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恶浪,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表面现象看,出现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直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确有明显增加。在东亚地区,我国与东盟关系日益紧密,在南亚与印度关系有很大改善和发展,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日趋紧密。所有这些在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主宰一切的超级大国看来,无疑是对它的霸权地位的挑战。
近几年我国的军事现代化确有发展,军事实力也有了较大增强。尽管这些进步与美国的军事现代化程度和实力相差甚远,但仍不能为美国所容忍。美国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只应保持在低于台湾军事力量的水平上,也就是低水平上,永远无力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
从今年4月份开始,台湾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三党主席先后访问大陆,岛内政治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要求两岸和解、台海和平和反对台独的声势大增,台独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面对台湾岛内反对台独、要求两岸和解的呼声,美国担心失去操控台海局势的主导权,尤其担心两岸关系的缓和。
中美经贸关系不断扩大原本是双方共同受益的好事,但是,美国国会、政府内外的反华势力和某些制造行业公会借机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纺织品以及中石油、联想等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公司等问题上大做文章,所谓的“经济威胁论”也由此而生。
但是,上述只能说是诱因,而不是根本原因。
其实,美国压根儿没有改变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和“战略竞争对手”的基本看法,9.11以后把中美关系改为“建设性合作关系”只是一时的反恐需要,是策略需要,而非战略上的调整。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6月7日发表的题为“美国重新瞄准中国”的文章说:拉姆斯菲尔德的有关中国威胁整个亚洲战略平衡的讲话只不过是恢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而已。随着反恐战争似乎接近尾声,“华盛顿又格外引人注目地改变了调子,重新把中国视为对自由贸易和安全的一种威胁”。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奥汉龙也说:“9.11事件并未真正地改变中美关系,也没能解决中美之间深层的意见不合与矛盾,它所改变的只是美国处理外交政策的轻重缓急。”他指出,当时无论中国方面发生什么事情,忙于反恐战争的华盛顿都无暇与北京展开激烈斗争。如今,在反恐战争告一段落之后,关乎民生的经济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对华态度也多少恢复了9.11事件前的“常态”。当然,事实上反恐战争远未结束,但在布什政府看来,大规模的战争已不会再发生,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局势虽远未稳定,但至少这两个国家已掌控在美国的手里。
从另一个角度看,布什的反恐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以军事为焦点转移到以扩大全球民主自由为焦点。《国际先驱论坛报》一篇分析布什第二任期就职演说意图的文章说,布什班子实际上关心的并不是赖斯所列举的六个“暴政前哨”国家,而是要在俄罗斯和中国找到靶子。“暴政前哨之说是对世界上这两个大国的猛烈抨击”。
中美关系还常常受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明年美国国会又将举行中期选举。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战争和对华政策将是党派斗争中的攻击目标。压人民币升值和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重新设限,也是布什政府应对国内政治的需要。美国《华盛顿观察》在一篇分析性文章中指出:中美纺织品贸易之争是一场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过招。除了美国纺织制造业的吵闹外,还有布什政府的政治运作,希望借此平息国会和一些制造商组织的不满,为共和党在明年中期选举中获胜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美国国防部政客们和军火商企图利用所谓中国军事力量大增的谎言争取更多的国防预算,并迫使台湾当局和“立法院”尽快通过6100亿新台币的军购案,从而可以向台湾出售更多的军火。所以,他们全起劲地渲染“中国威胁论”。
而再次出现“中国威胁论”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调整。从表面上看,似乎美国在伊拉克深陷泥潭脱不了身,因而不少人至今仍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还在中东。但是,实际上从去年8月布什正式宣布全球军事部署大调整后,美国的军事战略重点(至少在战略思想上)已经开始从中东转移到以东亚为主要目标的亚洲。最近美军驻伊拉克最高指挥官乔治?凯西和美国驻中东最高司令约翰?阿比扎伊德先后明确表示,美国明年可能从伊大量撤军并且已经把七个城市的管理权移交给了伊临时政府,这表明美国确实想渐渐从伊拉克脱身。中东将继续是美国反恐作战前沿地区,但不再是美国军事战略的第一重点。
事实上,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战略家和战略学家们就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大战略的辩论,布热津斯基称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辩论,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迄今虽然各派具体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上一致认为反恐不应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恐怖主义只能伤及美国的皮肉,而真正能伤及美国筋骨的还是那些正在崛起或复兴的大国。
美国今年年初发表的《国防战略》和《美国军事战略》两份报告把今后面临的安全挑战分为四类,即传统的挑战、非正规的挑战(指恐怖主义)、灾难性的挑战(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制造混乱的挑战(指利用生物技术、计算机、空间或定向能武器严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可见美国在国防战略上又重新把传统安全提到首要位置,将恐怖主义威胁置于第二位。报告把中、俄称为关键国家,说这些国家在全球和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的作用可能改变它们在世界的战略地位以及它们同美国的关系。这些关键国家的未来走向有两种可能,有的可能走向同美国更大的合作,而有的国家可能发展成为美国在地区的竞争者或敌人。报告强调“美国要对大国竞相复兴的可能性保持警惕”。这表明,布什政府又回到了以遏制为核心的全球战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