示出来的器形纹饰可知正是雍正朝档案所记的那一对。令人感叹的是,据目前已经发表的资料,在世界范围内所遗存的雍正朝珐琅彩青山水碗只有这4件。
举世闻名的雍正珐琅彩,以优质的瓷胎,灵秀的造型,精妙的绘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开创了中国彩绘瓷器之最。据清道光《乾清宫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记录,从康熙朝到乾隆朝收藏的全部珐琅彩瓷器408件中,雍正朝就有201件。这些珐琅彩绝大多数收藏在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只有很少一部分。
今天,坐落在紫禁城东路延禧宫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已经很难找到珐琅彩碗的身影,延禧宫遗留的西式建筑依在,但它并不知道这些曾经亲密无间的好兄弟为什么会分开。
北京故宫的那件雍正珐琅彩青山水碗,这次没能跨海赴约参展,只因为它与台北的那一只太酷似“双胞胎”了,两岸故宫同仁也只好割爱。从中可以看出,双方挑选的文物不仅是雍正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珍品,同时更加注重凸现双方藏品的互补性。
从10月7日开始的雍正大展,正在台北如火如荼地进行,参观者在北京故宫提供的展品柜前排起了长队,流连欣赏来自北京的文物精品。他们都说,这些展品是台湾看不到的,两岸故宫有交流“就是好”,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好东西。
专程前来参加开展仪式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雍正大展是两岸故宫博物院今年2月开启交流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印证了“春华秋实”四个字,我们在春天播下种子,经过精心哺育,在秋天结下果实。这是两院进一步交流的新开端。“这次展览得到大家的支持,说明我们做对了,我们会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