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寒冰:欧亚十国加入欧盟的背后

   

  随着匈牙利等十国的加入,欧盟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扩展。欧盟扩大值得关注的地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这十个国家本身。虽然同是在1998年3月开始入盟谈判的,同是在2003年4月签署了入盟条约,同是在今年5月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十国对欧盟来说战略地位都很重要,这是欧盟选择它们的重要原因。但是,这十个国家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除了大小不等(波兰领土面积3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万;
马耳他领土面积只有316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万)贫富不均(塞浦路斯人均GDP超过15000美元,拉脱维亚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之外,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还体现在地域上:有的属于中欧文化圈,如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有的在波罗地海东岸,如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有属于南欧国家,如马耳他;
有的则是亚洲国家,如塞浦路斯。这种地域上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们加入欧盟的不同缘由。

  

  返回欧洲的关键步骤

  

  加入欧盟对中欧五国来说,是返回欧洲的重要一步。这五个国家是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捷克和斯洛伐克本是一家,而斯洛文尼亚原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就像东欧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一样,返回欧洲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其内涵是彻底摆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和转向西欧模式的资本主义。

  

  既然是返回欧洲,那就意味着它们曾经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欧洲。的确,这些国家在许多方面与西欧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宗教文化上,这些国家的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
在政治文化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虽然是王国,但走的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道路;
在对外关系上,与这些国家关系最密切的也是西欧国家。

  

  然而,这些联系后来差不多都中断了。由于复杂的内外原因,二战结束后,它们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在冷战爆发后,它们成为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在社会发展上采取苏联模式,在对外关系上受苏联的严格控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在几十年中,这些国家中也时常出现试图摆脱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的上层改革或下层的群众运动,但都遭到了苏联的反对甚至镇压。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冷战结束。所以,返回欧洲又意味着这些国家在这期间不属于资本主义的欧洲。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标志着这些国家又中断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重又恢复以前的资本主义和全方位地倒向西欧,这也就是它们返回欧洲的起点。为了实现返回欧洲的目标,除了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化、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思想上实行多元化之外,它们还想方设法密切与西欧、美国的关系,进北约、入欧盟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此。对于欧盟来说,它将这些国家吸收进来,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扩大对过去的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当然,这样说也并不否认其中的经济上的意义,中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西欧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价值观念,欧盟也需要中东欧的投资市场等等。

  

  剪断与俄罗斯过去的“脐带”

  

  与上述五国相比,波罗的海三国加入欧盟虽然也有返回欧洲的内涵,但更多的是为了摆脱俄罗斯的阴影。

  

  波罗的海三国紧挨着俄罗斯,但文化和上政治上都与西欧更为接近:居民信奉的要么是新教,要么是天主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不仅如此,比起上述东欧国家来,波罗的海三国受到苏联的伤害更大。早在十月革命之前,沙皇俄国就曾参与瓜分和吞并过这三个国家。1939~1940年间,根据苏德秘密协议,苏联先是出兵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后又强行将它们并入成为自己的加盟共和国,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正是由于历史上与俄罗斯建立的联系都带有被迫性,所以,在苏联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过程中,波罗的海三国将反抗的矛头都对准了俄罗斯。从1987年开始,三国多次举行抗议苏德条约的示威游行,要求独立的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91年8月,苏联不得不正式宣布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独立。苏联退出历史舞台后,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之间的关系又重新开始了。

  

  但是,波罗的海三国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前者是袖珍国家,其领土总面积加在一起只有17.49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还不到800万;
后者是世界性大国之一。三国惧怕、讨厌俄国,但在许多方面有着扯不清的关系,一时还离不开它。比如,在这三国还生活着不少讲俄语的居民,某些领土的归属问题上还存在着争端,俄罗斯是对波罗的海三国投资最多的国家,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后所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几乎完全依靠俄罗斯供应,如此等等。对于这些,三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摆脱的,只能依附西方,通过加强与西方的关系来弱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在波罗的海三国看来,只有加入北约、加入欧盟,它们才能彻底消除来自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的威胁,才能拥有真正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这个角度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欧盟是为了剪断与俄罗斯过去的“脐带”、完全回归到“西方的”欧洲。

  

  地处南欧的“西欧”国家

  

  马耳他加入欧盟更多的是由于与西欧国家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血缘”关系。

  

  马耳他地处东地中海,居民是南欧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和英国人的混血后代,使用的马耳他语也是阿拉伯语的一种方言。但是,在文化和思想上,马耳他可以说是基督教文明在东方传播的一个基地。按基督教的说法,耶稣的门徒保罗在赴罗马的航程中曾于马耳他耽搁三个月。这就是马耳他人信上帝的开始,换言之,在罗马帝国时期马耳他就已经是雏形中基督教文化圈的一部分了。在此之后,马耳他先后属于过东罗马帝国、基督教骑士团、法国及英国,仅在870年至1091年间被阿拉伯人短暂控制。基督教骑士团和英国一方面使马耳他免遭土耳其和意大利等周边大国势力吞并,保全了它的西方式政治体制和文化并且建立起比较成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另一方面也使马耳他在欧洲政治、经济中常常处在保护国的地位。马耳他的经济来源以旅游业和造船业为主,而主要客户就是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所以,马耳他是欧洲国家中独立意识出现最晚的一个,甚至它国旗上的图案至今还是二战中英国政府颁发的乔治勋章,官方语言中依旧保留英语,法律基本源自拿破仑法典,这样的殖民地色彩在欧洲国家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马耳他1964年独立,但作为英联邦的成员从此经济和安全上长期依靠英国。所以,1979年与英国结束了联邦关系之后,马耳他很快就陷入了国际贸易逆差困境和东西方之间的国际夹缝之中。可是,马耳他国内两个主要政党在内政外交的方针上又有分歧。1966年独立后第一次大选上台的国民党主张“信仰天主教、具有欧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马耳他对外应自主外交,加强与欧洲国家和邻国的联系与合作,积极要求加入欧盟,而1971~1987年、1996~1998年执政的工党却主张独立自主、中立和不结盟,同欧盟只可建立“伙伴关系”而不应加入。正因如此,马耳他一直迟迟未能加入欧盟。199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马耳他重新启动加入欧盟的进程。其实,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工党,代表了欧洲基督教文明,政治和经济上十分强大的欧盟自然就是马耳他天然的依靠对象,加入还是不加入更多的是出于党派斗争的需要。可无论如此,国民党的执政为马耳他加入欧盟开了绿灯。总的看,欧盟对于这个“信仰天主教、具有欧洲传统和民族精神”,依靠外向型经济立足的小国几乎就是母体,马耳他选择加入其实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

  加入欧盟与结束国家分裂在新加入欧盟的十个国家中,塞浦路斯绝对是一个另类:地理上,它是一个亚洲国家;
宗教文化上,它的两大族群一个信东正教,一个信伊斯兰教,但英语是通用语言。塞浦路斯为什么也想并且最终能够加入欧盟呢?这与希腊、土耳其和英国有关。

  

  和马耳他一样,塞浦路斯也是地中海的一个岛国,不同的是它在地中海的东北部。早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希腊人就开始不断迁入。土耳其是在1573年占领进入塞浦路斯并且建立了长期的统治,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移民。这样,塞浦路斯就逐渐形成了希腊和土耳其两大民族并存的局面。英国进入塞浦路斯则是在1878年,开始时与土耳其苏丹共治,而塞浦路斯的主权属于后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吞并了塞浦路斯并一度交由希腊管理,1924年塞浦路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塞浦路斯的两大民族分别在希腊和土耳其的军事支持下各不相让,你争我斗。1960年塞浦路斯独立后,希土两族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没有化解,土族在1983年宣布独立。结果,塞浦路斯出现分裂局面:南部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北部是只得到土耳其一国认可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近些年来,由于希腊与土耳其的关系开始好转,还由于土耳其也把自己定位在欧洲、致力于加入欧盟,塞浦路斯的希土两族虽然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统一国家上主张相左,但在向欧洲靠拢这点上却有着共识。另外,塞浦路斯的经济类型与马耳他差不多,虽然属于发达国家,但对西欧的依赖比较大,因此加入欧盟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所以,塞浦路斯政府1997年提出了加入欧盟的申请。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希望塞浦路斯以统一身份加入欧盟来结束分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塞浦路斯由两个独立自治区组成联邦共和国以便以统一国家的身份加入欧盟的建议。由于在全民公决中安南的提案被大多数希腊族否决,所以,塞浦路斯虽然加入了欧盟,但同时实现民族和睦和国家统一的目的却没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