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理想 [始于世博的理想城市]

  随着世博会日益临近,很多人问我,2010年世博会究竟能给上海、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什么东西?   其实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有了主题(“进步的世纪”)之后,这个问题就逐渐被淡化了。那些从世博会上流传下来的很多关于器物的传奇故事,只算得上一半历史。不能仅从物质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衡量世博会留给人类的财富。世博会留给我们的、更重要的,应该是很多精神文化层面的遗产,虽然这些遗产或许今天还看不见,但与全人类的文明进步有关。
  十几年前,英国媒体报道说让奶牛和西红柿嫁接,结出的西红柿的皮可以拿来做皮鞋,人们认为这是舆论在开玩笑,但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无所不能,没有什么科技产品让人们感到十分惊奇。现在的世博会已经很难留下让后世传送的器物和产品。如果说能留下什么,那就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世界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平台。
  今年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到上海世博园视察工作,强调要做好世博后文章,要把无形资源转化成社会资源,转化为有形资源。那么世博会究竟有哪些有形和无形资源?
  从经济角度来说,世博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必然产生直接及间接的推动作用,比如增加投资和消费,GDP有所增量,带动上海市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提升经济理念,理顺经济体制,搭建合作平台,等等。但经济效益绝不是举办世博会的主要目的。
  现在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复杂,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讲,国际舆论已经出现了“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等等观点;中国的汇率和贸易政策也被一些国家批评。但可以说,这些都远远比不上100年前,辛亥革命前夜,中国所面对和即将遭遇的风暴。即便在那个时候,1910年,32岁的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写道,在中国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要中外游客都要到上海来。
  1958年,时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响应中央号召,到上海做实地调查,听取了当时外贸局局长齐维礼关于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突尼斯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的报告后,他写了一封报告给周恩来,建议上海办一届国际博览会。
  关于中国希望举办世博会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未失去对未来的向往,从未失去“看世界”的愿望。在最痛苦的时候,中国人也期望自己能强盛起来,强盛的途径就是开门看世界。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登过两幅有关中国的漫画。一幅是一百年前刊登的,一条龙躺在地上,很多老外在它身上切割。另一幅是前段时间刊登的,画里一条粗壮的龙抬起头来,傲慢地撕碎了哥本哈根协议,显示中国在国际上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对中国是不利的,这样的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发展。所以中国要了解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人不是傲慢的民族。要改变国外对于中国的偏见,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民间文化交流,坦诚地把外国人邀请到家里来。世博会就是中国敞开胸怀的一次良机。
  所以说,举办世博会,最大的意义和遗产,在于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是要征服别人,而是改造自己,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里面。中国藉此来了解世界,世界也藉此来了解中国。
  举办世博会对于整个世界也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要来参加世博会?绝对不是为了看上海的地铁建造,也不单纯是来了解中国。大家聚集在一起,每次都在普及一个价值观:1938年的价值观是科学、文化和人性;1958年是人类正在走向进步。“城市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大家在上海要讨论的价值观,正是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的本质是要让生活更美好,但是现在没有,所以要讨论和研究,在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哪里出了问题?该怎样解决?
  可以说,城市化发展最大的挑战,正来自于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所包涵的三个层面:人,城市,地球环境。人,是城市的细胞、是灵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地球和城市未来相互依存。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能忽略人的需求和城市自身的需求,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过度压抑人的需求。这点对于处在城市化关键时期的中国,特别有价值。通过上海世博会,解答好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这届世博会对于对人类进步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此外,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但对很多国家来说,尤其中国,城乡发展问题难以分开。当初申办世博会时,因为认识到国际上现在也存在一种反城市化倾向,认为城市没有让人们生活更好,所以补充了有关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的副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指城市化生活,也是一种全人类的生活,地球家园包括城市和农村。解决农村问题的钥匙在城市手里,很多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根源也在农村。所以,把农村建设好,也就是在为全人类做贡献。世博会也要为农村城镇化发展贡献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