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牛车远去,打铁声尚存]新声代马来西亚小女孩

  尽管在很多地方还是早春,但3月的马六甲午后像这个城市的任何时候一样烈日炎炎,我站在圣地亚哥城堡的山顶,从这个曾经是东南亚最坚固的堡垒远眺马六甲海峡。这个符号化的地方早不是几百年前的风起云涌,著名的马六甲海盗早没了踪影,连船都少得可怜。不远处只有一艘短暂停泊的邮轮,孤零零地在岸边,一旦傍晚那些登陆观光的游客到齐,就会拉响汽笛溜走的。
  如果你也对大航海时代充满迷恋,想在马六甲这个当年的著名海港找到些历史痕迹,海上恐怕是会让人失望的,好在古城中还藏着惊喜。当我从城堡下山,步行不远进入满是红房子的老城中央时,立刻便预感到这一点。马六甲古城的地标――荷兰基督教堂(俗称“红屋”)总是被刷得过于鲜艳,但好在油漆掩盖不住岁月的痕迹。从这个建于1753年的“红屋”开始,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开始了。
  
  坐花车逛古城
  
  人力三轮车是马六甲最有趣、也最有特点的代步工具。它们通常聚集在城市那些人气最旺的景点跟前,车夫最初的目的,不过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有机会拉到更多的客人,但日子久了,它们本身似乎也与这些古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了其中一部分。
  花里胡哨的三轮车基本构造很简单:一辆二八自行车加一个轮子和一个座位,车夫用脚蹬,客人就并排坐在旁边。就是这样简单的车,装饰上却被每个人下了不少心思。车座通常颜色鲜艳,前后有结实的护栏,护栏上到处都扎满颜色鲜艳的假花。在座位上边,一把大伞撑开,遮挡住东南亚强烈的阳光,伞顶和伞身上同样被夸张的花朵占满。在装饰满得不能再满的车身空隙,还见缝插针地挂着若干面小巧的马来西亚国旗。当我坐上一辆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的三轮车后,黝黑瘦小的车夫朝在红屋跟前一字排开等客的其他人一招手,小跑着推了几步,借助惯性上车,骄傲地把喇叭按得山响,原来喇叭也内藏乾坤,声音大不说,还可以发出高中低音,能按出节奏。
  “过去在马六甲,大街上代步的都是两头牛拉的车。”这位50开外的华人一开口,就将时光倒流几十年。他一边蹬车,一边讲述着有关这个城市的过去。“他们都留下了不少有趣的东西。”老伯口中的“他们”指代广泛,包含了从最早来到这里的葡萄牙人到最后离开的英国人。说着,它用手向左前方一指。此时,我们正穿过一条小路,路的一边是一个双顶的浅黄色哥特风格教堂,另一边是一幢二层楼、古色古香的维多利亚风格老房子。从1511年开始的殖民历史不仅让马六甲成为闻名世界的海上要塞,也让这个城市中到处充满了历史和故事,几乎每个角落都沾染着至今不褪色的异域风情,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光顾,让这个城市充满混搭元素。
  “历史我就不懂,我只知道哪条路好跑,怎样把车骑得平稳,让车上的客人舒服些。”两个小时下来,老伯对自己关于马六甲渊博的知识这样自谦。在他看来,骑好车更为重要。
  
  快要消失的老行当
  
  在下车之前,老伯告诉我说,如果想寻找原汁原味的传统华人文化,应该到鸡场街,这个名字古怪的街道位于马六甲河的另一侧,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华人的聚集地。“深入走走,到那些最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那里,保留的才是传统的生活精华。”他说。
  经过那些挂着红灯笼的会馆、高悬盘香的庙宇和回荡着香气的大排档餐厅,我顺着小路七拐八绕,来到一条名为“铁匠街”的小巷。原以为这样的名字就像很多地方一样,只是一个符号,没想到刚走几步,就发现一家叮叮当当的铁匠铺。铁匠铺的主人张铁匠说,这家名叫荣贸的铁匠铺至今已传承三代,有七十多年历史。而他自己,虽然不过50多岁,但从十岁开始帮父亲拉风箱算起,干打铁这个营生已经有40多年了。如今,上了年纪的张铁匠每天只干四个小时,平均一小时可以打好一把刀。“这已经足够了,大部分人都会买便宜耐用的不锈钢刀具,打多了也卖不掉的。”他说。
  “在我爷爷的年代,马六甲城里是用牛车做交通工具的,车的轮圈都是铁的,最好的轮圈,全都是我爷爷的铁匠铺打造的。”说起当年,张铁匠眼里闪出一丝骄傲的神情,在他爷爷和父亲的年代,这条街几乎每一家都靠打铁维生,叮叮当当的声音从很远就可以听到,那个年代,这里是真正的铁匠街,而如今,整条街只剩下了三家铁匠铺,每一家都处于半停业状态。“这行辛苦又没前途,恐怕就要失传了”。当我举起相机给他的铺子拍照时,他这样说道。言语间有一丝惆怅。
  
  行走者语
  
  吉隆坡长途汽车站白天时每半小时便有一班车发往马六甲,凉爽、宽敞的空调大巴只需2小时便可到达马六甲。即便只有一天时间,你也可以早早出门,来一次马六甲一日游。
  花哨的三轮车是马六甲古城中的一大亮点,年过半百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多种族混血……几乎每个车夫都是半辈子沧桑、一肚子故事的人物,他们会边骑车边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有关城市的历史。三轮车按时间收费,每小时约80马币。
  鸡场街是在马六甲下榻的理想选择,原本宁静的民居变身小客栈、酒吧、餐厅、古董店,这里可以找到好吃的海南鸡粒饭、蚝煎,便宜的各种本地手工特产,舒服而有情调的小旅馆、酒吧等。
  由于古老怀旧的城市氛围,马六甲深受许多导演的青睐,出现在不同的电影中。很多老房子,都曾经是电影的外景地,比较出名的是鸡场街中的地理学家酒吧,这个二层楼的老房子是电影《夏日嬷嬷茶》中酒吧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