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制造神话?

  

  前几天看报纸,有一则关于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的消息,说有的同志有点不明白,提出若干点疑问,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我就顺便借此机会把有关情况向广大读者朋友汇报,以免个别同志因不知情会产生误解吧!

  

  首先我们温习温习这位同志的大作。看此君文风颇有调皮的劲头,文章开篇先闲聊几句。接着,这位同志就“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的有关日程向大家通报,但明眼人一看,这可不是义务宣传,从做文章这件“大事”的角度来讲,这叫“立靶子”,否则无的放矢,失去了目标,没有了对手,壮士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阿Q和王胡对打才有意思,仅仅阿Q一人单练独耍实在无趣。

  

  这位同志提出几个小问题:第一,他声称“散文论坛”学会已办了三届,北大“中国散文论坛”为何称“首届?”这个问题问的好!依这位同志的逻辑,北大与中国散文学会联办第一次“中国散文论坛”,应以他参加或参予组织的为准,不应该叫“首届”,难道叫“四届”不成?

  

  据我所知(已深入作了调查),咱们的中国散文学会,在尊敬的林非会长领导下,各项工作搞得扎扎实实,红红火火。学会的大型活动,林非先生都亲自过问,此君口口声声说自己从2000年至今三年间,已主持三届“论坛”,真令人费解,我向多位知情人了解,回答均曰:活动由林非先生及其他大家主持,怪哉!且中国散文学会正式使用“中国散文论坛”之称法,亦在2002年的6月22日,会名好象叫“吴江之夏2002年中国散文论坛”,而北大与中国散文学会联办的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早在4月13日已正式启动开坛。不知这位同志此时尚有疑问否?

  

  第二个小问题,他说你一会叫“二十世纪末中国散文论坛”,一会叫“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言外之意,这工作多马虎,这么大的事怎么前后不一致呢?

  

  他提的这个问题依据为《太原日报·文学周刊》的媒体报导。不好意思,我也公事私事一齐办,也把“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捎着宣传宣传。这次活动得到广大媒体包括《文汇报》、《文学报》、《海峡时报》、《中华读书报》、《沈阳晚报》、《散文选刊》、《BTV—晚间新闻报导》、《中国新闻周刊》等十几家报刊电视的大力支持和义务宣传,他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各界人士和新闻界朋友好好学习。

  

  话说远了,我们还是扯回来,探讨这第三个问题。我没看到《太原日报》,据我们的《新闻通搞》及《论坛日程》明确指出: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的活动主题为“二十世纪末中国散文回顾与总结”。所以我很莫名奇妙这位同志的眼神,我正考虑是给他寄一份材料好呢,还是直接托人去其府上汇报两句,一切问题就结了,这不白耽误工夫吗?

  

  第三个小问题:前五讲已圆满成功,论坛怎么落下帷幕了呢?那么后五讲呢?

  

  怪哉,大家在一起谈一谈散文,设坛开讲,我们原计划就是五讲,大家讲完了不闭幕,还等什么呢?为什么非得是十讲呢?依您的逻辑,非得讲十讲才合您的意?这问题好象有些可笑。况且后面的评选“十大”活动,也是论坛五讲的一个附带活动,搞“论坛”五讲与评选“十大”前后并无必然联系,看问题怎么可以这样牵强附会,随意发挥,以偏概全呢?

  

  第四个问题很重要,也算就这一点说到点子上来了。这位同志说了一大通,分析一大堆,反反复复一句话,就是怀疑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的动机。似乎这一次论坛的同志们,义务劳动、拼命干活,全是图谋不轨,有阴暗心理什么的。全不似这位同志声称“主持”的活动朗朗乾坤,正大光明。主要理由是二十世纪末才过两年,搞“论坛”、“评选”有点早,按他的意思,等我们这一代人全“交待了”以后再说了。看来什么事需“盖棺”才能“论定”啊!不知道这位同志有没有看过,2001年北大已正式出版曹文轩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对于“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关注以及这一文学概念的量化,北大早已非始于今日。

  

  这位同志同时对论坛一个附带活动“二十世纪末十大散文作家、十大散文著作、十篇散文佳作、十大散文理论专著(含理论文章)”产生了许多疑问。北大“论坛”的日程原文是这样的:“紧紧围绕20世纪未中国散文这一主题,以余秋雨、卞毓方、贾平凹、王充闾、林非、张承志、史铁生、梁衡、李存葆、余光中、董桥等以及您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及作品……”,此时此刻我们所列作家的名字其作用极为明显,仅仅是举例(请注意),不是也无法给“十大”评选定调子,搞“一言堂”,这不过是一个提示,严格来讲一个“引子”罢了。这年头连“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长江读书奖”,远到“诺贝尔文学奖”大家都可非议,网络时代啦!世界的透明度那么大,小小“十大”的评选,还怕逃过了您监督的“法眼”?

  

  不要紧张嘛,广大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对“二十世纪未”概念的“考证”还是贴谱的,以文革后至今的二十余年;
从新纪元这种角度去考察梳理这个特殊的时期还是很有意义的。北大中文系的曹文轩教授作了很有意义的研究与探索,他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他主编的《二十世纪未中国文学作品选》四卷本外,今年还出版了“国家社科规划九五重点课题项目”理论专著《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两者均为北大出版社出版,学术界反响极好。

  

  回过头来,我们继续学习这位同志的“批判文本”,他对前面所列举的所谓“十位”(实际是十一位,请读者自己数一数,我想以此证明我们并无那位同志所揣摩的意思)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犯合计,他说是看了一个通宵,然后想出了他视线所及的近三十位作家。过三十位作家也都是从建国至今活跃在文学战线上的老一辈或年轻一辈的作家。很好,补充的好,受累了。实际上我们与这位同志是异途而同归的。原因是在我们的“活动日程”只能略举一二,实在不能把“一百单八将”全部开列,那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事。再说我们也浪费纸张损害生态环境啊!但是他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就“查单照收”看样子如果不同意,他会挑动数位文坛大将与我们玩命也未可知,我们拭目以待!所以我们将这位同志所列三十多位作家全部列入,可作为我们材料的“不完整状态”下的补充。

  

  另外,看这位同志的口气,文坛似乎个个都是老大,需一人一个山头才好,谁也不愿意做老二和“陪衬”,更不要说“十一位”,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他所描述的作家形象实在让广大读者朋友失望!

  

  据“考证”,这位同志似乎对高校很不“感冒”,对当今较有影响的“文化散文”更不以为然,据他本人讲,他从来不读“文化散文”,既然您没读过,您又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难道您忘了毛主席说的:“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么?还有,我想提醒您的是,您个人看法也只能代表您个人,您代表不了任何一个群体!

  

  下面该给广大读者朋友汇报说点正事了!此次北大在线“北大讲坛”、中国散文学会、北大中文系联办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主要是请“大家坐在一起,谈一谈散文”(各路神仙、罗汉较多,不可能个个请到,办过活动的同志怕都有这种体会),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作为北大主办方的组织者之一、各位专家、学者、作家的“服务生”,我要特别感谢的是(北大人就不再提了),为本次论坛出力流汗的中国散文学会长林非、常务副会长周明、秘书长王宗仁先生,这都是出的“义务工”啊!他们都是理论大家、散文大家,品格和文章没说的,另外,我还要感谢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李晓虹博士,她才华横溢,不计名利得失,甘当论坛的“忠实听众”,只有这样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同志,中国散文界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有句话我常常记着:作家要靠作品说话,做人要靠行动说话。我想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与关心关注北大首届“中国散文论坛”及看完本文受累的诸位共勉。

  

  作者为中国散文论坛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