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叶笃正和吴孟超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针对这次获奖情况,《中国报道》采访了国家科技部奖励工作办公室政研处袁建湘处长。 中国报道:2004年最高科技奖空缺,今年由两位院士共享此项殊荣,您认为2004年最高科技奖空缺说明了什么?
袁建湘: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共有9位院士获此殊荣,只有2004年度出现空缺。对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个别年份出现空缺,我个人认为这很正常。主要原因与奖项设置特点、推荐评审程序不够完善有关。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2000年才开始奖励的,由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时间不长,每年只奖励2名科学家,而符合奖励条件的科学家也比较多,用一句俗话,就是欠账比较多,这样就在客观上增加了评审难度。从管理上说,选择越多就越不容易选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一个树林中只有两棵高大的树木,我们可以一眼就把它们选出来,如果一个树林中都是高大的树木,恐怕就是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都不容易把最高大的两棵树选出来。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是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的,每年的候选人涉及众多学科专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要从中评选出两位科学家,有可能会因为评委学科专业知识不同和认识不一致,造成候选人得票分散,达不到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特别是在优秀候选人很多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出现票数分散。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实行的是推荐制度,推荐制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每年候选人的情况是变化的,这必然影响最终评选结果。
针对上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我们也在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并采取了一些改革举措。如,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下增设评审组,在候选人比较多人的情况下,可以设立若干学科专业评审组分专业先进行初评。
中国报道: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什么领域的科学家?科技部有没有新的举措扩大奖励面?
袁建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最多只奖励2位科学家,一位属于基础研究领域,一位属于应用技术领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按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的,并规定每年授奖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签发。而科技部只负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它没有权力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励数量。据我个人所知,目前尚没有扩大奖励面的考虑。就个人意见而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奖项,目的是重奖优秀拔尖的科技人才,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献身科教兴国大业。因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必须严格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严格控制数量,个人认为每年授予2名科学家是合适的,不宜于再扩大。
中国报道:对于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元,许多网友评价说,我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500万元的奖金与科学家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相比,还是太少了,您怎么看?
袁建湘:科技奖励是一种荣誉,精神权益和荣誉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它不能完全用奖金的数量来衡量。尽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不能完全按照他的贡献来颁发奖金,因为,奖励毕竟不是报酬,国家科技奖励贯彻的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贯彻“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中国报道:今年为什么授予这两位科学家?获得提名的有多少人?整个程序是怎样的?
袁建湘:2005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德高望重的院士,是国际知名科学家。吴孟超院士40多年来献身我国的医学事业,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奠基人之一,对我国肝脏外科技术体系和肝癌系统性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叶笃正院士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气象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授予他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既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全体评委的投票结果,也是国家做出的授奖决定,更应当说是众望所归。
2005年度共有5名合格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经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下设的评审组进行初评,最后向评审委员会提交了3名候选人进行评审表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基本评审程序是:一、由具备推荐资格的推荐单位向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推荐候选人;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下设的评审组,对经过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查后提交的合格的候选人进行初评;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通过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人进行评审;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记名投票方式对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五、科学技术部对结果进行审核后报国务院:六、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签发奖励证书。
中国报道:两位获奖者一个90多岁,一个80多岁,是否有年龄上的考虑?
袁建湘:从2000年开始奖励以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9位获奖者都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特别是2005年,一位是90多岁,一位是80多岁。确实,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上有人提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年龄偏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励条件看,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年龄限制,只要求“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而所有获奖者,包括叶笃正、吴孟超两位院士,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叶笃正院士还在亲自撰写论文,吴孟超院士每周都还亲自做手术。
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的宗旨和条件看,虽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排除会授予做出一项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年轻科学家,我们也希望有一些年轻的科学家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定位还应当是一种终身成就奖,是以科学家的终身成就作为授奖的依据,一般科学家不经过长期的科研积累是很难获取该项荣誉的。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以单项成果作为授奖理由,可以理解为一次性的成果奖励。不同的奖励类型,其功能定位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科技奖励的三个基本功能是承认、激励和导向。作为终身成就奖,我个人认为,在肯定和激励获奖者本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导向作用,就是通过奖励少数杰出科学家,引导科技工作者树立永无止境、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同时,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文化氛围。否则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最多奖励2名科学家就没有实际意义了,而影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导向作用发挥的最关键因素不是获得者的年龄,而是获奖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包括学术道德),难度越大,权威性越高,导向性 就越强。因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科学家,不但不影响导向作用的发挥,可能导向作用还更大、更广。相反,虽然我们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可能具备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实力,但正处成长期的他们,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过早授予他们终身成就性质的奖励,我个人认为,不一定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也不一定有利于发挥奖励的导向功能。
中国报道:这两个位获奖者都是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获奖是否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自然科学?
袁建湘:当前国家科技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主要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社会科学的奖励政策,社会上有一些呼声和建议,但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哲学、社会科学非常重要,我们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政策研究,期望今后在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中能够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另外,2003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也提出,要建立国家功勋奖励制度。我个人理解,这种国家功勋奖励制度今后一旦建立,应当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不仅限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应当有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相应奖项。对于如何建立国家功勋奖励制度,我们也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运作模式。
中国报道:叶笃正的获奖是否与去年全球出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有关,如印度洋海啸,美国飓风等?
袁建湘:我个人认为,叶笃正院士所提出的气象科学方面的理论成果,如大气运动适应理论,应当对解释和预测飓风的形成、发展有指导意义或者参考价值,但我不知道是否与你提的自然灾害直接有关,特别是印度洋海啸,主要是因为洋底地震引起的……
中国报道:关注中国问题的分析家认为,中国已把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次,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的新增长点。您对此怎么看?
袁建湘:我认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过去,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应当说,我们的发展主要是靠生产要素来驱动的,部分还是靠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的,如果要继续保持这种增长速度,实现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我们的资源、环境都不可能支撑这种发展,也不可能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来支撑这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可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我们的未来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的未来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能不能推动自主创新和提高创新能力,不但关系到当前我们能否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否会被边缘化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近年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经常出现空缺这一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做出的战略部署,其关键就是全国上下要全面贯彻实施,不要把自主创新只当成科学家的事情,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