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在世贸组织多哈会议上,中国大陆与台湾先后签定了“入世”议定书,成为WTO的第143和第144个成员。随着先后“入世”,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倾斜的天平
近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得到了长足发展。仅从1995年至2001年七年间,两岸贸易额累计就达1635.5亿美元,大陆实际吸收台资211.1亿美元。目前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则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贸易领域,两岸间贸易极不平衡,台湾对大陆长期处于出超。究其原因,主要是台湾当局实行“管进不管出”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在台湾的一万多种进口产品目录中,允许从大陆进口的仅占55%左右,其中工业品所占比重约为73%,而农产品却仅有24%。然而,大陆则采取“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原则,近年来,大陆对外贸易逆差中,20%左右来自对台贸易逆差。2001年上半年,台湾向内地“出口”122亿美元,而“进口”仅21亿美元。
在投资领域,目前台湾当局实行“投资严于贸易”以及“不准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的政策,1997年以后,台湾当局对台上市公司规定赴大陆投资要符合“投资金额比例限制”。而大陆方面,则奉行大力引进台资的政策,投资领域一直为单向投资。在投资结构方面,台湾在大陆投资主要以生产性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服务业投资并不多。因此,改变投资结构,增强其合理性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让我欢喜让我忧
WTO成员间涵盖的贸易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90%。中国大陆与台湾先后入世,两岸经济关系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首先,在贸易领域,加入WTO后,两岸市场将更加开放,从而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更大幅度的增加。根据WTO有关规定,大陆的进口关税将会逐渐下降,非关税壁垒也将逐渐取消。同时,加入WTO后,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台商对大陆投资增加的带动作用,大陆进口需求量将大幅提高,这些都将促进台商对大陆出口的增加。而台湾当局制定的导致两岸贸易不平衡的“法规”和“政策”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动,以扩大台湾总体市场的开放。因此,大陆对台湾的巨额贸易逆差将有所缓解,同时两岸贸易产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其次,在投资领域,大陆开放市场,投资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政策逐步透明化,外资企业产品的内销比例限制也将逐步被取消,这对台湾企业和个人都是一个极好的投资机会,更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会向大陆转移资本。而一些大型企业为了稳定它们在大陆的投资以及增强与其他跨国公司的竞争,也会增加在大陆的投资。在投资产业结构方面,台湾因以“发达地区”名义入世,高科技产业在岛内享受的优惠逐步减少,竞争压力大;而中国大陆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更有利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内大陆逐步取消对400多种高科技产品的关税,实行零关税。因此,入世后台湾将会掀起新一轮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大陆投资热。此外,依据市场开放承诺,大陆将逐步开放服务领域,这也为台商提供了巨大商机。台湾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以祖国大陆为腹地,台湾的经济实力可以扩张三倍。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台湾当局虽对比较敏感的资本领域还不会开放,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直接投资领域,大陆资本有望进入台湾,实现资本双向流动,并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和规模。
第三,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的互动,并不会形成“大陆化”,也不会形成“台湾化”,而将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全球化”。因此,应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从台湾看,台商投资大陆,为台湾的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与壮大;从大陆看,两岸经贸交流弥补了大陆资金不足,发挥了大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并促进了大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WTO框架下,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都将成为自由贸易的主体,都做出开放其市场和遵循全球公平贸易规则的承诺,两岸经贸体制趋于一体化。两岸企业也将会主动寻找适合发展的产业,自发地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两岸经贸关系近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两岸经贸关系的互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部分,两岸市场与全球生产紧密相连。根据台湾公布的数据,台湾目前的产品有一半以上是在台湾之外的地区生产,其中39%是在大陆生产。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增强两岸经济的融合性,促使两岸经济逐步接轨,充分发挥两岸优势,互利互补,共同促进产业竞争能力。而良性竞争又会达到新的互补,两岸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两岸入世,也为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增添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台湾当局加入WTO不仅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而且还掺杂着许多政治因素,台湾“主流政治”的“台独”倾向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仍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入世后,台湾当局可能会故意挑起两岸经贸争端。而经贸争端的解决,如果诉诸WTO的“争端解决机制”,那就把两岸经贸问题提升到“国际性问题”的水平上,从而达到台湾的目的;如果通过两岸协商来解决,台湾当局就可以在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与大陆进行谈判,还可缓解岛内要求两岸“三通”的压力;如果大陆拒绝谈判,则可能为台湾当局制造借口,引起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不满。
此外,大陆与台湾先后加入WTO后,两岸经济关系中的一些难题也相应地凸现出来,比如“三通”问题。按照WTO的非歧视性原则,两岸“三通”不应再成为问题,但台湾当局基于政治目的,对于没有直接列入规范的两岸直接通航等经贸问题不会轻易作出让步,而是将这些问题与加入WTO分开处理,维持对两岸经贸发展的种种限制。2000年8月台湾“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称,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与两岸“三通”、“戒急用忍”并无必然关系。台湾方面还提出了“国安捐”、“国家安全网”、“配额制”、“总量管理制”等新名词,可见台湾当局在未来两岸经济关系问题上所动的心思。
最后,台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根据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大陆会逐步取消对台商的特殊优惠待遇,台商的经营成本将会提高。同时,发达国家的大量资本也会涌入大陆市场,面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台商中小企业在大陆市场处于相对劣势的竞争地位。而大陆本地企业也会在市场开放和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参与到竞争行列,从而使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的互补性分工关系逐步转变为相互竞争的格局。
来日方长显身手
面对这一切,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要过分乐观地认为,随着两岸入世,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也不必悲观。总体上看,发展两岸经济关系机遇大于挑战,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前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一些基本对策。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发展两岸经济关系。
两岸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出在政治方面,因此只有政治解决才可以使两岸经济关系有一个质的飞跃。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是稳定两岸关系、强化经贸互动的一条双赢坦途,也是保证两岸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可以使投资人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预期,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决策环境,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可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平台。相反,如果脱离“一个中国”原则,势必造成两岸关系的高度紧张和社会动荡,无法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
2,充分发挥台湾各界民间力量,扩大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强化同业协会的作用。
目前,两岸民间已举办了多次“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保险学术研究会”、“证券市场研究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经贸的发展。今后也可以考虑建立“全球华人知识共同体”,将全世界华人经济体中的高科技产业组成联盟,来促进知识、信息、人才、资金的交流与合作。
3,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两岸入世,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契机,其具体模式既可以是海协会曾经提出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会议制度,也可以是自由贸易区。只要可以促进“三通”,推动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方案能行得通就可以实施,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为了应对目前全球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挑战,在WTO相关规则的引导下,未来两岸也需要按区域合作的模式来整合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促成香港、澳门、台湾与大陆两岸四地共同市场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进而可作为大陆与世界经济体系接轨的重要窗口以及跨国企业进军大陆市场的重要基地。
4,时机适当时可以推出共同结算货币。
目前两岸资金结算、人员往来、企业投资的基本货币仍然以美元为本位,在美国经济出现波动时其负面效应已很明显,今后随着国际投资向两岸大规模转移,跨国公司业务的广泛联系、资金的频繁流动以及共同市场的形成,以人民币为主体的共同结算货币的推出将有利于两岸以及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交流。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后,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如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人民币就被称为“小美元”进行流通。所以,在两岸以及周边地区首先推出人民币作为共同结算货币,不仅有利于两岸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而且可以加速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5,大陆应进一步加快经济和政治的改革步伐,为两岸经贸关系的纵深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目前,大陆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为此,大陆应借助入世的契机,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而经济改革的深层推进须以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为前提,因为我们的改革道路走到今天,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已高度相连。因此,我们应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早日建成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从大陆方面为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