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买舰为“虚”、造舰才是“实”。 6月17日,俄罗斯与法国在俄圣彼得堡开幕的国际经济论坛上签署了俄向法采购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合同。俄国防出口公司方面披露:合同总金额约11亿欧元(其中前期购买的两艘为8.4亿欧元),法国将向俄罗斯转交包括“SENIT 9”作战信息管理系统和SIC-21联合指挥控制系统在内的所有相关技术。5月26日,在出席八国集团多维尔峰会期间,梅德韦杰夫总统与萨科齐总统宣布,两国已就法向俄出售“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一事达成“最终协议”。
两年的谈判
俄法有关“西北风”交易的谈判始于2009年,并在当年11月普京访法期间达成了原则性协议,而且此时交易的数量也由开始的一艘一下增加到四艘,即在法国建造两艘,在俄罗斯建造两艘。
不过,俄法寄予厚望的这笔军火交易进入实质性进程后并不那么顺利。在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与法国DCNS集团(法国国有船舶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性和商业性谈判时,双方产生了分歧。其一,由于内部协调出了问题,俄罗斯海军负责采购“西北风”的代表、海军副司令尼古拉?鲍里索夫在国防出口公司等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法国签署了议定书。该文件在俄罗斯政府内部引起争论,认为海军方面的擅自作为使俄方在谈判中陷于被动。其二,法国坚持原先与俄海军达成的11.5亿欧元的价格(包括人员培训、生产许可证等技术文件),而俄方认为这个价格应该是9.8亿欧元。其三,俄罗斯要求四艘舰均应装备与法国同级舰一样的“SENIT 9”作战数据管理系统,并同时获得技术转让,且价格应包括在9.8亿欧元当中。法国方面最初拒绝向俄提供“SENIT 9”系统,后又不答应技术转让,也不同意关于购买此系统的价格包括在已商讨的价格范围内。其四,俄法“西北风”交易引起了美国等北约国家的关注和担心,特别是法国的“SENIT 9”系统已与北约军队指挥控制体系“并网”。西方国家担心这单军火贸易不仅将提升俄军的机动能力,而且可能帮助俄在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能力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为此,美国防长盖茨几次向法方传达不满,北约官员也对此公开表示担忧。
经过两年的“磨合”,在俄法两国高层的推动和介入下,俄法这项军火交易终于有了结果。针对美国等北约盟国的担心,萨科齐倒是表现得很有“新思维”:“如果你不像对待伙伴那样对待俄罗斯,你就别指望俄罗斯真正成为伙伴。”
两条腿走路
众所周知,苏联曾建立了庞大和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极具特色的苏制武器自成一派,不仅在性能、实战威力等方面与西方武器比肩,而且以其实用、简单和价廉等特点在国际军火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冷战时期,活跃在各大洋的红海军也曾是美国控制“蓝水”最大的竞争者。因而,“西北风”交易一开始就引起俄罗斯国内外一片“为什么?”的惊呼。
苏联解体后,原来结构完整的军工体系也随之四分五裂,建造巨型水面舰艇的能力更是大打折扣:苏联唯一的航母建造厂“尼古拉耶夫”归属了乌克兰,建造大型两栖舰艇的“扬塔尔”造船厂又被“隔离”在“飞地”加里宁格勒。包括著名的“北方造船厂”在内的舰船工厂即缺少建造类似“西北风”般的设备,也缺少建造这类结构更复杂、系统更集成、要求更严苛舰只的技术、工艺和经验。正因为此,尽管普京任总统时就做出到2025年打造六艘航母的规划、梅德韦杰夫上任初就强调建造航母是海军发展的重要方向,但20年来俄罗斯海军还是不得不仅靠老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撑门面。
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指挥自动化方面。近20年来,世界电子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支撑起以C4ISR为核心的信息化军事变革。但苏联时期就落后于西方的电子、信息科技在这段时间内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两次车臣战争和俄格冲突都暴露出俄军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缺陷。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波波夫金曾抱怨国内科研和工业部门,浪费了几十亿卢布也没搞出军队需要的无人机。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俄罗斯在这次采购“西北风”的谈判中,何以不要“裸舰”、坚持要随舰提供体现世界先进信息技术的“SENIT 9”系统。
透过俄法“西北风”交易,应该可以观察到俄罗斯海军和整个军队发展思路的些许端倪,感受到其急于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赶上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迫切心情。
一方面,通过采购弥补目前海军缺少核心舰的缺陷,希望以可构成舰队核心的两栖攻击舰并凭借现代化指挥控制系统,在重要战略方向组成打击集群,使俄罗斯海军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威慑能力、行动能力。这也是为何2010年俄日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纠纷热闹时,虽然正式合同还没签,但是俄罗斯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依然公开表示,第一艘“西北风”将配给太平洋舰队。同样重要的是,类似“西北风”这样的两栖舰遂行海上搜救、打击海盗、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作战军事行动的能力更加“方便”。在世界面临越来越多这类“功能性问题”时,俄罗斯需要这样的平台让“安德烈”旗(俄海军军旗)出现在各大洋,让海军成为体现力量存在、展示大国地位的“先锋”。
除了“西北风”,俄罗斯还计划从以色列购买无人机、从德国购买成套作战训练中心。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甚至表示,可以考虑外购单兵轻型武器。俄罗斯这些外购军品的活动都反映了俄罗斯在加快弥补装备“短板”的步伐。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针对众多质疑时说,俄罗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购买自己无法生产的急需的武器装备。
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建造提升俄罗斯打造拥有300艘舰艇大型海军的能力,为下一步建造多艘航母积累经验。从俄法两年的谈判可以看出,俄罗斯买舰为“虚”、造舰才是“实”。由于法国坚持买两艘才同意出售“西北风”许可证,俄罗斯从法国购买两艘成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药引子”,重点则是计划在圣彼得堡建造的另两艘。事实上,按照两国在2010年达成的协议,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公司从头两艘舰起就将参与建造,负责一定比例的部件制造。可以想见,通过四艘“西北风”的建造,以及与韩国大宇集团合作建造巨型油轮,“联合造船”集团将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世界先进造船技术,培训一批设计、工程人才,添置一批关键设备,积累建造巨型舰船的经验,使这个2007年按照普京签发的总统令重组而成的“造船航母”成为俄罗斯建造自己新航母的摇篮。
能刮“西北风”的条件
不同于普通商品,军火交易与政治、外交紧密相关。俄法“西北风”能刮起来,与两国密切的关系、与金融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改善有着直接的联系。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法国、德国等欧洲传统大国关系发展总体较为顺利。这些国家也更多地从地缘政治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角度审视对俄关系,更倾向以合作来避免俄罗斯成为不稳定和对欧盟有威胁的邻国。在这些国家的交往中,欧洲历史上领袖私交拉动国家关系的传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最早推动“西北风“谈判的普京与法国几任总统都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同时,法德等国还有着自身经济利益、能源需求等现实因素的考虑。据估算,此次“西北风”交易可以在四年内为法国保留1000个工作岗位,共计500万个人工时。被美式武器挤压得难以在国际军火市场翻身的法国,当然也希望借俄罗斯的需求打出一片新天地。
“进入欧洲,成为欧洲强国”是几百年俄国历史的一个主要内容。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外交问题范畴,它实际上具有了文化认知、国家战略选择的意义。应该说,对于一个在历史、文化和地缘方面与欧洲有着紧密联系,意欲以自己西部邻居的社会发展为追赶对象的国家来说,俄罗斯寻求与欧洲的合作与其说是政治选择,不如说是“自然”的进程。因此,无论是普京时的“四个共同空间”,还是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联盟”,都表现出俄罗斯参与欧洲多边合作进程、争取在欧洲结构调整中占有相应位置的战略诉求。如今的武器交易就如同天然气合作一样,为俄罗斯加强与欧洲的联系再添了根新纽带。
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既有的战略分歧虽未消弭,但由于各自关注点的转移被暂时搁置,双方在许多问题上都表现出合作的姿态。就在此次俄法元首宣布“西北风”交易完成谈判同时,俄罗斯在多维尔G8峰会上调整了对利比亚问题的立场,认为卡扎菲政权已失去合法性,“他必须下台”。
从重开向阿富汗运送物资的通道到联合军事演习,从达成新的核裁条约到合作建设欧洲反导系统,俄罗斯与西方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很活跃。如今,军事装备交易又成了双方合作的新内容。在“西北风”合同即将签订之时,俄美也完成了一项军品采购谈判:美国将首次从俄罗斯购买21架“米―17”军用直升飞机,用于装备阿富汗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