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投资人生”:父亲教给我的人生智慧

  10月23日,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开展“2011年全球大学创意博览会与大师对话之对话彼得?巴菲特”的活动。   虽然气温骤降,阴沉的天空还下起雨来,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及北京其它高校的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来,对话小巴菲特。
  
  “做你自己”
  作为“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拒绝成为父亲的翻版,他热爱音乐,对于他而言,音乐是他的画布,而慈善是他的乐谱,他靠自己的努力拥有多重身份,他是作曲家、慈善家兼作家。
  有很多人认为,作为巴菲特的儿子,无疑是含着“金汤匙”的世间宠儿,其实不然。彼得?巴菲特说道:“我从父亲那里获益最大的不是经济的支持,而是一套人生哲学: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能做自己!我的父亲沃伦?巴菲特凭借努力的工作、坚定的信念和卓绝的智慧,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之一。我说这些仅仅是出于子女对父辈的一种仰望和自豪感,我也谦逊地承认这些成就属于我的父亲,而非我自己。不管你的父母是谁,你仍然需要探索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彼得?巴菲特表示,他的父亲在财产继承方面的想法非常明确,出生时嘴里含着的金汤匙,最后可能会变成扎在背上的“金匕首”。考虑不周的赠与会浇灭一个人的雄心并枯竭他的创新思想,从而使年轻人丧失寻找自己航向的冒险精神。沃伦?巴菲特在寻找激情、活出自己人生轨迹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他又怎么会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去挑战人生,并从中获得快乐呢?因此,巴菲特家族没有设立庞大的信托基金。彼得?巴菲特兄弟姐妹三人在年满19岁之后,每人获得了一笔数额非常有限的财产。
  并且,早在2006年,沃伦?巴菲特就将大部分财产捐给了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同时还设立了三个“10亿美元”的慈善捐赠基金,分别由他的三个孩子进行管理。
  “你可能会感觉很讽刺,现年50岁的我虽然肩负这10多亿美元这样庞大数额的管理责任,但这笔钱最终却是要捐出去的。”彼得笑言:“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普通人,跟我的大多数作曲家和音乐家同事一样,只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体现自身价值,做我自己!我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这是我舍此无他的人生选择。”
  
  现身说法
  在活动现场,彼得?巴菲特与中国大学生一起分享其追寻音乐之路的经历,交流选择人生道路的感悟,现身说法地阐释了其“做你自己,创意人生”的成长感悟。
  来自于北京大学的高娅道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多数父母都过于关注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自己的压力很大,不知道该怎么走,往哪里走?比如在我所在的学校北大,很多同学们出国,去学习经济学,或者金融学。也有些同学自己并不想做这些,但是周围的父母就说只有这样走,才能有好的出路。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这样。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呢?”
  彼得?巴菲特对此举出自己的例子。
  作为典型的不安分的年轻人,彼得?巴菲特当时的辍学计划着实让父母惊愕,这是他当时根据自己的心愿去做的选择。
  但是有一天,他的新闻学老师找他私下谈话,说想让他在高中四年级(美国高中为四年制)时担任毕业纪念册的编辑。当然,如果这样,彼得?巴菲特就得重新考虑自己的提前毕业计划。能够受到邀请是一种荣幸,而且编辑工作可以提高他的摄影能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后来,彼得?巴菲特在高中四年级末的时候才获知,母亲曾在当时他计划辍学的时候找过他的新闻老师,两个人共同策划了这个计策。
  35年后,当他重提这件事时,说道,“两个大人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共谋转移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不知道自己该感激还是怨恨?我是被温柔地导向了正确的人生航线,还是被善意的意图倾覆了自己要走的路,背离了原有的轨道?我必须抱歉地承认自己没有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做家长难,做孩子也难,他们都无法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关爱孩子的父母总是希望插手孩子的成长,孩子们经常会对于大人们的干预感到恼怒,但是我发现亲子之间这些矛盾,关键不在于意见相左,而是这些问题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互相理解和体谅。顺便一提,我对自己高四那年创作的那本毕业纪念册感到非常骄傲,也许这就是人生啊!”
  在现场,有很多同学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感到困惑。
  学习会计的郝?瞳已经研一了,她觉得自己大部分的压力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但并不是父母压着自己走,而是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越多,就越想回报父母,按照父母希望的方向走。这样,反而自己越来越背弃自己原定的计划。
  “抑郁的走路虽然也能走,但是非常不开心。”她说道。为了缓解自己多方面的压力,郝?瞳参加了驴友俱乐部,里面有喜欢登山的,喜欢徒步的,以及各个不同年龄层的人。有一次,他们从天津市里骑自行车到塘沽,骑了一天的自行车,结识不同的朋友,因为彼此相通的兴趣走在了一起,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去和他们沟通。“参加些社会实践,慢慢学着适应吧。”
  “那么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升华自己的灵魂”这个背负着很重压力戴着眼镜的女孩儿用句很抽象的话概括道。
  不难看出,现代的青年学子们不仅肩负着社会的压力,父母殷切期望在他们看来,也同样是种压力。违背父母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非常艰难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父母关爱自己,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实现最好的梦想,希望自己能有能力保证自己有一个好的生活。“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阻碍是不可避免的,而面对困难,唯有坚持才能实现梦想,做你自己!”彼得感谢父母放手让他独立思考,给予了他真正的尊重和关爱。
  “成功对于我而言,是快乐、是坦诚。让父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让他们能感受到你真正的快乐,这并不是去反对的东西,而是需要去沟通的。与大家普遍认为的不同,我其实走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那就是持续不断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由自己去定义成功。父亲教会了我投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