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朝鲜发行6枚一套的新邮票,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相比穷困的朝鲜一切从简,富裕的韩国则有足够的财力好好操办。政府集会、国家祭奠、阅兵等形式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倒是韩国文艺工作者为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拍摄的4部影视剧似乎更能折射出民间对那场战争的看法和对现实的思考。这4部影视剧分别为电影《走进炮火》、《小小莲池》和电视剧《战友》、《一号国道》。
影视剧与政治正确性
朝鲜战争属于历史,而韩人偏爱改编历史为我所用,加上《渊盖苏文》、《太王四神记》等历史剧的先例,所以从这4部韩战影视剧宣传造势时起,中国观众老早就换上一副审视的眼镜,带着挑刺看笑话的心态等待它们的出炉。
最早播出的是《战友》,也是笔者最先放弃的一部。姑且不论国内的字幕组似乎对它没什么兴趣,光从剧情演进来看,篇幅会很长,节奏会很拖拉,就像多数韩国历史大剧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同时,这也是4部影视剧中对战争描述最全景化的一部。《战友》以一支韩军小队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活动以小见大,揭示战争全貌。这支小队从正面作战到敌后渗透,再到沦为战俘,后又逃出生天,概而言之,神兵一群!该剧对韩国军人的处理更贴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虽然谈不上高大全,但也是准高大全外加微小瑕疵。《战友》对于战争似乎完全没有认真思考,一开始就进入战争状态,角色也一直处于战斗状态,应该说,这是4部影视剧中政治正确性最强,同时格调最低的一部。
稍后播出的《一号国道》笔者倒是一路追看到尾。它讲述了战时一对战友的袍泽之情和与一个女医生的情感纠葛。和《战友》相比,细腻得就像一部战争背景的爱情剧。虽说该剧从头到尾都被一种悲隋和唯美的氛围充斥,白智英的歌声催人泪下,但绝对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剧。开局是1948年男主角带队讨伐智异山游击队的场景,这本身就是一个暗示――游击队大队出现在韩国南方的山地与韩国政府军交战,看起来就像是侵略前的特务渗透。但历史事实是,这些游击队并非北方派遣,而是南方军民不满李承晚腐朽统治而举事,被镇压后退往山区坚持斗争的残部。淡化了这个历史大背景,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质变。对于政治正确性的坚守,《一号国道》来得更巧妙,更灵活。
《走进炮火》是此轮影视祭中的主打,其宣传造势也远甚其它影视剧,票房亦相当可观。该片取材自一场真实战役,以一群学生兵为主角。电影一如预料的那样,幼稚而叛逆的学生兵经战火数日洗礼迅速成熟起来,成为一支虽经验匮乏,却有组织有纪律的准铁军。他们以劣势装备,对抗装备了重型坦克的敌人,并成功坚守到援军到来。通观全片,主旋律亢然在耳,但政治正确性主要表现在选材上。虽说韩军战时表现不佳,但与人民军对战尚有一些胜例,单单选择学生兵做主角,很有些象征意义。要动员学生参战,说明战争准备不足。学生兵没有军装,临阵磨枪练习射击,甚至还因不熟悉手雷险些自伤,一切显得那样的仓促狼狈。反观对手,朝鲜人民军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进退得法。而以此虎狼之师,却败给一帮非正规新兵蛋子,韩人需要表现的民族精神跃然屏上。
《小小莲池》是4部影视剧中最另类的一部,如果说其它3部是在表现战争,那么《小小莲池》则在反思战争。该片取材自韩美关系中最敏感的老根里事件。老根里事件最早是由美联社在上世纪90年代披露的,认为美军战时曾杀害在老根里区域避难的韩国难民。美国军方经过调查,承认事件属实,但否认主观杀害,而是误伤。此事引发韩国舆论的轩然大波,其连锁反应就是许多韩国人将战时平民被杀戮的责任都怀疑到美军身上。但迄今为止,似乎都没有证据支持。反倒是五角大楼的对应有理有节,也有相应的证据支持。该片早在以疏美著称的卢武铉时代就开始构思,7年方成,但该片绝非反美,而是一部真正的反战电影。论及政治正确性,《小小莲池》无疑是最不正确的了。
远近高低各不同
4部影视剧,各有侧重。
《战友》从剧情的编排和拖拉程度来看,属于标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韩剧。譬如该剧出现4名令人匪夷所思的女性角色,分别是女一号的人民军女军官、韩军女特种兵、亲政府民间武装头目和出现在战俘营的朝鲜时髦女干部。理论上她们的存在都说得过去,但总让人感到不真实,更像是导演和编剧出于拉剧情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角色。不客气地说,《战友》基本流于为战争而战斗的俗套了。
《一号国道》篇幅不长,但构思和布局远甚《战友》,每一集都能留下悬念吸引观众。譬如开篇就是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兵到战死者纪念碑面前痛哭,怀念死去的战友。观众们一直在问,活着的是谁?死去的义是谁?当然,如果眼够尖,同时又认识韩文的话,可以看到那老兵在碑石上摩挲的名字姓李,也就是男一号。一直到结尾,原以为主角战死的观众惊喜地发现因被俘而流落北方60年的男主角李大尉居然逃出了朝鲜,返回韩国。虽然这个结尾来得突兀,且过程不明不白,但非杜撰,在现实中有原型可循。
该剧重在表现战争给朝鲜民族带来的伤害和裂痕,从主角的小家庭悲剧人手,小切口大纵深,大而扩之到全民高度。片中没有丑化人民军,没有丑化志愿军,也没有美化韩军,而是以相对平和人性的角度描述这些被战争裹挟前行的人们。因为走的是以小见大的思路,所以剧中常用象征手法。相信看完该剧的观众会对主人公故乡的那座大桥印象格外深刻,所有的关键性事件都围绕着这座大桥发生。李大尉参军与医生情人在桥上分别,申上尉在大桥上看到女医生,劳动党阻挠韩军炸桥,直到最后志愿军反攻,桥被炮火炸断,李大尉和情人、战友一桥两隔。桥,在这里不仅是个人感情的路径,更是民族血缘纽带的象征。剧尾,耄耋老矣的李大尉望着当年将自己和情人南北分隔的断桥,听着随行女军官的介绍,这一幕令人想起军事分界线上那座著名的不归桥。一直不明白为何以“一号国道”命名,在末集才知道该国道现在名叫“统一路”。
《走进炮火》和《战友》一样,把笔墨集中到了战斗场面上。当然,一部电影篇幅有限,本身取材又是一场战役,这么处理倒也无可厚非。不过,看完全片,感觉这似乎是以广大韩国青少年为目标受众。过去的10年,由于左翼政府的政治倾向,社会思潮集体转左。在对待北方和战争的态度上,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老一代和新一代韩国人的想法大相径庭。北方的战争威胁在年轻人看来更像是“狼来了”,是白军政时代起当局为维持统治而刻意渲染夸大的。其本质是冷战一代和冷战后一代的政治哲学分歧,外人感到诧异是因为多数国家已经走出冷战,分歧不如韩国这样强烈。
《走进炮火》重点刻画了两个学生兵:一个经过战斗洗礼,内敛寡言,有着强烈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责任感;另一个则自命不凡,轻狂嚣张,个性张扬,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前者凡事以大局为重,后者则自行其是。当然,后者在血淋淋的战争现实面前碰了壁,不得不收敛起那股狂傲之气,转而回归到前者所代表的主流模式上来。这可以看作韩国主流社会对青年一代的劝 诫和警示。
初看《小小莲池》,那明丽清新的画面令笔者想起《欢迎来到东莫村》。这个小小村庄虽不像东莫村那般世外桃源,但也称得上平静温馨。该片从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叙事方式杂乱无章,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也没有一个能让人一眼记住的人物。唯一的印象就是,这个村子很平凡很平静,当然,电影里大凡出现这类场景,常常预示灾难即将到来。在军人证实开战以后,村民们开始逃难,就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导演没有责怪美军无良,而是在许多细节上渲染悲剧产生的根源。难民在行进途中不断被军人呵斥,缘起占用道路阻塞军队通行。在铁路上,他们还被美军搜身,以防人民军混入。难民中有人用日语向美军解释自己是难民,这个细节足见导演细心考究,也说明双方语言不通,一旦出现误会很难解释。老根里事件某种意义上是战时混乱无序状态与恐慌猜疑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片中悲剧始于空袭,守卫铁路的美军步兵曾吹哨示警,但没有明确通知难民,导致难民遭到空袭。这之后,事态完全失控,酿成惨剧。值得注意的是,片中还有美军救助朝鲜儿童,送其回家的画面。可见导演并无太明显的倾向,而是尽量站在中立者立场叙述往事。
《小小莲池》以事件幸存者回忆的形式和深刻而质朴的笔锋,深入探讨了战争中人类行为的失常与失控,没有渲染,没有宣传,只有静静的诉说。这让影片看起来很沉闷压抑,但也正是这平凡无趣才最能表现战争的真实与残酷。
镜头中的战争众生相
几个月前,在和朋友谈到这批即将出炉的韩战题材影视剧时,众人竞不约而同地表示,想看看韩国人怎么丑化志愿军。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只要是敌对方,就一定要相互丑化。其实,想想我们拍摄的《奇袭白虎团》之类的影片,里面的美韩军不也是被丑化过的?那么,60年后的韩同人眼中的战争众生又是怎样的面相呢?
韩军:《战友》中的“国军”形象可谓最中规中矩,尽管历史上的韩军表现乏善可陈,但在该剧中表现却异常神勇。相较之下,《一号国道》中的韩军无论官兵,都显得过于平凡,既无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事技能也一般,顶头两个小资趣咪、情场敌手的主官不说,还摊上一个好大喜功哗众取宠的小队长,连累士兵受罪,以致有士兵想刺杀他泄愤,很是不和谐。总体而言,《一号国道》更符合历史。
对手:作为敌人,朝鲜军政人员在韩国屏幕形象长期阴暗,无外乎猥琐、无脑、凶蛮、没文化等意象。从冷战后开始,形象逐渐多元丰满起来。《战友》中的朝鲜军人,除了女一号和她的副官外就再难找到其他善类。《一号国道》因紧扣男女主角情感这条主线,对于对手的刻画倒没着墨太多,多数朝鲜军人在男主角眼前通常不到半分钟就会饮弹倒毙。唯一详细刻画的是汉城突围时在教堂废墟俘获的一对人民军官兵――人民军军官对双眼受伤的部下不离不弃,最后还为有心释放他的男一号挡了炮弹。
《一号国道》中真正让笔者注意的是女主角那个罹患肺病的劳动党狂热分子哥哥。可以说,男女主角的悲剧有一大半拜他所赐。对此人的刻画不仅是出自剧情需要,更是在暗示战争的根源在于这些狂热而又权欲熏心的野心家。一个地主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醉心于革命运动,从侧面揭示了战前朝鲜社会的现实,而党员哥后被组织抛弃,并逐步走向疯狂和灭亡,临死前还连累两个年轻姑娘陪葬,这样的安排足以勾起观众对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感。
《走进炮火》重彩描画了人民军先锋队长朴武郎这个角色。此公一出,气场逼人:干净笔挺的军装,锃亮的马靴,这符合当时人民军军官推崇的莫斯科作派。阴沉的眼神,满布伤疤的脸庞,观之不似善类。最重要的是,朴凡事都以最高领袖意志为先,而不遵循党的决议。当部下搬出党中央试网阻挠朴的军事冒险,却被朴当场击毙。这一安排给人以深刻暗示。
干涉者:志愿军无论出现在美国电影或是韩国电影中,都是以漫山人海的群体形象出现。这4部影视剧中只有《战友》和《一号同道》出现志愿军,也不例外。《战友》是全景化处理,剧中出现的应是以彭德怀将军为原型的志愿军司令官,除了那类苏俄红军的八角帽、呢子大衣不符合史实外,倒也谈不上丑化形象,相反还有几分霸气。《一号国道》则是选取了一个普通小号手,通过描写他的战俘生活和思想转变,试图赋予志愿军更多人性化意象,以有别于过去的脸谱化。总的来说,并不成功,相反谬误之处甚多。譬如《战友》中出现人民军督战队枪决志愿军逃兵,本意应是说明志愿军亦非草木也会思乡畏死,但这一处理明显是把二战时苏联旧例附会到志愿军身上。或许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国家都差不多。
普通人:唯一将镜头锁定普通小人物的只有《小小莲池》。电影对于第一次遭遇战争的平民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刻画得尤为细致。片中,这些普通人对于某某主义之类的政治术语完全不感兴趣,只要准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失去土地,那就是坏人。当一群可能一辈子都没走出山村的农民拖家带口,踏上一条他们完全不熟悉的陌路时,面对一个从未接触的失序世界时,恐慌到处弥漫。他们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与异国军人交涉。当他们遇上一群同样恐慌、草木皆兵的美国兵,悲剧发生了。他们不会本着高超的政治觉悟,去分析究竟谁陷他们于险境。他们看到射向他们的枪弹出自美国机枪,就咒骂美国鬼子。或许,他们是无知的,是目光短浅的,但这就是最真实的普通人。
此外,在《战友》和《一号国道》里出现了耐人寻味的相同场景:乡野山民闹不清楚谁是战胜者,于是有备无患,见到韩军挥舞太极旗,见到人民军则挥舞朝鲜国旗。《战友》中农民老伯因举错旗被杀,《一号国道》里劳动党员杀死韩军家属,又举着太极旗欢迎韩军进村。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却成了政治倾向的标志。城头变幻大王旗,普通人的政治倾向也跟着两边倒。风吹两边倒似乎很叫人不齿,但对于乱世中的蝼蚁而言,活下去才是唯一的信仰。
小结
文艺创作不是政治,但很难摆脱政治。综观韩国的朝鲜战争题材影视剧,其格调和主张都与现实政治息息相关。
冷战时期南北相互敌视,影视剧中的朝鲜人长期猥琐不堪。随着冷战格局消融,对北接触增多,尤其是金大中政府阳光政策出炉后,朝鲜人形象好转,以1999年《生死谍变》为起爆点,朝鲜人的形象以三日刮目的速度持续改良,甚至成为喜剧的主角。2005年的《天军》可谓这一轮思潮转变的“癫”峰之作,同时也是收尾之作。2006年朝鲜第一次核试验后,风向大变,当年首部以逃北者为主角的电影《国境之南》播映,赚足泪水。之后,又有《逃北》、《台风》等电影,取材和立意直指朝鲜现政权。
60年一甲子,战争已成往事。当一场已经结束60年,早已模糊平淡的战争被重新记起,并高调渲染纪念,恰恰是还未完全走出战争阴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