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园_已非昨日秋柳园

  秋柳园,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   2004年,济南市评选“市民喜爱的老街老巷”,作为评审团专家之一,我毫不犹豫地投了它一票。俟评选揭晓,秋柳园街果然名列榜中。
  秋柳园遗址在现在的大明湖东南岸的一片树林中,据传此地曾是清初才子王土祯读书的地方。王士祯22岁便入都考中进士,此后文名渐著。两年后,他游历济南,邀请在济南的众名士,集会于大明湖天心水面亭上。此时已是秋意甚浓,王士祯见环湖柳树叶已微黄,若有摇落之态,触景生情,即席赋“秋柳”诗四首,当时在场的文人徐东痴遂以《和阮亭秋柳诗》四首酬答,气氛热烈,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王诗传开,竟然风靡一时,大江南北一时和者数十家,“闺秀亦也多和作”。再后来,历下文人在这里成立了“秋柳诗社”,并建馆舍多间,取名“秋柳园”,并在此观柳赏荷,即兴赋诗,挥笔联句,步韵唱和。大约在清末年间,人们又将大明湖畔秋柳园南的一条小巷命名为“秋柳园街”。
  王土祯,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他年少才丰,先后在清朝户部,礼部、兵部,翰林院、国子监任职,后官至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
  王士祯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他提出的神韵诗论,强调诗文创作的兴到神会和含蓄。主张诗歌“天然不可凑泊”,“洒脱自然,别有情致”而不落俗套,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其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并精选有《神韵集》、
  《唐人万首绝句》等诗集。
  王土祯在大明湖畔作的《秋柳诗》四首,一向被视为其代表作之一。但由于本诗用典较多,语意隐晦,所指究竟为何,至今难有共识。为使读者一窥全貌,先逻录《秋柳诗》如下
  其一: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其二: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向永丰坊。
  其三: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影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鸟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其四:桃根桃叶真相怜,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眷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
  写此诗的时候,王士祯24岁。虽然他已会试中会,但由于未赴殿试,实际上并未步入仕途。再者,本年虽距明清鼎革已有1 3年之久,但那场巨大激烈的变革给王士祯内心所造成的创伤,并没有消失。
  《秋柳诗》第一首,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白下门,指南京而言,在清初数十年间,它是故明遗民心目中明政权的象征。当他身处大明湖畔,却心系大明故地,传达出他故国不堪回首的心态。
  《秋柳诗》第二首,以秋季景物的描绘为线索,切入了诗人由景物的昔盛今衰而引起的惊悸和战栗。娟娟寒露,万缕柳丝,湖里青荷,岸边黄竹,乃至一泓湖水,满目秋光,本是秋季临湖面对之空间景物,但诗句却回避对景物作具体描绘,而是将景物纳入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种种典故的运用,揭示这些景物中蕴含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凄凉和辛酸。
  《秋柳诗》第三首以时光流逝为出发点,强调因此引起了空间的沧桑变化。年年相似的寒来暑往,终于埋没了故都昔日的繁荣,只留下“花事尽”,“昔人稀”的萧条结局。
  作为全诗总结,在第四首中,王士祯颇有感慨:尽管眼前秋光旖旎撩人,但让人记忆犹新的还是往日春意。
  王士祯主张诗歌应该有神韵,其实这也正是秋柳园街不懈的追求,在那斑驳的青石板路上一直就有一种神韵荡漾。如今,秋柳园馆舍及水面亭早已毁圮,然大明湖景色依旧。明湖波光潋滟,岸畔小溪潺潺,溪上虹桥卧波,湖中荷香四溢,溪岸垂杨披拂。富有诗意的秋柳园,确实是因诗得名的好去处。应该说,没有王土祯,就没有秋柳诗;没有秋柳诗,不会有秋柳园;没有秋柳园,就不会有那条铺在青石板上的秋柳园街。
  (注:如今,秋柳园街已经改造,成为新大明湖的一部分,只保留下秋柳园街11号的两座老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