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能源力擎大任 绿擎新能源

  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2011年,济南将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30万吨标准煤;新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建设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100个,城市光伏景观照明示范项目20个。届时,太阳能在城市建筑普及应用率达到50%-60%。2012年前,济南市还将订购300辆新能源客车。
  
  1月27日,国家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在全球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主要能源日益紧缺的趋势下,能源委的适时成立将提升中国能源战略的高度,同时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将形成对传统能源的有益补充,是缓解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国能源发展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委的适时成立,将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能源机构,对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国能源战略高度陡然提升,这意味着可能将联合解决煤电、石油以及新能源发展等问题,包括适时疏导电价矛盾、进一步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上网政策、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等等。
  在不久前闭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出了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CO 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为此,中国也将采取一系列发展新能源及节能产业的措施来保证减排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低碳经济相关行业均呈燎原之势,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低碳经济中节能环保及新能源将有效缓解能源紧缺问题,也将成为未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的最大受益者。
  2009年年末,国家重点提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有四项产业涉及到节能环保、新能源方面的内容。
  中国的新能源时代随之开启。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光在前段时间受访时透露,今后4年,北京市财政用于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资金投入不低于五百亿元人民币,力争做强做大一批企业,新增产值超过五千亿元,重点涉及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化等相关领域。
  他指出,代表着新能源产业技术整体水平的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浅层地能和核能等六大产业技术联盟已在京成立。产业技术联盟将搭建社会各类主体同政府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在此平台基础上,北京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推进鼓励的政策措施,以解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换和应用。北京计划未来三年投入一千万元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预计到2012年吸纳社会滚动投资一千亿元,把北京建设成信息枢纽和互联网中心,主体是推进3G。
  与北京相比,广州市的“新能源城市”之路也不乏“政策下达”和“资金投入”上的大手笔。
  2009年7月,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预计在2020年,广州将把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至15%,新能源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4000亿元。广州市也将建设成为“新能源城市”。
  随着《规划》的出台,广州将太阳能、热泵、水电与风电、生物质能、交通可替代能源、绿色建筑、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对外投资新能源发电等列为城市新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达到2020年发展目标时,广州将实现减少产生二氧化硫18万吨,减少产生二氧化碳2000万吨的目标,其中广州市新能源利用直接减少产生二氧化硫3万吨,减少产生二氧化碳800万吨。到2020年,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和相关配套及服务等方面将为社会提供约50万个就业岗位;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可改善约10万户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条件。
  在不久前举行的2009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成都荣获“2009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城市”,并在上榜的15个城市中名列第一位。
  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成都市经委新能源产业推进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加强了政策引导扶持,促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了能源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也在2009年12月,成都市正式出台《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在《规划》中,到2012年成都新能源产业将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新能源企业1户,在省内适宜地区建成国内首座10兆瓦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建成西部第一、国内领先的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
   与北京、广州和成都这样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相比,济南并非没有“动作”。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全面提速和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采用太阳能一体化设计的楼房、新能源公交车、地热取暖等这样的新能源生活已悄然在泉城开启,成为济南步入“新能源”时代的前奏,拉动了城市新能源相关行业的发展。
   2009年6月底,《济南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消费的概念,并指出,济南未来将突出太阳能、风电装备、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氢能等5大产业。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济南市共有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近2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3家,5亿-10亿元的有2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和市级技术中心各3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太阳能热水器年产能突破58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
  近两年来,随着园博会和全运会的筹备,济南更是将新能源方式和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
  园博会上,遍布园区的太阳能导视牌、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游览车;中国单台发电功率最高的太阳能自动跟踪电站;地源和水源热泵采暖与空调系统⋯⋯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创下了新能源应用程度的历届之最。据初步统计,因广泛采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园博园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6100余吨,发电近140万度。
  在全运场馆建筑、场馆供热和交通方面大量使用了新能源。比赛期间,200多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电池组,使用镍氢电池,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与同样规格型号的常规动力城市车辆相比可实现节能25%。
  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无疑是济南新能源发展的重头戏。济南市已出台相关方案,鼓励具备条件的轿车、客车企业引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根据计划,济南将重点支持宝雅新能源汽车在出口加工区建立生产中心,形成年产5万辆外销电动汽车的规模;在高新区建成集研发、生产、配套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形成年产10万辆、配套能力15万辆的规模。此外,以山东宝雅电动汽车项目为依托,加快以氢能源为主的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建设。到2011年,氢能燃料电池生产规模达到15万台(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
  据济南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济南已经在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推广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能源。其中太阳能是新能源利用的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济南太阳能产业的蓝图也随之呼之欲出。未来的济南将形成东部片区、商河、章丘三大太阳能产业基地,分别以不同企业为龙头。此外,还将围绕太阳能做好与之相关的产业链。
  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2011年,济南将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30万吨标准煤;新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建设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100个,城市光伏景观照明示范项目20个,届时,太阳能在城市建筑普及应用率达到50%-60%。
  2012年前,济南市还将订购300辆新能源客车。
  据济南市公交总公司一负责人透露,一辆新能源公交车一年能省油9万元。不仅耗油低,在尾气排放方面几乎达到了零污染,尾气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On January 27, China has released the Notice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Establishing the State Energy Resources Commission, and decided to establish the State Energy Resources Commission. With growing shortage of the main global energy represented by coal and oil, the establishment of SERC will raise the strategy level of China’s energy and will supply a good complement for traditional energ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characterized b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shortage.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s and solar energy undoubted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nan’s new energy. Jinan government has promulgated a related proposal to encourage the qualified companies dealing with cars and buses to introduce energy-conserving and new energy automobile production program, thus producing new energy automobiles of self-owned brands (mainly including completely motor-driven automobiles, gasoline-electric hybrid cars and fuel cell cars, etc.). According to the proposal, Jinan will give full support to the Baoya New Energy Vehicle to establish a production center in its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50,000 motor-driven vehicles in its export sales. And a new energy vehicle park which has the abilit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auxiliaries will be built in the hi-tech zone with the capability of annual output of 100,000 and auxiliary parts for the output of 150,000. Besides, depending on Shandong Baoya motor-driven vehicle program, Jinan wil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el cell production program with hydrogen energy as its mainstay. By 2011, the hydrogen fuel cells’ output will reach 150,000 sets, achieving 1 billion yuan in its main business.
   It is learned from Ji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that Jinan is popularizing the use of such new energies as the solar energy, terrestrial heat and wind energy, etc. in various area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building, etc., among which solar energy is a hotspot and future direction.
  The blueprint of Jinan’s solar energy industry is emerging. In future, Jinan will establish three solar energy production bases including the east district, Shanghe and Zhangqiu bases, with different companies as their lead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Jinan will center on solar energy to establish the industrial chains invol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