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长虹的倪润峰时代终于宣告结束,温文儒雅的赵勇重掌帅印。关注长虹的人为此捏着一把汗:长虹盛极而衰、积重难返,42岁的赵勇能力挽狂澜吗? 虽是“新帅”,却是“故人”。自1991年清华大学毕业进入长虹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赵勇历任长虹股份公司项目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兼工艺所所长、长虹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董事长、长虹股份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信息执行总裁,至2001年6月被任命为绵阳市副市长前,赵勇一直战斗在长虹。
然而,2001年离开长虹时,他的心情并不愉快。他与倪润峰之间的恩恩怨怨,一直广为盛传。
初返长虹,赵勇便以“虹色十月”揭开了自己大刀阔斧整顿旧长虹的序幕。随后在产业布局、公司组织以及高层人事方面,赵勇均展示了自己的快刀风范。业内专家如此评价:“一年过后,在赵勇为长虹设定的信息家电、IT、通讯、网络、内容与服务这新五大产业中,长虹均已完成布局。”
“技术出身的赵勇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一直情有独钟,他执掌长虹以来,无论是寻求在3C领域的发展,还是推动长虹的彩电迅速进入平板领域,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高利润率。”一位长虹内部人士如此评价。此外,赵勇“拼命三郎”的形象也为大家所熟悉,刚上任的头两天,他甚至在办公室吃、睡。那时,他感叹“长虹的错误太明显了”。
王者意识是倪润峰时代长虹的一个解不开情结。上台后,赵勇首先在个人作风上迅速打破了“王者”逻辑。 从去年7月至今,除了正常的商务活动外,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的专访要求。
企业内部,赵勇则逐步改变董事长“高高在上”的个人形象,他在两个方面花了大力气:广开言路和解决员工福利。长虹的员工称赵勇为“勇哥”,或者“赵博”,却通常称倪润峰则为“倪老板”。“倪老板雷厉风行,有时候会得罪人。赵博专业知识强、注重技术,和善但不失威严。”一位长虹员工如此评价两任领导的差异。
“季龙粉”事件是倪润峰在任期间犯下的错误之一。2004年12月23日,长虹发布公告,称由于APEX公司拖欠4亿多美元货款一时难以追回,加之委托南方证券国债投资收回困难,2004年度可能出现巨额亏损。消息一出,长虹股票曾连续几天跌停。
赵勇上任后立即终止了与APEX的合作。长虹组织智囊团重新建立了一整套海外风险防御体系,如通过国内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第三方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等等,从而避免在欧美等市场遭受重大损失。
让倪润峰下台的最根本原因是改制不力而导致的业务上的裹足不前。强悍的倪润峰多年来感叹绵阳市政府对他不公,他提出的民营化、MBO等方案屡屡被否决,由此与当地政府结下矛盾,最终被迫下野。
“体制问题将是长虹下一步发展的瓶颈。”赵勇曾在2005年6月29日的股东大会后如此说到。但是,他深知长虹体制改革的复杂程度。“在长虹集团或股份公司层面进行体制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难度也大。为此,公司将内部规模不大、效益不错的网络公司、电子工程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试点。”
对于郎咸平“长虹是典型TCL式MBO”的断言,赵勇断然否定:“这与MBO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长虹所有下属子公司的体制创新过程中,母公司的现任高管不能在其中占有一股,否则各方会质疑我们改革的动机。”
赵勇对2005年的业绩相当的自信。在他手中,彩电、空调两个项目均有起色,而新进入的IT分销等业务的利润率普遍要比彩电业务高出许多,因此他乐观地预测长虹2005年的净利润将超过5亿元,而全年的销售收入将会达到创纪录的160亿元。
“长虹是一潭水,需要扔一块石子进去,才可以激起波澜!”赵勇在去年5月所讲的这句话成为后来外界观察赵勇变革长虹的一个出发点。从现在的进展来看,他给长虹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点波澜而已,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换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