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帧照片,是五十年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在笔者所在部队体验生活时的影照。他坐在中间,身边围坐着聆听的听众――连队战士。每当看到自己拍摄的这帧老照片,我便回忆起当年他在连队体验生活时的难忘情景。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央及各地一些文艺工作者和著名艺术家经常离开大城市,走近工农兵群众体验生活。1961年5月末的一天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带领两名播音员来到旅大驻军某部炮兵团三连体验生活,我去进行采访和拍照。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耿绍光考取了北平新华社干部训练班,1950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上了播音员,为了便于工作,耿绍光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夏青,意为新中国的华夏青年。从此,人们早晨打开收音机,便能听到他那声音洪亮、悦耳动听的新闻广播。
夏青在连队体验生活时,对自己要求很严,处处以身作则,自觉坚持“五同”,从不搞特殊化。那时,我国遭受了少有的天灾人祸,部队生活很艰苦,顿顿分餐吃高粱米。记得一天通信员到伙房告诉炊事员,说夏青同志胃口不好,指导员让给他做碗面条炒个鸡蛋。当炊事员将饭菜端上夏青的餐桌时,夏青不高兴了,他说:“我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来做客的,战士吃啥我吃啥。”还有一次,夏青与战士一起操练,他和大家一样,反复演练,在太阳底下一练就是三个小时,直到训练结束。他毕竟是个文艺青年,不比当兵的战士。可他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他那一丝不苟和细致严谨的作风使战士们很受感动。他还对同行的播音员说,播音工作要像部队训练一样,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出现一点儿差错,有时错一个字播出去后,内容会相反,这是播音工作不允许的。
有一天晚上,夏青参加了连队的月末晚会,战士们欢迎夏青上台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夏青走到了台上,清了清嗓子给大家吟诵了一段古诗词。他那意味隽永的声音给了战士们美的艺术享受,大家仿佛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由他每晚播出的《阅读和欣赏》一样。吟诵结束后,战士们意犹未尽,鼓掌欢迎他再表演一个节目。
有一次我去采访,夏青向我介绍说,他的唯一嗜好是读书,尤其是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闲暇时他经常与爱人、著名播音员葛兰到古旧书店或书摊上淘书,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资料、访友、请教专家,这为他播讲《阅读和欣赏》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夏青在部队体验生活回到北京后,还给炮兵团三连战士来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名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战士,在戍边中立新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新中国第一代播音艺术家夏青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海里至今没有淡去,成为我永恒的回忆。
夏青:192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本名耿绍光,1948年入东北大学中文系读书并参加革命,1950年5月在新闻总署主办的北京新闻学校第一期毕业,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播音艺术委员会委员,播音业务指导,播音部副主任,1986年首批被评聘为播音系列最高职称播音指导,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2004年7月24日在北京病世,终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