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散文篇一:散文之美
品悟散文之美
闲来无事,总喜欢手捧一本《美文》静坐于案前或散步于校园,让思维随着文字在时空里流淌,品味散文的那份美,感受思维的那份奇妙,自然快然。
散文之美,于字里行间如琴音流动,让心灵得到净化,让思想拂去尘埃;散文之美,如清泉淙淙,流淌在那些闲逸的时光里,让悠思绽放美丽的花朵,让闲情得以适从。生活有太多的惊涛骇浪,有太多的快乐忧伤,一切的混乱情感如果能够在散文里冲刷淘洗,乃人生一大快事,自有“静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之闲适,让我们在不一样的意境中体味一道独特的风景——散文之美。
我喜欢思考人生,每一次自己的心灵与散文相交接时,自感到无穷的奇妙在心中。“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这话很有道理,生命之所以有生命力,不仅是有生物角度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古往今来的大哲学家们,无一不是用他们洞察世界、思悟人生的思想光芒征服一切,这便是思想的魅力所在。而散文是一种具有思想的文章,它的“形散神不散”在变幻无穷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中流淌着神韵。更重要的是它有作者对生活及世间万物的一种情在里面。这些情感或悲或喜,或爱或恨,让人感悟颇深。读范仲淹的散文,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读苏轼,自得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大爱之情;读陶渊明,感受他“聊乘化于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豁达人生态度。思想的光辉散落散文的字里行间,读古书自然感觉与古人对话,心灵相接,思
想交流,其中之美,何不快哉!
散文之思想美,我想这是因为它能让人思想的到升华,感悟人生。如果说哲学是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那么散文也是开在枝头的一朵奇葩。
散文之美,也在其意境美。意境之处,如芝兰满室,如曲径通幽,如月满西楼,小桥流水……这是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诗词意境太深,常人无法理解;议论文太过思辨,随笔小文又过于肤浅。散文之意境则若深若浅,若有若无,在形散神不散之中展示那份淡雅那份静美。
有人说“散文是一种思维的散步。”也就是说它没有做作,没有放肆,它是饭后一杯清茶的一份惬意,是雨天听雨的一份平和,是黄昏时恋人携手漫步的一种温馨。身处喧闹的世界,身上不免沾染世俗气息,总是要在适当的时候让这些俗气在意境中清洗。散文的意境如四季风景,春风和熙,莺歌燕舞;半亩方塘,绿树浓荫;红叶有意,流水无情;雪白素心,静谧安详。各种风格,各种意境,每读散文,便有一种心神与自然相融合之感,其中之乐,不可言之。
喜欢读书是一种人生的美。古语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让人抽身世俗,体味“得趣于形骸之外,娱怀于天地之初。”的洒脱自然。读书是一种人生境界,清涨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书之美如此,散文之美也如此吧!散文之美又是读书之美的淋漓展现。
散文的思想之花朵,意境之流水,美轮美奂,让多少读者心醉。
喜欢读书,就喜欢上了一份幸福,一份美好。喜欢散文,生活就多了一朵思想之花,多了一分恬淡之美。在清闲时感受“及清闲地是若兰,观自在春于竹林。”的闲适,让生活在散文中漫步,让人生在散文中幸福。
品悟散文之美,美不胜收!
范仲淹的散文篇二:散文情感论
散文情感论·序言
林 非
聚敏先生是很善于思考许多问题的散文理论家。他总是紧紧抓住此种文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全部的审美内涵,还时刻都回顾它往昔的历史和前瞻它未来的景象,因此他就能够高层建瓴般地观察与阐述当前许多有关散文创作的课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作品到理论,都写出了不少很具有启迪意义的篇章。
我是在将近二十年前,就认识到了聚敏先生这种敏锐与深沉的理论思维的能力。记得他当时谈论和批评散文创作中间,存在着一种显得很肤浅的“儿童化”的现象,这样就无法深刻地思索和描绘出时代的脉络。这一番警辟的话语,立即使我回忆起李卓吾那篇著名的《童心说》来,我原本是很服膺此种见解的,经过认真的比照之后,终于得出了也并不能够绝对化地强调这一点,而应该进行多元和辨证地考察的结论。这正是聚敏先生给予我的重大的教益。我已经在当时写成的《散文的使命》这篇论文中,详细地叙述了这样的感受。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大散文”的口号,以及“文体净化说”的见解,是在散文理论探讨中间相当具影响的两种看法。聚敏先生针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评论,指出它们对于散文创作中充分发挥自由的个性来说,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散文情感论”。以充满真诚的情愫,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生和整个世界的感受与体验,这样去跟读者进行自由和平等的交流,才有可能产生出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创作,而像他所指出的那种普遍存在着的“尚教谕”和“传达型”的文字,就绝对不可能是成功的散文作品。缺乏自己的个性和情感,却只是人云亦云,重复别人的话语,当然就完全丧失了散文艺术的因子。真像法国的一位大雕塑家戏谑的那样,“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上别人的眼镜”(《罗丹艺术论》)。
正因为始终都强调散文创作的情感和个性的问题,这样就使聚敏先生由表及里地抓住了它根本的关键。文学创作本来就应该是个性的充分发扬,和情感的集中表达,尤其是侧重于表现作者内心体验和主观色彩异常强烈的散文创作,自然就更应该保证艺术个性的得到酣畅淋漓的抒发。离开了个性的充分表达,哪里还能够写出感动读者心灵的散文来呢?聚敏先生有不少进行宏观阐述的论文,和更多从微观的视角,评点散文家及其作品的篇章,就都牢牢地掌握着和挥发了这样的审美特征。如果我们的许多散文作家也都能够涵养成这样的禀赋,那么写出的作品肯定就会更上层楼了。
对于有的散文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聚敏先生归结为它们的作者,在自己的心灵与意识中间,缺乏一种广阔和深入的生命的体验,这真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他还进一步地去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指出像这样普遍存在着的情况,又有其长久而又深沉的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他认为整部中国古代散文史演进的踪迹,就因为是处于专制王朝的严厉统治底下,又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束缚,在这样阴霾和僵化的氛围里面,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自然就变成了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像这样沿袭下来的精神传统,至今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间,如果不是自觉地运用现代意识支撑自己思想感情的话,下笔书写起来自然就会涌现出这
样的问题了。
文学创作必须要蕴涵着情感,有这样的特征来检验一部中国的文学史,自然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从《尚书·舜典》所说的“诗言志”,和《毛诗小序》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大序》所说的“吟咏情性”,就都显示出要抒发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以便能够情理交融地生动展开。然而正因为在后来受到专制王朝统治和正统儒家思想严酷钳制的缘故,在表达出来的情理中间,往往就缺乏自由、生动与深邃的个性。聚敏先生举出《岳阳楼记》这篇著名的散文,认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已经成了众人皆知的成语,却并未详尽地展开自己“退亦忧,进亦忧”的内心世界,因此就显得有些缺乏灵动和深入的个性了。对于《岳阳楼记》的思想与艺术的鉴赏来说,自然是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各抒己见,但是聚敏先生的看法却很值得引起思索,提醒大家应该从种种不同的视角去观察问题,以便得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结论。
聚敏先生这种开阔而又深邃地观察和剖析所有问题的做法,就能够
在掌握关键与本质的基础之上,获得最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从而有力地推动它向前迈进。像他这样努力地进行探索和开拓的工作,实在是应该引起散文界的朋友们充分注意的。范仲淹的散文篇三: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后人评价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成就荣誉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著作为《范文正公集》。范纯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当过宰相。范仲淹在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断齑划粥:
在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衍生成一成语为:断齑划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