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学生习作的泉源
摘 要:小学习作是源于生活,可以通过观察进行指导的,通过文本观察、实物观察、生活观察的方式,不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还让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积累习作素材,乐于书面表达,丰盈了学生习作的泉源。本文将重点探讨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文本观察、实物观察、生活观察方面的实践,以及这三方面对学生习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习作;文本观察;实物观察;生活观察;喜欢习作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3~4年级的习作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小学5~6年级的习作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出课外,从课外走进生活进行观察。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行习作的。
一、文本观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观察”活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用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范文。比如,我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结构、句子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留心观察。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生: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香港是个旅游胜地。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情有独钟地选择了海洋公园来进行具体描写。最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总述小朋友们最喜爱去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分述海洋公园里海豚和海狮的表演。就这样,通过文本观察,学生充分体会了描写海豚和海狮表演的具体语句的描写生动且有趣;以总分结构的段落方式,句段间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根据学生在观察中的发现,从而引导学生以《美丽的荷花池》为题写一段话。以总分结构的段落方式,先总述美丽的荷花池;再分述荷花池里的荷花非常美丽。最后,仿照《香港,璀璨的明珠》中第四自然段的写作方式进行仿说,孩子们说得有条有理,自信满满。例如一位学生说道:我们家乡的荷花池瑰丽无比,那里是个悠闲旅游的好去处。(“瑰丽无比”是在《香港,璀璨的明珠》刚学过的一个词语,我马上表扬学生能学以致用,学生表扬兴致更浓)。很明显,这位学生是运用了总分结构的开头方式来进行写作。为了激励学生,我引导学生如何从“瑰丽无比”的荷花池来进行说话。随之而来的便是其他学生跃跃欲试,纷纷积极举手。就这样,通过文本观察,老师引导得法,学生有法可仿,学生就会有说不完的话语,有写不尽的言语,习作随之变得容易多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有位学生这样写着:荷花池瑰丽无比,是个悠闲旅游的好去处。你瞧!那一池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小伞子,又像一个个大圆盘。水珠在叶面上来回地滚动着,简直是一个个小精灵在跃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犹如璀璨的明珠。一阵微风吹过,那一池的荷叶都翩翩起舞,谁也不逊色。那白里透红的荷花简直就像一个个仙子,亭亭玉立。她们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还有的直插云霄,正含苞待放呢!清澈的池水中,小雨在欢快地嬉戏着,小虾们也不甘寂寞,上下来回跳动,为一池的荷花增添几分动感。荷叶、荷花、小雨、小虾构成了一幅水墨画,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通过这样的文本观察,学生不但清楚地知道总分结构的段落方式和怎样具体地描写事物,还养成了留心观察文本,仿照文本的写作方式进行说话和写作训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实物观察
新课程标准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要使学生的习作素材源源不断,必须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因为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善于表达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
例如:去年我去北京旅游,顺便带回几片银杏叶。习作课上,我先让学生从银杏叶的颜色和形状进行观察,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一片一片的银杏叶拼成不同的图画,最后引导学生把这个过程写成一片习作。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老师从北京带回来一件礼物——银杏叶。
这片银杏叶金黄金黄的,黄中带绿显得特别有生气,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可爱极了!
我拿起剪刀,剪掉了银杏叶的叶柄,把银杏叶贴在了一张白纸上。同桌又剪了另一片银杏叶的叶柄,把第二片银杏叶对粘在第一片银杏叶上,两片黏在一起的银杏叶像一个黄黄的月饼,可是月饼中间是有缝隙的。另外两位组员再剪了两片小小的银杏叶,把它们贴在两片大银杏叶的下边,我随意画了两只触角和两条小尾巴,真奇怪!远远看去,银杏叶拼成的图案就像一只金黄色的蝴蝶,仿佛在扇动着翅膀,美丽极了!
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参与中对实物进行观察,既丰富了他们的见闻,又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了习作素材的同时,又能表达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习作兴趣油然而生。
三、生活觀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更有助于学生的习作。
习作教学中,我特别喜欢布置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的作业,以此丰盈学生习作的泉源。例如:回家后用温水泡一个胖大海,认真观察泡之前与泡之后的不同。建议:从胖大海原来的样子、胖大海浸泡过程中的变化、胖大海浸泡后的模样、了解胖大海的用途等方面去观察、了解。
习作课上,我引导学生一边观察胖大海,一边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情绪高涨,越说越兴奋。比如,我问:“请同学们观察胖大海的样子长得怎么样?”一位学生:“胖大海的样子是椭圆形的,黑黑的。”“身上还有条纹。”学生观察得很细致,我因势引导,其实我们可以把胖大海当作人来说。一男生忙说:“胖大海椭圆的,和橄榄一样大小,身穿一件褐色的外衣,外衣上有很多条纹,看起来胖胖的,很可爱!”就这样循序渐进地边观察边引导,孩子们越说越好。比如:胖大海像水母在水中摇曳,那样子美极了……一节课之后,我们师生共同合作了一篇口头的观察日记。我建议孩子们把刚才说的话写在习作本上。有一位学生这样写:
《胖大海观察记》
今天,每位同学回家观察胖大海。为此,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一到家就叫妈妈去把胖大海买回家。
胖大海买回来了,是一个个椭圆形的小果子,与橄榄一样大小。身上披着一件褐色的外衣,一条条水沟样的条纹镶嵌在外衣上,摸上去凹凸不平。细心瞧,果尖上还有一个小口子呢!乍眼一看,好像一张嘴,还挺有艺术感的。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胖大海,轻轻地放进温水里,胖大海漂浮在水面上,就像一个小胖娃在水里欢快地游泳。果尖上的小口子在不断地吮吸着温水,“嘴角”还吐出一串串小水泡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胖大海的“嘴角”开始膨胀,“嘴角”周围开出了一朵朵小花瓣,它们相互依偎着,围成一个小花环。
渐渐地,渐渐地,胖大海的全身都在吮吸着温水,身体的不同位置逐渐长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小花朵,整个身体开始膨胀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胖大海的身体完全膨胀,外衣裂开,露出一朵完整的花朵,花朵在水中翩翩起舞,那柔软的花瓣在水中摇曳着。透过灯光仔细瞧,胖大海简直美得像仙子,又像大海中的水母般不断摆弄着它那薄纱样的瓣儿,瓣儿上一点一点的小点子,就像一颗颗钻石,此时的胖大海美得无以伦比。
带着好奇心,我轻轻地抚摸着完全膨胀的胖大海,啊!不摸不知道,一摸觉得滑滑的,黏黏的,就像胶水一样。
妈妈见我那似乎发现新大陆的样子,笑着说:“傻孩子!胖大海不是用来玩的。它呀!用处可大啦!。”“它有么用呢什?”我眨了眨眼,疑惑地问。“它呀!不但能清肺化痰、利咽,还能医治肺热咳嗽、咽痛音哑呢!”妈妈深情地说。
听了妈妈的话,我更喜欢胖大海了。因为胖大海不但外表美丽,而且还能医病,真是内外兼美啊!这样的美岂是仙子、水母能比的呢!
实践证明,若要学生的文章犹如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在“观察”中指导学生进行习作,通过文本观察、实物观察、生活观察等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还让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积累习作素材,乐于书面表达,丰盈了学生习作的泉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教育学.浅论小学生思维发展[EB/OL].百度文库.