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屋顶绿化的过程中,技术已不成问题,但资金、政策和认识问题还是制约了植物屋顶的成长空间。 上世纪50年代末,一位美国景观建筑师异想天开地打起了楼顶的主意。他在一座6层楼的屋顶做了防水渗透处理,然后铺上薄层土壤,栽种上乔木、花草,留出曲折的甬道,并设靠椅和小凳供人休憩。一座空中花园宛然天成。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这样一块绿色空间不仅带来感官享受,而且好处还有很多:屋顶绿化和地面绿化一样能够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减轻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种植屋顶绿化后,室内温度在夏季可降低3摄氏度,形成“天然空调”的神奇效果;让屋顶的建筑垃圾给植物让位,对于美化城市的上空不无裨益。
这一创意很快在西方风行,包括德国、瑞士、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纷纷效仿,通过政策资金支持或税收、罚款等手段,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在日本东京,当地政府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课以罚款。而在法国巴黎,市政府也将植物屋顶列入了地方城市规划。
在中国,屋顶绿化也推广了若干年。尤其在上海,屋顶绿化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望被纳入《上海市绿化管理条例》。但是在现在上海拥有的2亿多平方米屋顶面积中,只有20万平方米左右得到绿化,可见市场空间很大。
事实上,绿色屋顶的设计并不难。在西方,流行的做法一般是在屋顶平台的防水膜上叠放三层涂层。第一层厚2-5厘米,并受到防渗护面的保护,可确保排水。第二层厚4-12厘米,本身含有培养基,这是一种专用的松软泥土,透气、轻便且不太需要施肥和养护。第三层则是植物本身了,通常会选用喜日照、抗风性强、耐旱等耐候性强的植物品种。
屋顶绿化看起来很美,但要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必然会遇到一些客观问题。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水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高延继介绍说,我们在推广屋顶绿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技术、认识三个方面。其中,技术是一个核心问题。
屋顶绿化不同于地面上的一般绿化,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快速排水、建筑屋面保护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日常维护保养等问题的问题。
高延继指出,由于建筑设计对植物生长需要的构成不同,如果还按原来的防水形式考虑,会产生漏水问题。有的屋顶形式不同,构造设施选择也不同。屋顶的种植植物按地面绿化的方式选择,譬如:花草按3年期考虑,是不恰当的。根据不同建筑屋顶的高度和便利程度,植物应有长期寿命,花草的置换时间要长,补充的时间可以短些,置换期必须达到10年以上,有的还要长。
还有的屋顶基质及植物的构成不合理,大坡度的屋顶覆土近50厘米,但仅种植草,这是不合理的,从设计到绿化方式的选择是不适当的。
具体在上海市,在推进屋顶绿化过程中,技术已不成问题,但资金、政策和认识问题还是制约了植物屋顶的成长空间。
据有关部门人士指出,首先是资金问题,一些老房子在种植屋顶绿化之前,需要进行防渗水处理和承重检测,这需要大量投入,政府没有此项专款;其次是法律问题,商品房的屋顶也是私有财产,产权往往归属于所有业主,一个业主不同意,绿化建设就不能实施;最重要的一项还是观念问题,许多业主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认为搞了屋顶绿化,就会平白无故增加了养护工作。
对此,专家建议说,在政策层面,要从规划开始就融入屋顶绿化的理念,为屋顶绿化建设创造前期条件,这需要绿化、住宅、规划等诸多部门的共同协调。在行政层面,也需要加强对屋顶绿化的宣传,做好养护管理等配套工作,消除业主的思想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