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

  《你在高原》   长达450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是张炜在20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全书分39卷,归为10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和《无边的游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而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
  张炜在将这部书命名为“你在高原”时,已经把“你”和“高原”设置为一个理想化的存在,它们遥远而富有吸引力,令远离“高原”的“我”渴慕不已,生发出无限的向往之情。为建构行走的主题,小说特意设置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兼主人公“我”――宁伽,依靠其在大地上的无边游荡所相伴相依的个人反思和生命追忆勾连起整部小说的精神脉象,其“行走”的动力源自作者对人类生存命运真诚逼视与诗性观照的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
  作为作家主体精神的承载者,宁伽和自己的父辈、祖辈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现实中焦渴不安的心灵在先驱们亡灵的隐隐召唤之下,不由自主地朝向生命的理想之境――“高原”靠拢、皈依。宁伽要突破这层层淤积的生存焦虑,必然以不断朝向理想的前行姿态求取内心的充实与宁静。宁伽的行走就不但意味着一种多变的生命轨迹,而且昭示出极为复杂鲜活的生命图景。
  正如张炜自己所说,《你在高原》是一部“长长的行走之书”。这里的“行走”,应该不仅仅指成书的考察、准备和行文书写的艰辛过程,而且还寓指主人公生命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以及作家炽热而漫长不停息的灵魂追寻之路。
  
  《天行者》
  《天行者》讲述了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这些民办教师们内心的挣扎,抒写了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作者刘醒龙在他的微博上说:“《天行者》是我从内心上对自己所经历的20世纪后半叶的一种交代。乡村知识分子在那时候的经历,不仅是心灵之痛,也是中国之痛。正是这些具有丰富性的‘痛’,构造了不仅仅是一种文本,而且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蛙》
  《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从而反映出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急剧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书中将书信和剧本糅合为一体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被认为极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在主题上,当代中国生育史更是之前作家们很少涉及的话题。
  
  《推拿》
  《推拿》是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也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小说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的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环保心得》
  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制度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是人的行为。人必须进行满足生存要求的生活、生产、消费活动,而这些活动必然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人按照生态规律行事,对环境的影响不超过环境的许可程度,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如果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要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
  人类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形成了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趋向。不顾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只追求高利润的生产方式和积累财富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要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社会的收益分配制度、资源和财富的占有制度,决定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生产活动获取的物质财富由自己收益,污染破坏环境的后果由公共承担,这样的损益分离必然导致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以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加收益为核心价值趋向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环境利益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风靡世界多少年的传统人权观对环境权的漠视,导致社会的分配制度、资源和财产占有制度以及为这种制度服务的国家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对人的环境权保障的缺位。
  我们就是要从根子上找到疾病之所在,把扭曲了的矫正过来,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应当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以生态链上一员的谦和态度,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和谐相处,而不能主宰自然、掠夺自然。只要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就为建立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处的新秩序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经济、社会新秩序的基本框架是环境资源的共有制、综合经济制、收益分配的公平制、消费的适量制。
  从现在起今后的50年,是决定人类与资源环境怎样相处、走什么路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时期。现在是人类在痛定思痛中选择走正确道路的时候,要坚决抛弃靠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走理智、科学、和谐、协调发展之路,给人类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批评官员的尺度》
  [美]安东尼?刘易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索赔。陷入绝境的《纽约时报》将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力挽狂澜,并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刘易斯非常善于讲事说理,其作品往往化繁为简,故事生动精彩,而义理呼之即出。
  
  《商业的常识》
  申音著
  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年7月版
  在本书近40篇文章里,作者除了强调“常识”,还顺便探讨了一个饶有趣味且实实在在的问题:为何普世商业价值在中国行不通?例如,明明在美国被证明行得通、非常灵的eBay收费模式却兵败国内、打不过淘宝免费模式呢?又如,为什么在搜索功能、用户体验、数据支持和产品研发上都略胜一筹的Google在华语市场反倒不如百度了呢?再如,同样是风险投资,有的企业有幸拿到后越做越大、势如破竹,而有的企业却盛极一时,又极速地昙花一现……在这些很多很有趣的商业现象背后,其实蕴含了不少的道理与逻辑:在作者看来,这一切不过源于对“常识”的坚守,也因为有“常识”指引,才能抽丝剥茧,直击真相,直达本质。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许小年著 张大伟编
  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5月版
  本书收有许小年教授文章60篇,基本指南是“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市场经济”。他对我国“经济转型缓慢”、“市场化改革倒退”、“权贵资本主义”有尖锐的批评,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会害了中国经济。他是目前国内对宏观经济政策持批评意见最坚决的经济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