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发人深思。地壳有板块运动,历史也有板块运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历史的板块运动。二次大战之后,世界大国“大分大合”,历史的板块运动进入活动高潮期。回忆往事,寻思得失,这是我青年时代参加读报小组的经常活动。
英帝国的瓦解
历史板块的大规模分裂。
1588年,英国以一群小战舰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夺得海洋控制权。从1607年在北美建立第—个殖民地詹姆斯敦算起,到1997年把最后一个占领地香港归还中国为止,前后390年间英国建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全球性帝国,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前后共有殖民地69处:欧洲2处,美洲15处,大洋洲11处,非洲22处,亚洲19处。这些殖民地加起来等于125个英国。较大的殖民地除首先独立的美国外,有加拿大、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等。
中国的海关、财政、银行、盐务等曾由英国管理,中国一度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
二次大战之后,英国殖民地—个个都独立或归还原主,剩下12处小岛,原来是无主荒岛或人烟稀少。
英伦三岛,小小国家,怎么能建立起这样庞大的帝国?又为什么忽然整个瓦解了?
英国孤悬海外,活动自由比欧洲大陆多,封建束缚比欧洲大陆少。自由是发展的动力。英国经过不断奋斗,超过了欧洲大陆。1640年发生限制君权的“英国革命”,这一年被历史学家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次年订立“权利法案”,开创了虚君民主制度。这是人类从封建进入民主的首次飞跃。
海上交通和国际贸易刺激技术革新。18世纪初期,英国的手工业变为机械工业,开始了工业革命。民主制度和工业革命是英国对人类的两大贡献,首先得益的是英国自己。英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
英国有许多意义深远的格言,例如“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反对意见是必要的”、“不能欺骗众人于永久”等,老百姓口头常说,政治家铭记在心。这是潜移默化的智慧力量。
英国对国内实行民主,对殖民地实行专制。起初杀鸡取蛋,后来发现养鸡取蛋更为有利。养鸡取蛋要做两件事:
一、推行自治。英国在殖民地实行英国控制下的自治,被民主运动者称为“假民主”。英国培养殖民地精英为英国服务,后来很多变成独立运动的带头人。
二、发展经济。殖民地经济越发达,越有油水可以榨取。这导致殖民地经济的逐步发展,并带动了临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动机看,“假民主”应当否定;
从效果看,“假民主”比没有民主好。剥削中有促进,这是辩证法的矛盾规律。
西欧帝国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治大,武器优势是—个重大关键。英国以—份海军,灵活运用,控制多处殖民地。英帝国时期,殖民地的军费负担比较少,独立以后军费反而增加了。
英帝国的瓦解,一方面由于战争的外力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殖民地的内力发展。二次大战彻底削弱了英国。殖民地纷纷掀起全体人民的独立运动,势不可当。英国不是像法国那样必须在战场上惨败,然后狼狈地放弃殖民地。英国接受了无可奈何的大帝国的瓦解。众多的英国殖民地在较短期间内得到独立,没有引起重大的战争。
大英帝国缩回英伦三岛,退居二等国家。—个英磅原来等于八个美元,后来变成不到两个美元,这就是英国的缩小尺度。英国人口大多数分散到从殖民地独立起来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都以“英裔”为基本人口。
苏联的瓦解
历史板块在黏性较差的地方分裂
俄罗斯在10世纪建立“基辅罗斯”(Kiev,在今乌克兰)。13-15世纪成为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称为“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1243—1502)。这时候,中国也成为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称为“元朝”(1271—1368)。
伊凡雷帝(Ivan,TheTerrible,1533—1584在位),第一位自称沙皇。彼得大帝(1689—1725在位),改名换姓,微服察访西欧,归国后实行西化,改变半游牧、半奴隶、半封建状态。1689年帝俄同满清缔结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为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流域属满清;
帝俄毁约,强行东扩,侵占沿海州和海参崴(1860)。俄罗斯成为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的海洋大国。
一次大战,帝俄损失惨重。1917年列宁夺取政权,退出大战,1922年成立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起初有4个加盟共和国,二战之后扩大到15国,同时控制7个邻国,组成华沙条约集团,跟北约(北大西洋公约)集团进行冷战。
1958年赫鲁晓夫试行改革,被政变推翻。1985年戈尔巴乔夫试行改革,又被政变推翻,并导致苏联瓦解。
1991年,戈尔巴乔夫到克里米亚休假。他的下属部长们把他软禁,成立政变委员会,派遣坦克兵包围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白宫”、捉拿改革派总统叶利钦。想不到坦克兵同情改革,叶利钦走出“白宫”,登上坦克向士兵和群众讲话,大受欢迎。各地群众纷纷游行,声讨政变。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后,不能打电话,从一个小收音机中偷听美国之音。政变只维持了三天,不得不自行撤销。1991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都宣告独立。
苏联瓦解,原因何在?全世界纷纷议论。简单归纳,表层原因是军备太多、民生太少,深层原因是专制太多、民主太少。苏联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比例发展的原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
苏联行政,在政府机构之外,另配备苏共机构,以党监政。这个办法同样行之于军队、企业、学校,以及控制华沙条约集团。结果是,效率低、磨擦多、开支庞大。苏联经济被称为“暖房经济”,五年计划、没有竞争,实物交换、贸易委靡。苏联能首先把地球卫星送上天,但是做不好—个自来水龙头。人民贫穷压抑,敢怒而不敢言。旅行者都看到,从西欧经中欧到东欧,越到东方越是穷,到苏联最穷。基辛格说苏联瓦解是自己把精力消耗光了。
俄罗斯独立后,开放旧档案。历史学者们这才明白,苏联是俄罗斯历史中的—个朝代,正像过去有过“金帐汗国”。俄罗斯暂时没有历史教科书,借用法国一本俄罗斯历史作为代用课本,因为历史学者们还在研究开放不久的旧档案。俄罗斯的教育部长一再公开说:我们的历史也要进口。俄罗斯面对的改革问题非常艰巨。休克疗法失败,补养疗法也决非速效感冒丸。所幸瓦解是基本上在和平中完成的,全世界表示震惊,惟独苏联人民沉默接受,这显示了苏联人民的成熟。
美国的扩张
历史地壳的造山运动。
美国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经过八年战争(1775—1783),取得独立,至今只有两百来年。英国比欧洲大陆有较多自由,超过了欧洲大陆。美国比英国有较多自由,超过了英国。历史又一次证明,自由是发展的动力。
美国的土地扩张完成于建国初期,从大西洋扩张到太平洋。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没有取得土地。美国1867年以720万美元从俄罗斯购得阿拉斯加,当时被讥笑为一大蠢事,1896年发现金矿,1959年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的—个州。美国1898年吞并夏威夷,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1959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的—个州。成为美国的—个州,要全民投票,赞成票要超过大多数才有效,这是尊重当地居民,也是预防将来可能发生反悔。
二战初期,美国中立,大做军火生意。—艘艘旧军舰出卖给英国,规定“现款自运”(cash and carry),美国不担负风险。英国口袋里的股票全都转移到美国口袋里来了。
美国战前只占领半个太平洋,另半个掌握在日本手中,所以日本能够发动太平洋战争。战后整个太平洋成为美国的内海,这是美国的大扩张。
太平洋的岛屿国家都变样了。他们的精英在受了美国教育之后,穿上西装,离开本土,移居美国,过现代生活。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文化馆找不到真正的夏威夷人来表演草裙舞,只好由大学生来扮演。
美国是否可能也会像苏联那样忽然瓦解呢?这要看稳定因素是否发生剧烈变化。例如,经济是否发生恐慌,失业是否陡然增多,福利是否维持不住,军费占预算的百分比是否迅速提高,国内是否出现了民族的板块裂缝?
美国有许多民族,大部分散居住,没有一个民族固定在一个地区,人跟土地没有联系,迁徙自由,没有形成“民族州”。这叫做民族的“搀和结构”,稳定性比较强。苏联也有许多民族,各个民族都有固定的居住地区,人跟土地联系,全国由若干民族国家或民族地区组成。这叫做民族的“拼接结构”,稳定性比较弱。美国除全国共同语(英语)这外,有许多民族语言,但是都跟地区没有联系,没有形成“州语言”。苏联除全苏联的共同语(俄语)之外,各加盟共和国都有本地通用的民族语言。美国好比一碗杂炒,苏联好比一碟拼盘,杂炒比较均匀而稳定。
美国的扩张,主要手段是经济和文化,目的是金钱。经济不断推出新技术,例如电脑的国际互联网络。文化上不断创造新形式,例如电影、电视、大众歌曲。美国一部大片《泰坦尼克》的收入超过了当年日本汽车工业一年的产值总和。法国放映的电影有70%来自美国。法国人大声疾呼:这是文化侵略,网络帝国主义!
苏联瓦解之前,苏联无人相信美国不会来乘虚袭击。苏联瓦解之后,事实证明,美国无意吞并苏联。这不是美国的仁慈,而是时代不同了。战后经验,与其扩张疆土,不如发展经济。掠夺不如创造,创造90%成功,掠夺50%失败。德国和日本就是榜样。财产从“土地”为主,变为“资本”为主,又变为“知识”为主了。这就是所谓“知识时代”。
法帝国的瓦解
另一历史大板块的分裂。
英国建立海外大帝国的时候,法国也在建立海外大帝国。由于在“七年战争”(1756-1763)和“拿破仑战争”(1793-1815)中一再失败,法国被迫放弃北美和印度的主要殖民地。法国于是侵占非洲和亚洲(印度支那),建成一个仅次于大英帝国的第二大帝国。
在美洲,1534年法国进入北美圣劳伦斯海湾,建立魁北克城(1609),蒙特利尔(1642),宣布新法兰西(加拿大)为法国殖民地(1683),后来都让给英国。1699年法国进入密西西比河流域,宣布整个流域属于法国;
在几经波折之后,法国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1803)。1697年法国占领海地,1804年独立。在印度,法国保留“本地治理”等5块殖民地,直到1949年和1954年才归还印度。
二战之后,法国亚非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有:北非3处,西非8处,赤道非洲4处,其他非洲殖民地5处,印度支那殖民地3处(越南、老挝、柬埔寨)。以上这些独立起来的殖民地的土地合计,相当于22个法国本土。法帝国从最早建立魁北克(1609)到最后放弃法属索马里(1977),长达368年。法国还有几处保留的海外殖民地,称为海外省。
战后法国殖民地的独立不是和平独立,而是一次又一次剧烈的独立战争使法国惨败,然后取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1954-1962),苦战8年,拖住法国80万正规军。1958年,戴高乐宣布由法国本土和海外领地12处共13个成员国组成“法兰西共同体”,法属非洲由“半自治共和国”改为“自治共和国”。他错认了时代,低估了殖民地的独立决心。1960-1961年间,阿尔及利亚掀起规模空前的全民抗战,许多城市发生激烈的巷战。法国不得不狼狈地在1962年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结束132年的殖民统治(1830-1962)。
印度支那的独立战争分为两个阶段。抗法战争(1945-1954):1945年法国进攻西贡,1946年越南全国掀起抗法战争。1947年法军大举进攻越南北方。1953年法国以奠边府为大本营,企图一举收复整个越南。中国派韦国清率领炮兵援助越南,1953年在奠边府取得震惊世界的大胜利,法军将官全部投降,抗法战争结束。抗美战争(1961-1975):1961年美国接替法国,以越南南方为根据地,1963年对越南北方大轰炸,登陆岘港。197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议。1975年越南解放西贡,统一全国,抗美战争结束。1973年美国撤出老挝;
1975年撤出柬埔寨。法国对印度支那91年的殖民统治(1884-1975)结束。
战前国际观察家常说,英国养鸡取蛋,法国杀鸡取蛋,两国殖民地显然不同。
15世纪开始建立的西葡大帝国是老帝国主义。17世纪开始建立的英法大帝国是新帝国主义。(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西欧小国也建立帝国。荷兰统治比本国大47倍的印度尼西亚331年(1619-1950)。比利时统治比本国大78倍的刚哥84年(1876-1960)。战后,两个小帝国也结束了。
二次大战期间,几百万非洲士兵和民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受到教育和训练。非洲经济在军需的刺激下开始发展,非洲工人达到1300万。非洲殖民地觉醒了,北非殖民地首先起义。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西方国家的许多殖民地,激起殖民地的独立浪潮。
殖民帝国曾经凭借战备优势所向无敌。这个优势为什么不再发挥威力了呢?殖民地的民族意识觉醒了,独立意志旺盛了;
文化水平提高了,组织能力增强了;
游击战和全民战发挥了以弱胜强的战略攻势;
起义武装能从同情者得到援助;
几个殖民地同时起义,侵略者难于各个击破;
殖民帝国的力量在大战中削弱了,国际舆论支持民族解放,反对帝国侵略。形势变化了,时代不同了。
欧盟的形成
西欧历史碎片的拼合。
两次大战,西欧是“震中”。希特勒自杀(1945)了。美国援助(马歇尔计划,1947-1951)结束了。可是当时的西欧人民仍旧物质匮乏,精神恐慌。能否改进生活?能否长期和平?这是,悬挂在每人心头的两个大铁球。经济学家说:“既能改进生活,又能长期和平,方法是建立—体化的共同市场”。
要想保证法德之间长期和平共处,必须建立新型的经济和政治框架。1950年法国建议,首先试办“煤钢联营”。建议得到6国同意(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于是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试行以后,成绩卓著,1954年全部消除了6国之间的“煤、焦炭、钢、生铁、废铁”的贸易壁垒,营业扶摇直上。
受此鼓励,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又称“共同市场”,目标是:1、取消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2、建立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
3、协调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
4、取消限制自由竞争的各种措施;
5、保证劳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自由往来。1958年首次降低成员国之间的关税,1968年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全部关税。1958-1968,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加“4倍”。“4倍”是—个惊人的数字!共同体国家一片欢腾!1973-1995,引来了9个新成员国(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EC);
1991年成立“欧洲联盟”(EU,“欧盟”)。
最近,“欧盟”计划“东扩”,以原苏联卫星国为主要对象。“欧盟”是“富人俱乐部”,准备首先接纳“穷中较富”的波兰、捷克和匈牙利。“民主原则、市场经济、清除腐败”是入盟的必要条件,这对“穷亲戚”来说,并非轻而易举。
历史上的帝国大联合,都是从上而下,在武力强制下形成的。“欧盟”不同,它是从下而上,完全自愿联合起来的。“欧盟”创造了—个先进的历史范例。
“法语”是法国的图腾。“欧盟”没有—种法定共同语,工作很不方便。法国坚持,只要“欧元”,不要“欧语”,“欧盟”不是“语盟”。法国要求人人学习“三种”外国语,不是“两种”;
如果只学“两种”,人们可能学英语和德语,不学法语。
共同市场,多国一体;
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发展先进,改造落后;
整个西欧的每—经营项目都向先进看齐,经济由此腾飞。欧盟从经济扩大到政治,是—个包括经济和政治的全方位的一体化组,最后目的是建立美国式的“欧洲合众国”。
西欧没想到,共同体内的变化,影响到共同体外。东西德的经济水平原来相差不太大。西德忽然上升,现出东德相对下降。在短短几年中,东德经西柏林逃往西德的人民有600万之多。东柏林不得不筑起—堵“柏林墙”,冷战从军事抗衡变成经济抗衡。
英法分裂,苏联瓦解,西欧联盟,美国扩张,一分一合,各行其道。
印度的分裂
次大陆历史板块的破碎。
“印度”可以指:1、印度次大陆;
2、分立前的整个印度范围;
3、分立后的独立印度。
1858年英国正式灭亡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取消“东印度公司”。印度定名为“英属印度帝国”,英王兼“印度皇帝”,派“副王”一人管理印,任期五年。英国实行“养廉制度”,殖民地官员的俸禄高得吓人。最后—任“副王”在离职之前公布个人财产,在英国报纸上每天登一大版,连登好几天。五年之间得到如许巨额财产,恐怕比贪官污吏剥削的还多。“养廉”是好制度,问题在如何养。
印度独立之前,英国在1909年规定伊斯兰教可以单独选举立法议员,确认伊斯兰教团体的政治地位,拆散统一的民族独立运动,埋伏下国家分裂的祸根。印度革命领袖甘地千方百计劝说伊斯兰教不要分裂出去,没有成功。1947年英国允许印度独立,结束192年的殖民统治(从1757年普拉西战役算起),但是把—个国家分成两半;
—半是伊斯兰教的国家,另—半是多宗教的信教自由国家(包含印度敦、伊斯兰教、其他宗教)。1941年伊斯兰教建立巴基斯坦(清真之国),印度—分为二。1911年孟加拉(东巴)又建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分为二。整个印度一分为三。一国三分,不断战争。西方学者做了—次研究;
如果印巴不分裂,不打仗,用分裂和打仗的费用来建设国家,印度早已是—个发达的富裕大国了。
克什米尔在英国统治时期是—个土邦,居民大多数信伊斯兰教,但是克什米米尔的行政领导愿意跟印度结合,反对巴基斯坦。按行政,它应当属于印度。按宗教,它应当属于巴基斯坦。战争中印巴各占克什米尔一半,有一条不稳定的停战线。
印度的“印地语”和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是同—种印度北方通用的“印度雅利安”语言。1941年印巴分裂以前,统称为“印度斯坦语”。“印地文”用印度天城体字母。“乌尔都文”用波斯阿拉伯字母。学者一早建议,不分彼此,统一用拉丁字母书写,没有实现。巴基斯坦建国以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以乌尔都语为“国语”。印度信教自由,没有“国教”,有多种法定文字,包括乌尔都文。
1999年,印度人口984百万人,伊斯兰教徒占14%,计137百万人;
巴基斯坦人口135百万,伊斯兰教徒占97%,计130百万人;
伊斯兰教徒留在印度的比去巴西基斯坦的还要多,可见伊斯兰教徒并非都主张分裂。
印度的印巴分裂是被肢解,不是自动瓦解,跟帝国瓦解的性质不同。分裂的胚芽是印度固有的,分裂的果实是英帝国按照“分而治之”政策而蓄意培育出来的。
印巴分裂,彻底破坏了原来印度的经济和文化结构,使人民遭受无法估计的惨重损失,加剧了不同宗教之间冲突,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宗教战争之中,这就是英帝国的遗产。印巴分家,十分荒唐,一部《大英百科全书》也要一分为二,一国半部。
宗教立国是中世纪的制度。现代政策是信教自由,政教合一进步为政教分离,不再有国定的“国教”。政教合一阻碍人格解放和社会发展。印度被英帝国主义和宗教狂热者肢解,独立变成灾难。
2001-01-20,时年96岁
原载《群言》杂志2001年4月和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