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讲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到达该城市有两种途径,乘船或骑骆驼。这个城市会向来自陆路和水路的客人展示完全不同的风貌。赶骆驼的人看见它,会把它想象成一条船;乘船而来的人,明知它是一座城市,却把它看成一头骆驼。
未知的明根(Mingu)在我眼里就是这座城市的现实版。我没有骆驼,只好乘船。
到达江边都城曼德勒的渡口时,正在下雨。开阔的江面昏黄浑浊,雨雾如幕布般隔断视线。明根远在11公里之外,我在等船。
售票厅是搭建在岸边的茅草屋,昏暗的室内未点灯,雨水敲打的声音却使这个简陋逼仄的空间显得辽远空旷。卖票的是一位开朗健谈的长者,带着在缅甸少见的金丝边眼镜,说极流利的英式英语。这场景像极了某部小说或电影里的片段,我想了很久,发现答案是乔治•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伊洛瓦底江是这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水脉,这条发源于中国西藏察隅人迹罕至山间的河流,蛇一般扭动着向云南高原流去。谁也不知道它竟然会成为如此辽阔的大河。缅甸古代的传说中,伊洛瓦底原是雨神的名字,据说他最喜欢的一头白象曾经在大地上喷水,形成了这条河流,人们便用雨神的名字来纪念它。
江心无出奇的风景,躺在船上的窝椅里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明根渡口已经到了。雨还未停歇。明根小城的此刻就是戈延(Jan van Goyen,l596-1656)的古典乡村油画――露天的理发店里,年迈的师傅正在给孩子理发,穿着笼基裙的少年在街边卖椰果,盘起头发的妇女在小石磨上倒几滴清水,把晾干的黄香楝树干置于石磨上面不停地研磨。磨出的浆汁流入小磨盘边的小槽内,再用小刷子刷在脸上。当地人把这种浆汁叫作“特纳卡”,它清凉、美容、防蚊虫。只有罂粟油脂饱满浓厚的颜料,才能画出如此娇嫩的色泽与层次。
拾阶往北。一座高达150米的块状建筑塔基不容分说地嵌入视野,像是切整完毕的枣泥蛋糕,突兀地立在江畔阔地黄色的主体上,裂缝犹如刀痕。这是明根佛塔(Mingun paya)的塔基。当年的国王孟云(Bodawpaya)听信占星师的预言――只要在此阔地把塔建成,就会命丧黄泉,于是塔基一建成就停了工。现在,在原来佛塔入口处的佛龛内,不知是谁放入了一尊佛像。佛像没有镀金,没有宝石,造型寻常,材质普通,在佛寺林立的缅甸算不上精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依旧日日供奉着它。龛内香火旺盛,鲜花清新,当地的妇人站在入口处,把刚采摘的白色兰花编成条状,供香客买来供奉,淡雅香气早已充盈其中。塔基其余几面有巨大的裂缝凝固进建筑躯体,如抽离时空定格的奶黄琥珀,那是1839年一次地震留下的痕迹。
塔顶已严重倾斜,本已眩晕地站起,又陷入新的失衡。一排排打磨去了冷硬的棱角、只剩残体的红色砖块垒砌的石堆砌在塔顶外围,就像生活在非洲南部的细尾?留下的剪影。登高俯瞰,各种颜色鲜艳、造型别致的僧院林立,从茂盛的树林里钻出尖顶。更远处,与佛塔套建的硕大石狮断了上肢,蹲立着,守护着,沉默着。伊洛瓦底江依旧日夜不停,浩浩荡荡。
在明根,生命无一例外像是被自然的神力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